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冬季初升的太阳正把阳光洒在广袤的太行山上。山的阴坡覆盖着数十公分厚的白雪,但阳坡上却非常干燥。夏季长起来的草现在已经枯黄,灌丛也失去了夏日的绿色,黄色和灰色覆盖了整个山坡,只在高处的松树依然保持着苍翠。
3只西伯利亚狍正在山梁稍低的阳坡上吃草,其中有两只是今年刚出生的小狍子。它们抓紧清晨的这段时间沐浴阳光并进食,驱散体内堆积了整晚的严寒,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躲进灌丛或阴坡的树林中休息反刍,直到几个小时后才会再次进食。
豹就潜伏在山坡上方的断崖上。它早已发现了下方吃草的狍子。
现在,豹开始行动了。豹沿着断崖旁的小路潜行而下,在杂草和灌丛中穿行,从侧后方慢慢接近低头吃草的狍子。由于此时上升气流明显,狍子没有闻到或听到偷偷接近的豹;而黄色的底色加上黑色斑点,使得豹很好地与环境融为一体,狍子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豹非常谨慎,它身体紧贴地面、尾巴低垂、双目紧盯前方的猎物、每迈出一步都小心翼翼,一旦狍子抬头观望便会停下接近的脚步。
接近到狍子5米左右,豹一跃而出。
它挑选了最近的一个目标。豹紧紧抓住猎物,咬住狍子的脖子。猎手和猎物翻滚着在山坡上跌落了一段距离,狍子停止了挣扎。稍作休息后,豹将这只狍子拖上山梁上的林间,开始慢慢享用大餐,这次捕猎足以让它在1个星期内都吃喝不愁。
中国特有的豹亚种
华北豹有时又被称作中国豹,是全球11个豹亚种中唯一一种生活在中国的亚种。华北豹在中国的分布至今都没有完全搞清楚,根据《中国兽类野外手册》的描述,华北豹分布于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北部及西北部、宁夏和甘肃等,可能还见于河南北部、内蒙古中部和四川北部等,这个描述现在看来是比较可靠的。国际上对华北豹的认识非常模糊不清,最早被命名的标本产自北京,但却是在日本被发现并命名的,这使得其拉丁文名字起的不伦不类。而在一些华北豹的分布描述中,甚至把广东地区的豹都归为了华北豹。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是豹在中国有4个亚种且分布广泛而又连续,用于学术研究的标本其来源较为混乱。实际上过去被研究的华北豹标本基本都来自于河北或山西一带,那么华北豹最南和最北到底分布到哪里,至今并没有定论。而现实情况则是现在很多地区的豹都已十分罕见,因此继续做分类研究就更加缺乏实体依据了。
华北地区的许多山脉中都有华北豹的踪迹。从华北豹的标本产地来看,山西省似乎是华北豹分布较多的一个省份。在过去,山西省出产了大量的豹皮和豹骨:从1962年到1976年,山西省共收购豹骨5195.5公斤,按每副豹骨7.5公斤计算,约有693只豹被捕猎。今天,野外调查利用红外相机陷阱进行观测表明,在山西省的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吕梁山等几个主要山脉中均有豹在活动,但总体种群数量尚不明朗。而河北的华北豹至今却从未有过野外活体照片,可以认为河北地区的豹已经非常罕见。以北京为例,虽然过去在北京周边的太行山、燕山地区都有豹的捕获记录,但近年来则只剩一些无法查证的目击记录了。根据一些线索来看,在河北的小五台山区今天可能仍有华北豹的分布。
另一个明确还有华北豹分布的地区是陕西北部,2011~2012年,在陕西北部凤翔、陇县等地通过野外监测明确记录到了豹的活动。而在宁夏六盘山地区,野外调查也找到了许多豹实际存在的证据。
太行之豹
太行山是华北豹重要的栖息地之一。这座从北京跨越河北、山西延伸到河南境内的巨大而古老的山脉养育了华北地区典型的一些山地型兽类:西伯利亚狍、野猪、原麝、托氏兔、黄喉貂、赤狐、豹猫以及华北豹。在过去,还有为数不多的老虎生活在这座山脉中,但如今虎踪早已消失,豹成了这座山脉中最强大的猎食者。
虽然经历了多年的猎杀、栖息地破坏,但太行山里的华北豹依然有着一定的种群。山里人常把华北豹叫做“老豹”或“金钱豹”,而与之外表类似但体形小得多的豹猫则被人称作“猫豹”或“山狸子”。在这里,豹的主要猎物是托氏兔(野兔)和野猪,其次是西伯利亚狍(狍子)。豹通常对自己领地内的猎物情况非常清楚,有时豹会跟随野猪群行动,伺机捕猎未成年的或是掉队的野猪,而数量较大的野兔则为豹提供了日常最基本的口粮。豹还有另外几种捕猎方式,如在水源地附近潜伏等候,或者在自己喜欢的制高点休息观察、伺机捕猎下方活动的猎物等。虽然豹没有天敌,但山中成年的雄野猪却是豹的劲敌。野外观测发现,当豹过于接近野猪群,可能会引起大公猪的反击,此时豹也只能选择逃跑。
很少有关于华北豹的体重数据。虽然学术上认为伊朗北部的波斯豹可能是体形最大的豹亚种,公豹的体重可以达到90公斤,但一些科学家却谨慎地认为,华北豹可能也是一种体形较大的豹。这种观点某种程度上在山西省一些猎户的口中得到了证实:很多人都提到曾经猎杀过体重接近100公斤的老豹。
由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加速,华北豹的栖息地碎片化正日益严重。豹的种群都以一些保护区为核心向外做有限的扩散,而森林的消失和一些道路建设则正在逐渐地将豹的栖息地孤岛化,不同种群之间的连接已经越来越困难。就目前来看,华北豹个体间领地的共用有时显得非常频繁和密集,野外监测发现有些监测点会在很短时间内出现3~4只成年雄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有栖息地的面积已经难以保证豹种群的不断扩大。
这个问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豹。一旦出了保护区,豹就很难确保有足够的藏身之地和猎物。农耕开发、矿产开发、道路建设以及放牧、非法狩猎等因素不但阻碍了豹的扩散脚步,也使得其他物种的分布出现大面积的断裂带。尤其对于刚刚成年急需建立自己领地的小豹而言,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甚至危险的阶段:为了追踪猎物豹会走出去很远,一旦进入一个食物缺乏的区域,饥饿的豹就很容易铤而走险攻击家畜,进而遭到毒杀。
每年春季三四月份,华北豹会进入一个高潮期。此时雄豹会追随雌豹的信息而来,由于雌豹的数量远小于雄豹(雌幼豹的成活率低于雄豹且成年怀孕雌豹较容易因攻击家畜而被杀死),有时能看到数只雄豹追求1只雌豹的现象。后的雌豹会选择陡峭隐蔽的悬崖石缝或山洞中做窝,约在五六月份产下幼崽,通常2只较为常见。由于华北豹没有天敌,因此幼豹的成活率较高。到了夏季七八月份,幼豹即可跟随雌豹外出,并开始学习吃肉。如果能挨过冬季的严寒,幼豹到次年夏季或秋季就逐渐开始***生存,小雄豹此时就会离开妈妈,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华北豹:只生活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