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研究的问题和对象作出的一种预测性的判断,它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那么,如何让“猜想”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走进我们的数学教学呢?
【关键词】猜想;策略;推理;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一、挖掘教材中的猜想素材
教材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依据,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在实践中我们深入研究教材背景,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猜想素材,为学生的猜想提供生动、丰富的背景资料。
1、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萌发猜想
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往往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要精心编制、重组教材,把可挖掘的素材进行分类,再加工处理。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可这样出示一组准备练习:
①4÷6=(4×)÷(6×)=(4÷2)÷(6÷);
②6/13=6×2/13×()=6÷( )/13÷1;
③5∶8=()/()=()÷()。
诱发猜想:在整数除法中有“商不变性质”,在分数中也有“分数基本性质”,既然比与整数除法和分数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在比中是否有类似的性质呢?通过挖掘这些猜想素材,让学生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猜想,得到答案,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把原本枯燥的教材,变成学生易学、乐学的学材。
2、挖掘操作型素材促使猜想
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实践,充分利用动手操作参与实践,借助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规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要研究圆的周长,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学生经过观察、思索、动手操作,提出猜想:“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绳子长度行吗?”“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行吗?” “对于这个圆,用绳子量出它的两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能否还围成这个圆。不行,再量出三、四个直径的长度,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猜想:圆的周长是不是三、四个直径的长度?”显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猜想。教师追问:“为什么你要提出这样的猜想?”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所以,用直径求圆的周长,既准确,又省力。”由此可见,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知识形成的进程。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还亲历了学习过程,体验了成功喜悦,学习激情尤其高昂。
3、挖掘前后(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猜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前后知识的联系点,设置情境,合理利用迁移类推的心理发展过程作出对新知识的猜测。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教学:复习铺垫: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旧知复习,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②相关简单文字题:5是2的几倍? 2是5的几分之几(唤起原有知识结构)?通过复习,把学生的知识进行迁移,将其思维引向新知,几倍、几分之几变成百分之几。从而诱发猜想:①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解法类似;②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相同;③分数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解题方法同样适应于百分数应用题。④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可以解百分数应用题等等。这样,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就显而易见了。
二、营造和谐氛围,搭建猜想舞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猜测机会,搭建猜想的舞台,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敢于猜想。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我们要以乐观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去对待学生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鼓励学生敢猜,不怕猜错,积极保护学生的大胆猜想精神。
a、营造和谐氛围正确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
教师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宰者、统治者,而应该是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的引导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合作者。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创设平等、民主、融洽的合作氛围,尽量解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b、保护大胆的猜想
猜想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跳跃式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的猜想能力受思维发展特点和自身现有知识的限制,再加上猜想的跳跃性,其结果必定存在正确和错误之分。教师要坚持一条信念:允许“错误”,善待“错误”。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只不过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检验,克服盲目猜想,引导合理猜想,去探求新知。
2、营造良好的知识环境,使学生学会猜想。
数学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只有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才能充分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猜想,学会猜想。
a、创设故事化情境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把教材中的问题转换成小故事,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创设“凳子生病了”情境,利用故事的方式呈现问题情境,提供诱因,使学生学习的欲望更强,积极性更高。
b、创设活动化情景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中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引发猜想,解决问题。这样不仅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十分有利的。如:圆锥体积的猜想过程,通过学生实践观察,猜想得到:圆锥的体积= sh,接着再加以论证。
c、创设生活化情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如学了圆锥的体积后,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计算埃及的金字塔的体积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营造多向的评价环境,使学生乐于猜想。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肯定、鼓励式言语,除了“真棒”、“有创意”等口头评价,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班级命名为“××猜想”,课后“光荣榜”宣告——最有创意的猜想家等等,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继续保持浓厚的猜想欲望。再则,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千万不要轻易地否定,杜绝讥讽、指责,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增强猜想的动力,发挥其个性创新。最终,让猜想去“访问”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去“自觉”猜想,师生共同构建数学猜想的共同体。
由此可见,猜想是发现的先兆,是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挖掘猜想素材、创设猜想的和谐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使学生养成敢于猜想,勇于探索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学会猜想的规律和方法,使他们猜之有理;我们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更浓,思维会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会更强,学生的智慧火花会在课堂上经常得到碰撞。那么,“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就会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