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讨论了电影《印度支那》中三位主要人物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强调在文化身份构建的过程中人们面临的困惑和不确定性,进而说明文化身份的构建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身份认同
1 引言
萨义德《东方主义》的面世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诞生,在萨义德看来,东方向来只被看作欧洲的“他者”,对于理性、发展、人道、高级的欧洲来说,反常、落后、愚昧、低级的东方只是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想象和构建东方的模式,体现的是东西方书写与被书写的权利关系。在后殖民语境下,无论是殖民地还是被殖民地人民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成为了学界争论和研究的热点。在《新关键词:文化研究词汇修订版》(2005)中,身份的定义是这样的:“身份关乎个人或社会团体在任何时候、任何境地中想象的共同性;关乎个人或团体能够持续地作为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而存在”。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身份是一种关系,而身份的建构往往参照于他者。在后殖民语境下,殖民地人民对于身份的认同有着很多困惑,甚至有很多人因为对于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性而感到迷惘、痛苦。事实上,后殖民主体在身份诉求中通常会经历逃离、模仿、混合以及流散的过程。而他们的身份无一例外地都是混合或者杂交的并不断变化的动态身份。
2 《印度支那》中各主角的文化身份认同
电影《印度支那》是一部经典的后殖民题材影片,讲述了在法国占领越南的最后年代里,法国贵妇艾利安,一个拥有十万五千亩橡胶园的女人,爱上了年轻的法国海******官让。在与让短暂的爱情结束后,艾利安的养女,越南的公主卡美,在与让偶遇后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个年轻英俊的法国***官,卡美在新婚之夜逃婚出走追寻她的至爱让。当卡美投身于***运动时,让也追随她而去。最后***官被杀,公主成了***者,他们的孩子被贵妇带到法国抚养成人。
电影《印度支那》中的三个主角艾利安,卡美和让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后殖民语境下法国与越南的宗主国也殖民地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后殖民的语境下,三个主角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当然,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文化身份都不可能是单一的、纯粹的,而必然是双重的、混杂的文化身份。然而在某一个人身上所体现的不同的文化身份的较量中,必然会有特定的文化身份胜出,从而决定了其身份持有者的人生命运。
2.1 法国贵妇艾利安
艾利安是一个法国贵妇,她拥有一个非常大的橡胶园,作为一个庄园主,她剥削着庄园里众多越南工人的劳动果实,过着奢华的生活并周旋在众多的追求者之中。很显然,她具有法国的文化身份。然而,作为一个法国人,她却是在越南出生的,且从未踏上过法国的土地,并且她还收养了一个父母双亡的越南公主,这又毫无疑问的说明她还具有另外一个文化身份,即被殖民地越南的文化身份。在艾利安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两种文化身份的较量是势均力敌的。她与不同人物的关系中体现着不同的文化身份。当她面对养女卡美的时候,她所体现的是宗主国法国的文化身份,这也意喻着法国与越南这种宗主国与被殖民地的关系。在法国人看来,法国对越南正如一个母亲对她的养女,虽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却也包含了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所有无私的情感。然而,虽然艾利安对于养女卡美的爱甚至高于她对海******官让的爱情,但艾利安却也试***控制并改变着卡美,这也恰恰暗示了当时法国对于越南的统治关系。在艾利安对海******官让的爱情关系中,艾利安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却是作为被殖民地的越南文化身份。艾利安对于让的爱慕可以理解为殖民地人民对于宗主国文化的仰慕。而艾利安与让最终短暂的爱情也暗示着宗主国文化与殖民地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无法化解的矛盾。 艾利安的双重文化身份使她的人生充满了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她既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法国人,也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越南人,而只能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层中,成为一个被双重边缘化的人物。艾利安对于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是三个主角中最为明显的,她对于自己身份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了她悲剧的人生。
2.2 越南公主卡美
艾利安的养女卡美是一个命运曲折又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首先,她是一个越南公主,然而却被法国贵妇所收养,这样的人生经历必然会赋予她双重的文化身份。在卡美身上所体现的两种文化的交锋中,民族文化身份最终战胜了殖民地法国的文化身份,使卡美最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为所有越南人民的利益所奋斗的***道路上。
在卡美的人生早期,她失去了父母双亲,这正如当时文化和***治皆失根的越南一样。后来,她被法国贵妇艾利安收养,她一直很享受母亲艾利安的照顾,在她的心中,法国人与越南人是和谐共存的。她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都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对于此时的卡美来说,法国文化身份是占上风的。卡美对于海******官让的不计代价的爱实际上也是代表了其对于法国文化的仰慕和热爱。也正是卡美对于让的爱情让她追随让到了荒凉的北方,流离失所的难民、逃亡的***者,沿途的“景致通过她的眼睛像血一样地流入她的心底”,最终“她心里装的是整个印度支那”,这样的转变抽象而富有象征意义。从安逸尊贵的安南公主到后来的越共***员,这个国家正在遭受的苦难和不幸使卡美对于法国与越南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民族主义是对抗殖民主义的最有力的工具。对于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激发了卡美体内的爱国主义情结,卡美的越南本土文化身份也在此时被完全唤醒了。如果说抗婚出走只是出于少女对爱情梦幻的追求,那么后来她的转变已经有了厚重的现实基础,艾莉安所说的“永不死心的亚洲人”的个性,在卡美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背景下人物的命运是无法逃脱的。卡美的本土文化身份的胜利也说明了被殖民地文化的不可战胜性。在法国对印度支那进行殖民的过程中,作为被殖民地的印度支那必然会受到其宗主国的文化入侵,然而文化入侵的结果却未必是作为殖民者的法国文化的完全胜利和作为被殖民者的印度支那文化的彻底失败,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即所谓的杂交文化的诞生。被殖民的一方一旦想要摆脱殖民的阴影,寻求自身价值的时候,通常是用原来殖民者对付自己的那套东西来对付殖民者。对于印度支那的人民来说,他们推崇法国人的自由、平等,但也正是这种自由、平等的观念催生了他们反抗殖民者的精神力量。
2.3 法国***官让
电影《印度支那》的另一个核心人物是法国海******官让。让首先与艾利安相恋,继而分手,后又与艾利安的养女卡美坠入爱河并育有一子。在殖民的意向中,女性的身体很多时候是被殖民的象征,通过殖民者对殖民地女性的身体占有来显示侵占。在与海******官让的爱情关系中,艾利安和卡美其实都代表着被殖民地的文化身份,而让,一名海******官,则毫无疑问代表着殖民地法国的文化身份。海***作为殖民者的代称可追溯到十五世纪,反之,殖民者的权利范围与海***的强弱也有着直接的关系。让在电影的片头就做出了宣告:“我要的是全世界,我不能被绑在一个小角落”。这样的言语暴露了他作为殖民地代表者的野心。最初他为了自由,背叛了艾莉安的爱情,最后,也是为了自由,他背叛了印度支那的***,让毕生追求的是自由,可就像那只盘旋在哈朗湾迷宫般水域之间的苍鹰,始终冲不破重重阴霾。让与艾利安和卡美的爱情都未能长久,这其实也暗示着法国对于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是不可能长久的。
3 结语
在充满差异和碎片的后殖民时代,身份不再是一劳永逸的建构,而是流动、变化、永无终点的一个生成过程。电影《印度支那》中各个主角的文化身份认同体现了当时社会中不同阶层和人群的意识形态。斯皮瓦克认为,被压迫阶级很难精确定义,殖民统治者、本土精英与下层大众之间其实存在着一个广大的模糊不清的地带,大众之间也存在性别、职业等完全不同的情形,如此产生的意识也不尽相同。从代表着法国殖民者文化身份、毕生追求自由的法国海******官让,到处于两种文化夹层中、被双重边缘化了的法国贵妇艾利安以及首先仰慕宗主国文化最后却成为民族战争战士的卡美,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国对另一国的殖民过程中,无论是在文化、***治以及***事上,其实都没有最后的赢家。这一点在文化层面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被法国殖民后,印度支那将不再是以前的印度支那,而是与法国文化相融合的全新的印度支那。而在日内瓦会议后,法国也不再是原来的法国,印度支那将成为法国心中永远的伤疤。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萨义德. 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2]周敏. 后殖民身份认同---奈保尔小说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3]贾毓琪. 我和越南的距离――评《印度支那》、《情人》[J].电影评介,2006,(4).
[4] Hawle, John C. Encyclopedia of Postcolonial Studies[M].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1.
[5] Kidd, Warren. Culture and Identity[M]. New York: Palgrave, 2002.
[6] 赵稀方. 后殖民理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本文原刊登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责任编辑 杨晓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后殖民电影《印度支那》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