《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编排的文言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对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及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大有益处。笔者认真阅读了《教科书》、《读本》,发现注释中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现提出,求教于大方之家。
注释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同”“通”混释;二、注释错误。
“同”“通”混释另文讨论,这里主要讨论注释错误。
注释错误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注音误;字形误;释义误。
1注音误
1“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注[未数(shù)数然也]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数(shù)注音有误。应为(shuò )。《庄子全译》:“数数然:急急忙忙的样子。”《辞海》:“数数(shuò),犹汲汲,迫切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散文选》等皆注为(shuò)。
2“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勾践灭吴》)
注[疾疹(chēn)]指患病的人。
正确的读音应为(chèn)。“疹”通“”。病。如张衡《思玄赋》:“毋绵挛以幸己兮,思百忧以自疹。”
“”的读音辞书均作chèn。《上古音手册》:“,文?透?去。”注为去声,而不是平声。
3“媪不实信,务要盟约。”(《白秋练》)
注[务要(yiāo)盟约]坚持逼使对方缔结婚约。要,要挟。
注音明显错误。按《汉语拼音方案》拼写规则第四条,i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ya、ye、yao……注中的“yiāo”应为“yāo”。
2释义误
注释释义有误的分几种情况:①不明通假造成的错误②不注意语法造成错误③不清楚古代文化常识造成错误④漏注,翻译未落实或其他方面造成的错误。
甲、不明通假造成的错误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注[参]验,检查。
“参”解释为“检查”不妥。理由是:
“参”与“三”在古汉语中可以通用。《说文通训定声》:“参,假借为三”。《论语?泰伯》“参分天下有其二”,皇疏:“参,三也。”
“日三省”是古代士人所普遍推崇的道德规范之一。《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荀子》古注释“参”为“三”。王先谦《荀子集解》引唐朝杨注:“参,三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建议注为:[参]通“三”,多次。
5“后虽小差,犹尚。”(《祭妹文》)
注[小差(chài](病)稍减。
本条注有两处失误。第一,“差”应注出通假。“差”是病好了的意思,但这个意义后来已经写作“瘥”了。应注:差同“瘥”。第二,病字括号多余。本来“差”就是病好了,“小差”是病稍好。用括号引起歧义,难道其他什么好了也叫“差”?
乙、不注意语法造成错误
不注意语法造成错误包括词性弄错,词义弄错,句式弄错,成分弄错等。
6河水清且直猗 (《伐檀》)
注释:“直,平。这里形容水波不兴。”
“直”,这里不应是“平,形容水波不兴”,而应是直波。
《广雅疏证.释水》:“直泉者,涌泉也”王念孙疏:“《尔雅》:‘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李巡注云:‘水泉从下上出曰涌泉。直,犹正也。’” “河水清且直猗中的“直”,也表水的动态,所以应为直波。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三五八页:“河水清且直猗”传:“直,直波也。”
从诗句的句式结构看,上段有“河水清且涟猗”,下段有“河水清且沦猗”。“涟”、“沦”均指波浪。互文见义,“河水清且直猗”中的“直”,不是“平,水波不兴”,而是直波,细小的波纹。
7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即]则,就。
“即”作“就”解,整句翻译就是“想不给,就担心秦***来攻赵。”语义不畅。
“即”应作“又”解。看看下边一些句子。
(1)与之地,即无地以给之。(《韩策》
(2)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韩非子?说林上》)
(3)今单于能,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史记?匈奴传》)
(4)彼背其主降,陛下侯之,即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史记?周勃传》)
以上几句中“即”字,皆含“又”意。第二句中尤明显。“即患秦兵之来”的
“即”,与上几个“即”相同。《史记文白评精选》将这句译为:“不给秦国吧,又怕秦国派兵来打。”
8勿复重纷纭(《孔雀东南飞》)
注释:[勿复重纷纭]不必添麻烦吧!也就是说,不必再提接他回来的话了。
这条注释较为笼统。
“纷纭”的可能解释,―是盛,多貌;―是杂乱。课文里的“纷纭”,指的是前边仲卿说的话,仲卿告诉兰芝,叫她暂且回娘家,自己去府里办事回来后,就去接她。意思很明白,谈不上乱。
由杂乱引申为“麻烦”是可以的,但如果要用“麻烦”这个意义的话,那指的是以
后接兰芝回焦家的事。可兰芝这句话针对的是眼前,说焦仲卿话说得再多也无用。所以此地的“纷纭”应为“多”。“勿复重纷纭”就是:“不要再多说了!”这样才能反映出兰芝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体会出她那不耐烦的神情。
9“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注[撰]才能,指为***的才能。
“撰”,本意为著述。《北史?崔光传》:“光与李彪参撰国书。”《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
“撰”通“”,引申为陈述。《类篇》:“述也”。
这样,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撰”从陈述活用为“说的话”。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作:“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同。”《中国历代散文选》注为:“和他们三个人所说的不同。撰:同‘’,述,陈述。一说,撰,具,才能。即指为***的才能。”《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撰,述。这句大意是,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一样。”
10“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注[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矣”。
“能”不作“能够”,应为“能力”。
“不能干什么了”,意味着“能”是“能够”之意。“无”,一般应作“没有”“不分、不论”解。在文中应是“没有”。“能”一般作“能力、才能”解。所以,这句应译为“没有能力再干(这些事)了”。《左传译文》译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
11“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注[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这里的“其”可以不看成通假,更不是甲乙两字音义皆同的通假。“其”与“岂”音不同。“其”之韵,群声,“岂”微韵,溪声。即使音近,两字各表其义,训释也应是“通”。
“其”本身就可以作语气词,表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在上句中就是表反问的意思,所以,把“其”看成通假,是一种误解。
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注[兴焉]兴,起。焉,还有下面的“生焉”“备焉”的“焉”都是助词。
“焉”在这里作助词解不妥。作兼词理解恰当。
“焉”可以作代词、疑问代词、兼词、连词、语气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等。这里区别以下助词和兼词。
“焉”作助词有几种情况:
①作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尚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②作语末助词,提起下文。《公羊传?庄公元年》:“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③助词,用法同“乎”。《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迟速衰序,于是焉在”。④语末助词,表感叹。《史记?张释之传》:“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焉”作兼词,“于是,于之”。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彼有人焉,未可***也。”《左传?襄公二十年》:“昔陪臣书能输力于王室,王施惠焉。”
比较这两种用法可以看出:作语末助词时,“焉”的前边一般是副词、形容词等。“焉”不作前边词语的补充;而作兼词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此、于是、于之”,“焉”的前边是动词、形容词,“焉”作补语,补充说明处所,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所以,“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圣心备焉”几个“焉”字应作兼词解,相当于“于此、于是”。
《中国历代散文选》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译为:“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在山里兴起。”《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将这几句译为:“堆积泥土,垒成高山,风雨就从那儿兴发起来;汇总流水,潴成深潭,蛟龙就从那儿生长起来;积累好事,形成美德,又无不洞察的智慧运用自如,最崇高的思想就从那儿齐备了。”
1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注[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此条注不完备,且容易引起读者误解。“能”是动词,表什么意义?是“能够”还是“游”?这里应补注: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水”。《古代汉语》(朱振家)注:“能水:能游水。水:用作动词,游水。”《中国历代散文选》注:“能水:善游泳。”
14“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注[倍赏]加倍赏赐。[累罚]屡次惩罚。
对于“累”的注释,应该也有问题。前边的“倍”是“加倍”,与“厚赏”相照应。而“累罚”释为“屡次惩罚”就与“重罚”不能照应。根据前后文推断,释为“加重惩罚”为妥。
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累:堆积,积累。《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引:重叠,积累。《韩非子?五蠹》:“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古代汉语》(朱振家)注:“累罚:加重惩罚。”
15“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五蠹》)
注[期修古]期,希求。修,远。修古,远古。
“修”应理解为“学习”、“遵循”。在《韩非子》中,“修”除用于地名“修武”外,其余都是表“美好”、“修治”、“修行”等意思。《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修”也是表示长度上的“长”,而不是表时间上的“远”。《商君书?更法》:“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新;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法古”“修古”都是动宾结构,而非偏正结构。课文的“修古”也应为动宾结构。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研究,学习。《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全译》:“修,应解为‘学习,遵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同‘修’,治,习。”《古代汉语》(朱振家):“不期修古:不期望因袭古代。期:期望,要求,:据考证当是‘循’的误字。循:遵循,因袭。”不管取哪种说法,“修”在这里作“远”理解是不当的。笔者认为应取学习、遵循之义。
16“闻之于宋君”(《吕氏春秋?察传》)
注[闻]听见,听到。
这个句子,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闻”应是一个表使动的词,作一般动词理解和语译不通。注释应为:“闻,让……听见,让……听到”。一般的文言文学习读本都将“闻之于宋君”译为“让宋国国君听到了。”
17“具以东渡意告之”(《世说新语?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具,具体。
“具”作“具体”讲,不妥。“具”在数量上表完备无缺,引申出述说完备,清晰。如《宋史?梁克家传》:“命条具风俗之弊”。或作副词“全、都”。如《鸿门宴》:“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当作“全部”“详细”解恰当。
18.“句读之不知”(《师说》)
注[句读之不知]句读的不明,下文的“惑不解”结构同。
“句读的不明”,不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读起来很别扭。“句读之不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之”字起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不是结构助词“的”。符合汉语语法习惯的翻译应为:不明白句读。
“之”标志宾语前置的情况:“……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心无杂虑, 唯鱼之念”(《列子?汤问》)“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十七年》)
以上几句的动宾结构可译为:谓夫子、念鱼、不忧是。“之”,标志宾语前置。
19“此言得之”(《六国论》)
注[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之”在注释中作代词理解了,不妥。“得”由得到、获得引申为“事情做对了”“话讲对了”等,在这种情况下,作形容词用,不带宾语。“之”在“得”后边,不受“得”的支配,它不是代词,而是助词,没有实在意义,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实际上,课文注中译文把“得”译为形容词“对”,其他选本基本也是这样。如《古文选读》译为:“这话说对了 。”《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译为:“这句话把情况说得很对。”
20“动刀甚微, 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注[委]卸落。
土怎么卸落在地上?不好理解。事实上,“委”应作“堆积”。
《辞源》委㈣:累积。《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辞海》委④:“堆积”。扬雄《甘泉赋》:“瑞穰穰兮委如山。”《旧唐书?杜审权传》:“书诏云委。”
把“如土委地”理解为:(分解后的牛肉)好象堆积在地上的泥土(一样,筋骨已不相连接了)。
《古代汉语》(王力):“委,堆积。”《中国历代散文选》:“委,堆积。”
2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宜]应该。
“宜”作“应该”讲没有“适宜”恰当。
“宜”有“适宜、应该”等义。在文中,它与“可”是同义词的重叠,都是“适合、相称”的意思,所以在这句中当作适宜、适合解。
课文里,宦者令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作赵使者使秦,讲了许多可作使者的理由,是说蔺相如有无条件作使者,合不合适,而不是说蔺相如有没有资格,该不该去。
“宜”作适宜用的例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王符:《潜夫论?相列》:“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史记?文帝纪》:“诸侯将相侯王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察变》:“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
22“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病梅馆记》
注[绳]约束。
“绳”应作“以……为标准、以……为规范”恰当。
《辞海》:绳⑤按一定标准衡量。《汉书?匡张孔马传赞》:“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辞源》绳㈤,衡量。《礼记?乐记》“以绳德厚。注:绳,犹度也。”《古文选读》注此句:“绳,木匠用的墨线,用来衡量木材直不直的。这里指用上述标准来衡量。”
“绳”,由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作动词用则是“以……为标准、以……为规范”。
丙、不清楚古代文化常识造成错误
有些注释,因忽视了古代文化常识,造成错误。如:
23“妻子鸡犬臼碓皆具”(《入蜀记》)
注[妻子鸡犬臼(jiù)碓(duì)皆具]臼,碓,舂米的工具。臼是石槽,盛还没有去皮的谷子。碓是一块圆形石头,系在杆上,一上一下地捣臼中的谷。圆形石头系在杆上的那是“杵”,而不是“碓”。碓是包括臼、杵、木杆及其他附件组成的舂米的工具的总称。
《辞海》:“碓(duì队),舂谷的设备。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杠,杠端装杵或缚石,用脚踏动木杠,使杵起落,脱去谷粒的皮或舂成粉。《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桓谭《新论》:“‘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
把“碓”释成“杵”,犹把车释为轮一样。车轮并不是车,“杵”也非“碓”。
24“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译为“三个”太死。古代汉语里的“三”,很多时候不表具体数字,而是泛指多。在《论语》中,“三”出现56次,表次数之多的9次,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三”,长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三”,多次。“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三月”,长时间。“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三”屡次。
可以看出,“三人行”并不一定实指三个人同行,理解为“几个人同行”更准确些。
丁、漏注,翻译未落实或其他方面造成的错误。
举几个例子。
25“一日身死”(《五蠹》)
注[一日身死]一旦死了。
“身”未译出。“身”,自身,自己。本文里:“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与“一旦身死”之“身”同义。《韩非子全译》将此句译为:“一旦自己死了。”
建议在注中补进:“自己”二字,使身字落实。
26“采椽不斫”(《五蠹》)
注[斫]砍原作,加工。
注释“砍”后应该有一个句号。为:斫,砍。原作,加工。这样才顺畅,有节奏。
27“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作琳、王璨相继死去……”(《与吴质书》阅读提示。)
这里属印刷错误,“作琳”应是“陈琳”。
28“坐縻廪粟而不知耻。”(《卖柑者言》)
注[坐縻(mí廪粟]徒然消耗国家的俸禄。坐,空。縻,应作“糜”,浪费、消耗。
这里可以把“縻”看成通“靡”,但不应是“糜”。“靡”,有奢侈、浪费义,《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而“糜”义为①粥;《释名?释饮食》:“糜,煮米使糜烂也。”②碎烂。《汉书?贾山传》:“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中国历代散文选》此句注:“坐縻廪粟――坐在那里白吃俸米。縻,同“靡”,浪费。
【参考文献】
[1]《辞源》(商务印书馆)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辞诠》(杨树达著 中华书局)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5]《古汉语虚词手册》(韩峥嵘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6]《上古音手册》(唐作藩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7]《古汉语纲要》(周秉钧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8]《古代汉语》(王力著 中华书局)
[9]《古代汉语》(朱振家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左传译文》(沈玉成著 中华书局)
[11]《中国历代散文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 北京出版社)
[1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3]《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14]《古文选读》(中国青年出版社)
[15]《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于在春翻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16]《史记文白评精选》(韩兆琦、龙德寿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17]《训诂学基础教程》(钟业枢、郦亭山主编 学苑出版社)
[18]《韩非子全译》(张觉非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庄子全译》(张耿光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