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节试验区的建立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云贵高原腹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岩溶山区,全区山高谷深,切割度大,相对高差达2443米。大部份地方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区内土流失严重,耕地破碎、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压力极大,人民穷困程度很深。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毕节长期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态恶化,人口增长迅速。1987年,毕节地区人均粮食不到200公斤,人均纯收入才184元,文盲、半文盲比例达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9人,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的95人、35人。
为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路子,1988年1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省乃至整个岩溶山区最具有典型性的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1988年4月,同志邀请派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负责毕节开展智力支边工作,指导毕节的改革试验与发展。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深入毕节进行实地考察,全国***协副***钱伟长作为专家顾问组组长。毕节试验区于1988年6月9日经***批准建立。
二、20年来毕节试验区取得的成绩
1.发挥扶贫作用,带动当地经济。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57.12亿元,十六年年均增长9.3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9个百分点,到2004年末,达到186.67亿元,粮食产量205.25万吨,是1988年103.83万吨的1.95倍;财***收入20.0018亿元,是1988年3.02亿元的6.62倍,2004年财***收入达到24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226元上升到2003年1473元,2004年达1664元净增1247元,高出全省净增数80元;未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降到2003年的66.57万,2004年降至56.4万人,部分脱贫人口初步进入致富行列。
2.遏制当地生态恶化作为带动当地发展的起步。1988年以来,毕节森林覆盖面积从601.8万亩增加到1284.4万亩,全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500多万亩,封山育林成林面积263.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增加到31.88%;土壤侵蚀量减少30%以上。治理水落水土流失面积7287平方公里。环境保护成效明显,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充分保护相重的体系日趋形成。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工作不断推进。全区计划生育率从1988年的36.8%提高到2003年的72.48%,人口自增率从21.29‰。下降到11.12‰。与此同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日益增强,人力资源开发正在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毕节试验区对于沙漠化治理的启示
毕节这个被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奇迹:20年来,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3%,财***收入从全省排名倒数第一上升为正数第三;贫困人口从近400万减少到60万左右。虽然毕节目前的建设成就离和谐社会的梦想还很遥远,但不管怎样,毕节的发展模式还是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因为毕节发展的历程充分引入了和谐社会理论的精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几点启示:
1.理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1999年开始,毕节就实施了生态移民工作,把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繁地区的居民迁往生态较好的地带。早早开始了退耕还林,恢复植被的工作,大力开展生态建设。毕节的开发模式从现实上印证了,一个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发展同时维护好生态环境的必要与必须。同样,治沙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是一代甚至是几代人的任务,所以我们首先应当摆正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是一个地区脱贫致富的基础,只有生态改善了,地方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才有最终的保证。
2.把“输血工程”变成“造血工程”,努力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和智力扶持。从试验区成立至今,毕节地区兴建、改造“希望小学”、“职业中学”40余所,培训各类人才10万余人次。教育是实现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是起点的公平,教育保证了公民发展权的平等,教育更为毕节这样的贫穷地区提供了“后发优势”。治理沙漠化,解决贫困问题关键是调动地方的内部活力,使自身产生造血功能。
3.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再走以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支撑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现代化道路,更不能靠“人海战术”来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我们强调的人口文化智力素质的提高,自然包括人口的资源环境素质的提高。人口的资源环境素质是指人口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知识、技能以及人口的生态环境意识。
4.积极吸引来自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和智力支持。毕节之所以能步上和谐发展之路,还有一个因素在于,执******充分发挥了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潜力和优势。中国的派,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是大有可为的。作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社会***治资源的一部分,派能够在中国重大***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解决中国贫困地区问题上,应该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只有所有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源都为和谐社会理想和目标尽心尽力,都参与到这个伟大工程中来,发挥各自作用,社会的构建才能达到一种和谐之美。
四、采取科学合理治理沙漠化的措施
建国以来,我国***府十分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包括开发水源、植树种草、设置人工沙障、网格林带和水力综合治沙等。特别是“引水拉沙”技术,举世无双,为世界上有沙漠化的国家所引用。
首先,要合理分配水资源,禁止超采地下水,从源头上治理沙漠化。水资源是治理生态问题的关键,因此,解决我国北方沙漠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尽快减少地下水超采量,抑制地下水位下降,并逐步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
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和圈养型畜牧业。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改善灌溉技术,发挥规模效益,通过深度加工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和经济含量还要适度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变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第三,要坚持退耕还草,开发风能、太阳能,恢复草地、灌木丛带。大规模利用风能、太阳能,使农民有了可用的能源,就减少了砍伐烧草的可能性,保护了生态环境。退耕还草至少要坚持10年不变才能走上良性循环。
第四,要采用科学的手段防治风沙,加速防护林体系建设,改造盐渍化土壤,改善地下水质。要加速民勤盆地防护林体系建设,阻止流沙侵入盆地。利用盐生植物改造盐渍化土壤,使土壤盐分得到转化和转移。通过改善地下水质,使地下水中的盐分转移,降低地下水的矿化度,与盐碱地改造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
对于大片的沙漠,人类迄今所具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尚不足以征服。而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保护有生产力的土地不变为沙漠,对已发生沙漠化的地区进行有效的治理,是目前的主要任务。
五、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中央为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毕节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所有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源都为和谐社会理想和目标尽心尽力,都参与到这个伟大工程中来,发挥各自作用,社会的构建才能达到一种和谐之美。同时,建设和谐社会的执***理念与执***之道也就成为了一种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