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v七年春天(公元1062年),宋仁宗见包公年事已高,家中又无田产,曾下诏赏赐包公在庐州地界一片相当大的土地,以解决包公告老还乡之后的生计。包公坚持不受,只要了庐州城郊的一段淤塞已久的护城河。包公请人清理杂草,挖尽淤泥,以利舟楫,并嘱包家族人在护城河里植荷、养鱼,以水域养殖的收入聊补家用。这段护城河从此被人们称之为“包河”。
如今的包河,是合肥的美丽港湾。当你走进包河公园,会立刻感受到置身于另一片天地,北岸是一脉错落层林,那是依着城墙根的斜坡而自然形成的;南岸是一带密密的直插云天的水杉和常青的丛丛棕榈;周围河堤,绿柳随着轻柔的碧波节拍而婆娑起舞;河面波光粼粼,映着蓝天白云。河上那高耸的玉带桥是对对情侣幽会的鹊桥。
坐落在合肥包河公园的包公祠、包公墓,中外游人络绎不绝,近些年已成为旅游览胜的一大热点。
包公出生在庐州东郊虎山脚下的包家村(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解集乡),包公大名叫拯,字希仁,他29岁考中进士,历任各州、县地方官数十年,后升任京都开封府尹,晚年官至龙***阁大学士、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枢密院副使等要职。包公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公元1063年包公墓竣工。庐州百姓又自发地在庐州城内当年包公的读书处――兴化寺西面建起了一座包公祠。祠内供奉包公的灵位和他生前的一幅画像(这幅珍贵的画像至今仍保存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包公祠、包公墓始建至今已有900多年,在这近十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它们遭遇过三次重大的劫难,但屡毁屡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安徽省、合肥市两级***府依据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强烈愿望,决定重建包公祠、包公墓。这项工程历时两年,于1987年年底竣工。
包公祠前有一块大照壁,大门八字形,连门带框全漆成黑色,寓意包公的“铁面”。入门有一座横跨包河的长桥,包公祠就建在桥的尽头、包河中间的一个小岛――“香花墩”上。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桌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
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左右石壁镌刻着“家训”、“五言律诗”,还有殿外的微服私访理冤狱,陈州放粮赈灾黎……值得人们永久缅怀。
包拯墓园,是我国目前第一座保存完整的名人古墓。整个墓园格局别致,主副分明,方正严谨中又富有变化。墓园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堂、亭、室,均以宋代二品官葬制设计,一砖一石一瓦完全符合宋代建筑质地与规格要求,保持宋代建筑风格。
包公墓园分主墓区与副墓区两大部分。
主墓区呈东西向,由神门、亭堂自然分隔为三个相连的院落。整个建筑,下以青石为基,上为灰色垄瓦,构架的椽、斗、昂、柱、枋皆为木作,以朱红色为基调,间或漆有橘红、杏黄色块,古色古香,一片肃穆。
穿过神门,迎面是墓园主体建筑――亭堂,堂前神道两侧为石像,依次是八棱形望柱、石羊、石虎、文官武吏组成的墓前石雕群。堂内有二十根朱红国漆大柱,下有覆盆莲花柱础,柱础纹饰细腻逼真,梁、柱浑圆粗壮,锃光油亮。亭堂中央设木质神龛,龛前围单勾栏,神龛内设神主牌位,用优质木料精雕而成,上书:“宋枢密副使包肃公拯之神位”,标明朝代、官职、姓氏、尊称。
由主墓区向北,进侧门,是一座高台式古亭,凭栏西望,副墓区绿荫如盖,芳草萋萋。跨进副墓区,包拯夫人董氏墓居中,按宋葬制和习俗,长子长媳、次子次媳合葬墓分居左右,其右为包拯长孙墓,稍后为包孝肃近裔合葬墓,墓中均安放遗骨。五墓依次错落,墓间有石道相连。
从副墓区折回平台向西沿阶而下,包拯遗骨安葬的地下墓室,赫然在目。墓室甬道入口,系条石门框,门额上雕刻吉祥的云鹤***,两侧雕刻富贵的缠枝牡丹。入墓室门,甬道南向纵深约14米,两侧等距离镶入二十四孝石刻***,两旁放置多架古代灯具。南进东折,进入前墓室,前墓室安放卧式墓志铭,铭盖上刻有篆书“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十六个大字,盖下有墓志铭3200余字,比现存有关史书更详尽记载了包拯生平与***绩,是研究包拯难得的历史资料。紧挨前墓室,厚重的汉白玉石门,俨然洞开,一具黑色金丝楠木棺,安放在三块巨大青石构筑的棺床之上,棺内有包拯遗骨,棺两侧排列代表12时辰的木俑随葬品。棺床两侧置四架高二米的多头古灯具“长明灯”,底座刻有“避邪”二字。
整座墓园四周有院墙围护,园内各处皆有石道贯通,建筑群落随形就势,满园苍松翠柏,芳草如茵,古朴幽静。由全国百余位当代书法名家书写的匾额、楹联装点各处建筑,更增添了墓园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包河·包公祠·包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