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自由范文精选

让心自由篇1

儿童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视角,有其不寻常的表现手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画作.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一般未参加过儿童美术训练的学生,他们的作品往往标新立异、别具一格。标新立异的构***、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与韵律,使人耳目一新。美术活动是儿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孩子来说既是玩画游戏,同时又是一种再创造,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美、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在观察思考中锻炼了创造能力,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美术对儿童智力早期开发所占的比重。但如果执教无方,便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美术教师是设计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而绝非单纯传授技能技法的“教书匠”。

我在教学中体会颇深的是,已经上过多次美术班的学生,被太多成人模式化的东西束缚了手脚而失去自我个性,没有自己的观察思考的方式,只会用学过的凤毛麟角的公式生搬硬套,将临摹来的一招两式重复表现,一旦面对现实写生就束手无策。而那些不曾专门学过绘画的学生则大有可塑性,虽无临摹之技,但一经启发指点,茅塞顿开。其进步则不可估量。

我认为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美术环境中游戏,在游戏中提高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启发形象思维,鼓励想象与表现的“敢”字。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让学生处于自由创造的主动地位。万不可用程式化的模式、公式化的教条、以成人的意志强制性的机械模仿,来干涉教育学生,这种做法的后果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失去信心,直至对美术产生反感。这种教学与开发学生知识背道而驰。

美术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是关键,对学生而言,没有生活感受是缺憾,有了生活感受无法表达便是遗憾。为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在选修课中先抓速写这一关。一个常见的静物、一个简单的工具、一个劳动机械、一个新的环境,都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讲解整体和局部的先后顺序,改变孩子千人一面的公式化弊玻在速写过程中改掉个别好动的学生“马虎”和“求快”习惯,一定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让学生勤思索、细观察,从中完成能力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就深入得如同绣花一样,这时再乘热打铁,催促“快”中有量点、有整体。绘画教学讲究一个“严”字,多鼓励、多观察,收益无穷。教师手勤、腿勤、眼勤、嘴勤、脑勤,只要全身心投入,学生就会学有所长。

有了速写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整体美感素质加强了,潜力和智慧得以挖掘,对自己的信心更足了,学会了对一景一物留心观察。美术教学也是一种综合教学,它把美有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兴趣,学生在乐学善学的气氛中又得到美的熏陶.两者相得益彰。

观念里,还存在轻视美术的思想。虽然,近十年来,儿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美术教育理论中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得到澄清。可是落实到教学实践上却相差甚远。在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智育、体育早已成为固定的教育模式。但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往往围绕几大主科开展,美术教育仍处在附属地位。有些学校常以没有专业教师为名不开课,稍好些的学校为应付上级检查随便叫个老师顶顶,有的学校语文、数学、外语课一多,干脆把美术课挤掉,用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些学校把艺术教育错误地理解为一种活动,用它来充当节假日学校的装饰。

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强加给学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将自己的审美意识、情趣强加给学生,只讲如何去欣赏,不讲怎样观察、描绘,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感受。

实际上,有些变形、夸张的学生作品往往是学生自己直觉经验的体现,是特定年龄阶段的产物。作为教师,在辅导中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在绘画技能方面适当地加强指导和训练,进而完成儿童在艺术表现中的感性上的审美体验,丰富和强化属于他们自己的审美意识,这样无论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还是儿童自己的创作,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重技能技法轻审美训练教师过早地把教“术”作为课堂的要求,过分强调技能技法的训练,什么透视、明暗、色彩、比例、结构、构***等等,却忽视了美术教育的审美任务。或者仅仅把审美作为点缀或幌子,认为可有可无。片面地把美术教育成人化,把高等师范院校的一套强化在课业中,教师讲得很吃力,学生更是难于理解,一些平时学得好的学生,一旦学了这些“术”,反而画不好。

这种教师越俎代疱,把儿童思维纳入一个框框之中,把技术技能过分强调到不恰当的地位,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无法使学生在练习或创作中发挥想象,表现出自己的审美形式和情趣,从根本上失去了学校美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审美教育。

让心自由篇2

[案例](初建)《会走路的树》,某老师按教材的顺序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师:有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它探出了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它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出示:小鸟看到……想到……)

生:(举手发言)略。

师: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去了哪些地方呢?让我们听着音乐在音乐中想象吧!

师: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去了……,看到了……。

师:如果你是那只小鸟,回到家以后,你会怎么告诉家人你这一天的见闻呢?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妈妈、伙伴们我今天去了……,看见了……非常有趣。”

生1:妈妈、伙伴们我今天去了蝴蝶谷,看见了五彩缤纷的蝴蝶,真是非常有趣。

生2妈妈、伙伴们我今天去了鸟岛,看见了许多小鸟,非常有趣。

生3我反对,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能去那么远吗,如果他们走到鸟岛恐怕要累死了吧!

师:你真聪明,鸟岛很远很远,所以小朋友的想象要合理,要学会合理的想象。

[案例](重建)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中小鸟和小树的初遇后,小树带着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第二年春天当小鸟和小树再次重逢,这时的小鸟已长成了大鸟,而小树也变了,它是原来的大驯鹿的儿子。今天就让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这篇课文可以编成几幅连环画?讨论好后每人轮流说一幅,最后选一幅你们小组中感觉最精彩的画面,来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们小组觉得可以画5幅画。第一幅就是树林里有一棵金色的小树和一只小鸟相遇了;第二幅就是他们每天在一起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他们成了好朋友;第三幅是小鸟长大了它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第四和第五幅是第二年的春天小鸟回来了,又碰到了一棵会走路的树,他们在这里有两次对话,所以就分成两幅画来画。

生2:我们小组觉得第四和第五幅是可以合在一起的呀。虽然有两次对话,但我们可以在对话框上做上个记号。

师:(追问)一幅画面如果出现两次对话,怎么做上不同的记号呢?

生3:可以用数字表示,第一次对话的两个对话框的左上角上都写“1”,第二次的都写“2”。

生4:我觉得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第一次对话框里的字我都用红笔写,第二次我可以用黑笔写。如果更简便的话,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画两次的对话框。

……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是否可以发现怎样的想象才更利于学生童心的飞扬?在我看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语文课堂中的想象:要摈弃随意化,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想象期待,呵护童心

文本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如果随意找一些想象说话的训练点往往会产生凌乱性,凌乱的想象说话,既肤浅又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引导学生想象的价值,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度开发教材的潜在资源,并适时、适量地加以利用,如果不加选择,不仅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也让学生失去了热情,练没了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文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以及文体的特点,准确寻找最佳想象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期待所产生的积极因素,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想象方式。

2. 语文课堂中的想象:要摈弃简单化,有利于扫除学生的想象障碍,走进童心

不能把引导学生想象当作教学的一个走过场的程序,简单打发,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引导。首先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读书,让学生更熟悉这些文字,让学生充分地走进语言、感知语言,并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其次,要有方法指导,如上述案例重建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画面出现两次对话时,教师给予了充分地引导。

3. 语文课堂中的想象:要摈弃单一化,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放飞童心

有时教师会把语文课堂上的想象力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谈话”和“说话”,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寻找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说话的切入点,学生根据教师抛出的切入口展开一段或一句想象说话。这种为想象说话而说话,很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学生配合老师上课。要让儿童能在想象中童心飞得更自在,就必须真正地站在儿童的立场,用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如运用绘本的思想,引导学生作话中画,说画中话。多样的展示方式,才能让学生的想象更有创造力,才能让童心把课内外的语言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和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学生在课堂中的想象才能富有成效。同时,也只有在引导学生想象时不拘泥于预设,想象才会更加精彩。只有让想象和童心在语文课堂激情共舞,教学才是一门名副其实的艺术,像儿童诗一样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想象才会充满人性的光辉,这样的课堂才能出现更纯净的童心。

让心自由篇3

而由此形成的对“师生关系”的定位就是:为师者,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为生者,是虚心求教的蒙恩者。

因为高高在上,所以就要有所谓的“师道尊严”:宁可给学生一颗好心,也不能给他一张好脸;因为高高在上,我们便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因为高高在上,我们就可以“要求”和“命令”学生背注释、背笔记、背答案……甚至由此衍生的还有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材教参的迷信和膜拜。做学生的视教师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人,做教师的视教材教参马首是瞻,而不敢有自己丝毫的***见解……

面对诸如此类充斥校园的现象,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最缺乏民主、平等、和谐氛围的领域之一?

目前已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其所着意突出的人文精神也罢,探究性学习方式也罢,实践能力也罢,我想,其要旨当在于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陈旧模式,让教师走下高高的圣坛,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放下架子,就意味着你可以为师,但绝对没有资格为父;放下架子,就意味着你没有资格让学生去背注释、背笔记、背答案;放下架子,就意味着让自己,也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去呼吸语言文字那自由甘美的气息……

案例一:这太不合情理了!

在讲解《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的词义时,一男生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文下注释不对!”我一愣:“为什么?”“不合逻辑。‘往来种作’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得通,可‘男女衣着’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可能吗?桃花源以外的人的衣着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秦时到武陵人入桃花源时,‘外人’的衣着无疑是会变的。况且,桃源人秦时就在此定居,一直与世隔绝,衣着怎么会和‘外人’一样呢?”

我点头:“嗯,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很好!看来,尽信书不如无书啊!但考试遇上解释这个词的题目,还是……”

案例二:是这样解释的吗?

在教《醉翁亭记》讲到该文主旨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知乐其乐也”时,我按照教参的解释,把“乐其乐”译为“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但随即一个平时爱读书的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她的理由有三。

1.本句是画龙点睛、表明心志的句子,是全文的“魂”,是最能让读者跳出表层的游乐描写而进行理性思索的句子。而这样的解释则混乱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缩小了读者的思维空间,降低了这段文字的地位,使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含量大打折扣。

2.“太守之乐”虽然包含“与民同乐”,但绝非仅仅只是“c民同乐”。欧阳修是“乐”不仅是指行动上实践的、情感上投入的“与民同乐”,更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信念、情感追求,那是不为外人知的、滁州百姓不可能清楚的生命情怀,有太多太多是真正属于他心灵深处的丰富东西:对自我心灵的放逐,对艰难人生的蔑视,对忧乐***治理想的全身实践,对苦难和坎坷的一种精神取向……

3.根据她的阅读经验,文言中的“其”代指第一人称自己,在古文中并不鲜见。比如“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等。

因此,她觉得“乐其乐”不仅指他“乐游人之乐”,更应是指他“乐自己之乐”。这里的“其”,不是他人,而是欧阳修自己。

听了这一番高论,我不禁暗暗称奇:按照她的这一解释,作者行文的梯度和情感都非常明晰,《醉翁亭记》也就赋予了我们无比宽广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你说,此时此刻,我还能反驳什么?我只能提醒一句:“我完全赞同你的分析和理解,但考试答卷时还是要按我说的答,否则……”

结论一:民主――新型师生关系的锁钥

教师与学生每天课内课外接触频繁,尤其在由双方都须参与的双向互动的活动中,最能体现师生关系的特质。在通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为主动学生为被动的管理关系是主流倾向。在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享有多大程度上的“民主”权利呢?如同上面两个案例,学生就是仅仅想要对课本或教参发表一点个人见解也不可能,更奢谈让他们去左右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决定或者选择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

而缺乏民主氛围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最大的损失在于自己的学业发展方面。如果一个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话,可能还会受到要求严格的家长的批评教育。而在教学活动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却有几个不被视为“乖孩子”而受宠呢?原因很简单:只有这些“乖孩子”才能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抄好、记好、背好、默好,从而在考场上为教师争光、为学校添彩……

结论之二:平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

经常听到有老师在一起议论某学生没有礼貌,见了老师不主动打招呼,有甚者居然视而不见,低头躲开……

但仔细一想,这里面就有了问题:学生虽然比老师年小,但人格上双方却是完全平等的。师生见面,学生固然应该“尊老”,礼貌地向老师问声好,但作为老师的你,为什么不可以出于“爱幼”,主动地与你的学生打一声招呼?那隐藏在骨子里的,不正是“师道尊严”的等级观念吗?师生关系如同其它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一样,固然都是要讲究规则和秩序的。但这个规则和秩序必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想一想那些司空见惯的校园现象,有多少体现了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呢?

比如,教师们赖以吃饭的《教学参考书》吧,似乎向来只有老师“独专”的份儿。其实,既然是“教”“学”参考书,学生也不妨拿来参考一下。但,我亲见我们的老师没收过学生“冒‘老师’之大不韪”购来的《教学参考书》。据说是为了避免学生从《教学参考书》上抄练习答案。可是,学生会说:你老师看得,偏偏我学生看不得?难道是怕我从中看出什么别的“奥妙”吗?

种种此类跨越了两个世纪的校园“怪现状”,能说明什么呢?不平等而已!

结论之三: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佳境

教师对学生说话用的最多的是哪种句式?以我的经验看,应该是祈使句和反问句。诸如:“你给我站起来!”“写一份检讨!”“这个问题不是讲过很多遍了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等等。当然,要紧的不是句式,而是其中流露的对学生的态度。“严师出高徒”的话固然没有错,但是,“严”并不能与“不讲理”划等号。

比如,在学生犯了错误后,见到的大多是学生站在旁边被老师疾言厉色加以训斥的情形吧?

再比如,经常看到老师罚学生几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抄写作业的事情。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动机固然不可全然否定,但用增加作业量来惩罚学生,只会导致使学生更加厌恶学习的结果,大概是当事教师始料不及的吧?

诸如此类简单粗暴、蛮横无理的行为折射出的师生关系能是“和谐”的吗?这种关系还能说它是“师生”关系吗?从这个角度讲,平等和尊重才能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啊!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甚至教育方向的全方位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生本意识”展开的,作为与之有直接因果关联的传统师生关系也必将随之全面更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加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最大的变革,在于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做一个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的有***意志的探求者。

在教育目标上,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并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决不能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让心自由篇4

关键词:创造性;想象力;表达;引导

中***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251-01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言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事实上,只要有人想到的东西终有人做到,这已经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常识,今天的异想天开或许就是明天的发明创造,可见想象对人类的进步是多么重要。孩子是一张白纸,比成人敢想,他们的头脑里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没有太多的思维定势,他们的想像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胆离奇的:想到星际去旅行,想到海底去探宝,想给妈妈摘下最亮的那颗星星……“儿童画”则是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孩子们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绘画也是发展幼儿想象的一种有效手段。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发展其想象潜能,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然而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是呀,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理解和传承,孩子的创造力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天马行空的想象甚至被斥为幻想、妄想,一切仅以纸面的成绩为标准。如何为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让心灵自由飞翔呢?

一、通过提问萌发幼儿想象的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达到表现思维创造结果的需要,老师要传授一些必要的技法。可教给幼儿观察事物的方法、分析概括事物形状的技法、合理安排构***的技法。但老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在传授技法的同时要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对于一个主题,可以鼓励幼儿从多角度去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来开发幼儿思维。在绘画活动中,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如:《暖暖的太阳》绘画活动中,向孩子提问:“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一下子活跃起来,“七色光都是太阳的颜色。”“夏天你想要什么样太阳?冬天呢?”随即老师还可以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三角脸、梯形脸、长发、卷发等。通过老师的提问,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太阳新形象。所以在绘画活动中老师应多提问、多引导,让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改动,从而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不能把幼儿的思维只限制在一个定势上。孩子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童趣,独特的想法会给我们新的启迪。

二、通过观察开启幼儿想象的源泉

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我们应该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如《秋天的树叶》活动中带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叶,并请幼儿记录其外形,小朋友记录纸上的树叶有的大有小、有的黄中带绿、有的黄中带红、有的狭长,正在我感叹时,几个小朋友把掉在地上的树叶捡了起来,没有捡到的小朋友在想方设法去找树叶,就象寻找宝一样,有的小朋友与同伴相互比较着,有的小朋友当扇子扇,有的小朋友甚至把它放入了平台上的一潭积水中,当小船或刮着玩。幼儿对美的东西常常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出来。由于小朋友对小树叶有了实实在在的感觉,小朋友绘画的效果丰富又多彩。还有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美丽的孔雀等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想象的源泉是客观现实,想象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美术活动中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智力发展,丰富了精神世界。

三、通过评价展开幼儿想象的翅膀

想是动词,象就是***象、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灵视,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因此我不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评价。老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想象力。老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我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具体的做法就是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我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我在教学中留给幼儿广阔的思维空间,发展幼儿的自我个性,幼儿在美术创造上往往表现的最大胆和最有活力,他们常常会画出成人意想不到的***像。他们会把生气的人脸可以涂成黑色,把人物五官的倒置来画出人物的抬头动作,把要拿东西的手夸张画得比身子还长,这就是幼儿自己思维创造的结果,我不过多的干涉孩子的思维创造,不用对或错来评价孩子的想法。因此在教学中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绘画环境,鼓励幼儿乐于动脑,画出与其他人不同的内容,让幼儿在画面上大胆表现自我,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喜欢的、讨厌的都表现出来。

让心自由篇5

关键词:学习习惯;课堂活动;实践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朗格朗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不会学习,是当前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也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笔者以为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行为中一种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要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尽早培养和时时处处的反复训练,让学生能“习惯成自然”地学会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把传授知识、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三个:预习、练习、复习。

1.预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不应只追求知识的学习,而应重视语文素养的形成。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可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有力保证。当然教师要教给学生每一课的预习方法,预习不能放任自流,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我的做法就是在每一课的预习前都会发给学生一份关于预习的导学任务单,在这份任务单中有对每课的具体的预习要求,并且每份导学单都规定完成预习的时限,第二天每位学生的导学单严格检查过关。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自觉读书的习惯。

2.练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二就是要适时地进行练习。练习不仅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更是对知识的尝试运用。合理适时的练习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练习的最佳时机不应该是在学完知识之后,而是应该放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以笔者经常在自己的课堂上留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用来练习,让学生边学边练,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求随文进行训练的重要性,所以语文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的练习如果能够内容精当,形式多样的话,学生一定是可以练出成效,养成自觉练习的好习惯的。

3.复习

除了预习和练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习惯那就是复习。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养成习惯。教师除了在上课时坚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检查,使新旧知识交流融汇,更重要的是要指导检查学生课后的复习,让学生的复习真真正正地实行起来。这样既做到了及时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条件,使新旧知识相互为用,形成系统的知识链。相信养成了这些学习习惯,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追求和谐自主的课堂活动

1.学会主动参与

“学会学习”蕴含了一个让学习者主动发展的观念,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景,采用不同的策略,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探索的情景。有了这样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就会利用个体已有的经验,表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学会体验感受

德国大文学家、哲学家席勒曾说过:“感受力的培养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以情感为本位的学习。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不应单纯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更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涉及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体验感受中丰富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

3.学会合作探究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增强知识转化的实践能力

人才的要素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学生的学习首先要学习知识,但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要学到自己如何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实践体验活动,不仅能检验自己已学知识的准确性,更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的欲望、产生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多进行拓展延伸,由点及面,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运用所学的方法,在不断地实践体验中自主学习,最终达到“会学”这一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1.以课堂为中心,横向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的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突破,在突破中教给方法,培养能力。语言文字的训练经历了由诵读、理解、感悟再到表达的过程。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表达、抒发情感,不但产生了新奇的感受,更拓展了他们创作的热情。

学生在这种引导下,课堂上被激活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必然延伸到课后,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

2.以教材为例子,纵向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那么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由教材这个点拓展到语文学习的面,让学生凭借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在课后纵向延伸,由一篇带几篇,甚至带一批或体裁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或写法类似的文章。笔者在执教《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在教完进行小结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

师:是呀,到过西湖的游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为西湖作诗题词,写下心中的赞叹。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下列诗句。

课件出示: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唐・白居易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杜甫

师:赞美西湖的诗句不胜枚举,但是苏轼对西湖的赞美是哪个诗人也不能相比的。同学们,就让我们把这千古名句永远记在心里,请同学们齐背古诗。

入情入境地读是语文课堂的追求。教师带领学生在拓展、比较、有层次的诵读中自然地升华诗情,使诗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丰满,诗中的意象越来越立体。

叶圣陶说得好:“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固然重要,而习得方法,形成能力,学会学习,则可终身受用不尽,何乐而不为呢!

让心自由篇6

关键字:青春期;心理压抑;自信

生活中,人们总希望自己一帆风顺,希望收获多,幸福多;也许看到别人的幸福指数高,自己的不幸指数高,有时觉得上苍不公平。可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尤其是,当中学生的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或在学校遇上棘手问题的时候,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有时候比较偏颇,处理的方式不够妥当,常常会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发展,这时,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

案例一:学会坚强

小A,15岁,是一名乐观开朗、对班级工作非常热心的同学。因她的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父亲又出车祸,颈部受了重伤,不仅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使她心理压抑,情绪低落,常处在悲痛之中,她对学习、生活和未来失去了信心,不合群、孤僻和自卑,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甚至还出现了厌世、厌学的倾向。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雨下得很大,整个上午都没停。为什么?难道老天也不高兴了吗?突然之间,感觉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了,包括我自己。我愤怒:因为我从此便被转交给另一个人,不属于她,而她,却付出无尽的失眠和挂念的泪水,承担着世界对一位平凡母亲的掠夺;我无助:我为什么要承受这些?它们就像大山,快要把我压垮了!我不想,也不敢去面对这些!真的好羡慕陶渊明! 我好想离开这烦躁的尘世,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在那里,只有我和一条小狗!世界离我并不遥远,可我却拉不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那堵墙越垒越高,已不能互相兼容。我想要的不是金钱奢华,更不是权贵,而是一个完整而幸福的家!哪怕家里什么都没有,一顿只能吃一个馒头,我也觉得幸福!因为,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在为这个家奋斗!我感到很累。我该怎么办呢?”

我的心理疏导:看完日记后,我心里非常地震动和爱怜!为了抚慰和保护她那柔弱的心灵,我决定,通过日记和她交流。经过仔细斟酌,我在她的日记本上这样写道:“小A, 你能在日记里倾诉真情,我真的很感动――你是把我当知心朋友了。这说明你很棒!是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母感情不和,受伤害最大的就是孩子。你父母在做决定之前肯定考虑了很多。当然,考虑的最多的应该就是你。你是他们的唯一。我想,你的父母应该是无奈之举吧。小A,人生在世,一定会经历许多风吹雨打。学会坚强,战胜挫折。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战胜生活的磨难,成为一个坚强、优秀的女孩!”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不断的在日记中交流着。起初,她还很悲伤,觉得同学们用异样的目光待她,并想转学。但我没有放弃,继续和她交流着,中间也几次找她促膝长谈。又过了约一个月,我欣喜地发现:她忧郁的脸庞上有了灿烂的笑容,成绩也突飞猛进,还主动担任了班里的部分负责工作。

小结:1、做耐心倾听的朋友:当学生突遇变故,由于多种原因,无法向同学或家人吐露心声。于是,我就成了他们很好的倾诉对象,使他们把自己长时间的压抑释放出来。2、做引领人生的长者: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把注意力向学习等方面转移,更主要的是教育学生要坚强,勇于直面生活的挫折。

案例二:听花开的声音

中学阶段,花样的年华,学生情窦初开,对情感很懵懂。在这一时期,一部分同学可能会深陷早恋的泥沼,不能自拔。小B, 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却出乎意料的陷入了早恋。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段时间以来,我非常喜欢我们班的小C。晚自习后,我常约她到操场上,手牵手,走一走…… 我们的故事很多,或许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可我的成绩却下降很快,同学们对我也有些看法。我很苦恼!”

我的心理疏导:看到小B误入歧途,我心焦如焚。开始,我几次找他谈心,但效果不佳。想告诉他家长,又觉得有些不妥。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十五六岁的孩子们,处于青春期,这也正常啊!当老师的,就应该像家长一样,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理性地看待早恋问题。”于是,我给他回复道:“小B, 你好!首先,那是你真情的流露,不要有什么罪恶感,你感受了花开!其次,我想,静静的等待花开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吧。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人的生命也遵循自然规律。美丽动人的青春之花很娇嫩,我们要用真爱去呵护,莫让冲动毁了她!那样的话,也许她会变成孤枝一根。所以,请尊重生命,尊重爱。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听花开的声音吧!”不久,小B 有了回信:“老师,对不起!我曾让您牵肠挂肚,让您长夜难眠。现在,我想通了:您是为我们的未来着想!您放心吧,我会妥善处理的!您要注意保重身体啊!”

看到这些,我砰然心动。看得出来,小B长大了。他有了对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这使他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从而度过了微妙和危险的青春期。

小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工作动力的不竭的源泉。当看到学生转忧为喜、脱离早恋的泥沼、又找回原来的活泼可爱和自信时,我们就会特别激动,有一种踏实感,幸福感!

让心自由篇7

[关键词]斯特恩;访华;西方音乐。

斯特恩是当代美国著名音乐家,在美国曾享有“小提琴教父”的盛名。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于1979年来到中国,进行音乐上的访问和交流。尤为难得的是,斯特恩的此次中国之行,被全程拍摄下来,并被摄制成影片,获得了奥斯卡纪录片奖。我们从影片中可以了解改革开放初,中国学习西方音乐的情况以及中西方音乐家对音乐的认识,这对于我们理解西方音乐,以及怎样学习演奏西方音乐都大有裨益。作为“***”后第一位来到中国的音乐大师,斯特恩不仅带来了全新的音乐理念,使我们受益匪浅,而且在他的影响下,一批在当时曾经受到大师指导的小音乐家,目前成长为国际知名的演奏家,已经在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我们有机会再欣赏2001年斯特恩距离拍摄本片20年后重回中国拍摄的影片片段(《音乐的交会――20年后重回中国》),看到中国音乐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我们就更能体会到当时拍摄此片的意义。

西方音乐文化传人中国的历史并不短,但是在古代,仅仅局限在中国的不同朝代的宫廷的狭小范围内。随着中国清朝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的大门被打开,西方的音乐文化不断深入到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中去。中国的专业教育从20世纪初期逐渐发展起来,专业的音乐院校也逐渐建立,如著名的1927年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通过这些机构和学校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人才,推动了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建国以后,我国建立了很多专业化的音乐学院和音乐系,对于专业学习西方音乐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初期也就是“***”前的一段时间,作为室内乐的西方器乐演奏和学习,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到了“***”期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习和演奏西方音乐受到了很大影响,出现了学习和演奏西方音乐文化的断层。因此,斯特恩的访华就具有雪中送炭的意味。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在对音乐院校的青年学生辅导之时,在器乐(小提琴)的演奏上,普遍存在演奏技巧比较紧张的问题,在音乐的理解上也和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很大差距。学生们普遍追求演奏快、强、响的音乐效果。作为小提琴音乐大师的斯特恩生活在西方音乐的环境之中,自然对西方优秀的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对作品的演奏上,他非常强调音乐的自然表达,音乐是发自心底里自然的歌唱。在具体的技巧指导上,就是要放松,做到肢体上和动作上要合理地运用,才能发出或圆润、或饱满、或歌唱的声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巧的运用,他特别提到在中国看到的艺术或者体育形式。因为影片中,在访问、演出、辅导之余,大师对中国的民族乐器、传统的艺术形式和体育项目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些对大师都有很大的启发。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技巧问题,用西方人的思维方法也许中国学生不易理解,他列举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的乒乓球运动,运动员打球的时候手臂、肢体是多么自然和协调,其用力的原理和演奏小提琴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样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对于歌唱,也许我们都不陌生,张嘴就能唱出来,但如何通过乐器表达出歌唱性的音乐来,并非易事。在大师看来,在乐器上“歌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针对学生的演奏上的声音“僵硬”、“没有呼吸”,他要求演奏者要把音乐能够张嘴唱出来,也就是唱出最自然的人声,把句子分好,分对,因为演唱可以说是最直接的,借助于自己的嗓音就可以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歌唱中你会自然的呼吸,这时你的音乐是最合理和自然的,然后把这种音乐的感觉带人到演奏中去。我们看到学生演奏的声音效果立竿见影,乐器真的“唱”出来了。我们从影片中观众中的掌声和笑声中不难找到答案。从大师一再强调的音乐要内心歌唱,我们可以感到音乐是一种非常***的艺术表达形式。

影片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我国专业音乐的教育状况。斯特恩辅导的学生主要是音乐学院器乐专业的大学生和小学生,大师非常迷惑不解的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音乐表达不够自然,演奏技巧过于强硬,以及音乐的分句不够清楚等诸多问题;而在很多小学生中,有相当多的小天才,他们的音乐表达的是那么生动。影片当中有两个镜头:一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紧蹙眉头正在演奏,其音乐演奏虽还显得稚嫩,但是我们从他的演奏中可以感觉到那是内心真正的歌唱;另一个镜头是,一个小学生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演奏完毕,大师直呼“具有世界水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出现如此反差的情况,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的专业教育体制问题。作为器乐的专业学习,有点类似于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如果要培养高水平的演奏家,必须要从小抓起,所以不少音乐学院都设置了附属于大学部的小学和中学,他们经过专业的学习可以一直到大学部。因为具有专业上的连续性特点,对于学生的培养无疑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的历史原因,在相当程度上割裂了这种一条龙似的纽带,有的学校的附小附中停办了,还有的学生由于在学校参加各种各样的运动,影响了专业的学习,因此造成了在早期阶段专业训练基础打的不理想,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学习。鉴于以上的教训,改革开放后,附中和附小得以恢复,好的苗子也逐渐涌现了出来。因此,在影片中大师对于这些附小附中儿童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灵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让心自由篇8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内容表现在哪几方面。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驾驶技术好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应该在认真阅读基础上,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站在他的处境和立场,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二)、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在“空白处补白,在“难以言传”处想象,在“意犹未尽”处延伸

四、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一)架设桥梁,领略内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二)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思考的创新者。”

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让心自由范文精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让心自由范文精选

学习

朱洁静、侯腾飞:我们想做舞蹈传播的使者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朱洁静、侯腾飞:我们想做舞蹈传播的使者,内容包括侯腾飞朱洁静什么关系,舞林争霸侯腾飞朱洁静。舞蹈是一种修饰过的提炼出的升华的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没有百分百完美,正因为遗憾,所以才促使我们不断精益求精。舞者很简

学习

谈中国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趋势

阅读(35)

21世纪,世界旅游大国名次将更换为中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和瑞士,旅游业将成为中国的热门职业。到2020年,每年到中国旅游的人数将达2亿人次,中国旅游业所需人员将达2,700万~3,000万人。一、目前我国旅游人才需求严重不足据统

学习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内容包括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阅读,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txt。女儿一眼就喜欢上了《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单是欧洲范儿的封面和“精怪”两字就足够吸引16岁的女孩了。她惊叫,《魔幻玩具铺》

学习

老虎基金浮沉录

阅读(35)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老虎基金已经不如往昔那般健硕,而朱利安・罗伯逊也不再是华尔街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谁又能想到,曾经濒临倒闭的老虎基金如今余威仍在,已经年过古稀的罗伯逊仍然有股不服输的精神。与第一次风光无限不同的是,二度出山

学习

计算机软件开发及发展方向

阅读(38)

现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现在国家已经进入网络发展的新时期,计算机技术也不断得到提升,新型技术层出不穷,并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认同,在生产中得到了使用。中国有数亿网民,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计算机的

学习

中国死刑的当代命运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死刑的当代命运,内容包括死刑的人的命运,法理角度看死刑。死刑的社会态度在多种情绪交叉之下,对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的官员直接处以死刑成为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态度《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拟取消13项罪的死刑。自从30多年

学习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作文800字

阅读(24)

斯袄特和奥摩在生化港口坚持了5天零3时5分子弹和手雷也没几个了,嗨,老摩你的mp5还有几发子弹。没几发了还剩下2个弹夹18发子弹,你的M4A1呢。我?呵呵3个弹夹22发子弹。咚咚咚,糟糕,幽灵又来了。神马?那么快。&ld

学习

吴昌硕 篆书笔意,平生梅花为知己

阅读(34)

走进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时空,海上画派成为影响最大的新生力量,而海上画派的集大成者,正是吴昌硕。他是中国近现代画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翘楚,是“后海派”的精神领袖。吴昌硕(1844.8.11927.11.29),湖州市安吉县人,原名

学习

富士PACS之路

阅读(43)

其实作为影像公司之一,富士不但在胶片、数码影像产品上享誉全球,其在医药、医疗信息等其他许多高技术领域都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此次对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医疗网络产品事业部运营总监邓力的采访,就为我们展现出这家世界500强企业除胶

学习

泰山石刻 9期

阅读(33)

中国很多人都知道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诗。这首杜甫早年的作品,千百年来,不仅一直是描写泰山的上万首诗篇中最精彩绝伦的,而且一直以它对泰山精神的经典阐释,成为鼓舞人们奋力拼搏的号角。几乎所有攀登泰山的人,都会在不同的登山境界默诵《

学习

远程气象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阅读(63)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可以对所在区域内诸如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等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该系统利用ARM嵌入式单片机作为下位机控制器,通过Modbus协议与各类传感器进行数据通信来获取环境参数。为了将采集数据上

学习

《农民工》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农民工》,内容包括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条例全文,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文。《农民工》(作者:林中低语)主调:悲剧主线:三个农民工之死主要人物:杨白劳王小宝闷墩儿第一章出谷记(作者注:名“出谷”之意,原于圣经《出埃及纪》,这个故事是

学习

混凝土防冻剂的定义和作用机理

阅读(46)

混凝土防冻剂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的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低温或负温对混凝土施工十分不利。环境温度低,水泥的水化反应慢,妨碍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实验得出:温度每降低1℃,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约降低5%~7%,在1~0℃范围内水泥的活性急

学习

四步读懂食品标签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四步读懂食品标签,内容包括食品标识标签管理规定,食品标签qs什么意思。和其他商品的标签不同,食品标签的重要性已经毋需过多陈述,但大部分人在购买食品时,仍然不能做到完全读懂标签。本报记者请来食品营养与安全方面的专家,教你

学习

自由与生命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自由与生命,内容包括自由比生命重要,自由与命运全部小说。8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

学习

威权主义和自由主义

阅读(30)

最近有一部热播电视剧,吐槽的人不少,但追着看的观众却越来越多。这就是宁财神的《龙门客栈》,很多人是《武林外传》的粉丝,一直吐槽《龙门客栈》超不过《武林外传》,但却又一集接着一集地追这看这部电视剧。很多人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带着恶

学习

浅谈新闻自由

阅读(51)

历史上一些被公认为符合民主规范的国家,比如美国,它本身也经历过一段为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而艰辛奋斗的漫漫长路。由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撰写的《批评官员的尺度》一书,就精彩地记述了美国人民为争取媒体的言论自由权

学习

自由概念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自由概念,内容包括自由的概念,自由的概念与特征。[内容提要]:两种自由概念之间虽然有着质的区别,但并不是没有关联;积极自由是一种作为手段的自由,即民主的自由;而消极自由是一种作为目的的自由,其有效实现离不开民主。两种自由之

学习

高度的自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阅读(33)

我读研时有一个室友,她是浙江人,长相甜美,富二代,本科时上的是一个三本院校。据说她在考研时期非常努力,考上了我们学校。在我印象中,她从正式开课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定下了自己的生活规律。每天早上7点起床,洗漱完毕去食堂吃早饭,接下来有课上课,

学习

冲破藩篱 让学生自由作文

阅读(38)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又能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的研究重点。文章通过笔者的理论学习和在工作中的研究实践,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做饭,让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有据

学习

中拍协规范之路:法律、标准、自律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中拍协规范之路:法律、标准、自律,内容包括中拍协达标单位,中拍协自律公约流拍收费吗。进入2013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好走过20年。在这一年中,诸多当下重要的艺术品市场参与者、观察者也都陆续步入自己的“双十年华”,

学习

自由隔着玻璃

阅读(31)

儿子喜欢狗一类的小动物,我也喜欢,我想很多看过动物精彩表演的人都会喜欢它们。喜欢它们的聪慧乖巧,喜欢它们的绝妙才艺。于是,更多的人饲养宠物。两种不同灵魂类型的生物同居一室,朝夕相处。是人赋予了宠物们一种非自然状态的生活。宠物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