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摘抄篇1
一、设计多元家庭作业的基本要求
多元家庭英语作业任务设计应该与教材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尊重个体差异,设计相应的难易不同的作业,让各层次的学生都乐意去完成。我们确保优等生“ 吃”得精, 中等生“ 吃” 得好, 学差生“ 吃” 得饱。 作业任务设计要多角度(听、说、读、写)、多形式(字母、单词、句型、对话、 短文等)、 多题型 (机械性的、复用性的、活用性的、智力型的、趣味型的、能力型的等)、多用性 (供新授课巩固和复习用, 课内和课外用)。 要按照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的程序编制作业题。 有机地将新旧语言材料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新学的语言材料是如何与他们已学的语言材料相联系,引导学生 “步步登高”,有抬抬脚就能摘到果子的喜悦。
二、初中英语多元作业的有效设计
(一)趣味型作业,使学生乐做
1.唱一唱:即把英语作业和音乐结合起来。爱唱爱跳是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把所学的单词、句型、对话编入学生所熟悉的歌曲中,要求学生回家后大声地歌唱,同时可以自己编些动作,帮助记忆,学生在唱中、跳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有关语言知识。
2.画一画:学生很喜欢画画,要求学生完成画画作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教学食物水果、人物等单词时,可要求学生在课后为单词画画,在下边写上英语单词,这样***画与单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加深了对单词的了解、记忆。另外,还可要求学生制作一份英语手抄报,通过画一画、写一写、评一评,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3.演一演:例如在学完七上Unit4后,布置学生画出自己的房间、学校等示意***,用英语标明各个地方,下次上课时边指***画边向“客人”介绍,效果很不错。使词汇得到了丰富,活用了语言知识。
4.做一做:例如在 “五一”、“十一”、暑假、寒假时,我布置学生自编英语报。一般先要定一个主题,如 Festivals, Sports, Favorite等,然后让学生定内容、构画版面、编排内容、配插***。完成这样的作业其实就是英语知识的获得和运用,同时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二)层次型作业,兼顾每个学生
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A、B、C、D等类别。A类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B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C类作业则介于两者之间。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作业,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就都愿意做作业了。
(三)生活型作业,给学生实践机会
“语言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英语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把英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英语知识,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收集、摘抄身边英语。如今,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只要稍加留意,学生们就会发现英语商标、广告、标牌处处可见,如“CCTV”、“KFC”“VCD”等。还有的同学喜欢用英文摘抄并背诵名人名言、歇后语等。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便可编制成一个精美的摘抄集。
2.设计粘贴标签类作业。初中生所学的英语大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文具用品、家居生活等。学了这类单词后,布置他们为这些物品贴标签,既可帮助学生牢记单词,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书写水平。
(四)合作型作业,培养合作精神
1.亲子合作作业。课堂40分钟固然重要,然而课后亲子互动也必不可少。可鼓励学生与家长进行简单日常会话,把学会的英语单词说给家长听,学到的英语歌曲唱给家长听,甚至讲英语故事给家长听等。例如学了Why do you like koalas? 这一单元第四课时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具有实用性的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写“动物海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和巩固,又有利于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感情,还便于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沟通。
2.小组合作作业。对于难度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的作业,往往学生单人当天完成不了,教师可设计一些能各尽所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小组合作作业,例如教完GO FOR IT 八年级下Unit 1,布置学生一个关于机器人的表演作业。其中有一组学生这样分工:一个成员复述Reading里的大部分内容,其他三位通过“机械舞”的模式来演示机器人的各种活动,让师生大开眼界。在学期结束前,布置学生自编、自导,而后自演小剧本,给整个学期画上个完美的符号。同学之间友谊加深了,合作意识增强了,有利于巩固班级凝聚力。
总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心设计的作业能成为英语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应该像认真对待课堂教学设计一样着眼于初中英语作业的多维设计,努力开发其应有的价值,让学生喜欢作业,期望作业。作业不再是学生沉重的负担,而成为学生幸福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刘晓娟.英语作业设置的“五化”策略[J].教师,2011,(1).
短文摘抄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积累词语
在当代年轻的作家中,韩寒和郭敬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十七八岁时就成为中国文坛的新星,也成为当前中学生崇拜的偶像,很多中学生常常感慨:“我什么时候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有名气的作家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写作能力甚至远远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习作往往词汇贫乏、语言干瘪或词不达意,因而缺少新意、缺乏文采。究其原因,其中重要一点是他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忽视了词语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组织、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为提高写作能力夯实基础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词语积累,培养学生从多方面积累词语的能力,丰富词汇,培养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抓住课本,以课本为范本积累词语
1.在预习课文时,对每篇文章(包括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都必须让学生掌握其意义及用法,重点是让学生记忆每篇文章的注释,以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然后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比如听写,确实不能理解的词语自己动手查词典等,这对那些学习不太积极的学生会起到督促的作用。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每学期就可以从二十多篇课文中积累大量的词语。
2.在分析课文时,通过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让学生积累词语。比如鲁迅的《社戏》一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朦胧”一词,我让学生比较它与“蒙眬”的区别,学生动手查阅词典,明白了“朦胧”一般是指暮色、月色等客观景物模糊,话语表达的意思不清晰和主观意识不清楚;而“蒙眬”是指“眼睛看东西模糊”。通过辨析,学生会很容易记住了这些成对的近义词,同时发现了这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这对学生应对中考十分有利:徐州中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项“积累与运用”,每年必考两个词语选择,给出两个近义词,让学生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学生结合平时的积累,再联系短文,能很容易选择出来。
3.通过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积累词语的灵活用法。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里的“标致”本义是“漂亮”,而在这里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憎恶的感情。教师在讲课中要结合具体语境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让学生既掌握词语在句中的真实意思,又明白要准确理解词语,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分析。这样在积累词语的同时,能了解同一词语的多种用法,从而较为灵活地积累词语,积累词语的本义和延伸义。
二、从教师的课堂用语中积累词语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在重要知识点上要精心揣摩:该用什么语气,用什么句子,甚至一个词语修饰。教师在课堂上肯定会使用大量的生动形象优美的语句,将其中的一些精美词语让学生记录下来。学生在积累词语的同时,还能开阔视野,强化听讲的效果。比如在讲解《范进中举》一文时,分析范进、胡屠户和周围人形象时,笔者用到很多成语,如“孜孜以求、平步青云、趋炎附势、前倨后恭”等,笔者把这些词语课前板书在小黑板上并进行讲解,学生明白了意思,也学会了运用,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三、利用课外阅读积累词语
学习语文一定要大量阅读,才能会用好词语,写好文章。笔者在课后布置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阅读优秀的杂志,比如《青年文摘》、《读者》等,不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就算了,笔者会布置学生一些问题,其中就有一项:把文章中好的词语摘抄下来。可以制作卡片、摘录名言警句等,并把这些词语进行分类摘抄,比如写人的摘抄在一起,写物的摘抄在一起,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晰,力求做到词语积累,有的放矢,需要时从记忆的脑海中把它撷取出来。
四、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词语
语文从生活中来,学习语文不只是从课本中获得知识,也可以从生活中积累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运用大量的生动形象、有生命力的语言,如网络语言、时鲜词语等。比如时下流行的一个词语“给力”,报纸上能看到,打开电视能听到,它既可以作形容词,又可以作动词,利用好,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作形容词时,类似于“牛”、“很带劲”、“酷”,下力,尽力。如:“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尤其是当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振奋时,我们就可以说:“太给力了!”作为动词使用时,相当于“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如:“大家给力啊!”可见一个新鲜的词语使用合适,会使句子生动形象,精彩到位,当然也不能滥用,要适时适量。
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上几点,就能积累大量的词语,但这不是最重要的目的,积累词语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应该在平时注重对学生加强字词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词语的实际能力。如笔者让学生把积累的词语遵循语法规则,准确流畅地用在造句中,这样使学生掌握了造句的常识规律,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词义,选择恰当的词语表达思想感情。
笔者经过长期积累和训练,纠正了学生作文中滥用词语、词不达意的现象,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作文中不再是重复使用几个干巴巴的词语,大部分学生能充分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对人、事、物能较为详细生动地叙述或描写,文章中用词不当的毛病也极少出现了。他们甚至还能根据不同的语境选用差别细微的近义词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在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上,学生的反应比较快速准确,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把握得比较准确细腻,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州名师编写组.中考新航标(语文).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12.
短文摘抄篇3
【论文摘要】目前,英语教学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待提高。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通过微机网络与国外展开交流合作己是常事,各行各业都时常要以文字形式和世界各国进行交流,英语写作具有了很大的实用价值。写作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其主要原因如下:
1. 写作是一项最为方便、最为经济的英语活动方式,一支笔、一张纸、一个人就可以开始。何时开始、何时停止、按什么速度和方式进行都可以由学习者自己自由决定,不受其他力量的干预和限制。
2. 英语写作联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写作运用的媒介是书面语,书面语要求表达清楚准确,结构优美正确。因此,进行写作训练自然会有助于学生恰当地把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更严格地掌握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
3. 英语写作练习可以推动其他三项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写作是一种语言生成技能,是一种内心的编码过程,这一过程与口语活动所必需的内心语言编码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写作练习必然有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同时因为写作有利于提高对词汇和语法的应用能力的提高,又必然会拉动其他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4. 写作是一种实用的语言技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用英语写东西包括信件、简历、电子邮件、报告等,英语写作将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需要。尤其是为了获取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用英文撰写文章、报道并发表于国际性报刊杂志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虽然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平均时间至少在7年了,但通过调查了解以及在日常教学中发现,他们的写作能力较差,写作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和困难。
学生感到英语写作难,最主要的5个方面是:(1)词汇问题。英语词汇量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单词拼写能力差,经常出现拼写错误。(2)在写作时不能用英语思维,经常用汉语翻译,以至经常性出现中文式英语。例如,所有的“旧”都是“old”,“电视”都是“tv”,所以连旧货市场的“旧电视”都是“ old tv”,而不是“ used tv set”。这种思维定势同样导致造句的毛病。(3)语法有很大问题,因而无法写出正确的句子。(4)缺乏语篇方面知识,不清楚该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审题马虎,有的学生只扫一眼题目就落笔,也不管跑题不跑题。有的学生审了题之后,不怎么考虑文章的意境就急于动笔。因此立意就出现了两个极端。要么立意太低,导致文章平庸。要么立意虚高,导致文章空洞无物。(5)在写作开放性或半开放性作文时经常不知如何下笔或不知道该包括那些内容。有的学生由于不会选材,把文章写成了流水账。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作者主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来考虑。
一、学生要注意积累
(一)词句的积累
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进行语言输出。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首先要突破词汇这一基础关。因此,有一定量的单词积累是前提。一篇好的英语习作中必然有优美的句型。为此,要对所学习的常见的句型和习惯用语反复操练,以达到脱口而出,用之即来的程度。平时,应该把所学过的有关短语分类记忆,把常见的,最适用的摘抄在一起随身携带。见到某种景致便可触景而发,用英语来描述,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惯,养成了英语思维的习惯,便可大幅度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段的积累
从字,词到句再到篇章,这是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有了词和句型的积累才能组词成段,组段成篇。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是在于模仿,在于背诵。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因此,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一电要多看多背。此外,还要看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培养语感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并且从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体味地道英语的结构谋篇。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
课堂写作策略训练是可行的、有效的。应该进行系统的写作策略的训练,培养他们自主的学习态度和***的学习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展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要求学生根据作文题的要求写出150词左右的短文,内容连贯,文章通畅,没有严重的语法错误。这看上去似乎要求并不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的学生不多。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英汉表达的文化差异,不会用英语思维。我们的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句子结构,句子类型及篇章组织上存在的问题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及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有关。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模式,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不犯或者少犯 chinese english的错误。
(二)强化改错训练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从基础抓起。当然,正确的指导,规范的训练及有效的批改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短文改错的命题恰恰是把学生平时在用英语写作是常犯的错误放入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短文中,让考生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进行改错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学习方面的不足有更清楚的认识,通过改错训练,检查时就会有意地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常犯的错误。
(三)注意学生英文写作的反馈
要让每个学生投入到积极的写作中去,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下广泛的思维空间,就要处理好学生的评价问题。评价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最后达到提高综合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巧妙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
作为一种输出的写作必须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而这个目的最好是有交际意***的、有信息的,即写作应该体现交际需要,在这方面网络有很大的优势。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在网络课堂上,学生可以交互、协作、自主学习。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策略知识的增加非一日可成,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任风雷、徐春山,写作焦虑、写作策略和英语写作的关系[m],宿州学院学报,2009.
[2]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3]程春梅,一项关于写作策略教学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龚白蓉,大学英语写作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短文摘抄篇4
课外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于一个学生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养,甚至长远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理应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这两种素质的培养仅靠课内学习都是不够的。当今时代,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时时更新。中学生要想在校园里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得去主动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不断充实自己。课外阅读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对中学生而言,如果把社会和人生当作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课内学***仅只是翻开了第一页。要想深入地读这本书,理解其深远的内涵,中学生就必须涉猎各种书籍,将前人已总结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然后再进行思考和创新。这种兼容百家的广泛阅读,是中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
然而,我们的中学生阅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应试压力使得他们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激烈。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偶尔翻翻自己喜爱的课外书,也可能会被家长或教师严令禁止。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指导,部分中学生迷恋武侠、言情小说和庸俗杂志,致使学习兴趣丧失,严重者甚至荒废学业,误入歧途。
事物均是有两面性的。我们万不能因噎废食,因课外阅读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而否定它的积极作用,这显然是不明智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无疑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需要家长和教师用适当的方法指导。
有效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是阅读材料的正确选择和阅读方法的科学构建,即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
“读什么”的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宽泛,但好的课外阅读指导应该是既宽泛又具体。老师不仅要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和阅读范围,还要开出泛读、精读书目,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每学期要读一至两部文学名著。语文教师可以在开学时给出书目表和阅读要求;学期中抽查读书笔记或跟学生一对一谈话;学期末再以班级为单位来个读书交流会。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会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也会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报刊征订时,老师可以推荐学生从《中学生阅读》《中华文摘》等适合校园阅读的报刊中选订一两份,并开设阅读课,适时进行点评性指导。这样变空泛为具体、变被动为自觉,自然会激发学生长期的阅读兴趣,优化阅读效果。
“怎么读”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对于中学生来说,最广阔的阅读世界不是在课堂,也不是在老师开列的书目里,而是在阅览室、***书馆、书店和网上。用自己适合和喜欢的方式读书,效率自然是最高的。
但是作为老师来说,我们应该根据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像如何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如何做阅读笔记、如何摘抄借鉴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怎样有选择地泛读,和有目的、有重点地精读,这是为了满足当下社会对快节奏和高效率阅读的需求。
泛读是课前课下、茶余饭后随意翻阅的一种阅读方式,是一种休闲式的精神调剂,自然不必注重目的性和功利性。但阅读既然是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就不可避免地要受道德、法规、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清教徒不大会对克林顿的绯闻感兴趣,卖红薯的老头儿也很难去关注股票的涨跌起伏。因此,泛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扬弃和选择的过程。弃我之所弃,才不至于被纷繁芜杂的无用信息充塞头脑,一无所获;择我之所需,方能广采博收,构筑起宏伟的知识殿堂。
精读是建立在泛读之上的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研读。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著名学者都是从广泛阅读中获得灵感,进而发现有价值的研究命题,再通过钻研相关书籍和资料去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的。一般来说,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自制力不可能太强,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他们的精读意识。譬如,有的学生想明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教师可以鼓励他阅读相关的知识短文或科技报刊,自己去理解归纳;有的学生对哲学感兴趣,教师可以让他读读《矛盾论》,翻翻哲学词典或中外哲学史;有的学生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则要推荐《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名著,让他感悟叙事与写人的精妙手法。明确的目的性可以把课外阅读纳入日常的学习范畴,使之成为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升华。
泛读、精读是相辅相成的。怎样自由地转换,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随着阅读的广泛和深入,学生自然会准确把握,并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短文摘抄篇5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施教的老师,更新教学观念,势在必行。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动起来,坚决摒弃过去一味的给学生灌的陈旧观念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要让学生自己读文章,自己发现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罗素说的好:“学生会学了,你就成功了,你的教学就成功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传统的教学总以为,课堂是解决问题的地方,谁把问题留给学生,那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让学生产生新问题的过程。为什么知识越渊博、阅历越丰富的人,越是谦虚呢?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知道的东西很有限,而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一个没有问题产生的课堂,根本谈不上成功,更谈不上优秀。
(二)科学处理教材,力戒舍本逐末
语文教材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作品和文学作品的集锦。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力求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本为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不解决好教材问题,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教材不仅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给了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和道德修养的熏陶。再说,高考题有材料在课外、知识在课内的特点。因此,加强课本学校和文本阅读方面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扩大学生视野,力戒坐井观天
语文教学,语文备考,不能形成“打头顾头,打脚顾脚”的局面。有人说,语文学科就是“杂学”,“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些说法,确实很有道理。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把扩大学生的视野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语文教学成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诸如印发一些精美的诗文、短文,供学生阅读、背诵和仿写;加大课外阅读,鼓励大量订阅语文报刊;语文早读内容放开,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宽松的阅读环境;大力推选语文摘抄本、贴抄本和精华本,定期检查评比,鼓励传阅传抄;开展课前演讲,提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加强学科教研,力戒闭目塞听
学科组老师要注意经常交流信息,并及时对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以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对某篇文章的教学技巧运用、处理教材的方法和教学过程体会进行探讨。同时,语文教师又要经常和外界交换信息,向报刊杂志学习,向有造诣的教育教学专家学习,从网络中搜寻信息。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还要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今年的高考试题。从中领悟高考的变化,从而把握语文教学的大方向,找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找到最优秀的、最有针对性的备考路子。教师若孤陋寡闻,闭目塞听,很难想象其教学效果。
(五)狠抓规范作文,力戒随心所欲
短文摘抄篇6
一、树立学生信心
高三这一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学生很着急,而越着急,学习效率越低。因此,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在教学中,要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他们平等相处,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阻碍英语学习的消极因素,让他们放下包袱,这样才能使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他们才有写的欲望。
二、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强语言的输入
英语的书面表达无疑是一个语言输出过程,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对平时学习的语法知识以及词汇、句型、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怕书面表达,主要原因是知识储备不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首先就得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大语言的输入量。背诵式输入是行之有效的,它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记住其优美的语言,以及创造性地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国内研究者们较一致地认为背诵文章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了解,内化语言知识结构,对情感的表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重视由词、句、段到篇章的背诵
1.词。以单元为单位,每个星期坚持听写,并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词组造句,不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当堂举例造句,在课后也要求他们用重要单词和词组造句。
2.句。首先,背诵课文经典句子。例如:① But inorder to get married, I need a job, and in order to get a job, I need a PhD. ②People who listen to Hawking’s lectures sometimes fi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him.
其次,摘抄美句、固定句型。如:(1)There be 结构。① There were many students holding an opposite view. ②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don’t agree. (2)It 结构。It is certain that fresh air and exercises are more valuable than medicine. (3)强调句。It was not until she took off her dark glasses that I realized she was a famous film star.(4) 倒装句。Only after Mary read her composition the second time did she notice the spelling mistake.
再次是背诵一些名言警句、谚语等,每天一句,定期检查。例如: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交。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Don’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毕。
3.段。背诵课文中的优美片段,既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又能促使他们将所背的美文化为己用。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在作文中写出一些经典的句子,让人眼前一亮。
4.篇章。在高三这一年,主要让学生背诵高考范文。
(1)让学生把高考范文摘抄下来,同时注意练习书写。
(2)把范文中的短语、固定句型写在文后,并注上汉语意思。
(3)利用早晚读或课余零碎时间让学生熟读并背诵。在背诵方法上,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一周一篇范文,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以5―8个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让小组长在课余检查本组同学的背诵情况。教师则以抽查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4)把范文改成完形填空来进行练习。
(5)默写整篇范文。教师也抽样检查以了解情况。
(二)坚持进行英语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阅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可以选择历年高考的阅读理解文章和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美文让学生阅读。这些阅读材料体裁多样化,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而且题材生活化,涉及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个人情感、人际关系、饮食健康、科研报告、环保低碳、心理行为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在阅读练习中,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让学生了解布局谋篇,同时精读某些词句,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
三、教师加强有效指导,开展针对性专题写作训练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之后,就开始进行专题训练。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看***作文、半开放作文等大专题,再细分成小专题。如应用文专题,可分为书信、电子邮件、日记、通知、演讲稿、便条、启事、请假条等小专题。每周一个小专题,让学生逐个掌握好。
笔者先让学生欣赏一篇范文,让他们列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作为写作范例,再根据范文的类型找出同类型的写作题目,通过对范文以及写作题目的分析,让学生仿写一篇文章。有了范例和前面积累的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写起文章来便得心应手了。几天后,让学生再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这次要求当堂限时完成,不许借助原来的范文,***完成,就像考试一样,只凭一张纸、一支笔。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巩固所复习的题型。当然,学生的作文中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在写完作文后,让学生尽量抽出时间全面检查是否有语言错误,如:拼写是否有错;标点符号以及大小写是否有误;名词单、复数是否有错;主谓是否一致;动词时态是否有误;有些表达是否属于“汉式英语”;词序安排是否得当;有没有不完整的句子。值得一提的是,修改定稿阶段,学生应该特别检查短文是否使用了自己没有把握的词、句。如果用了,应避免使用它们或尽量换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再就是让学生学会用词典。只要学生对自己的习作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勤查词典,对语言的判断力一定会不断提高。当然,教师的批改对于提高文章的质量,减少语言、语法方面的错误也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批改方法:或当堂写作,当堂批改;或个别面批;或课后批改,抽出学生的错句,要求全班一起来改错。这使得学生原先觉得沉闷的作文课变得充实而有趣。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文水平一点点在提高时,便有了写下去的信心和兴趣。
四、重视书写
书写规范、清楚,卷面干净、整洁的英语书面表达容易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因此,笔者平时严格要求学生重视书写,凡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涂改超过两处的作文需重新抄写再上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书写大有改观。
短文摘抄篇7
关键词:阅读积累;摸索规律;模仿创造;感悟技巧
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写作能力历来都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然而,说起作文教学,每位教语文的老师都感到头痛:出力不少,效果不佳。那么,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作文教学必须“双管齐下”,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课外联系生活多读多写,课内结合教学教给方法,模仿创新。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明显提高。
一、广泛阅读,多多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精辟论断,即是很好的证明。广泛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积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广泛阅读首先要重视语文课的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每篇都堪称典范。每一段、每一句话,甚至一词一字,都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千锤百炼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习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法,体会其思想意义。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读文章千字左右。鼓励学生自己订阅报刊。每星期举办一次课外阅读欣赏课,鉴赏和评析中外名家精品。寒暑假要求学生至少读一本中外名著,写出读书心得,开学后互相交流。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摘抄本,将好的词、句、段及全篇原文摘抄,以便巩固记忆,加深理解,激发创造。另外,要让学生多背诗词、名言、警句、名篇。这些积累多了,对写作有极大的帮助。
为提高课外阅读效果,我经常提醒学生,一要选好书来读。二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选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三要学生阅读时从思想意义、写作技巧、语言技巧分析文章的所以然,日久天长,渐渐摸索写作规律。
二、课外多练,摸索规律
课外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只有反复训练,才能熟能生巧。在训练中指导学生多体味、多揣摩,学生才能从中悟出其规律,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
就方法来讲,我认为写日记是最佳举措。写日记可以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为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教师要求学生每天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评出写得好的日记并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借鉴,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写作能力,组织学生为黑板报、墙报、广播站编写稿件,开展编写“手抄报”活动。开展各种写作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使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发现和培养语文尖子。参赛者往往面广人多,兴趣盎然,效果良好。各级教研机构,语文报刊组织的竞赛活动,语文教师也有责任积极组织学生认真参加。这些有益的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练笔渠道,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的写作才华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结合教学,模仿创造
模仿是创造的前提,是手段;目的是打好***写作的基础,培养创造能力。实际上许多知名作家和诗人都经历过模仿这一阶段。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多模仿,在模仿中领悟写法,从而有所创造,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在教学中,让学生认真领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和作者观察、思考、表达的方式,吸取其中的思维成果和写作技巧,化为自己的修养和写作技能。
例如,教《猫》一文时,结合课文对猫的描写,引导学生体悟形象美、结构美,使学生理解“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品读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随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课文练习写作,题目自拟。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写出了《我家的小八哥》《小狗花花》《爱猫》《鱼缸中的生灵》等类似的作文。模仿名家学习写作,既能写深刻,又有创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样学一篇课文,模仿作一篇短文,逐渐形成能力,当然在模仿的同时,要依据“仿中有创”的原则,教师应大力提倡突出个性,开拓创新。
四、课堂作文,感悟技巧
课堂作文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事物的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写作文贵在创新。每出一作文题,都要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立意,去选择材料,写出有独创性的文章。
例如写《小街》,可以从头到尾描写小街一年四季的景色。也可以先以小街景物描写入手,再写一邻里有难,众邻里关爱相助,结尾议论揭示主题:这是一条邻里互助祥和的小街。还可以从小街现在的美景写起回顾小街的历史,展现新时代小街的变化。
再有,从实践中感悟技巧。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总结出学生作文中比较普遍的几个问题,作文课堂上,列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拿出比较典型的一两篇学生习作,教师与学生共同来评析修改,之后,总结出写作的技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自己的习作中总结出写作的技巧,想来是自己的经验了。这般来感悟写作技巧,学生写作水平会提高很快。
总之,要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得到提高,作文教学必须“双管齐下”,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课外联系生活多读多写,课内结合教学教给方法,模仿创新。这项工作非常繁琐,然而这却是出路所在。
参考文献:
钱威.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3.
短文摘抄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阅读训练;阅读能力
【中***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71-01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老师可以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可以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摘抄评价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教学提一些建议,并将这些建议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就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这项活动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材料的选取选用适合程度的语言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从文章的难易程度来看,如果所读材料生词过多,难免要不停地查阅字典,如果句子过分复杂,每句都须反复推敲,那么学生必然很快失去阅读兴趣。因此所选材料应以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为基础。遇到少量的生词可以猜测其意义。猜测对提高外语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从文章的体裁来看,所读材料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阅读材料的趣味性也必须十分注意。阅读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培养起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将会迅速提高。阅读策略的培养在进行阅读前后甚至同时,适当插入一些特殊的训练对提高阅读效果和培养阅读能力大有好处。这些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利用上下文揭示词义,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词类形式,迅速抓住基本思想,并学会使用字典。学生必须逐步学会通过分析词的结构以及上下文关系帮助理解词义。阅读短文还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原则,按“全文、段落、句子、词语”的步骤阅读文章。可采用通读、细读和复读的方法找到最佳答案。在通读、细读和复读中,复读尤为重要且行之有效,通过复读来审视、推敲答案,提高答题命中率。只有通过增加难度,克服阅读中的困难,才能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速度的提高对阅读的要求,首先是理解,其次是速度。读得快,不理解等于没读,能够理解而阅读速度太慢,则效率太低,意味着阅读能力不够。
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能力必须注重有效的训练,即训练时必须讲究适度梯度力度。训练犹如登高,坡度太陡,使人无法攀登,当然不行,但如果坡度过于平缓,也会让人无法领略克服困难的愉快而丧失攀登的兴趣。因此,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跳一跳”便“摘到果子”。讲究“梯度”,就是要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一步步登堂入室,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加大训练难度,训练起点不要高,但要求要严,训练要实,讲求实效,要紧扣课本编制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第一步,教师为学生示范:如何将深广的阅读知识、阅读理论、阅读方法,充分运用于阅读的具体过程中,示范课文可以是各年级教材中各单元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第二步,找来难度不大的自渎课文,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理论和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具体自读课文。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因人而异的点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