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毛佩琦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学热,很大程度上是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在他看来,中国对外宣传的力度依然不够,关键在于语言体系的迥异,中国人能获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寥寥无几,中国人的语言不能为西方世界所理解是原因之一。孔子学院的语言传播工作显然很重要,但只教授语言不够,更重要的是把语言作为东西方交流与互通的桥梁,传播中国人的理念。
2004年,他走上央视《百家讲坛》,揭开明史黑暗而神秘的面纱,将明朝帝王的种种悬疑故事一一破解,观众为之拍案叫绝;2006年,他为一部网络走红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提笔作序,成为掀起“明史热”的第一人,随后他眼中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明史开始走进寻常百姓的视野;他更是最早提出华人应具有身份认同之观念,警示国人当回顾历史追溯先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坦言,对外传播不仅需要世界读懂中国,更需在行为方式中展现中国人的优秀价值理念,传承共享天下之福的中国天下观。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引着国人前仆后继的追寻和保护,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国学热”,在毛佩琦看来,国学即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中国的中医、土木结构四合院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思想、秩序以及合理的尊卑,而国学热,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在物质层面与西方的差距微乎其微,然而中国的思想却是多元的,拥有集儒家、法家、兵家、道家及佛学融于一身而***于世的中国文化,这正是中华民族与西方世界的区别。
历史,大众需要通俗解读
近年来有一股通俗历史读物热,为什么?在毛佩琦看来,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重视历史。这是传统,或者说,中国人多少都有点历史癖。当爸爸对孩子说,咱们的老家如何如何的时候,他已经在向孩子讲述了历史。大多数人都以知道点儿老辈子的事为荣,以知道历史上的事为荣。在民间,能历数历史掌故的,常会受到人们尊重。这是我们特有的民族品格。对于历史,民众需要通俗解读。
毛佩琦认为,百姓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套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伦理意识和感情寄托。对于大众而言,和象牙塔里的史学著作相比,他们更愿意倾听和相信草根们对历史的解读,这不仅仅因为草根所使用的语言和解读方式更容易被大众理解,更因为大众与草根在感情上更为亲近。他们潜意识中认为那是自己人,说自己人的话。由此,在不脱离学术规范的条件下,毛佩琦寻找到了适合大众理解的语言形式,并把遥远神秘的历史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他撰写的文章《历史,民众需要通俗解读》即指出,要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历史是什么,这是史学家的责任。
毛佩琦告诉记者,如今许多人把阅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通俗易懂的历史度为当成一种时髦。热爱本民族的历史,追述自己的来源,正是大众对民族身份的集体认同。认知和理解自己的历史,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有利的。
完善香港国情教育
当前很多港澳台地区的青少年,因从小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对中国历史有诸多误解,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向他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呢?毛佩琦认为应从经典著作出发,在学校推行孔夫子的教育理念,如有教无类等,并给予青少年平等的教育机会。
香港的青少年存在的误解历史的问题在内地也有存在,这需要改善教育。目前内地存在的问题是教育投入不够和不平等,边远地区的教师待遇根本无法与北京四中等等学校的待遇相提并论。事实上,真正的发展是要把县城的优势延伸到最基层去,延伸到边远的地方去,真正发达的国家也不仅仅是GDP的多少,而且还要消除城乡差别。
他认为,要真正推动教育进步不是把教育资源都集中到城市和县城,而是把城市的优势深入到乡村。
目前,内地每年都会邀请港澳学生来清华、北大进行国情教育,但讲的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及经济形势,鲜有谈及明清之前的历史问题。作为史学家,毛佩琦认为国情教育应该告诉学生们中国的落后和偏远地区的贫穷,港澳台同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有振兴中华的责任,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重担,要让港澳同胞和内地民众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这才是全面的、不浮夸的中国国情。香港同胞不能游离于中国的发展建设之外,亲自前往贫困地区了解实情才能唤醒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感。
不仅如此,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不应该以“完美无缺”的面貌出现,也需要真实地展现它的落后和不足,面对这些落后,只有去引导港澳同胞及海外的青年、企业家或地方官员思考对策,才能让港澳同胞和世界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的中国。
让西方读懂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民族迎来新时期的文化复兴潮,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已不仅为国人所追溯、保护和发扬,更为西方世界积极汲取和追捧。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毛佩琦始终为解读真实的历史而努力不止,以一个学者严谨的底蕴和清醒的理智讲述着中国历史,意在向世人显现一个真实而智慧的中国。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毛佩琦认为应通过理念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让西方世界懂得中国、理解中国。
中国人有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事实上,中国也曾在多种场合提出这种理念。在毛佩琦看来,中国对外宣传的力度依然不够,关键在于语言体系的迥异,中国人能获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寥寥无几,中国人的语言不能为西方世界所理解是原因之一。孔子学院的语言传播工作显然很重要,但只教授语言不够,更重要的是把语言作为东西方交流与互通的桥梁,传播中国人的理念。
西方人或许对中国人是有一些误解,对此,毛佩琦表示,在国际舞台主持正义,在国际交往中扶弱济贫、主***等是中国固有的理念,中国需要做的是通过具体的行为让西方世界真正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言行合一的伟大民族。
中华民族之天下观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明特质,中国的对外交往亦自成体系,古往今来,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从未有过欺压和侵略。郑和七下西洋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其触角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不仅加强了中国明朝***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散财之举更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丰厚的经济实惠。毛佩琦向记者表示,朱元璋曾警示后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妄自兴兵载入史书将为后世所讥笑,而哥伦布所谓发现新大陆则沾满了帝国主义屠刀上的鲜血。
毛佩琦经常背诵的一段话是郑和下西洋时所携明成祖敕书:“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摅诚来朝,咸锡皆赏。故此敕谕,悉使闻知。”即让男女老幼无不遂其生业,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天下共享太平之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天下观。
新一轮的国学热将为中国带来怎样的发展契机?毛佩琦认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脚步,当前固有的中华民族符号正在迅速消失,近几十年的激进思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被误解,传承和发扬亦被耽误。面对当前新一轮的“国学热”,毛佩琦认为,与过去几十年、近百年来不断退缩和守护国学遗产不同,此轮国学热是进取的、时代的、未来的,中华民族的崛起要用优秀文化主动出击而不是一味退缩,同时需要现念的解读,汲取其中有益的东西,解决未来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毛佩琦:寻找民族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