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的普及成为时展的趋势,同时也给高校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挑战。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高校传媒发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通过优化新闻信息审核制度、丰富新闻内容、提高新闻质量、加强舆论危机管理等措施,可以促进高校传媒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网络传播 高校传媒 问题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渐渐走进千家万户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学生作为网络中参与度最高的群体,其网络依赖度越来越强。在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传媒的发展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传统的高校传媒发展现状
传统的高校传媒包括校园报纸、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其中校园报纸的影响范围最广。校报作为学校的机关报存在,由于其发展历史最为长远,所以在各类校园媒体中,其管理最为规范,发展比较成熟。校报的作用除了基本的新闻报道之外,更多的体现在对全校师生的舆论引导作用。但由于校报新闻采编及出版周期较长,信息量有限,且风格采取的是传统的***宣传报道的形式,不易为普通学生喜爱,所以其传播及影响作用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越来越小。
校园电视台目前在高校学生中的受众面不是很大。这一方面是因为高校为学生寝室配备电视需要大量的费用。另一方面,校园电视台一般由学生团队运作,其采编及制作水平较市场化的电视台有较大的差距,学生如果有电视,一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社会化的电视台来观看,所以校园电视台的影响力比较一般。
校园广播由于其运作成本较低,前期不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所以基本每个高校都会有自己的校园广播。但是调查发现,目前校园广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校园广播节目没有经过精心编制,比较死板。目前校园广播多以播放英语听力及广播体操为主,这完全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二是缺乏专业的运作团队,普通高校中播音特长生及兴趣爱好者不是太多,这给校园广播运作团队的发展及传承带来了问题,长期下来,校园广播的影响力逐渐微弱。
二、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传媒运行的特点
1.信息传播快捷。通过网络平台,高校传媒可以及时更新新闻信息及相关通知,而师生则可以及时获得相关信息。
2.传播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高校新闻传播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能够将各种新闻等信息放到网络平台上,并且后续可以跟进一些网页及数据库资料,方便受众学生及老师来进一步了解背景资料。传播内容上较之于传统传媒更为丰富。
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目前在校园中普遍存在的论坛、QQ群、校内网、微博等信息传播媒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信息的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的接收者。一则信息在通过者的、接收者的阅读及转发或者分享,这样循环往复,其影响力将以爆炸形式增长。同时,传播者和接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价值取向来决定自己所要的信息及操作行为,这也体现了网络传播具有更多的个人化特征。
4.传播方式多媒体。网络所拥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体性,借助于文字、***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人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校园媒体利用网络的这一特性,可以对事件及背景资料做更加详尽的报道。使受众掌握更加立体的信息。
三、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传媒发展问题
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方便快捷、内容丰富、互动性高、立体效果强等特点。给校园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从当前校园传媒发展的现状来看,校园媒体并没有完全适应网络传播环境。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滞后,时效性差。
网络的优势在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较之于传统的校园媒体有较充足的时间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网络传播对高校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应尽可能早地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将相关的信息放到网络上,以保证新闻的及时性,但现实情况却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是因为负责校园新闻采编及撰写相关文稿的多为高校学生。他们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的新闻采编工作,且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可能一个稿件需要更多的修改时间方可成型,因而从时间上来说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延迟。另一方面,学校一般的学生活动及其他涉及学生的事件,多选择在周末举行,而周末宣传部门主管老师基本处在休息状态,而新闻稿件采编出来之后还要交由相关宣传主管部门审核,有些稿件甚至需要进行多次审核,这无疑会耽搁较长的时间,因而新闻的时效性就不能保证。
2.形式内容陈旧,创新意识不足。
这方面的问题表现在校园媒体报道视角大多局限在校园内部,内容多为校内领导活动、学术活动以及一些较为大型的学生社团活动,较之于社会上的传媒,信息量与信息价值都比较小。平时对校园媒体关注比较多的是一些老师及少数学生,多数学生转而关注更为丰富多彩的社会传媒。而且在形式上大多沿用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缺乏创新,不能对受众产生吸引力。
另一方面,负责校内传媒运作的基本力量是一批没有报酬的学生群体,他们基于自身对新闻工作的爱好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专业水平及创新能力都无法与正规的社会传媒工作人员相比,再加上目前高校传媒机构作为社团来发展,其制度规范、奖惩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是不是可以使人长久地保持工作热情。
3.网络舆论控制力弱。
网络传播由于其主体隐蔽性且传播速度极快,一些不实信息可能造成一些负面效应。高校师生作为新鲜信息接收的活跃网民,而且他们比较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其他人,这些都有可能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及价值观产生不好的影响。另外,一些虚假信息在校园网络中传播,给学校造成负面的影响。前些时,在江西的一所学校,有同学在网络上散布食堂使用地沟油的虚假信息,使该校食堂近一周的就餐学生下降了一半,对食堂及学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高校网络的主管部门由于其人力有限,逐条审核的信息并不现实,这就给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舆论导向造成了潜在的危机。
四、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传媒发展对策
基于网络发展的趋势及目前高校传媒存在的一些突出性的问题,高校传媒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1.优化新闻信息审核制度。
由于学生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水平有限,一般的稿件在采写出来之后还应交由相关宣传部门负责老师及领导审核后才可,这对新闻的时效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审稿,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审稿时间。另一个解决方法是下放一些审核权限给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新闻工作者,对于一些不太重要、影响范围不广的新闻稿件,这些学生新闻工作者可以直接决定是否需要修改和。
2.丰富校内新闻内容。
丰富的新闻内容是让受众保持依赖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学生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工作之外,高校传媒还应建立更广泛的渠道,比如设立校内新闻线索提供平台来发掘新闻线索,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同时,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新闻内容,加大新鲜新闻的报道数量和深度,寻找高校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深入挖掘新闻点,做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使受众对校园传媒保持较高的关注度。
3.提高新闻质量。
新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校内传媒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提高目前高校传媒新闻的质量,需要从记者业务水平的提高、新闻视角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努力。校园学生记者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强力补充,他们在校园新闻的采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新闻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将直接反映在新闻质量中。而传统的选拔和培养方式,大多基于兴趣和自我学习。高校很少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致使学生新闻工作者队伍参差不齐。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比如现场采访指导、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业务讲座、稿件赏析等。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新闻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对学生新闻工作者的***治大局观及学校具体教学科研情况也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可以确保高校新闻工作的基本方向及其新闻价值的发挥。目前,网络信息爆炸,各种不同价值观念的信息充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于高校新闻导向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加快新闻审核的进度,因为只需要很少的时间进行修改,从这方面来说,它对于解决高校新闻时效性差也有一定的帮助。
4.加强校内舆论危机管理。
高校师生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属于活跃群体,他们的大局意识及鉴别真伪的水平参差不齐。这难免会出现一些校内舆论的危机事件,对于学校的形象和美誉度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对学校治安及财产造成侵害。所以,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校内舆论危机管理。一方面,学校可以成立舆论危机应急小组,针对校园内可能出现的舆论危机,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防止恶性事件影响的扩大。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平时新闻舆论的管理和审核,这是从源头上防止舆论危机发生的有效措施。另外,还应建立顺畅的信息机制,使准确的信息能够迅速到达每一位受众,尽量缩短舆论危机的处理时间。
总之,在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传媒应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探寻网络传播与高校传媒工作的结合点,在校园舆论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传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