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突出的矛盾就是“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不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难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出现,而我国人才如何接受国际竞争环境的挑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任务。加上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不断涌现,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合时宜,社会迫切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这其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二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所以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1.能力的综合性。深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2.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2.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给予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为了其专业需要而设置,基本能力也主要是为专业服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苏联和我国改革开放前都是很典型的专才教育模式,德国、法国也倾向于这种模式。3.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牢固地打下学科性广博知识的基础,同时学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方向。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第二(甚至第三,但极少)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双学(历)位制。即在本科学习期间(或适当延长)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第二学位制。
3.联通培养制。一是专、本联通。即本科在校生在修完三年本专业课程后,进入另一学科专业学习1-2年,毕业后获原专业专科文凭和后专业本科文凭和学位。
4.主辅修制。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本、专科)的同时,辅修另一学科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获辅修证书。这是一种可以普遍实施的培养模式,在目前来说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5.选修课制。通过跨学院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读。学生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给予类似辅修证书的学习证明,否则作选修课学分记载。模块式选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成为复合型人才。选修课制是一种最灵活、最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普及性。
三、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为三个层次的改革
第一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或者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时候,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规格、制订其培养方案、选择其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包括类型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反馈给社会,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太符合时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用原先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当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变革和优化。因为社会在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质量观也在不断地变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也许与原有的培养目标有很好地符合程度,但不一定就符合已经变革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比如,按照现今注重素质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按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思想观念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这种人才不能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重新设计。又如,按照现今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充分提高主体价值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片面强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思想观念所构建的单一化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外国教育管理史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王凤秋.教育管理通论.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晓燕.教育法规地位初探.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