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北京运河的历史,不可避免会提到白浮泉。元朝定都大都,物资需求愈来愈大,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1283年)到二十六年(1289年),从南方海运至直沽然后经白河送往通州的粮米,从4万余石猛增到159万石。从通州到城内这段路程的运输成为大问题。仅靠车运和坝河的水运远不能满足需要,粮食堆积在通州,大都内官民只能翘首以盼。引水以济漕运迫在眉睫。
至元二十九年,都水监郭守敬奉旨开凿通惠河,将西山诸泉引入城内,然后向东经通州汇入白河。简言之:白浮泉等泉水的作用,就是保证了通惠河有足够水量,从而使漕船可以由通州直接驶入城内的积水潭。所以白浮泉也可谓是运河北端的源头。
清泉已不再——白浮泉遗址
去白浮泉遗址的过程还有点曲折。网络地***中标示的白浮泉公园在昌平区南丰路,正在修建,据附近居民讲原是一个多年的沙坑。真正的白浮泉遗址在公园西南不远处的一个度假村内,南邻京密引水渠,然而地***上没有标记,也非旅游景点。要进入参观则需要征得度假村的同意。
从度假村的房舍后边绕行上山,正值深秋,曲折的小径上黄叶满地,很有寻古的气氛。这座小山叫龙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顶的都龙王庙始建于元朝,明洪武年间重修,是明清时著名的祈雨之所。1990年和白浮泉遗址一起被划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庙坐北朝南,由照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等组成,院内有明清时修庙记事碑,很有学术价值。
出都龙王庙再绕小路到山后,来到喷涌而出的白浮泉——不过已经不是真正的泉水,只是修复而成的一景,带着秋天的萧瑟、幽静且与外隔绝的一景。旧址在1989年被重新修复,亭中的石碑背后,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题写的《白浮泉遗址整修记》,记录了白浮泉的变迁:
昌平城东南郊有龙泉山,或曰龙山。山麓有裂隙泉,昔日出水甚旺,即《元史》河渠志之白浮泉,亦称神山泉。昌平沿山一带多有流泉,其为利之溥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
白浮水导引入京,始于元初。时新建大都城,急需引水以济漕运,遂有通惠河之开凿,其最上源即在白浮泉。……水出石雕龙口共九处,下注成池,遂有九龙泉之称。……
近年来流泉干涸,旧迹荒芜。其地已归北京市第一商业局作为职工休养处而稍有营建。因念其历史价值,更集资兴工,由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规划设计,修缮都龙王庙一如旧制,并整修九龙池,再现龙口喷水景观。……另建碑亭一座,仿元代风格,以为白浮引水济运之纪念。始工于一九夏,越冬而工竣。时去郭守敬倡议导引白浮泉,适届七百周年。守敬为天文历算及水利工程一代宗师,在元初新历法之制定与大都城之建设中,功勋卓著。缅怀先贤,激励来者,刻石为记,永志不忘。
北京水利史上的杰作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都水监郭守敬奉旨兴修水利。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水利专家,经过认真详细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缜密的探究,提出了一个精确大胆的方案:“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经甕山泊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今崇文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
面对西山的复杂地形条件,郭守敬运用早年在治理黄河时总结出的理念,也就是今天的海拔高度理论。经过实地测量,他得出了白浮泉地势要高于西山山麓(白浮泉的海拔为55米,瓮山泊的海拔为40米)。当时的人不知道海拔概念,所以感叹:“守敬乃能引之而西,是不可晓。”他把泉水引向西山,然后大体沿50米等高线南下,再向东南注入瓮山泊(今昆明湖),用它作为河水涨落的调节水库。河渠沿大都北部的山脚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沿途又拦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汇聚西山诸泉,增加水量。河水再经高梁河,进入积水潭,并以此为停泊港。侯仁之先生在《白浮泉遗址整修记》补记中提到:郭守敬在水利工程中,首先提出了以海平面为零点的海拔标准概念,早于德国大数学家高斯五百六十余年。白浮泉引水选线,循山麓绕行六十余里,而海拔高度缓缓下降不过数米,其精确程度令人惊异。
漕船运行则根据地势高低,建闸节水,距离闸的上游约有1里处,河上再修斗门,用以过舟止水。船队入闸而闭,继启斗门,水流下,飘升船队过斗门,闭斗门,启二道闸,水流下,飘升船队过二道闸……设计总长为164里104步,坝闸11处共20座。
忽必烈对此方案非常满意,下旨:“当速行之。”并命令丞相以下大小官员亲自参与劳动。工程二十九年(1292年)春筹备,次年完工。自此,漕运粮储、商贾舟楫,都由通惠河直达城内。忽必烈见大都积水潭上舳舻蔽水,甚是欣慰,赐名为“通惠”。
汇通祠——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字若思,生于公元1231年,卒于1316年,今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不仅是水利工程的一代宗师,在天文、历法、算学等方面也卓有成就。历任过提举诸路河渠、副河渠使、都水少监、都水监、工部郎中、同知太史院事、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等职。他和其他天文学家通过三年半内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的精确程度与理论值只差23秒,同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格雷果里历的值是一致的,而后者的颁行在1582年,晚于郭守敬的授时历三百年。
1988年,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因修建地铁而拆除的汇通祠被复建,并辟为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的牌楼就在地铁二号线积水潭站外,二环路内侧。路边的碑亭内有清代重修汇通祠的珍贵实物,即汇通祠乾隆御制诗碑。汇通祠原叫镇水观音庵,乾隆年间改建后才赐名汇通祠。复建后的建筑造型得体,格调素雅,小径蜿蜒,假山叠石错落有致。祠外有郭守敬雕像,手持***卷,面对着如今游人如织的西海。
纪念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分为四个展厅,第一展厅“生平大事”,以大事记的形式介绍郭守敬伟大的一生;第二展厅“元代积水潭”,介绍积水潭的形成及积水潭对兴建元大都城的决定性作用;第三展厅“大都治水”,介绍郭守敬治水业绩中最为辉煌的篇章;第四展厅“测天制历”,介绍郭守敬从事天文及历法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其中有很多直观形象的模型、***示,如“引昌平白浮泉入城”、“瓮山泊”***等,馆内还展出有元代水关模型、元代粮船的铁锚和有关的书籍。
TIPS
白浮泉遗址
昌怀路153号龙山度假村内。城铁昌平线沙河高教园站换乘昌52路,化庄站下车。参观需与度假村联系。
郭守敬纪念馆
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甲60号,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B出口西侧;开放时间为每周三至周日9:00至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