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干云,“破釜沉舟”的孤注一掷,“四面楚歌”的悲怆凄凉,“霸王别姬”的妇孺皆知……
那么,项羽是什么时候套上英雄的光环,又是什么时候被架上神坛的呢?
一
关于“项羽是否英雄”的论断,我们还得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去考证。《项羽本纪》全文11000余字,而提到的项羽攻城略地之后、怒火冲天之后对已经缴械投降的兵士、手无寸铁的百姓的残暴行为则是触目惊心,比如用“屠”的有两处,用“烹”的有3处,用“斩”的有8处,用“杀”的满篇皆是,用“坑”或“l”字的有6处之多,其中有史可查、有据可依的大屠城、大屠杀至少有6次(有一次未实施),而且这些屠城杀戮大多是在秦兵投降、百姓归顺之后而大开杀戒的。如果我们把这样一个恶魔般的人物当作英雄,真不知我们的是非观是什么?更不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为何物?!悲哉悲矣!
第一次是襄城大屠城。这一次是在项羽集团对襄城(今河南许昌南部)完胜之后的大屠杀,全城平民皆被坑杀。《史记》中对这次的屠城用了“已拔,皆l之”5个字来描述项羽的这次屠城,原因是项羽集团对襄城“坚守不下”,待攻入后就“格杀勿论”。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正月的事情,被屠杀过后的襄城,用“血流成河”已不足形容。
第二次是城阳大屠杀,公元前207年七月,项羽携刘邦共同奉命攻打城阳(今山东青岛北部),在攻占城阳后,又一次采取了屠城的方式来结束打扫战场,杀光了辅助秦***抵抗的全城平民。
第三次是新安大屠杀。公元前206年,收复六国旧地后的项羽,率领60万大***开始向秦地进发。然而,在这支进攻秦朝的***队里,收编着刚刚投降的20万秦兵。当部队行至新安古城安营扎寨时,一则在***营中流传的“小道消息”,引发了项羽集团旷古罕闻的大屠杀,20万秦***降兵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由于担心秦***降兵入关后不听指挥或者临阵倒戈,于是一夜之间“楚***夜击l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这次旷世大屠杀,堪称惊天悲剧,惨绝人寰。
第四次是咸阳大屠杀。《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之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这里,***队成了项羽向秦国人复仇的工具,阿房宫的消失就是这次大屠杀中的“杰作”之一,美轮美奂的宫殿华屋变成残壁断垣,特别是先秦人文典籍被秦始皇“焚书”之后所剩下的部分,也因项羽的一把火而灰飞烟灭,造成中华民族的人文文化断代,令人不胜唏嘘和悲叹。
第五次是破齐大屠杀。《项羽本纪》上记载:这次大屠杀的结果是,逼反了***后的齐国。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不得不集结起来武装抵抗,叛乱随着项羽集团不断的***事胜利而更加扩大,项羽的西楚兵团陷入疲于奔命的泥沼。田荣的弟弟田横率领的新集结起来的齐国兵团,开始跟项羽进行捉迷藏式的游击战。
第六次是没能实施的外黄大屠杀。项羽对外黄(今河南开封杞县东)的不归顺十分恼火,虽然过了几天后,外黄打开城门投降。但,这却让暴烈的项羽怒火中烧,“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l之”。下令把外黄城年满15岁的男子全部押到城东,准备统统活埋。这时,外黄县令门客13岁的儿子前去劝说项王:“彭越凭强力威胁外黄,外黄人害怕,所以才姑且投降,为的是等待大王。如今大王来了,又要全部活埋他们,百姓哪儿还会有归附之心呢?从这往东,梁地十几个城邑的百姓都会很害怕,就没有人肯归附您了。”项羽权衡利害之后,才终于赦免了准备活埋的那些人。
项羽除了对待降***兵士和归附百姓,用屠、坑、烧、杀之外,在对待敌方将***级的俘虏和对待劝说者的手段上,其残忍程度也让人瞠目,心惊胆寒。
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枞公把守荥阳。项羽集团攻下荥阳城后活捉了周苛。项羽对周苛说:“给我做将***吧,我任命你为上将***,封你为三万户侯。”周苛不从,项王大怒,于是下令把周苛扔进滚烫的沸水中给活活煮死了,同时把枞公也一块儿杀掉。
项羽攻进咸阳大肆屠城之后,有人劝项王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项羽却说:“富贵不回故乡,像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谁能知道呢?”听到项羽如此想法,那个劝项王的人便发了句牢骚:“人们说楚国像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羽听见这话之后,便毫不犹豫地把那个人投到巨锅中煮死了。
上述的6次大屠杀和两次“烹人”事件,就足以证明项羽不但称不上英雄,而且是一个十足的暴虐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说:“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史记・索隐述赞》还对项羽下了这样一句评语:“嗟彼盖代,卒为凶竖!”――很是嗟叹啊,这个力能盖世者,竟然成了不可思议的凶恶之徒!
二
项羽的凶残和暴虐,既与其学识、性格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更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背道而驰。
从项羽的学识上看,司马迁在《项羽本纪》开篇就说得非常明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这一段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项羽的无才。综观中国的历史,凡是英明君主,无不是立志奋发***强、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如果真要找出一个像项羽这样的君王,那么大概只有秦二世胡亥能与之相“媲美”。秦二世胡亥不学无术,整天胡作非为,最后导致秦帝国加速灭亡。历史的车轮不能倒转,如果能够倒转,即使项羽取得成功,其所建立的西楚帝国也将会像胡亥手上的秦帝国一样,顷刻间灰飞烟灭。
从项羽的性格来看,项羽实在是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心胸狭隘、性情暴烈的典型代表。前面提到项羽攻进咸阳后,本应建都咸阳成就霸业,但他却不甘“锦衣夜行”,为了向江东父老炫耀自己的荣华富贵,不但毫无虚心接受建言之意,反而一意孤行,而且还把提议定都咸阳的蔡生投进巨锅而煮死。项羽的这种唯我独尊、心胸狭隘的性格,使他失去了许多优秀的***事人才和***治人才。刘邦的第一谋士张良与项羽的叔叔项伯的关系非常好,但因为项羽“不善待”,把张良的领导韩王韩城当作罪犯一般捉住杀掉,最终导致张良弃项羽而投奔刘邦,并跟项羽作对到底。韩信的别项奔刘,同样是因为项羽的“不善待”。韩信曾在项羽***中当过低级***官,为项羽站过岗,屡次向项羽建言献策,项羽都不采纳。《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还记载过韩信这样一段话:“项王喑f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至使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意思是说,项羽是个舍不得封赏功臣的人,即便有人立下战功,应该加封晋爵,他也舍不得给封赏,宁可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到失去了棱角。
至于范增则更是项羽的主要谋臣,被尊为“亚父”。项羽随叔父项梁起兵时,范增年岁70,对项羽忠心耿耿,竭尽全力为其出谋划策,堪称项羽的“智囊”。后来项羽竟然对范增颇多猜疑,“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项羽本纪》)。随之,“稍夺之权”,剥夺了范增的所有权力。对项羽的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粗暴行为,“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项羽本纪》)对范增的愤然离去,项羽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挽留。当时,范增还没有走到彭城,便因“疽发背而死”,所谓“疽”,实乃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其实,也就是因为项羽的狭小气量和过度猜忌,导致范增含恨病逝。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项羽集团的谋士越来越少,直至再无“人才”可用。
纵然如此,项羽却从没有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直到四面楚歌、临死之际仍然没有明白是谁让他走上绝路的,他甚至还仰天长叹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在如此悲凉的穷途末路之际,他竟然还在缅怀和夸耀自己八年来的赫赫丰功和不败战绩,还竟然把垓下战败的责任归咎于老天爷,这又是何等的不自知。对此,司马迁在为《项羽本纪》一文写完最后一个字后感叹道:“(项羽)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的确是荒谬的,真正把项羽逼上绝路的正是项羽自己,是他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性格和众叛亲离使他最终走上了绝路,自刎乌江。
从社会进步的方向看,项羽企***再次走上诸侯封国的局面,这从他自称西楚霸王、建立西楚王国的模式中就可以完全看出。当是时,项羽下令把所有新兴的王国全部取消,置全国于他建立的西楚王国统治之下,并一口气重新分封了19个王国的国王。柏杨先生分析说,项羽所建立的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位相互平等的国际联盟,连联邦都谈不上。在体制方面,项羽这个国王并不能高过别的国王,而且这19个王国相互之间相差无几,都是***王国。仅从这个方面讲,当时的时局已是乱局,如果再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王国之间必将是一场场无休无止的混战。后来的发展果然得到印证,西楚王国仅仅组建两个月,战争就重新爆发,秦帝国统一六国后的局面土崩瓦解,百姓又开始饱尝战乱之苦,中国又重新进入战争时代。追根溯源,这一切似乎都能从项羽的出身里找到密码。项羽出身于“世世为楚将”的贵族家庭,楚国灭亡之后,项羽与叔父项梁避难吴中,身负国仇家恨。这虽然使他对秦帝国的统治这一目标坚定不移,但也正因为此,在其没有成为气候之前,他深受着恐怖***治迫害,自成气候之后反而如法炮制,变本加厉地制造出了一个个更大的骇人听闻、惨绝人寰的恐怖。
《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曾用“六个狂”来总结项羽的社会***治行为。一是***狂,一举恢复诸侯分封制,使当时中国重新陷入战火纷争;二是酷刑狂,恢复战国大煮活人的烹杀酷刑,对说真话者当即一锅煮;三是杀害狂,杀害郡守、杀害宋义、杀害楚怀王、杀害子婴、杀害全部嬴氏皇族;四是毁灭狂,火烧大咸阳与整个关中,大火三月不灭;五是盗墓狂,大掘秦始皇陵,使其地面建筑被破坏殆尽,地下墓室被严重摧残;六是劫掠狂,对关中财物大劫掠,对齐地财货人口大劫掠。这些基本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项羽其人就是一个彻底的完全变态的社会***狂,文明毁灭狂。
孙先生的这一总结,堪称经典式总结,精准,精确,到位。
三
王安石在《读史》一诗中,曾就后世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发出过“当时l黯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的感慨,意思是编史的人对当时的事情尚且看不清、辨不明,以误传世,后世重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是难以看清历史的真相。王安石认为历史的记载和评论多有诬罔之处,特别强调“糟粕所传非粹美”,史书流传下来的并不全是精华,很多都是糟粕。同时,他还对那些“独守千秋纸上尘”死读书的儒生们进行了嘲讽,说他们固守千年史书中的糟粕而不觉悟。为此,王安石身体力行,创作出许多咏史诗,如《孟子》《韩子》《商鞅》《张良》《贾生》《谢安》《金陵怀古》等,用自己富有独创性的精辟论断来加以纠正。
历史的迷雾,很多时候不是历史和历史学家的原因,反而是那些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之辈造成的。读史当有王安石的这种“拂尘显真、剔除糟粕、汲取精华”的精神。我们从千年史书中读项羽也应该有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因为几首小诗而误读,更不能因几部舞台影视作品而歪读,甚至人云亦云。
鼓角争鸣已远去,历史迷雾今应清。
六次屠城何残暴,项氏原来不英雄。
作者单位:中国武警部队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