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研究综述

摘要: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它不仅是研究教育的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此,通过了解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历史事件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关系、分析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地域性特征,总结出近年来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研究成果,掌握、了解其现状、特点、局限性和发展趋势,对今天的教育研究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近代化;中国教育

中***分类号:C40-03;C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3009905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对我国传统教育的超越,也是我国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它的实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超越性的教育机制。因此,我国教育的近代化研究对我国教育的研究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人大复印资料等大型数据库网站,检索到了近十年国内外关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研究论文50余篇和相关著作8本。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进行文献综述,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脉络和方向,对教育的近代化理论研究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研究表明: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腾飞阶段,而分歧主要在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肇始,学界对此的研究颇多,基本上达成两种结论。

第一,认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何飞认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教育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变革中国的传统教育,学习和引入西方式教育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在以魏源等为代表的学者的推动下,中国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教会学校的兴起、新式学堂的创办、西学书籍的翻译,对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并拉开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序幕。[1]戚其章也认为19世纪40年代初中国已经开始了启动近代化,他以中国在此时期已经开始了仿造洋船的实践,仍然以是否效仿西方科技***成果为依据。

第二,认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近代化的要素比较明显,西学东渐,洋务运动的起因、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洋务运动期间所兴办的近代***事工业与民用企业等问题都会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詹素平认为“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新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管理的出现,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的进程;留学教育的推行,使中国近代教育主动走向世界。[2]吴建章认为在“近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洋务运动促使洋教习来到中国,从而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进程。他们带来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对落后的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促进了中国教育观念的革新;把西方近代先进的分年制教育制度介绍到中国,为同文馆设置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分年制课程;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代之以‘西文’、‘西艺’和‘西***’;输入了西方先进教学方法,改变了一味灌输、死记硬背的中国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重教材轻实践的偏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与社会实际、现实生活的联系。”[3]

研究表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的起步阶段主要是指1840―1895或者1860―1895,初步发展阶段指1895―1927,曲折发展阶段指1927―1949,腾飞阶段是1949年之后。在王慧平看来1840―1895中国的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起步阶段;1895―1927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学习西方的层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初步发展阶段;1927―1949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曲折发展,这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曲折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无论是在***治上还是经济上,中国的社会都发生巨变,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至此突飞猛进,凯歌高奏。[4]

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内涵研究

教育近代化是与传统教育相对的一种新的教育。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就是对传统束缚的突破。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的一个过程。[5]]20世纪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一个全面建设的过程,不仅有思想的改变和观念的变革,也有实践的开展和制度的建设,且两者交织互动。[6]

教育史专家田正平先生认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指与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整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走向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新式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7]

林家有认为中国教育的中国化应该是近代的科学指导下的中国教育。这种教育是新时代的教育,它既有对东西方先进教育的吸纳,也有对中国古代教育的继承;也就是说中国教育的出路是新时代化、近代化,但绝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封闭的保守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复归。[8]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是较早以近代化为视角研究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学者之一,他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阐释了关于近代化的含义,并且他以“知识和教育”作为专题,从普通教育、上层的知识和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和价值观即国际比较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和阐释了中国内部存在的影响教育近代化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启迪了国内学者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研究。

三、我国历史人物与中国教育的近

代化的联系 诸如张之洞、严复、孙中山、左宗棠、蔡元培、张百熙、盛宣怀等,他们不仅重视教育,努力倡导发展教育,还躬行实践教育,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之洞作为近代教育家,废除了科举制度,建立新的教育体制,早期曾对传统书院教育进行改革,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洋务运动期间,试办以“西学”为主的新式学堂;甲午战后,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近代教育思想,并认识到建立新学制的重要性,在湖北大规模兴办新式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和国民教育。这些活动对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王俊领认为张之洞是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奠基人,其伟大的教育思想,为湖北培养了大批人才,他的教育倡导对湖北乃至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都有卓越的贡献。[9]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封建官僚和工业家领袖,尽管他的***治思想存在一定的保守性,但他以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为后盾,一生不遗余力地兴办教育,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韦斌认为盛宣怀倡导的振兴实业的办学目的、挽救中华民族的办学方针、开创新的办学模式、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经验、更新传统教育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并为中国的***治和经济步入近代化储备了人才,奠定了智力基础。[10]

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局,他超前的教育思想以及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开创的多个领域的先河,体现他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肖芳林认为左宗棠的近代教育思想贯穿于其实践之中,是在封建教育体制之下利用“中体西用”之名,对传统教育的一种突破。同时,洋务派通过学堂将西方教育理念付诸实践,从而迈开了西方先进科技的第一步,使得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得以启蒙和确立,进而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步伐。[11]

中国教育自近代以来,不断地探索着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一进程向前迈了一大步,中国教育有了现代化的雏形,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及教师队伍等现代化特征逐渐显露。虽然蔡元培教育思想距今已有近百年之久,但其时今天的教育仍有重大影响。李蓉认为蔡元培对北大进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还是我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12]

孙中山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因此特别重视全民普及教育,倡导教育,躬行实践教育,他以***的手段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林新***和林新敏认为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问题,它指导了民国时期的教育决策,揭开了民国教育的新篇章,开创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促进了传统教育向近代化的转变。[13]

四、历史事件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要不断前进,与社会的变革和转型、经济领域新质的产生、国际***治地位的改变、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以及社会风俗、思想观念等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进程中,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清末的教育改革、辛亥***等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产生与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鸦片战争之后萌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传教士进入中国,教会学校开始兴起,引进了西方教育制度、西方课程和新的教学方法,翻译出版各种书籍等,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解体,并且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进程。何飞认为鸦片战争时期的传教士虽然带着纷繁复杂的目的到中国办教育,但是他们为了办学,引进西方教育制度、西方课程和新的教学方法,翻译出版各种书籍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14]

19世纪60年代洋务教育的兴起,以培养既恪守中国传统道德,又兼具西方器物技艺的洋务人才。其间新式学堂的创办、西学书籍的翻译、留学生的派遣、科举制度的改革等方面,都证明了洋务运动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动。王静认为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教育派遣幼童到欧美留学之先河,并且,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用于实践与创新,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15]

维新运动中,维新派积极宣传改革教育的主张,身体力行创办学堂、学会,推动百日维新中国教育改革令的颁布。维新运动为以后近代教育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思想条件,科举制度收到有力冲击,开办新式学堂之风从此长盛不衰,培育了一大批从事教育的人才。这一切,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康云峰、刘莉莉认为维新运动对封建科举教育以致命的打击,维新运动之后又废科举、颁布新学制,这就向近代化的教育体系迈开了关键一步,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从此一发不可收。[16]

1901年清***府推行了以国家法令形式在全国自上而下推行的新***教育改革,学校教育制度改革首次得到实施,研究认为中国教育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近代形态在此得以确立。刘建华认为清末教育改革使中国教育步入近代化的轨道,为后来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17]

辛亥***时期的中国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教育理念上以国民主义为指导、促进了共和新国民的培养,在教育体制上诞生了小学、中学、大学三年学制,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根基,在教育实践上建立了各种新式学堂,不仅小学、中学、大学有长足的发展,而且实业、师范、女子教育等都突飞猛进,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确立的基本标志。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辛亥***的爆发,辛亥***又推进了教育的近代化转型。李建忠认为辛亥***推动了近代中国***治民主化的进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辛亥***不仅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进程,还为中国奠定了全面近代化的基础。[18]

五、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地域性特征

就整个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而言,区域教育近代化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区域教育的近代化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首先应该建立在区域近代化研究基础之上,只有通过一个个富有代表性区域教育近代化模式的研究,诸如江苏、贵州、沿江城市等等,才能丰富和更为准确地把握中国教育近代化演进的轨迹和特征。正如罗荣渠先生所说的:“如将中国这样一个地广人众的大国的近代化进行整体考察,的确很难看出其巨大变化,但如果分解为不同区域和不同层面审视,则变化还是相当可观的。”[19]

刘正伟的《督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一书中指出江苏是中国教育近代化最先进和典型的区域之一。江苏教育近代化发轫于1861年,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洋务运动到时期的“酝酿与发轫”阶段,从清末“新***”辛亥***时期的“兴起”阶段,从南京临时***府到北洋***府时期的“艰难地步入正轨”阶段,以及南京国民***府时期的“日趋完备”阶段。 江苏教育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保持着较为清晰的走向。从传统教育的衰败,到教育近代化的起步、开展、推进,江苏教育近代化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缩影。

李彬的《略论贵州教育的近代化》分析了贵州近代教育产生的背景,即1901年,在八国联***炮口下逃出北京的西太后以皇帝名义下诏变法,由此开始了晚清最后十年的新***时期,新***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在全国范围推行教育改革。贵州教育的近代化扩大了受教育的社会范围,传播了新知识,在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进了清末民初反帝反封建斗争。

施扣柱的《沿江城市教育近代化的发生机制与社会背景》阐释了沿江城市的教育近代化是值得关注的重大社会历史现象。沿江城市教育的近代化,有其独具的发生机制与社会背景,这种独特的机制与背景为该地区的教育近代化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参与规定了其独特的发展风貌。

六、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的评价

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也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也是中国教育的整体转化过程,更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研究表明,中国的教育在近代化的路途中,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

我国著名学者章开沅认为:“教育近代化是整个社会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关键部分。”[20]***海和吕玉才认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最大的优势就是由慢到快的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为立人之本。[21]马学生认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具有“后发优势”。“一方面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即跳跃式地前进;另一方面可以借用先进国家的新技术和引进智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22]制度层面的发展指不断形成的创新机制,构建稳定的结构,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获得发展空间。心理层面的发展是教育观念、心理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改革。

虽然,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呈现出这些优势,但是也不能掩盖住它所存在的不足。***海和吕玉才认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步不是主动的,而是由于外国的侵略促成,因此具有被动性;第二,由于中国的教育是被迫走向现代化道路的,没有统一的领导,再加上中国人带着鄙夷、畏惧、功利等复杂的心情,所以中国的新式教育不论从整体规划还是具体实施上都带有很大的非计划性,或者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第三,由于民族矛盾成为了制约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所以历届***府都把与***事相关的教育放在首位,都把***事战略要地的地区的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另外办学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因而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显示出明显的局部性和不平衡性;第四,中国早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教育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而被迫学习和接受了西方文化,从而形成了既要吸收西方文化,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又要坚持中国的伦理规范、文化传统的教育思想的二重性。[23]

关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问题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们已经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各个因子,呈现出了许多的优势,诸如对历史史料全面、深刻的、多视角的分析,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动力因素的研究也比较全面,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意义,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就教育谈教育,从而缺少对教育近代化与社会近代化的互动关系的分析,另外,单纯追求史料的全、新、多反而忽视了对近代化理论的运用等问题,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对史料的深层次探究,加强教育近代化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互动研究,加强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运用,以及加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与外国教育的近代化的比较研究等。从而,促进中国教育改革以及中国教育研究的创新的进程。

注释:

(1)相关著作还有:杜成宪,丁钢.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刘建华.清末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D].天津师范大学,2009(4).王惠来,车宝英.中国的近代化简论.教育探索[J].2001(4).王兆祥.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探索.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555(9).

(2)相关著作还有:黄丽芬.洋务教育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镇江师专学报(这会科学版)[J].2001(1). 雷钧.京师同文馆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意义与启示.现代教育科学[J].2002(7). 王春生.洋务教育与中国教育早期近代化的诞生[D].曲阜师范大学,2008(5).

(3)相关著作还有: 滕建清.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百花园地・新课程・中学[J].2010(7). 王惠来,车宝英.中国的近代化简论.教育探索[J].2001(4).

(4)相关著作还有: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鄂尔莹.关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点认识.理论广角[J].2009(4).***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周德藩.跨世纪的战略选择.江苏教育研究[J].1995(4).

(5)相关著作还有: 周建超.论严复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史档案[J].2003(1).张倩.张百熙与中国教育近代化[D].西南大学.2006(5).陈天涯.蔡元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思考与探索.教育探索[J].2002(4).张新科,宋燕萍.张骞――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拓者与躬行者.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4).刘凝凡.论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重庆山峡学院学报[J].2008(2).

(6)相关著作还有:王春生.洋务教育与中国教育早期近代化的诞生[D].曲阜师范大学.2008(5).马红霞.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所)[J].2005(10).张舫.清末新***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近代化.考试周刊[J].2009(23).

(7)相关著作还有:董宝良,熊贤君.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1. 王运来.论江苏高等教育主体的近代化.民国档案[J].2000(1).

(8)相关著作还有:鄂尔莹.关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点认识.科技博览・理论广角[J].2009(4)

(9)相关著作还有:王铁***.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章开沅.中国教育近代化丛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何飞.鸦片战争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8.

[2]詹素平.试论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9):42.

[3]吴建章.试论同文三馆洋教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关系[D].沈阳:东北大学,2005:1.

[4]王慧平.中国的近代化[J].发明与创新・远程课堂,2006,(6):20.

[5]***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2001,(7):1.

[6]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总前言[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7]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总前言[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8]林家有.辛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J]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68.

[9]王俊领.张之洞与近代教育[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54.

[10]韦斌.盛宣怀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J].***教育学院学报,2005,(6):91.

[11]肖芳林.左宗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32.

[12]李蓉.蔡元培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文教资料,2010,(8):122.

[13]林新***,林新敏.论孙中山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大贡献[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94.

[14]何飞.鸦片战争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8.

[15]王静.从洋务运动看中国的近代化历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3):13.

[16]康云峰.刘莉莉.戊戌维新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2):89.

[17]刘建华.清末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1.

[18]李建忠.辛亥***与中国的近代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68.

[1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96.

[20]章开沅.中国教育近代化丛书・总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

[21]***海,吕玉才.教育现代化与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特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06.

[22]马学生.中国教育离现代化目标有多远[J].研究与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0):32.

[23]***海,吕玉才.教育现代化与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特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研究综述

学习

炮手 第2期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炮手 第2期,内容包括炮手2免费观看,炮手全集完整版。编者按:人物是写作时经常碰到的题材,那么如何将人物写得鲜活、传神、真实、深刻呢?下面我们提供四个可供思考的角度,从这些角度去思考你想要表现的人物,一定会感觉大为不同。

学习

冰子弹,杀人于无形?

阅读(42)

谋杀的最高境界是能在杀人的同时,自己逃脱嫌疑,逍遥法外。有的人绞尽脑汁地想如何能制造不在场证明,有的人却孜孜不倦地发掘新的杀人手段。总的来说,从计划到实施,从着手到得手,切断自己跟案件的关系是一名杀手的必修课。一些人会选择主动清理

学习

最帅的逆行,最帅的背影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最帅的逆行,最帅的背影,内容包括天津19岁消防员逆行背影,消防兵最帅逆行背影。【素材展示】2015年8月12日23时34分,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化学危险品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一事件牵动着亿万人的心。灾难来临,当所有人都选择远

学习

从“宗教四要素”论太平道的历史承启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从“宗教四要素”论太平道的历史承启,内容包括宗教的五大通道,宗教六道都有哪些。道教的形成是学术界的一个焦点问题,传统思路大都寻找与此相关的典型事件。太平道由于其特定时期的出现和历史、社会影响而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

学习

卡百利,属于你的怀旧夜

阅读(83)

卡百利终于来了。这个一度被翻译为小红莓的乐队可是爱尔兰的国宝级艺人,和U2、恩雅属于一个重量级,曾经是华语天后王菲的偶像,拥有全球唱片销量2500万张的纪录。这是卡百利第一次来中国,他们的目的地是北京和上海,目标呢?给你一个独一无二的怀

学习

严爵:难忘旧爱 回到最单纯的状态

阅读(37)

出了两张专辑,几乎有一半是电视剧片头曲或是插曲、片尾曲。几乎大部分的人都听过严爵的前两张专辑某几首歌,你以为你已经很熟悉他,但其实又不是。他还有一些你没听过的样子。来到第三张专辑《单细胞SimpleLove》,谈了两场恋爱,他还是维持前两

学习

解读电影《女间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电影《女间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内容包括电影女间谍深度解析,女间谍电影深度解析。在以女性主义为核心的好莱坞电影中,女性是事物叙述的主题,更是被大家所关注的核心,在电影中完全掌握着话语权,该种权力的体现已经完全超过

学习

利益共享分配机制探索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利益共享分配机制探索,内容包括合伙开工作室如何分配利益,合作与利益分配机制。一、国有企业实行分享制的制约因素1.凝聚力缺乏而导效企业人力资本溃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用人制度和职工就业制度受到了

学习

行为审计研究综述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行为审计研究综述,内容包括审计情况综述怎么写,审计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随着行为科学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发展,行为会计作为会计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产物,得到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在行为会计

学习

我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壁垒与对策探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壁垒与对策探析,内容包括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现状。【摘要】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拓展以及加入WTO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而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与经济全球化成

学习

浅谈篮球意识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篮球意识,内容包括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4v4篮球跑位意识。当一名进攻队员突破上篮,球在篮筐上颠了几下没进,紧接着快速跟进的另一名进攻队员高高跃起将球重重砸进篮筐,全场一片哗然……是什么动力促使这名队员去完成这一

学习

高超音速武器漫谈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高超音速武器漫谈,内容包括高超音速武器的背景和问题,高超音速武器研发战略原文。目前高超音速武器分为高超音速巡航和助推滑翔两大类,这两类飞行器的动力为什么都选择超燃冲压发动机?王:要达到6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飞行,常规的

学习

传统家电产品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家电产品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家电维修配件销售渠道,家电专卖店销售渠道。[摘要]传统的家电产品营销渠道,存在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冲突不断﹑不利于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成本上升导致家电制造

学习

30年之十大反腐卫士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30年之十大反腐卫士,内容包括十二大反腐故事,反腐经典名录。改革开放30年,国内反腐败形势风云涤荡。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反腐卫士。他(她)们以一片冰心、一腔热血,身作戈,人为笔,在共和国的反腐卷轴上挥毫泼墨,书写下大快人心的篇章。

学习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

阅读(51)

本文以现代汉语副词小类语气副词为对象,从本体研究、组合研究、个案研究三个角度对三十年来语气副词的研究成果进行考察、综述,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语气副词研究综述本体组合个案副词一直是现代汉语界研究的

学习

健康概念研究综述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健康概念研究综述,内容包括现代健康概念解析,健康信息的概念。本文对目前健康概念的发展、模型及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指出不同人群的健康概念可能存在差异,并由此对健康行为产生影响。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经历了从生物医

学习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综述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综述,内容包括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哪些商品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生物效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是一类新型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其开发历经了两代,第一代药物曲格列酮因其肝毒性,已被淘汰;目前应用的是第

学习

锚杆静压桩技术综述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锚杆静压桩技术综述,内容包括锚杆静压桩法的设计理念,锚杆静压桩施工完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许多建筑物因基础承载力不足发生了基础倾斜等问题,锚杆桩技术是应用于建筑基础加固及纠偏中的常见技术。文章结合某住宅小区工程

学习

关于感戴研究的综述

阅读(35)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050091)(CollegeofEducation,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91,China)摘要:感戴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自20世纪60年代日益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

学习

汽车常用防盗系统综述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常用防盗系统综述,内容包括汽车防盗系统综述论文,汽车防盗系统综述参考文献有哪些。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随之而来的汽车被盗案件也直线上升,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车辆被盗现象也日趋称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在自己的

学习

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成因分析研究综述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成因分析研究综述,内容包括债务危机如何触发全球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的相同点。【摘要】21世纪以来各种危机持续不断,无论是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饱受危机的危害。本

学习

我国近十年林纾翻译研究综述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近十年林纾翻译研究综述,内容包括翻译茶花女的林纾简介,林纾的翻译。对我国近十年来对林纾翻译(林译)活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将林译研究分为对林译翻译本体问题的研究,对林译背后文化问题的研究,对林译现象的翻译研究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