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共有5部获奖作品,其中就有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该书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3年的小说,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拧出作家的汗水。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的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洁,叙事直接,有汪曾祺和孙犁等前辈作家的遗风。
《一句顶一万句》中,作者认为中国人是孤独的,尤其是中国农民,于是作者把大人物之间虚与委蛇的恭维话,转成对身边朋友的饱含深情的知心话,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贩驴的、喊丧的、染布的、开饭铺的都在寻找知心话。
小说采用两段式结构,以“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分别讲述了杨百顺和牛爱国祖孙两代的流浪经历。
“出延津记”中的杨百顺走出延津是为了摆脱他爹,脱离他爹的豆腐坊,走出生活的孤独。杨百顺从小就崇拜罗家庄会喊丧的罗长礼,但喊丧不能养家糊口。他没能投靠罗长礼,就找到剃头的老裴要拜师,老裴把他介绍给杀猪的老曾。就这样,杨百顺从杀猪做起,后来又染过布,信过教,改了名,破过竹子,这些没有一样是他喜欢做的,也就没有一样能做得长久。他换一个行当,就要结识新的人,结识了这么多人,却是一个也不亲。
他把别人当朋友,别人压根儿不把他当回事。对于他来说,友情和真心话似乎太奢侈,生活的蹉跎使其需求降低了。此时,杨百顺离开家前的偶像――喊丧的罗长礼也就真成了个虚幻的渴望了,结果还是为了长久的生计,杨百顺连姓都卖掉了,“嫁”给了一个拥有馒头铺的吴姓寡妇,成了“吴摩西”。所幸,5岁的继女巧玲倒是与他相投,说得着话。为了这个有话说,“吴摩西”觉得生活还可以过得下去,馒头也就卖得心安些。然而,好景不长,继女巧玲又走散了,于是再次孤独的他的世界坍塌了,他彻底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了。当别人问他是谁时,他说自己是“罗长礼”,希冀给自己迷失的灵魂找回一点救赎。
“回延津记”的牛爱国是当年“吴摩西”的继女巧玲的儿子。他跟妈没话说,跟老婆庞丽娜没话说,这让他很有挫败感。于是,他开始没话找话,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寻根”,解读的是中国人的千年孤独,探寻的是民间农民的生存状态,叙述的虽然是历史,细细品味,它和高考的热点话题也是能对接的。
为了拒绝平庸,故事主人公杨百顺从做豆腐起,到杀猪,到染布,到信教,到破竹子,到沿街挑水,到去县衙门种菜,再到卖馒头……一路跌跌撞撞,他都未能成就自己“喊丧”的梦想。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到“吴摩西”,再到“罗长礼”,虽然姓名在变,但杨百顺还是杨百顺,想法还是没有变,就是想找到一个“说得上话”的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在从事不同职业的时间里,他虽然处处碰壁,但一直对“喊丧”情有独钟,一直对摆脱孤独有一种期待。为了这样的追求,他连姓名都可以抛弃,其内心的执著坚定无比。
无论是杨百顺还是牛爱国,他们都非常执著地生活,却总是碰壁;他们非常向往与他人沟通,但得到的总是欺瞒和捉弄。不过,无论是出延津,还是回延津,他们终究还是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杨百顺的一生完成的是一个“出走”的命题,而牛爱国完成的是“寻根”或“归来”的命题。在各自的时间里,在回到原点的行程中,他们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一样的人生主题――摆脱孤独。
这里的农民与众不同,这里的农民居然想找个人说知心话。在常人看来,农民的特征就是沉默寡言,说话与交流总是城里人、文化人的事。可是,这部作品中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在寻找朋友,都有说出心里话的愿望。这一种自发的农民的自我意识,草根阶层的觉醒,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在高考视野中已经多次出现。“无名的时代”,呼唤个体价值,强调这个世界需要你。
所以,同学们可以将这部作品的相关内容运用到价值、追求、坚持、理想等作文话题中。
老杨卖豆腐打鼓,并不是“咚咚咚”“咔咔咔”一阵乱敲,豆腐做出许多花样,花样不同,鼓点也不同。老豆腐、嫩豆腐、豆腐皮、豆腐丝,有时还捎带卖豆腐渣,一个花样一种鼓点。大家一听鼓点,就知道卖豆腐的老杨今天带了多少种花样。敲鼓的功夫,不练上一两个月,摸不清其中的门道。杨百顺不喜欢敲鼓,想像喊丧的罗长礼一样吆喝,而老杨生来不喜欢吆喝,这才敲鼓,两人天天为此吵架。吵了半个月,老杨首先吵烦了,先是骂:“才卖两天豆腐,就想改章程,奸臣哪你。”又放下鼓说:“不是不让吆喝,不是那回事,你想吆喝,你吆喝两嗓子试试。”
真让吆喝,杨百顺一下倒着了慌。他不敢在村子里吆喝,出了村子,对着庄稼地,仰起脖子像罗长礼一样喊:
“卖豆腐喽――
“杨家庄的豆腐来了――
“老豆腐,嫩豆腐,豆腐皮,豆腐丝,外带豆腐渣――”
吼出的声音像挨刀的鸡。老杨“扑哧”笑了。杨百顺自己听上去,也跟罗长礼喊丧是两回事。罗长礼喊丧如虎啸山林,有威严,有气派,有章法;杨百顺喊豆腐,咋像偷了东西呢?初想是自己不会吆喝,几天后终于想明白了,区别还在事儿上,一个是卖几斤豆腐,另一个是死了个真人。拉开喊丧的架势吆喝豆腐,这吆喝马上就变了味儿。如用吆喝豆腐的腔调吆喝豆腐,杨百顺又没了兴致,还不如跟老杨打鼓,打鼓倒省了唾沫。(有删改)
赏析 书中塑造了一批乡土人物,卖豆腐的杨家就是其中的典型。卖豆腐的我们天天可见,吆喝我们天天耳闻,这样的生活琐事要写出新意实在是难,但作者对此的处理显得技高一筹,从枯燥的吆喝声中榨出哲理来,榨出趣味来。片段中杨百顺想用喊丧的腔调来吆喝豆腐,在尝试这种另类的创新后,连杨百顺自己也不敢继续下去,而读者在作者形象的比喻的诱导下也不禁开怀大笑。这让我们想起了上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哲理。
刘震云,男,1958年出生,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他的代表作品有《单位》《官场》《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等。
刘震云喜欢把写作比喻成运动。生活中有两种运动,一种是找赢的运动,比如各种球类比赛,进球多就算赢了;另外一种是找失败的运动,比如跳高,什么时候竿被碰下来,跳高就结束了。写作对于刘震云来说就是一种找失败的运动。“如果哪个作品写出来自己觉得特别好,那作家就完蛋了。我觉得作家真正写出一东西来总是挺惭愧的,挺羞于见人的。写之前有信心,说这作品是我最好的,但写完后发现不是,又写完一个还不是。你发现你要表达的在天边,到天边去找,不是;在山沟里,还不是。好不容易发现了,但仔细一看还不是。写作的过程就是隐隐约约知道在哪儿,一直在找它。”
(责任编校曾向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获奖佳作《一句顶一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