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范文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1篇

自教育产生以来,就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早在古代,中国和外国的一些学者就对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作过一些论述。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教育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也不可能对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出量的计算。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教育对改革生产技术、促进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对教育经济效益问题的日益重视。

英国古典***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斯密、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等人,对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了不少论述。例如,斯密提出:“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兼取利润。”

但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作为一门***的学科出现,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美国舒尔茨、英国维泽、美国贝克尔等西方经济学家的着作,为现代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这一论点成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许多教育经济学着作的理论出发点。

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估算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何估算个人的教育投资和收益以及收益率;教育同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之间存在着的关系,教育同劳动力市场变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测未来的劳动力供求;如何有效地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以便尽可能提高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等等。

教育经济学以教育在经济增长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在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原理和规律的同时,并根据设定的前提,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

70年代末以来,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对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目前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身要求***门输送大批有一定技术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同一国的国力相适应的,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提供较多的教育费用,促进教育的发展。

一国可能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多少,归根结底要受本国财力所制约。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财***收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才能使教育经费的绝对额,以及教育经费在财***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大。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our country economics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s history, and aspects and so on question which, trend of development as well as research significance from our country economics of education's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faced has discussed our country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search theory contributio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re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is studies the education in the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the economical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function, the research intellectual investment economic effect science.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经济效率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体制改革

key words: Economics of education economic efficiency educational resources disposition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教育经济学,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三点: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工作中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国内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研究的需要,以及国外先进思想大量引进;三是1980年11月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舒尔茨教授首次到中国讲学,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些都促使教育经济学迅速传入中国。从此,我国开始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了这门学科的研究。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问题

1、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国内外有关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着眼于评价或考核指标,着眼于因素分析和提高途径,这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学校产出的数量化问题未解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学校有没有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压力和动力?如何形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机制?这些问题都有待遇深入研究。

2、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与教育管理体质。在教育体质改革的讨论中,有些人提出了“教育市场化”,“学校企业化”的口号。教育体制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但是,教育毕竟不是经济活动,学校也不是盈利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还必须根据教育的性质和教育规律来确定。因此,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究竟应该如何规定?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经济学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教育投资的效益率。对于这一问题,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研究的困难,有体制上的、统计上的和技术上的,但主要是缺乏经费支持。就教育成本说,需要研究的是机会成本的统计和计量;就教育收益一方说,需要统计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收入差别。

4、教育投资的总量、分配及其来源。面对我国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究竟教育投资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多大才合理?当总量确定之后,它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有些渠道仍然不通畅,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附加,在征收、管理和使用当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5、教育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教育的发展应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什么叫协调?怎样才能协调?这些问题在理论上、评价标准上和具体操作上,都不是很明确的。我国一直在坚持制定教育的规划或计划,其基本依据之一就是教育需求供给。然而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内涵和外延、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目前都不是很明确。

三、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教育经济学科体系还不太完善,理论基础尚未成熟,不够牢固和扎实。在全球经济已逐步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与传统的工业经济条件下的情况已发生根本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是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优势也可能会更为明显。一些国家的研究发现,只是密集型生产方法发展得越快,对有高熟练技能工作人员的需求就越大,并且这些工作人员的报酬也在上升。

在我国已经普遍实行教育成本补偿的今天,人们对学校的学费也越来越关注。特别是伴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张和财***经费的紧缩,教育成本补偿成为经费筹措的一个重要的非财***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合理的教育学费水平、提供有效的学生资助措施是教育财******策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教育经济学者责无旁贷。

四、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1、开展面向新世纪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教育产业观,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经济学研究,重点研究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研究教育体质与经济体质的关系,提高人们执行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自觉性,加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2、在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面向新世纪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可以丰富并完善教育经济学的内容,也符合它作为一门***的学科随形势、环境动态发展的客观规律。

3、开展面向新世纪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将使人们重新评价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揭示教育的经济价值,从而为***府部门处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促使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应以什么样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去发展,它必须根据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客观规律进行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田汉族.教育服务理论提出及其实践价值[J].大学教育科学, 2005

[2]李星云.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4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3篇

1.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经济学的思想萌芽

对于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自古以来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这些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不同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不同特点和社会主义教育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经济既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历史上教育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自秦汉以来,教育经济思想的不断缓慢发展,儒家大师孔子提出“先富后教”和“以学求富”的思想。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司马迁认为:“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唐朝陆贽认为:“巧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惰则窭空”。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教育改革明确的表明了教育的经济效用。以“经济是为学结果”、“教以济养,养以行教”为主张的颜元,作为清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的核心是继承了先要富强再谈教育的基本理论,他认为能培养出能治国之士,为天下苍生谋福寻利的人才才是办学兴教育的目标,在封建社会中他的思想无疑是教育经济思想的合成者。这些教育思想和主张,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使我国一度在较长时期内走在世界的前列。

2.近代西方社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现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最先兴起关于现代教育经济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讨论和定义。以教育经济学大师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舒尔茨认为,人力投资是西方国家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强调提高人口质量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着力研究和阐述了培养人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投资与教育成本的效益分析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最突出的创新就是将人力作为一种资本引入经济的范畴。近代社会主义阵营中也涌现了一批教育经济学方面的杰出专家,1924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不仅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开端,更体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关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态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而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基础指导理论和创新研究方法都有较广综合性和较强科学性的教育经济学论作。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与经济如何均衡合理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七十年代,筛选理论、文凭主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一些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同角度向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挑战,并从新的理论框架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进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八十年代,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等之间的争论仍然没有平息,但是关于教育内部收益率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力资本理论获得了实证结果的支持。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实证分析,对学校以及部门层次的微观分析更受关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的兴趣与日俱增。

3.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建立

我国,教育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较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这方面的系统介绍和专门研究。中国的教育经济研究人员积极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创作了《教育经济学》专著的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他在该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智力投资对社会的经济效用。再比如华东师范大学邱渊教授的《教育经济学纲要》一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学讲座》等著作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构建了稳固的框架结构,此后涌现出的大批专家和学者在教育经济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展现出无限的活力。

二、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的几个问题

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表现最为直接和明显。以高等教育为例,因为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用较快,通过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就可展示出他的经济效用,而且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数据。通过不断的调查分析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对高校进行系统调查的一系列数据分析揭示了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外延式的发展道路,对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用不当,因高校的规模效益低而造成了本已紧缺的高教资源的浪费,从而•14•综述•专著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search2015年11月中旬刊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的存在。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研究,以大量高校经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包含学校产出、效率指标为内容的多参数拨款公式,对如何公平、透明、有效地分配高教资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等。以上这些分析,肯定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国际比较,探讨了高等教育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对高等教育与就业、经济增长率、资源利用率、实际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使得对于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论证不再单单是种理论研究,而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有大量例证的、有说服力的论点。高等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论点在以上多种论证的基础上逐步被确立,进而,教育投资是非生产性投资的传统观点从根本被。在此基础之上,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教育投资的黄金配比问题的探讨,得出了想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必然加大教育投资的结论,教育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会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的阐释

社会资本理论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的息息相关,在现代人力资源观要求教育经济的研究中应注意社会资本的作用。在研究中,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沟通以及规范契约等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也会因为教育对人际关系、各种组织、网络应用等的影响而对经济产生影响。所以,教育会促进社会资本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人际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构建人际关系的目的性会更强,更具有浓厚的投资色彩。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各市场参与者都希望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与各利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促成交易与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风险。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而形成。社会资本理论正是吸收了组织行为形成社资本的观点,通过各利益主体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群体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通过促进协同效应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群体协同效应是指群体的工作效果不等于个体工作效果之和,可能大于个体工作之和,可能小于个体工作之和。教育可以使群体尽可能避免社会惰化效应而增长促进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最后,网络时代开创新的沟通桥梁、提高了人力资本收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现实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育和网络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区网络有意识的建设人际交流关系网,使虚拟网络交流和现实社会交流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能及时地抓住机会,个人的人力资本才能有效地产生收益。未来的环境多变,组织也具有多边性,人们不断地在虚拟的环境与现实的环境中交替寻找机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虚拟的人际关系也是寻找机会和及时把握机会的重要保证。

3.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融合学科、分支学科,从两个学科分别来看都比较重视研究过程中的实证研究,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的采取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于一般研究中,不仅如此,现今有部分青年研究者以经济学计量模型为基准,对教育经济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然而,综合而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仍不具备科学的体系及完善的应用方法。从研究方法来说,我国的研究者主要是运用现成的或略有修改的经济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研究数据来说,我国的研究只是简单的输入教育调查统计数据,然后对国外教育经济模型做单一的验证就得出相关结论。在选题意义不明确,课题设计无逻辑,研究步骤不清晰,理论和实践关系无联系的情况下,这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对教育经济大环境有无适应需求,对教育经济学科的问题研究有无使用价值都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论证。同时,类似于研究方法上出现的问题也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性质和研究主体上。具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为重视微观和中观研究,而对重大实践问题缺少前瞻性探索。研究性质比较重视实践研究,而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不足。研究主体队伍层次不断提升,而专业研究队伍的培养仍待加强。

三、关于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组织,设立了一批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培养了一批专业研究人员,不少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治经济各个领域风起云涌,日新月异,我国教育经济学应不断掌握最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展进步,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应更加关注教育经济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加强学科自身建设、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以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探讨和研究知识经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尤其是具有非凡使命和特殊贡献力的高等教育学,必然会极大地丰富和促进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靠投资和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然是会成为过去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虽然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知识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本身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但是将知识内化进入生产函数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全面了解知识经济,需要在传统的经济概念和研究方法之外有所突破。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手段,研究知识经济在国外和我国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知识经济的现状进行宏观测度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对知识经济这样一种还处于前期发展的经济形态,尚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它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先天的障碍。

2.积极研究高等教育对教育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进一步深入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经济体制变革带来了教育体制变革,教育体制的转换直接造成传统的计划经济价值观念的摧毁,我国的特殊国情为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中国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实验场地。在这样独有的基础条件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应努力从改革的实践中发掘出对教育经济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资料和普遍实践经验的资料,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说。其次,高等教育财***是教育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既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也可以为***策制定提供必需的实证分析。研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可能;研究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程度和速度、管理方法和成本;研究如何将教育经费以符合效率、公平的原则分配到各教育机构;研究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补偿的同时,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机会的再分配、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系统,以充分体现受教育机会平等等,是迫切需要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最后,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将更加受到个人教育需求的支配,而这种需求同时又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紧密相联。教育经济学可以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需要进行一些有益的前瞻性的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科类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进行探讨。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投资的增加上,而进一步研究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以及有利于教育投资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3.加强理论建设,营造活泼的学术氛围,培育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派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通过不断深化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由于我国国家建设时期的特殊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存在理论体系发展缓慢,理论内容自创性不高,理论结构重复性强,理论框架受限制成都高等问题。其中,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内容中有大量是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济理论学习而来,我国教育经济框架构建中对教育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阐述和说明都比较浅显而且受国外教育经济学体系束缚较深,总体来说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原创性研究深度缺乏且理论创新贫乏。改革开放后我国陆续出版的教育经济学相关著作,内容均在伯仲之间,研究者个人独到的教育经济观点严重缺乏,量与质的比例严重失衡即只见凉的增长不见质的飞越。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了我国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学派,缺乏学派意识。古有百家争鸣,现代的研究缺少的就是大胆独创,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闯劲。没有学派意识便没有真正的学术争鸣与创新,也就很难使一个学科真正成熟,伟大的思想只能在各种学派的争论与实践中产生。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以我国几大***直属的师范院校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逐渐涌现出来。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我国不仅缺少真正的教育经济学家而且缺乏在世界教育经济学界的话语权,这都和我国没有原创性创新性教育经济学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必通过鼓励学界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为培育一批具有坚定学术信念,并具有中国梦的学术团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让他们的思想在不断碰撞、共鸣中推动教育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此,只有加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深入总结学科建设的经验和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引领学科走向成熟。

4.开拓研究视野,建设教育经济学学科专属方***体系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应该不断拓展视野,从教育与经济发展视角入手,坚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致力于回答和解释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现象和准经济现象问题。学科研究应实现由过去从单一的国内宏观层面研究转向中观层面的省际或区域研究,再由中观层面研究转向微观层面的学校运行管理方向研究。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说研究转向微观问题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解决部分新时期的教育难点,为教育***策的发展方向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宏观问题研究提供真实完善的实践依据。这就引出了研究方法的问题,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研究都需要用方***体系作为支撑。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从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来看,教育经济学既要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有关问题,又要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教育问题,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同样重要作用。但作为一门***学科,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绝不能是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简单移植和合并,在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时,应实际地考虑教育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同时针对研究的具体问题,采用的方法也应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历史证明,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方***体系。同样,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要蓬勃发展,就必须形成自身独特的研究方***体系。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对象;方法;探讨

中***分类号:G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引言

教育经济学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分成为西方经济学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两大方面,而具体的选用主要依照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选择。本文主要从教育经济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出教育经济学对象共分为三大类,而教育经济学的方法也分为两种不同,进而具体的选择方式,需要进行具体探讨。

一、教育经济学的重要性

教育经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的,也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现阶段,国内外对教育经济学在是广度及深度上都做了一定的研究,进而教育经济学对***府、企业及学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现阶段,还是存在着人们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研究时,所选择的对象与方法学科建设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学术文献珍贵并稀少,部分内容只能在教科书中有所发现,并且还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些也都反映出教育经济学还在发展及并未成熟的阶段,那么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研究时,首先,要了解其重要性:

(一)教育经济学促进学科内容及体制的建立

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及体制建立时,应该以所研究的事物所产生联系及规律为基础,其更是事物在进行联系时,所产生规律的一种反映。而人们在进行事物及规律的认知时,需要一个不断进行完善及深化的过程。这就说明学科的体制不可能马上建立成功。但在进行科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时,其重要前提就是人们所认识事物及运动规律。假如,人们对研究的对象不明确,这就导致对象所产生的运动规律无法发现,进而无法在此基础上将逻辑体制进行建立。

(二)教育经济学促进人才培养

所有的科学发展都必然经历过四个阶段:逐步形成、发展、成熟及完善,这四个阶段也包含了科学发展所进行不断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在进行教育经济学探究的人员,首先要将前人的成果进行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现阶段,在国内外的学者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教育经济学是教育与经济相互关联的学科。在中国对教育经济学的解释为:研究教育及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科。而研究对象主要是教育在经济及社会中发展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进而说明教育与经济是双向的相互关系,既有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又有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这一类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宏观上的教育和教育的外部经济的相互关系。

第二类,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效益与成本的学科。这类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将教育经济学的经济学内容,移植到教育经济学的反应。而在进行教育时,也同人类的正常活动一样,需要一定的投入,进而才能获得一定的产出,而产出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受教育者方方面面的增加及形成,而这种投资与产出也就是教育的成本及效益。

第三类,教育经济学是对稀缺的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研究。这也主要说明西方教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经济学移植过来。而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将稀缺资源进行有效分配,那么作为经济学的学科分支,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成为了对稀缺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育经济学对象主要是:运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及方法,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的规律发展进行研究,进而将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投入及产出的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以上三类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都是正确的,都可以说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中经济的现象及问题,而他们的区别在于所强调不同的重点。第一类观点,主要是强调教育在外部时,同经济产生的相互关系;第二类观点,主要是强调教育在内部时,经济活动呈现的规律;第三类观点,主要是强调如何在教育内部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

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人们在进行认识及改造世界时,所选用的方式、技术及方法。而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需要人们在选用一定的方式及技术后,将其进行系统的认识。当研究对象得到确认后,研究方法就成为了研究首先思考的内容。只有选择正确的方式,才能使人们对世界有着正确的认识,也与各项研究的成效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于教育济学本身是经济学分支出来的教育学科,继而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中经济现象所呈现的运动规律,进而选择的研究方法会采用经济学的方法。由于学派的不同,进而所选用的方法也是不同。以下是对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概述,主要分为主要会分为西方经济学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主要包含: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主要包含: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

由于教育经济学所这涉及的经济活动与经济领域相比,存在一定的共性,也存在一定的不同,这就需要在进行经济学方法选用时,应该将教育活动所呈现的特点进行融合。因此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选择时,要考虑对象的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

四、结语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5篇

1.1 科学客观性的要求

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客观性,尽管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流行对西方现代哲学体系所崇尚的客观性形成了颠覆性的挑战,但是客观性作为科学的一种本质属性始终以主流姿态影响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客观性不仅有利于我们确证科学的可靠性和确保实践的坚定性,而且有利于我们秉持执着的信念不至于陷入怀疑论和相对主义所宣扬的不确定性。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两门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要努力增强自身的实证倾向,向科学的客观性靠拢,以提高教育经济学的价值、***策影响力和现实解释力。实证主义的目的就是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实证分析的过程也就是寻求客观性的过程,实证分析对客观性的追求和所采用的客观分析方法对教育经济学满足其客观性的需要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路径。

1.2 学科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本的理论假设和前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经验归纳或二者的结合来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如古典经济学是围绕其“估价理论”和“一般均衡”假设为基础,综合逻辑推理和经验归纳建立其精密的理论体系的。教育经济学目前的理论多是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迁移,且一些结论缺乏经验和证据的支持,教育经济学要想成为一门理论严密、论据充实、说服力强的社会科学就必须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要求一切以经验为依据,规律的探寻要来源于经验的归纳,还要经得起经验的检验。实证分析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多采用的自然科学式的观察、实验方法可以为教育经济学理论提供相对合理的假设和数据支持,这将有利于教育经济学显示出更多的说服力和更小的主观性,进而促进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1.3 ***策制定的需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观点,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教育经济学要努力进行规范分析以增强其服务实践的能力,否者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丧失其存在的意义。而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前提,缺乏实证分析的理论将会导致规范分析的无力和失误。此外,抛开一门学科的理论是否有必要为实践服务的争论,教育经济学也需要进行实证分析来增强自己的信度和效度,因为,一旦欠精确的教育经济学理论被***策制定者纳入其***策分析视野之内,将会对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失。

2 教育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困境

第一,理论假设客观性的证实困难。一方面,当前公认的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和前提是教育的经济价值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和经济存在影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教育经济价值的核心论证的人力资本理论受到了诸如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等的一系列挑战。新时代,教育的经济价值需要更有力的实证支持,尤其在各影响向度的程度方面,如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个人就业、教育在当前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教育是否有利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实现了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等。另一方面,教育经济学的内容过分依赖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如估价理论、外部性、一般均衡等),这就涉及到经济学假设客观性的证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经济学在客观性方面的发展,比如经济学方***和计量经济学的最新动态。如此,将加大教育经济学实证分析的困难。

第二,进行实验研究的困难。首先,教育(下转第59页)(上接第4页)经济学的许多变量难以做量化考察。如在教育的投入方面有:教师的经验和努力程度;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态度;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影响等。在教育的产出方面有:如何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区分不同学生的质量;如何量化学生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在教育供求方面,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如何量化;期望和性格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就业选择;劳动力市场上不同质量毕业生的加权问题等。其次,教育经济学的变量难以操纵。社会科学大都涉及人的研究,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将无法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经济问题,学生发展的不成熟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都将使操纵变量的难度增强。最后,相关变量难以控制。例如,如何排除天赋、家庭背景、文化、制度和时间选择(即期和长期)对教育产出的影响等。

第三,进行经验检验的困难,主要是收集和处理数据问题。首先,教育经济学所使用数据比较过时,数据来源的代表性、准确性差。在我国更是缺乏全国性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研究者大都根据自己研究目的自行组织人员和策划方案来收集数据。其次,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大。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果。教育经济学在方法选择方面难度较大。再次,缺乏科学的态度,存在用数据证明先验观点的倾向。最后,统计数字很少能与教育经济理论中产生的概念完全吻合。

第四,经济学模型的适宜性困难。构建经济数学模型是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非线叉而产生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不能完全照搬教育学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目前不少学者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主要是用经济学的规律和理论,以及经济学的计算模式和方法,观察研究***门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经济规律,使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在***门得到具体运用和实现,不必过多地考虑和运用教育的理论和规律。①然而,将经济学模型简单地运用到教育经济学中会遇到一系列适宜性困难,盲目的套用经济学模型会遭到研究者和现实问题的责难和诟病。就那简单的供求局部均衡分析来说,将学生定为教育产品忽视了学生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学费是受教育者向学校缴纳的货币性费用,不能涵盖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成本,不能将学费简单地视为价格;最值得警惕的,经济学模型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这上的,这些假设在教育学领域中的适应性需要研究者保持科学的谨慎态度。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应试教育 教育改革 经济学分析

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送上大学为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这种教育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和不同地区教育质量的唯一或最高标准。我国的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这种教育方式将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低下,而培养出的人才也适应不了现今世界激烈的市场和科技竞争,长久下来,这将造成国家创新能力低下,削弱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危害。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以求改变这一现状。

一、应试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一)教育竞争的失控导致应试教育现象

从教育产业观出发,教育竞争是指教育生产者或教育需求者之间为了超越对方的努力,从而为增进竞争主体的利益在市场条件下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应试教育是被没有节制的考试竞争所“异化”的教育。由于教育资源有限,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得不通过考试竞争的方式来决定,但竞争的结果却使考试变得至高无上,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考试不仅左右了学习的目的,而且左右了教育的目的,并最终“异化”为与教育目的相对立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教育竞争机制在发生异化后产生的“症状”。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的现象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应试教育造成社会上背离教育目的的竞争,而是一些背离教育目的的竞争造成了应试教育被广泛批判的现象。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的现象其实就是教育竞争的结果。

(二)家长把追求考试成绩作为理性的选择

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认为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会作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人们在面临教育的选择时同样也是如此。

我国的父母非常重视自己子女的教育,在目前的劳动用人制度和教育评价体制下,这种重视就转化成了对子女考试成绩的追求。当然,父母追求的不能只是考试成绩,子女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等也必须在关注的范围之内。然而,学习成绩始终是大多数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才最能保证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阶层中占据较高的地位。应试教育在我国盛行多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考试的态度。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对教育的选择权和评价权,家长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家长会认为,一所学校的应试教育不成功,就很难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升入更好、更高的学校。因此,家长会将孩子送到升学率高的学校。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的选择构成了社会的整体选择,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考试成绩,那么整个社会必然也重视考试成绩。

(三)以考试成绩衡量教育质量成本最低

现今,我国的劳动用人体制非常重视文凭,许多的用人单位对职位提出了较高的学历背景要求,即使这些职位并不需要太高的教育背景。教育经济学的“信号理论”认为,雇主重视受聘者的学历是因为雇主在无法获知受聘者的全部信息(如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忠诚度等)的情况下,雇主只能根据受聘者一些外在容易辨认的特征来挑选受聘者,而最为重要的特征则是受教育水平,于是受教育程度就成为一种说明能力的“信号”。在雇主不能获取受聘者的准确信息,即在“信息不对称”时,雇主把受聘者的教育水平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科学的、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因此,雇主通过受教育水平来衡量受聘者的能力是一种快速且成本较低的途径。

教育评价体制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首先,我们发现要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在教育实践中是很难操作的,也就是说“制度成本”太高。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的重要性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在考虑到“评价成本”和德智体美劳的重要性之后,当前评价学生的最重要衡量指标就是考试成绩。其次,目前在我们对教师评价的很多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判断学生成绩的进步比判断品德的进步容易得多,这就致使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最后,评价学校和地区的教育状况,实际上就是评价学校或地区范围内学生的状况。那么,这里必然的逻辑推理就是我们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校和地区的教育质量。因此,学生的成绩这一指标在教育评价体制中的使用是切实可行且成本最低的。

二、应试教育的弊端

(一)片面的教育内容

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教育内容的依据。由于升学考试只涉及知识的积累与提取,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只是机械地复述和背诵,而不去理解知识的真正涵义,缺乏验证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应试教育中“德育是虚的,智育是偏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缺失”。五育中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是在教学中如不从启迪学生的智慧入手,就会导致学生片面地发展。

(二)与社会实际脱离

应试教育只关心学生的升学率,在教育教学上不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会考虑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参加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技能的培训也形同虚设,职业教育遭受到冷落。以应试目的为主的学校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也违背了其双重目标的要求。

(三)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使大多数的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付各种考试上,其原因是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的好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这样不但加重了他们身心的负担,而且使他们无暇学习进修,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治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学校与教师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四)使学生的负担加重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7篇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除了能够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外,还认为因为受教育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不仅能够在微观层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各种技能、从而促进个体收入的增加,还能从宏观层次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关于教育对经济的宏观促进作用,Schultz(1961)[4]首先在理论上做了巨大的突破。随后Denison(1962)[5]通过计量发现1929-1957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有23%归功于教育带来的贡献。一般认为,正是随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力资本关于微观层次促进个体劳动生产率和宏观层次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这两条主线的发展,教育经济学才逐渐兴起。因此,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就存在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研究中[6],也就是说研究教育的外部效率,包括私人与社会的教育收益与收益率(教育收益率一般用明瑟收益率①

1或者内部收益

率来衡量)、教育的溢出效益(比如:教育与受教育者自身健康及家人健康之间的关系、自身教育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等)等。随着教育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还有很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深入到教育过程这一黑箱中去,探究具体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对学习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投入导致最大的教育产出。因此,教育经济学开始研究教育生产的各个环节,即开始研究教育系统的内部效率,使得教育经济学从一个纯粹的经济学学科向教育学学科转向,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对于教育内部效率的研究,包括教育生产函数、教育成本函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研究、教师培养的经济学、教育技术的经济学等。随着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是一个生产过程的观念越来越被***府、大众所了解,如何为教育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并且体现公平与效率,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这就为教育经济学开辟出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域,也即教育财***,包括拨款、成本补偿、学生资助体系等。

可以说,正是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使得教育经济学最终成为一个经济学家、***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等共同关注的学科:(1)教育的外部效率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2)教育的内部效率即教育生产的各个环节与教育产出之间的关系。(3)如何公平、有效地为教育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也即关于教育财***的研究。我国远程教育经济学可以研究的领域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教育经济学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但是相比其他教育的实践环节,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远程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实践环节的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并不多②。但是目前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不多,并不意味着对于它们进行研究的意义就小或者它们可研究的问题不多。接下来,我们就参照教育经济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来探讨我国未来远程教育经济学可以开展研究的领域。(一)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1.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虽然在经济学领域,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切关系并没有定论,但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都认可教育能够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撇开经济学学术内部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目前对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府而言,基本上都是认可教育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也认同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那么远程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则肯定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于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应该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去研究和探讨:其一,研究远程教育的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现有关于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度量过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7],从而论证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那么关于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借鉴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这一思路,考察远程教育的规模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考察远程教育受众的绝对规模即远程教育受众的绝对人数和相对规模即按照人口分布的远程教育受众所占的比例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其二,研究远程教育的发展对于学习型社会的促进从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是能够从本质上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构建方式———学校教育作为构建人力资本的核心主体地位将削弱、整个社会和所有个人都将成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主体;可以预见的是人力资本积累方式与主体的改变,将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那么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还能通过构建学习型社会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那么将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这一间接促进作用度量出来,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2.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

从教育经济学诞生起,对于学校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经久不衰的[8]。通过对不同年代、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学校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分析与整理,研究者发现一般而言:(1)初等教育的收益率高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收益率;(2)初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要高于私人收益率;(3)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要高于社会收益率;(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收益率[9]。正是因为上述有关学校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的研究发现,才吸引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对于学校教育进行投资,也为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将初等教育设立为义务教育,而在高等教育却实行收取学费、建立学生贷款制度等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与此相对应,如果要发展远程教育,要吸引更多的受众、更多的主体来关注远程教育、来投资远程教育,那么科学测算、对外公布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如前所述,教育收益率一般用明瑟收益率或者内部收益率来衡量,李锋亮等(2009)[10]就利用南京电大和哈尔滨电大远程教育本科在校生的数据,运用明瑟收入函数,计算了远程教育的明瑟收益率。这项研究发现远程教育的确能够给受众带来可观的私人收益,整体而言远程教育的明瑟收益率为6.9%,也就是说学习者每多接受1年的远程高等教育,其个人收入能够显著提高6.9%。不过和2004年我国普通本科教育的私人明瑟收益率18.9%相比较而言[11],显然远程教育的收益率还是远远不足的。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在远程教育的收益率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后续的相关研究还应在以下等方面进一步扩展与提高。

其一,需要质量更高数据。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所用数据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横截面数据,更不要说用目前国际学术界流行的面板数据(Paneldata)来进行分析。除此之外,研究所用样本只是两个地区的学员,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极其需要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的跟踪数据来分析远程教育的收益率。其二,需要测量远程教育的内容与质量的收益。在教育经济学领域,除了测量平均的教育收益率外,很多研究都对准了教育的质量以及教育的内容、比如不同专业、学科与类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收益率。

其三,需要测算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只是测算了电大远程本科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并没有探究社会收益率。而实际上,远程教育除了帮助每个学习者更好地获取私人收益外,更为重要的是一项社会要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与收益。这是国内学者彭坤明(2008)[12]所呼吁的“远程教育发展的整体效益观”。他认为:“所谓整体效益,是指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贡献、人本价值、经济效益的综合……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远程教育首先必须注重于社会化与人本化的效益评价。”

因此,要进一步科学测量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只有准确、科学地测量出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才能为今后制定科学的远程教育财***投入***策以及成本分担***策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这说明要研究远程教育的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要研究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更是需要高质量数据的支撑,而目前国内相关的数据建设基本上是空白。这也从侧面表明这一研究领域有大量的宝藏等着后续的研究者来挖掘。

(二)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

如果说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研究教育的外部效率,那么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核心应该是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这是因为学校教育较之远程教育,前者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尤其是基础教育,主要还是***府投资,***府投资自然更多关注教育的外部收益,而不太关心或者不太擅长评价教育系统内部的效率;而远程教育的投资主体可能更加多元化,会有很多企业、NGO参与其中的投资与运营,他们之间必定要形成良性而且有序的竞争,那么只有在对于这些投资主体内部效率做出科学评价后,才能更好引导潜在受众对于不同运营商进行理性地选择从而促进市场秩序的发展。所谓教学机构的内部效率是指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或者单个教学机构内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衡量办学机构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是否合理、是否经济有效。所以,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是度量、评价远程教育的资源使用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常见的分析教学机构内部效率的方法有教育生产函数以及成本函数,其中通过成本函数的估计,可以精确测算办学机构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接下来的内容将一一分析和远程教育相关的教育生产函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以及远程教育的师资供给与培训。

1.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

教育生产函数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主要研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业成就,从而判断哪些投入的效率更高、哪些投入的效率更低,从而指导***府、学校、老师与家长来调整不同资源的投入方式与构成,以达到用最少的资源促成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个学业成就可以是学习成绩也可以是其他的可以衡量学业成就的变量,比如辍学率、保有率、毕业率等。而影响因素更是包括了从家庭到社区(比如父母亲的职业、受教育情况、社区的治安等)、从学校到老师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的建筑、***书馆、班级规模、师生比、教师的职称、受教育情况、参加师资培训情况以及年龄与收入等),甚至同学、同伴对于学业成就的影响(peereffect)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远程教育作为一个以现代技术手段与理念支撑起来的教育体系,对于它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就有非常强的时代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它的研究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首先是理论意义,和传统教育相比较,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与组织架构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对于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就能够扩展、丰富整个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其次是实践意义,将来教学质量肯定是决定远程教育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对于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将指导远程教育的运营方根据研究成果来改进自己的服务。关于这一研究领域,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应该马上进行研究和探讨:

其一,技术手段。教学中技术手段的使用对于学习者学业成就的影响,这在传统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中并不是研究的重点,然而在远程教育中,这必然将是研究的重点。因为技术手段的组合使用是远程教育得以跨越时空组织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特点所在,而且技术手段的使用远远不是将书本知识、课堂内容简单地复制到网络或者其他现代媒体上,而是应该发挥不同技术手段的优势、避免它们的劣势,使得不同技术手段的组合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默契配合,才能真正使得技术手段的使用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实证考察不同技术手段的单独与组合使用对于学习者学业成就的影响,应该尽早提高到相关远程教育运营方的日程上来。

其二,对远程教育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应该注重对于学习者的辍学概率或者保持率或者毕业率的研究。传统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将研究重点更多关注在学习者的成绩上;而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对于学习者辍学的研究其重要性可能要超过对于学业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习者入学门槛低,中途放弃学习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大。英国的开放大学就非常关注学生的辍学率问题,他们也承认对于远程教育而言,较高的辍学率似乎是难以避免:尽管学习者入学前的教育程度越高,他们辍学的概率会有所降低,但是入学前就拥有了本科学位的学习者的辍学率依然高达20%(Simp-son,2004)[13]。Simpson(2004)认为对于远程教育的辍学问题,一方面要正视其不可为的一面,即无论如何都具有一定的最低辍学率;但另外一方面,也要积极研究教育机构可以有所作为的一面,并认为远程教育机构可以降低学习者辍学率的空间大致为7%左右[14]。那么具体有哪些因素会降低学习者辍学的概率呢?目前国际上一些实证研究③专门考察了远程或成人学习者辍学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如下发现[15][16]:(1)如果学习者对教育机构缺少归属感,那么他们放弃课程学习的可能性更大(2)如果学习者对教育机构提供的教学与支持服务不满意,那么也会导致学习者做出中止学业的可能。(3)学习者所学科目和课程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辍学概率的高低。比如如果课程含有过多的数学成分、如果课程内容有很多重复,那么学习者中断学习的可能性就更高。除此之外,如果学习者感觉到专业学习困难或者觉得错误选择了所学的专业或课程,那么辍学的概率也会增加。(4)研究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有些特定人群的学习者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辍学率,比如初始教育程度越低者、以及那些年轻人更容易辍学;而且那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辍学的概率更高。Simpson(2004)[17]还专门研究了辍学发生的时间问题,并发现30%多的学习者在第一次交作业之前就已经中止了学习。因此,他认为在初始阶段对于学习者的支持服务活动具有异常重要的有意义。他还指出,减少学习者的辍学率,以下四个阶段是关键:(1)入学咨询阶段;(2)注册就读阶段;(3)课程学习阶段;(4)针对辍学或未通过课程考试学生进行的挽救阶段。之所以国际上尤其是英国开放大学如此关注学习者的辍学率问题,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细致而且科学的研究,这是因为:(1)大学学生保持率是英国***府对大学进行拨款的重要评价指标。(2)对于辍学率的研究,使得学习者和社会越来越相信教学机构本身能够对辍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并不是无可作为,因此对教学机构有了更多的问责。(3)不同教学机构间为了争夺生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4)对辍学问题给予关注,将促使教学机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办学效益,避免教育投入的闲置和浪费[18]。国内对于远程教育辍学的研究,应该借鉴上述研究的方法与成果,探究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发生辍学的共性与特性,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远程教育的辍学率,提高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效率。

其三,对同伴效应(peereffect)的研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者就开始关注同学或者学伴对于学习者学业的影响[19]。远程教育教学的发生,不但是师生分离而且还是生生分离的,那么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是否也具有同伴效应呢?上面提到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习某门课程的学生太少,那么学生辍学的可能性越大[20]。这证实了即使是生生分离的远程教育可能依然存在着显著的同伴效应。根据2009年奥鹏研究院的一项针对网络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调查发现,网络学习中成人学习者最常见的学习障碍就是和人交流太少,缺少归属感[21]。这说明在远程教育中可能也会存在着显著的同伴效应,也就是说学习者之间的互相交流能够减少学习者的障碍,进而可能提高学习者的成绩、降低他们辍学的可能。在远程教育下对于同伴效应的研究,应该和对于技术手段以及组织架构的研究结合起来,看同伴效应是否在不同的技术手段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是否不同的组织架构会影响到同伴效应等。

2.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

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一直是远程教育的经典基础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远程教育和制造业的工业化生产一样同样存在着机械化、流水线、成批生产、标准化等特点。根据该理论,远程教育的生产是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其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在大规模产出的基础上,也就是只有实现规模经济才能保证远程教育的持续运行[22]。早期国际上有关远程教育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也相继证实了有关远程教育工业化的理论。Wagner(1977)的研究发现,随着英国开放大学在校生规模的增长,开放大学获得了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即规模经济[23]。国内最新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在省级电大远程教育生均成本存在规模经济特征,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下降,而且通过二次型的单一成本函数计量模型,发现省级电大远程教育在校生数的最佳规模在55000人左右[24]。

3.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

1989年,著名教育经济学家Cohn和他的同事,首先运用多产出(multi-product)的成本模型研究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25]。在这篇研究中,高校被当作典型的多产出组织,比如高校产出起码包括教学产出(teachingoutput)和科研产出(researchoutput)。而教学产出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产出,比如专科教育产出、本科教育产出、研究生教育产出等。在现有有关远程教育的成本函数研究中,大多数是将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当作一个单产出的组织(singleproductorganization)研究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却很少将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当作多产出的组织(multi-productorganization)来研究它们的范围经济。这是因为当远程教育还处于工业化大生产阶段的时候,远程教育的主要职能和目标是为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错过最佳学习年龄的人提供补偿式的继续教育或者成人教育,产出主要就是学历教育,其他产出非常少[26]。然而对于远程教育而言,“远程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多产出的概念与含义。因此,可能单纯的规模经济并不能很好地评价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因此,必须高瞻远瞩地将远程教育当作一个多产出的组织,加强对于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范围经济的“范围”是有“边界”的,如果办学机构跨越了“边界”,就很有可能导致从“范围经济”走向“范围不经济”,也就是说不同产出不但不会实现成本互补与节约,反而会出现相互制约,导致成本的增加或者产出的减少。因此,对于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研究应该注意到“范围”的边界、服务的对象与内容应该符合成本互补的原则。Lloyd等人(1993)[27]考察了澳大利亚大学合并中的范围经济问题。他们对澳大利亚高校合并的研究发现,在中等规模以下的合并高校中出现了范围经济,合并带来的成本节省程度从3.6%-13.1%不等。这项研究对于远程教育范围经济的研究特别具有启示意义。这是因为大学的合并不是常态,而远程教育办学机构的合并却可能是常态,将来的远程教育办学机构可能将会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并与拆分,因此对于远程教育合并与拆分的范围经济研究就必将成为远程教育经济学的一大亮点。

4.远程教育的师资供给与培训

师资供给的经济学和师资培训的经济学都是教育经济学研究内部效率的重要领域。这是因为根据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在传统的面授教学中,教师的水平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28];因此就牵扯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到底是投资给学校、学生和教师的问题?我们认为师资供给与培训的经济学也是关系到远程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可能有些远程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认为远程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手段,至于师资可以整合社会上其他优势师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远程教育就可以忽视在师资供给与培训上的投资。相反,我们认为应该让优秀的师资团结在远程教育周围,并对其产生归属感与主人翁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优秀师资的教学潜力。那么如何吸引优秀的师资,如何通过培训保证优秀师资的忠诚度以及持久而且高质量的教学能力,这都是远程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需要去做理论探讨与实证考察的重要领域。

(三)远程教育的财***问题

教育财***主要研究的是谁来为教育提供财***与经费的支持,以及如何在不同人群中分配教育资源,比如***府财***投入的比例问题、学习者进行成本分担的比例问题、***府对于学习者资助的***策问题等,这些都可能是远程教育应该涉及到的经济学问题。

首先,是***府对于远程教育的财***投入。在上面的内容我们提及了应该实证度量出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如果真的有了这些扎实的实证数据作为依据,那么***府是有动力也有义务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进行投资与投入,以避免由于溢出效益的存在而导致整个社会对于远程教育的投资不足,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与福利(welfare)的减损。在此,我们也有一个这样的大胆假设,当社会以及相关***府部门在质疑目前国内远程教育发展遇到的困难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府对于远程教育投入是否充足这个问题呢?如果***府承担的财***责任存在缺位的话,一味指责远程教育的实践单位,那么这是不公平的。因此,远程教育一定要注重对于***府财***投入的研究,包括财***投入的充足性、公平性与效率的研究。

其次,是学习者进行成本分担的比例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不需要缴纳学费进行成本分担的,然而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成本分担就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如何制定合理而且科学的成本分担比例,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上争论的热点问题。可以相信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关于学习者的成本分担同样会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地方,尤其是如果得到了***府的财***投资后,学习者、社会和***府会有更多的理由要求远程教育的运营方提供成本分担的科学依据。对于这个潜在的问题,远程教育必须正面去面对它。

再次,如果远程教育收费达到一定标准后,可能有些人群就无法来接受远程教育,这必然会带来新的公平与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借鉴普通高校的学生资助***策,由远程教育的运营方和***府以及社会力量建立起一个面向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资助体系,比如可以提供学费贷款、比如给优秀的学习者提供学费减免,鼓励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等。结论与建议本章从教育经济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分别引出和远程教育有关而且重要的经济学研究问题,并且对于这些经济学问题给出了研究的建议与展望,包括:

(1)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比如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的度量等。

(2)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比如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师资供给与培训等。

(3)关于远程教育的财***问题。对于上述这些经济学与财***学问题,可能有的在目前看来并不是特别紧迫的问题,然而却是可能会影响到远程教育长远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要和实践领域紧密相关以指导远程教育的发展,另外一方面要有前瞻性以引领远程教育的发展。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国民经济;社会经济效益

前言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科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换句话说,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效益的一门科学。教育经济学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有力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重视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对于从理论上把握和实践中解决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教育经济学的理念和思想与大学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关联性。

一、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回顾

国际上一般把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教育经济学诞生的起点,主要标志就是舒尔茨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开始向西方开启,教育经济学正式传人中国,其标志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此后很多学者开始将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1984年10月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全国性学术团体的成立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形成了全国的协作组织与交流台。对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尔后至今,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具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授予并招收教育经济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单位达20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达到100多家,标志着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又上一个台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二、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的科学,它侧重于从经济理论上阐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教育管理学侧重研究教育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好像经济科学中其他分支的管理科学与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样,反应了应用经济学与一般理论之间的关系。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学存在某些重叠的问题,其主要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所以研究的是一般经济理论问题。然而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进行管理的相关问题,对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经费的预算、计划、使用、监督和调节等,侧重于教育经费的筹集和分配问题。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是相互促进的,教育经济学位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提供经济学理论,而教育管理学又为教育经济学提供实证材料与研究课题,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和社会主义教育管理科学体系。

三、运用教育经济学加强大学教育计划管理

1.宏观计划管理

加强教育经济宏观计划管理,提高大学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应该正确的估计与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和阻碍大学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在教育与经济的比例结构上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应该做好科学人才预测,制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避免计划的主观性、盲目性,使其具有科学的指导。

2.微观计划管理

加强大学内部的微观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内部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育投资,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培养更多,更好的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应进一步做好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本考核与计算,克服盲目建设与购置,要调整人员结构比例和仪器设备配套,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投 资经济效益,加强微观计划管理。

四、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的意义

运用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能使大学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把大学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客观联系,揭示其客观规律性,就可以使我们的大学教育的事业发展客服盲目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科学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以最少教育投资取得最佳的教育经济效果,为我们的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再次,教育经济学为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提供了科学论证的重要理论依据,促使大学现行管理体制与领导体制进行改革;最后,有利于大学教育内部的结构合理和协调发展,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建立大学教育内部的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层次比例和规格等方面的合理结构。

总结:

教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它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教育的内部建设,促使教育体系结构调整,更好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教育经济学体系自身建设的同时,应该将其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中去,指导教育发展,使教育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完善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杜玉红.中国教育经济学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6).

[2]范先佐.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4]马永霞.提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探讨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拓展-从人力资本理论到新制度经济学[J].教育与经济,2004,(2).

作者简介: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9篇

本讲分三小部分: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

三、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定义,据日本《教育学用语词典》表达,“是就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的经济性作实际上的验证和理论上的体系化的新的学科领域。

虽然,教育经济思想的出现,人们可以追朔很远。一在西方,有人追朔的亚当·斯密,在中国,有人追朔到墨子。但是,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应当说还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从国外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英文文献的统计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发展,1940年以前五十年代后期,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高潮,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是日本和西德在战败的废墟上,迅速恢复和发展,一跃而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一奇迹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们广泛的注意和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揭示,人力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是计量经济学的进步,提供了定量的分析,证实了对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的作用高于物力资源。

近两年来,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兴起,也是有其背景的,这就是***重新确立了“在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奋斗目标,并号召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在全***广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三十年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大家一致感到,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其突出表现是,教育投资比例过低,·欠账太多,造成教育与国民经济之间严重的比例失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上不去,四化要落空”,这些精辟的论述引起了全***的重视。与此同时,各工业发达国家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也引起了一些教育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在教育和计划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同志的浓重兴趣。大家从各自不同的岗位出发,努力寻求和探讨教育和经济的内在关系。一支我们国家的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逐步地形成了,并在日益扩大着。

我国的教育经济学,虽然是一门引进学科,但它决不是造搬,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思想关于教育和经济的科学论述为理论基础,从我国实际出发,在认真吸取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一一***门所表现的性质、作用的特点。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国家从财***总支出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投入熟练劳动少.力扩大再生产,我们的教育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这个“一定比例”的科学确立及其合理流动。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研究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就其主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l。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研究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内容,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来说,从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强国来说,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2。根据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说,研究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教育投资,传统的观点认为是一种“消费性投资”,这是导致长期不重视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教育投资是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生产性投资。大量实践表明,它是一种比单纯物质、设备投资更重要的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投资在国民总支出中应占多大比例,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这个规律既反映了经济对教育的需要,也反映了教育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也就是教育投资的利用率问题。在我们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怎样科学地使用有限的资金,使它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务,确实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优越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我们取得最佳经济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要真正实现最佳经济效果,还需要我们认真地按教育与经济的客观规律办事。

3.根据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作为制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进行人才予测(包括数量、质量和规格予测)是制订教育规划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人才予测要立足子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要从未来生产部门对人才的需要来决定今天的教育规模、教育投资。科学地进行人才予测,进行现有教学能力的测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作为教育投资重点投放部分,这是教育经济学的又一重要任务。

当然,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还有许多,我们所例举的三个方面是其最主要的,与高等教育管理联系最密切的方面,其他方面在以后的论述中也将涉及。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管理,是一门包括范围很广、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几十年来,随着我们***所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成功和挫折中我们逐步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管理经验,可以说,形成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条件已趋于成熟。目前,上海市和一些省外的高等院校已在着手此项工作。本讲座不准备涉及高等教育管理的一切方面,仅想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管理的有关方面。

关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广大教育管理干部也基本上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各级***府机关从事教育管理的干部,这一部分人相对来说,与宏观管理关系紧密些;另一部分是大学的管理干部,这部分人相比较而言,与微观管理联系更直接些。

从宏观来看,高等教育管理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的方针、***策管理,这是管方向、竹路线的,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例如,严格遵循“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策、法令,以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二是事业计划竹理,这是管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规格的,它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决定的。例如,①高等教育怎样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②高等教育应当与中、小教育形成怎样的比例最合理;③普通高等教育与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怎样协调发展;④应当建立怎样的专门人才涕队,即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比例关系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立志探索怎样建立最佳经济结构中的最佳高教结构。

从微观来看,高等教育管理就是一所大学的管理。大学工作千头万绪,但主要还是沿着三条线展开的:一是思想管理,这是保证***的教育方针得以贯彻,保证人才的质量标准之一一一思想素质的根本环节。它包括:***领导、***团建设、***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大学生思想***治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研究、青年心理学研究。二是教学、科研管理,这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保证人才质量另一标准一一业务素质的关键环节。它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实验室管理、***书馆管理、电教管理等,其中,教学和科研管理又可以分为:一般教学管理、尖子教学管理、师资管理、‘、诊籍管理及教学、科研管理干部的业务管理。三是后勤管理,它是为教学、科研第一线服务的重要环节。后勤工作好坏,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它包括:财务管理、基建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主要是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等等。下面,是我们所谈论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示意***:

三、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建囚三十二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一九四七年(***前高等教育最高年份)一与一)L/又O年相比:学校数由207所发展到675所,增长2.3倍;学生数由15.艺万人发展到114.4万人,增长6.4倍;研究生数由424人发展到2。16万人,增长了5。倍,校舍面积「!J340万平方米扩大到4090万平方米,增长了11倍,教师由1.69万人发展到?4.69万人,J曾长了13.6倍,其中正、副教授由9330人增加到1.66万人,增长0.8倍;讲师邮426人增加到11.17万人,增长31.6倍;助教由4184人增加到6.6万人,增长14.8倍。中等专业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以一九四七年(***前最高年份)与一九八O年相比,学校数由1626所发展到3069所,增长了0.9倍;学生数由38.3万人,增加到124.3万人,增长2.2倍,教师由2.9万人增加到12.9万人,增长了3.4倍。职工高等教育也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八O年生37。6万人,在校生总数155.4万人,教师3.49万人。据统计,三十二年来,我们的普通高等教育共培养了317.8万毕业生;职工高等教育共培养了33。6万毕业生,中专共培养了579.8万毕业生,共计息30多万人。这930多万高、中级的专门人才目前正活跃在我国四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毕业生,经过一、二十年实际工作的锻炼,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科研和生产的骨干力量。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过去的工作中,由于对教育和经济之间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盲目性。例如,一九五八年前后,高等教育大发展,红专大学数直线上升,一个省办起一百多所大学,并提出“十五年普及大学”,显然,良好的主观动机脱离了经济所能提供物质条件的可能性,所以不得不一轰而起,再一轰而散,但这一__L一下就已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再如,我们的专业设置,许多是“三十年一贯制”,这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学科大量涌现的形势下,是罕见的,这也是一种盲日性。还有,一所大学经费基数一旦确定,年年如此,招多招少,毫不棺干,这又是一种盲目性。

总而言之,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加之对教育的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盲目性,特别是“”中又遭受、“”的疯狂破坏,使得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间题。分析其中一些最主要的问题,如教育一与整个国民经济失调问题;教育内部结构失调问题乙多育自身还存在的用钱不当问题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既属于高教管理问题,,又属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这就激起我们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教管理的兴趣。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建立教育和经济协调关系。教育的发展需要依赖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教育的发展,又通过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如工具改革等)有力地促进生产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有一个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必须有一定规模、规格的教育与之相适应,否则经济的发展就要受阻碍。这里有一个客观规律在起作用。为了使我们计划管理更科学,就必须逐步认识并驾驶这个规律,教育经济学正好在这一点上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第二、有利于建立教育内部的协调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生产部门对劳动者智力结构的要求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目前,总的趋势是,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高级专门人才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究竞多少适宜,·要视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定。这就要求,教育内部的结构必须与该阶段生产发展要求相一致。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越高越好。而是要求高、中级专门人才,以及尖端人才之问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才能使他们各得其所。确立这一合理比例,是高等教育科学管理的使命,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课题。

第三、有利于高等院校的科学管理。目前,我们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员庞杂,工作效率低等弊病。这些弊病也是“大锅饭”在高等院校的反映。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就是导致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差。例如,我们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度花销就有一、二、三等之差。一等三千多元,二等二千多元,三等一千多元。尽管各类学校性质不同,但这么大的悬殊总不能不反映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间题。改进目前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实行科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的有效途径。教育经济学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是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的计算,它能为我们建立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参与式教学;实践;探索

[中***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71-03

《教育经济学》是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横跨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两大领域,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因此,在《教育经济学》教学中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也应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学生在掌握教育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解答教育与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

1.1 《教育经济学》课程的教材、教辅

《教育经济学》课程以靳希斌的《教育经济学》为教材。国外阅读参考书目有J.Mincer的《A Study of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M.Blaug的《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George Psacharopoulos & Maureen Woodhall的《Educaiton for Development:An Analysis of Investment Choice》,E.Cohn的《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Martin Carnoy & Henry M. Levin的《Schooling and Work in the Democratic State》,M.Carnoy(ed.)的《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Second Edition)》;国内的阅读参考书目有王善迈的《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Martin Carnoy编著、闵维文等译的《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二版),杜育红的《学校管理的经济分析》,崔卫国的《教育的经济学分析》,范先佐的《教育经济学》,刘泽云的《教育经济学》,邱渊的《教育经济学导论》,林荣日的《教育经济学》,埃尔查南科恩的《教育经济学》等。

1.2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

《教育经济学》课程是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48学时,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目标方面了解和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教育现象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确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和技能方面能正确地运用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和理论分析和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学会运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为将来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态度与情感方面能够增强从事教育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3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

《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结构主要有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发展历史及学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思想、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学科的基础理论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增长、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等;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需求和供给、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消费、教育产权与学校经营、教育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率、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组合及劳动报酬;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及发展战略等[1]。详见表1。

1.4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

《教育经济学》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对本课程涉及到的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各种具体关系进行深入的研讨,以辨明实质,加深理解,把经济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中不断引入和增加网络中有关教育、经济等方面的信息资料。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1.5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和要求

《教育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考核要求既包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也包括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考试范围涵盖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2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效果

《教育经济学》课程是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在大一学完《教育学原理》和《西方经济学原理》后,大二就开始学习《教育经济学》。笔者为2009级、2010级公管班的学生讲授《教育经济学》,学生都参与了广西师范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09、10级学生评教的平均分分别是94.84分、95.77分,详见表2。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经济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积累了一些教学体验,学生获益匪浅,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育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索

在《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十分注重教育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经济学》课堂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中来。

在讲授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内容时,需要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论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等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明确人力资本的内容和特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主要观点,懂得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笔者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人力资本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讨论中,学会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有关问题,学会运用筛选假设理论分析我国当前不断升温的考研读博现象、教育高消费与文凭贬值现象,学会运用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分析我国劳动力结构性失业、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等问题,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人力资本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学生通过参与考研热、高文凭等社会现象的讨论,能够更为理性地结合自身特点和情况分析和思考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问题。

在讲授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内容时,需要了解市场经济的概念、特点、运行机制;明确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种种影响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了解和掌握教育供给、教育需求的含义以及影响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的因素,了解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矛盾规律及其调节机制;掌握教育市场的含义、内容和特点,对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等问题有较正确的理解和认识。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学习研讨中,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思考和分析现今哪些专业是市场新兴的专业,哪些专业市场行情走俏,哪些专业在市场上遭遇寒流等。让每个合作小组参与调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的10个本科专业的学费和5个硕士专业的学费,调查本校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经过讨论和调研后,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选派发言人交流和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和调研情况。通过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讨论中,学生能够增强对教育和市场经济现象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能够更加形象、直观、深刻地理解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与影响。

在讲授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问题时,为学生抛砖引玉,提出2007年“金猪宝宝”和2008年“奥运宝宝”数量激增导致学前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学前教育需求数量远远超出学前教育供给数量,导致北京等多地居民几天几夜排队争抢就读幼儿园指标,学前教育适龄儿童无法进入幼儿园,无法接受学前教育。针对这一问题,***府和***门对各直辖市、省、市、自治区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新建幼儿园,着力解决我国学前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以满足适龄儿童对学前教育的需求问题。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学生补充我国高校扩招的知识,不断更新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情况统计数据,详见表3。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总数是108.36万人,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数是681.5万人,是1998年的6.29倍;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是340.87万人,2011年在校生总数是3167万人,是1998年的9.29倍。学生从逐年上升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情况统计数据中,更加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我国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关系,并让每个学生参与研讨,最后提交一篇课程论文,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谈大学生就业。

在讲授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知识内容时,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给学生出了个命题作文“假如有一天我出国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知识的学习中。假设已有某某基金可以支付班上每一位同学的留学费用,学生不用顾虑高额的留学费用,只需选择一个心仪的留学国家、学校和专业。让学生主动去了解留学市场,通过这样一个虚拟实践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留学教育和留学市场、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的学习、认识和理解。学生不再认为留学距离自己很遥远而不去关注,通过模拟参与式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走近留学教育、留学市场,认识和了解教育服务和教育服务贸易。

在讲授教育成本内容时,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成本以及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教育机会成本等的含义;懂得教育成本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理解和掌握计算教育成本的基本方法;了解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和策略;学会如何进行教育成本管理,如何控制和降低教育成本。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教育成本的内涵,学生从教育经济学的专业课程学习中知道了教育机会成本,通过让学生估算自己接受高等教育个人及家庭所需要负担的教育成本,学生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高等教育成本负担和高等教育成本收益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个人的高等教育投资,使其更加珍惜大学时光。

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经济学》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知识,而是和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知识;让学生乐于思考和发现身边的教育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并且能够结合所学的经济学原理知识分析和思考生活中出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教育经济学》,发现、认识、了解和理解《教育经济学》。

参考文献

教育经济学范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教育经济学范文

学习

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隐喻意味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隐喻意味,内容包括张艺谋电影英雄说明了什么,浅析张艺谋电影英雄。摘要张艺谋的武侠电影《英雄》是一部旨在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最基本的文化原理,尽情展示与讴歌这种文化所熏陶出来的一群侠士之诗

学习

吓哭了!中美豪车价格大对比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吓哭了!中美豪车价格大对比,内容包括中国美国豪车价格对比,各豪车平均售价。奥迪Q7美国版售价为4.77万美金,折合人民币仅29.21万元,到了国内却标价82.7万元。不仅如此,越贵的车差价越离谱,阿斯顿马丁DBSCOUPE美国版售价不到170

学习

萨义德“流亡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阅读(29)

萨义德将知识分子包括“专业知识分子”和“业余知识分子”,在他看来,真正的知识分子是后者,而要实现知识分子的“业余化”必须让知识分子处于“流亡”状态,这便是萨义德的“流亡知识分子”理论,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意义重大。关键词:知识分子专

学习

人品重于能力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人品重于能力,内容包括人品重如山全文,人品永远大于能力。西方有句名言:“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正是在于他是否具有优秀的品质。可见,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1世纪的社会,并不缺乏

学习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内容包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研究,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际上成熟的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

学习

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工艺研究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工艺研究,内容包括厌氧发酵处理厨余垃圾原理,一体化厌氧发酵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摘要】厨余垃圾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在废弃处理时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通常来讲,焚烧、卫生填埋、热解技术和生物转化都是处置厨余

学习

印度国宝级演员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印度国宝级演员,内容包括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印度电影国宝级演员。印度电影中那个最帅、最性感的男人,他有着深邃的眼神和线条感十足的脸庞,除去外表他还用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印度的国宝级演员,他就是沙鲁克汗。同时也是电影

学习

教育三名工程实施意见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三名工程实施意见,内容包括市教育局三名工程实施方案,什么是教育三名工程。根据《户县教育三名工程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户县教育“三名”工程实施细则。一、组织机构(一)评审领导小组(二)专家评审组由离退休知名

学习

玩转“快速填充”的几个技巧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玩转“快速填充”的几个技巧,内容包括一分钟学会一键填充,批量填充快速填充怎么用。从2013版本开始,Excel提供了“快速填充”的功能,可以基于示例填充数据,这个功能并非“自动填充”的升级,而是强大到足以让用户抛弃分列功能和

学习

大国学大蒙元

阅读(44)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2007年郑重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要求研究中国史,提倡大国学。他说:“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

学习

新型热压铸陶瓷E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新型热压铸陶瓷E,内容包括瓷贴面和压铸贴面,压铸贴面。随着生活及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牙科修复的目标不仅要求功能好,而且要求能达到天然牙的色泽及外观。全瓷贴面修复体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美学性和牙体预备量少等

学习

别把“变蒸”当发烧

阅读(28)

【编者按】新生宝宝经常发烧,妈妈们总是对此手足无措,或者去医院就医,强行退热。殊不知,所谓的“发烧”,其实是“变蒸”。小儿变蒸是中医里才有的概念,是指新生儿初生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通过时日的增长,逐渐得以完善健全。在

学习

薪资均衡指标(Compa

阅读(46)

[摘要]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对薪酬均衡指标进行了介绍,并探索了薪酬均衡指标的应用方法。[关键词]薪酬管理薪酬均衡指标工资等级分析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涉

学习

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三类用法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三类用法,内容包括对将来的推测可以用哪些情态动词,情态动词加动词原形表推测的句子。情态动词由于牵涉到对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的推测,学生在答题时往往会因此出错。一、对现在(某种状态或某种判断)的推测1.

学习

个人自述材料范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自述材料范文,内容包括个人自述材料范文,个人自传范文2000字个人自述材料。个人自述材料范文第1篇感谢市委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为了响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召唤,按照公推公选正县职干部的方案,结合自身条

学习

大学学习部计划范文

阅读(30)

担任系学习部部长的职务,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这代表着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信任。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有句话说得很好,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自然,我担负起了全系的学习工作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对自己拟

学习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欣赏论文范文,内容包括影视艺术欣赏论文,小学教师论文范文欣赏。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篇论文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本文就此给出了艺术欣赏的评价标准,并指出需要我们去努

学习

大学生创业创新范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创业创新范文,内容包括大学创新创业10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范文1000字。大学生创业创新范文第1篇高校德育与创业教育两者在目标指向、实施理路以及手段方法上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深挖创业教育的德育意蕴,实现德育与创业教

学习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论文范文,文化论文范文参考1000字。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原生态民族唱法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

学习

网红营销策划方案范文精选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网红营销策划方案范文精选,内容包括网红产品策划案怎么写,网红营销策划方法。网红营销策划方案篇1关键词: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平台市场营销策划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课程,市场营销策划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

学习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阅读(143)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第1篇一、什么是“流程”流程就是多个成员、多个活动有序的组合。它关心的是谁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传递了什么信息给谁。这些活动一定是体现企业价值的。无论我们干什么事,无论在生活、休闲还是工作中,都有一个“先

学习

光电技术论文范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光电技术论文范文,内容包括光电论文模板,spd光电转换能力研究论文。光电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二.平板显示技术概述平板显示(FPD)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平面屏幕显示的技术,它是相对于传统阴极射线管作比较而言的一类显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