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全诗篇1
链接一:杜甫《春望》
【原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杰作,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诗歌情景兼具,感情强烈,格律严谨,气度浑厚,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接着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情于景,为全诗创造气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蕴含丰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连连,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诗人多么盼望得到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侯的一封家书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因消息隔绝,致使久盼的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样的境遇很多人都有过,自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因为战争的缘故,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象远方家乡的惨凄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无奈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乎要插不住簪子了。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链接二: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原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时所作。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十一月初四,诗人当时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思量报效祖国。诗人渴望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经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此诗感情深沉悲壮,凝聚着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深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表达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常常躺在床上;“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窘迫的生活现状。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表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也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
可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
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年迈多病,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重任了。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年近七旬老人仍抱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思”而夜深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诗人脑海中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思夜想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仁人志士的心声,是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民族正气。辛弃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张元干有“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的感慨,这些不朽的精神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链接三:岳飞《满江红》
【原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直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惨象。他少年从***,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为己任,转战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有朝一日能“收拾旧山河”。
这首词所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概。上片通过描写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则表达雪耻复国,重整山河的壮志。
烽火连三月全诗篇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望中所见,这两句高度概括,极其沉痛。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飘摇,恶狼当道,诗人处在颠沛流漓之中,国已不国矣;暮春时节,昔日繁华似锦、车水马龙的长安城如今却是草木丛生,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的衰败之景。诗人睹物伤怀,伤国之情油然而生,心情低沉而悲凉。正如前人吴见思《杜诗论文》中所写:“杜诗有点一字而神理俱出者,如国破山河在,‘在’字则兴废可悲;城春草木深,‘深’字则荟蔚满目矣。”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也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比,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国破”而只空留“山河”,“城春”而只长“草木”,其破坏之惨,人烟之少,以及由此激发的忧国情绪,都从正反相形中表现出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这联写花写鸟,紧扣诗题的“春”字,借此来表达了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因感叹时事,看见鲜艳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诗人感触异常。花鸟本是让人高兴之物,而在此时此刻却反使人见之而泣,闻之而悲,足以见得诗人内心的忧伤。在此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痛愈痛,使悲愈悲。诗的前四句,都统在一个“望”字中。诗人时而俯首,时而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联写出了战争时间之长,家书的难得可贵。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天下大乱了二年多,而眼前发生在长安附近的战争,到如今已持续了三个月,战火仍没有中断的迹象。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很正常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在此诗人那种忧时伤别的情感表现得更为深沉和具体。“烽火”句承“感时”句,“家书”句承“恨别”句,不仅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情感也一泻而下,忧国思家之情,回环往复,感人至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战争年代,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大的艺术感染力。
烽火连三月全诗篇3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终当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烽火连三月全诗篇4
《望岳》《春望》《石壕吏》三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品,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情感:
1.蓬勃向上的激情。《望岳》共有三首,课本中选的这一首是咏东岳泰山的。当时,杜甫刚二十四五岁,正是激情澎湃的青年时期,因此,此诗字里行间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岱宗夫如何”开首一问,充满了惊叹仰慕之情;“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烘托出泰山之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个“钟”字,形象地表达了他情注大自然的胸怀,一个“割”字有力地突出了泰山的“奇险”;“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鸟儿已经还巢了,却还在目不转睛地望着它们,可见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意愿,由此也展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其蓬勃向上的青春激情跃然纸上。
2.强烈的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悲凉的气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移情于物,情不自禁地感时伤世。诗的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悲情:“烽火连三月”,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杳无音信,更觉“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短发稀疏,几不胜簪,感叹自己苍老之快。全诗触景伤怀,深沉含蓄。
3.诚挚的悯民之情。《石壕吏》也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其中“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极其形象地渲染了官吏如狼似虎的横蛮气势和老妇悲苦诉说的可叹情态;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老妇面对官吏逼问的第一次诉苦,但官吏并不为之动容,毫无同情心;她只得继续第二次、第三次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直到最后不得已,自己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妇被抓走了,诗人通夜为之悲伤。全诗于叙事中饱含着对苦难百姓的无限同情。
烽火连三月全诗篇5
依照全诗的意义来看,这句话是曹操对人才渴望,希望天下英才归其所有的自我表白。意思是:“人才啊,你徘徊在各个君主之间,不知该依附谁?我将用山与海一样的胸怀来接待你们,你们来归我的帐下吧。”因此这里“绕树三匝”的“三匝”应该解释为“多圈”,表示“徘徊不定”才比较合理。如果用“三圈”来理解则很难符合原诗的本意。
这里就涉及到在古汉语中关于 “三”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三”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意义十分丰富的词,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四版)中有特别的提示:【注意】古代汉语中“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数。根据这一重要的提示,结合在古诗文中出现的含有“三”的句子,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东风染尽三千倾,白鹭飞来无处停”等。这些诗句中“三”都以约数出现,都是泛指多数、很多。“三”作为约数,应该追溯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周易》中,卦象“三”代表乾,也就是天,卦象“三三”代表坤,也就是地。两象重合便为天地万物,所以“三”通常以“多数”的意义出现。《说文解字》中对“三”的解释为“天地人之道也”。也是泛指多数,而非确指。人教版教材《鸿门宴》一文中:“(范增)举所配玉示之者三。”中的“三”也作“多次”。《论语》中也有“三思而后行”等语,皆作“多次”解。
“三”也有确指的时候,但作确数解时,多半有明确的对象和宾语,以及有明确所指的语言环境。如《左传・昭公七年》:“士文伯曰:***不可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又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晋王)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古文观止》)《孟子・尽心下》:“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事。”(《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这些句子中“三”均作确数,带有具体的宾语和所指对象,或者根据语言环境,需要解释为确数“三”。
“三”还有以序数词出现的情况,解释为“第三”,后接的宾语是可以进行顺序排列的名词或者根据语言环境需要进行顺序的排列。如《商君书・修权》:“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李白《扶风豪士歌》:“洛阳三月飞胡沙”等。
从另一方面来分析,根据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的解释,“三匝”的“匝”为“周围”,如此来看,“三”就更应该以约数出现,只能是泛指。再看诗的后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的是《韩诗外传》中的典故: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天下之士”,意思是周公忙于接待天下贤士,吃饭也没有时间,当然其中的“三”也是约数。曹操一生遗留下来的作品不多,从《曹操诗全集》中为数不多的用到“三”的诗中,也多以约数出现。如《短歌行》(其二)中:“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引用的是“三分天下,二分归周”的典故,也不是确指,是指姜子牙协助姬昌修德理***,致使商朝统治下的大部分地区被周占有。《对酒》中:“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三”和“九”共用,也不是确指,而是泛指一种“民安宁,仓粮丰足”的现象。
烽火连三月全诗篇6
一、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揭示了作者的感情基调,有的标题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如:
乡 思
【北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标题中的“乡思”二字是理解全诗主旨的关键,通过标题我们能够迅速把握此诗的情感――思乡。全诗的内容是: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随着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也愈来愈浓。
二、读作者
“诗言志”,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不同,所以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要从诗人的生平方面加以突破。如: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是唐代诗人,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转变。他的诗多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这首诗写于757年,安史之乱后,杜甫被安史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诗人家国之痛更加浓烈。
三、读注释
注释有时介绍了写作背景,暗示着本诗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了疑难词语、地名,有助于对诗句的理解;有时介绍了相关诗句,暗示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等。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注释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到,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四、品意象
无意象无以为诗。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结合。可见,意象在诗歌的表情达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唐】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色彩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再结合末句便知,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五、品关键词、句(诗眼)
诗词中的某个词语或句子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词语或句子叫“情感语言”。如抓住了它们,把握思想情感往往既快又准。如: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孙自可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留”是全诗的关键词,通过它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六、品典故
古人在创作时,喜欢借助一些典故来表达情感。如果掌握了这些典故,就有助于我们把握作品的主题。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比如,其中就运用到了廉颇的典故。廉颇为赵国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后秦攻赵,赵王想重用廉颇,便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然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颇“一饭三遗矢”,赵王以为廉颇已老,终于不用。词中将这一典故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以上所谈是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鉴赏活动中加以不断实践,就可以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烽火连三月全诗篇7
(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
(5)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6) ______________,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8)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9) 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10)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11)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1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1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15)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6)***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杜甫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就是这种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
(1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周敦颐的《爱莲说》)
(19)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20) 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23)我们应以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面对当前世界风云变幻的局势,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奉献是一种精神。我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颂扬这种精神。
(25)思乡是一种情怀。我们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第44期4版参考答案:
《武夷山中》
1.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墨梅》
1.花色浅淡,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诗词填空(一)
(1)会当凌绝顶
(2)归雁入胡天
(3)枯藤老树昏鸦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5)皆若空游无所依
(6)***通人和
(7)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8)长河落日圆
(9)受任于败***之际
(10)雪上空留马行处 海内存知己
(1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我言秋日胜春朝
(13)柳暗花明又一村
(14)此事古难全
(15)黑云压城城欲摧
(16)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17)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濯清涟而不妖
(19)燕然未勒归无计
(20)天街小雨润如酥
(21)随风直到夜郎西
(22)赢得生前身后名
(2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烽火连三月全诗篇8
关键词:审美情趣;押韵;诗歌
教读诗歌时应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解读和鉴赏古诗的能力,让学生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从感悟和创新中步入诗的意境,获得思想的启迪。
我以杜甫的《春望》为例,用“四读”(即吟读、译读、品读、写读)之法来粗略地谈一下提高学生解读和鉴赏古诗能力的方法。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吟读
所谓“三分诗七分吟”,吟读是我们破解古诗的主要方法。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吟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
我在教授《春望》时,首先让学生,标出本诗的停顿,如全诗均可以划分为“二三式”朗读(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根据韵味和情感的需要,也可以指导学生在颔联中读出了“二三二式”(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感的重心自然地落在“溅泪”“惊心”词语上。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示范吟读,让学生体味“吟”的味道,同时还可以发现自己吟读的不够准确的地方。由此,我得出的吟读要求是:(1)朗读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声音要有起伏,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2)读准诗的节奏,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恰当的停顿;(3)读通全诗,读准字音,在把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读出情感。
二、译读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得精练,讲究锻字炼词。在译读时,我结合一些教育大家的做法,适当渗透了“以诗译诗”的方法。译诗之前,我先请学生读注释,然后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以诗译诗”,最后经过大家的争论和老师的补充,创造出一首现代版《春望》:
国破家亡,山河依旧;
城中春色,草木茂盛。
叹时局,缤纷的花儿陪我留泪;
怨别离,哀怨的鸟鸣伴我心悸。
战火连绵,燃至三月;
家书珍贵,可抵万金。
苦痛中,白发挠得更少;
忧愁时,簪儿却插不进。
翻译结束,再请学生大声朗读的新诗句,以此加深对内容的了解。由此,我认为翻译诗歌要做到:语言应凝练、能押韵尽可能押韵、在原诗的基础上解释扩展。
三、品读
要真正地读懂古诗,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品读诗文至关重要。
俗话说:“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
我在教读《春望》前,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杜甫其人、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杜诗的风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了解,认识了杜甫这个人物,体会了他创作此诗的背景,更为自己去赏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我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过程中,让他们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咀嚼、品味,并要求他们品出特点、品出诗味、品出诗歌词句的细微之处。如首联中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写出了战乱后长安城的荒凉凋敝。诗人在此名为写景,实为抒感,融情于景,为全诗营造了哀伤的气氛。
四、写读
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让学生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展现诗歌表达的内容、意境和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法。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春望》时就提出了在原诗基础上的创作要求,并告诉学生可以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意境想象再现此诗,最终,学生们都能各抒己见,或多或少地谈出与众不同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事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在古诗词教学中,我就是通过教材中的文本为范例,教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并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学,***去探讨知识,猎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