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小说和影视携手、作家与导演“联姻”之势愈发普遍。由著名作家苏童的小说《米》改编的电影《大鸿米店》引起较大的争议,一直未能公映。《米》用最少的变量和最简明的逻辑讲述一个丰满的故事,其历史寓言意蕴渗透在字里行间,而《大鸿米店》只选取了人性恶的表层主题。本文将从“改‘珠’换‘线’”“增枝添叶”“删繁就简”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历史寓言意蕴如何在改编中流失。
[关键词] 《米》;《大鸿米店》;历史寓言意蕴;消解
苏童的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如《妻妾成群》《妇女生活》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1996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米》被改拍成电影《大鸿米店》,但由于内容上的争议终究没能走上银幕。
小说与电影虽然在“叙事”层面存在着天然的“可通约性”,但究其本质为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改编后,不仅美学风格会发生变化,如若改编失败,电影的审美价值也会大大降低。正如王安忆在评价电影《复活》时所说,电影“只是运用了小说世俗的方面”,而小说则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外化。《大鸿米店》的改编不幸验证了王安忆的话。相对于小说丰厚的历史意蕴,电影只选取了故事的表层意蕴——人性之恶。这样一部毫无善和美好可言的电影,去除了历史寓言的终极指向,我们不得不思考其意义何在。
一、《米》的历史寓言意蕴的生成解析
《米》讲述的很显然不是当下的故事,作者将故事置于过去并刻意模糊其时代特征。在故事发生地点上,有意选择一个边缘小城,与大城市相比,时代演进迟缓、表征微弱。最重要的是,在五龙这一核心人物身上,作者更是有意淡化历史印记。首先,在服饰和外貌方面,作者刻意避开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描写,甚至连整个人物形象都是模糊不清的。其次,人物的语言是最能彰显个性差异和精神特质的,但五龙的语言很少,而且人物语言从不加引号,作者有意将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显然是借此来抑制甚至是抽空作品的情感色彩,客观地观照和还原一种生命存在。
可见,《米》并不是那种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叙事对象的历史小说,而是先确定一种对历史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带着对历史的精神探寻开始创作的。苏童也明确表示,他的“热情总是穿过浮躁的现实生活而指向过去”,“因为我给自己留下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我的写作也便获得了一个宽广的世界”①。《米》只是在历史的土壤上虚构的不朽寓言,具有超时空的意义。
《米》的历史寓言意蕴主要体现在苏童小说一贯表现的宿命论色彩上。“与启蒙主义相比,苏童更愿意把人放在原始的生命力方面,让人去接受不可估量、不可抗拒的宿命安排。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化与苏童看似都无关,他只关注那个本性主宰的时代、猥亵潮湿的原始时代下的人。”苏童的这样一种意志在五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人性中善与恶的转变就带有不可逆转的宿命色彩。作者有意消除五龙身上的历史印记,抽空作品个性化的情感色彩,对时空的模糊化处理以及作者价值判断的刻意隐藏,都是为了还原人性时空,对人的原始本性进行客观观照。这样,五龙人性中恶以及恶的膨胀的原生性质就呈现出来,宿命色彩也跃然纸上。五龙逃亡到城市,只是单纯地想凭借自己的力气吃饱饭,满足人最基本的“食”的生理需求。但从最初在码头到进入米店后,受尽了阿保、冯老板和绮云的身体迫害及精神侮辱,此间他人的恶已经完全践踏了五龙的精神人格,他在仇恨中成为自己仇恨的对立面。“食”的欲望得到满足后,其他欲望开始骚动。在织云丰腴的肉体和放荡的行为的撩拨下,五龙的汹涌如潮。在的驱使下,他巧妙地杀死阿保,得以与织云品尝“通奸这一杯酒”;之后又了绮云;炸平吕公馆,赶走并接替六爷的位置,开始了和的生活……上一个阶段所积累的“恶”肆无忌惮地释放。这种深层人性的转变与环境是脱离不了干系的。他所遭遇的环境影响了他人性变态和放纵的向度和强度。人性中潜在的“恶”受到外在环境的激发,这两者的碰撞决定了五龙的命运。他追随着“米”踏上瓦匠街、进入米店……就这样“非此不可”地走完人生,其中不可逆转的强硬的宿命意味溢于言表。
在细节上,作者隐喻的笔法潜藏了寓言的意蕴。比如,城市呈现给五龙的第一个景观便是“死人”,这是五龙城市生活的不祥之兆;五龙在花花绿绿的广告画中间看见了使他发笑的“专治花柳病的私人门诊地址”的广告,但是他人生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就是染上性病;在饥饿的驱使和阿保的逼迫之下,身为孤儿的五龙认了一群“爹”,若干年后历史重演,依然在码头五龙用两块银元引诱年轻的搬运工叫他“爹”;五龙将满口的牙都敲掉,换成象征着向城市高度靠拢的金牙,但在其死后被柴生掏走;还有米垛上的以及把米塞进子宫等反复出现的意象无疑是具有寓言意味的。
《米》的历史寓言指向由始至终、由表及里地渗透在字里行间。《米》就如同一个寓言,用最少的变量和最简明的逻辑讲述一个故事,使读者的接受没有任何阻隔,但其所包含的深层哲学意蕴却引领着读者反复品味。
二、《大鸿米店》对历史寓言意蕴的消解
由于电影欣赏的空间封闭性和时间有限性,编导无法将小说的内容全部转换成影像,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改编。改编方式无外乎“改‘珠’换‘线’”“增枝添叶”“删繁就简”这三种。下面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大鸿米店》对小说的改编。
(一)从“改‘珠’换‘线’”来看编者对小说的宏观把握
编者只截取了小说前七章的内容,并将后七章中的重要情节糅合到前七章之中,比如吕公馆炸为平地、五龙入兄弟会并成为龙头大爷以及五龙换金牙等,使之情节结构完整。编者在对原著叙事结构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探索小说和电影叙事结构的链接点,进行大胆取舍和重组。可见编者对叙事结构的驾驭能力之强。
但是内容上的大幅度取舍必然会引起题旨的改变。《米》采用完整自足的“圆形”结构讲述五龙完整的一生:生命力强盛的五龙乘火车从枫杨树村逃亡到城市,在城市从被人欺凌侮辱的下人到成为欺凌侮辱他人的龙头大爷,直至染上性病,生命力开始衰弱,最终死在归乡的火车上。而《大鸿米店》破坏了小说的圆形封闭结构,只叙述了五龙在城市的流浪过程,以五龙对城市的顺利攻占为高潮,以五龙换上象征着与城市高度融合的金牙为结局。故事的中断必然导致圆形结构框架中盛满的意义向四处溢出。因此,对于人物丰富的精神漂泊历程,电影只单薄地表现了人性由善而恶的转变过程并将其放大。小说则不单单是对人性的拷问,作者“把人性放在一个动荡、变化的历史背景中来展示人物的丑恶,也就自然衬托出历史的丑恶,从而也就否定了一种历史、一种存在、一种生命方式,而这一切又显然具有超越功能”②。《米》显然已经超越了对人性恶的批判,更多的是对形而上的历史哲学的思考。
(二)从“增枝添叶”来看编者所表达的主旨意向
影片中增加的内容最能体现编者的意向,同时也暗含着编者赋予影片的主旨。
首先,《大鸿米店》强化了小说中刻意模糊的历史印记。历史感的加强,意味着超时空意义的削弱,即寓言意蕴被消解。影片开始出现了两行黑底红字:“本片讲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旧中国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这无疑将小说中模糊处理的历史年代清晰化具体化了。虽然片尾又打出字幕:“大鸿米店的这场风波只不过是整个旧中国一个毛孔里出来的血。”但先入为主的效应已经使这一历史背景深入人心,因此其回避性意义不大。影片中五龙的形象也出卖了历史。在小说里作者有意回避对人物外貌服饰的描写,而电影不但没有回避之意,反而给五龙安排了一条辫子,编者还特意为阿保增加了一句台词:“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留条辫子!”还有贯穿始终的“鞋”的意象,尤其是对五龙新买的皮鞋的特写,那是一双明显具有时代特征的皮鞋。电影的影像不比小说的文字灵活,必然暴露文字所精心隐藏的东西。《大鸿米店》扩充了小说中一笔带过的吕公馆宴会情节,在宴会上展现了以下几点内容:蔡锷将***的刀、美国手***以及六爷改叫吕先生,还有老者的一句台词“都民国十了多年了嘛”。 编者扩充这一情节不仅为表现这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其强化历史背景的用意暴露无遗。
其次,在加强历史感的同时凸显人性恶。在码头与狗争抢食物以及赶杀逃荒人的情节的增加,为五龙的恶埋下更有力的伏笔。买鞋情节的改编也是如此。由小说中最终买了一双帆布棉鞋改为没买鞋。还有在因盛饭而发生争执时,编者删掉了五龙一句台词:“还能吃吗?”这些情节的改编使五龙的性格显得更加强硬。织云临产、五龙绮云、冯老板死亡这些情节在小说中原本是分散的,但是电影由于时间限制,以空间上的叠加完成,凸显了五龙人性之恶。
(三)从“删繁就简”来看改编所失
电影由于本身的局限以及主题的需要,删减许多小说中贯穿始终的意象。比如火车、孤儿、枫杨树村的闪现、风铃声等。火车载着五龙来,载着五龙归,在他肉体流浪的过程中始终没能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漂泊才是他精神的惟一归宿。小说中屡次提到他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父亲”一词不仅指血缘关系,更是喻指精神的根。因而离开农村的五龙成为精神上的“孤儿”。枫杨树村的闪现正体现了五龙的精神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徘徊流浪。而砖塔上的风铃声是五龙惟一喜欢的,因为那声音的孤独映衬着他孤独的心境。这些意象透露出五龙复杂的精神特质,远不是“恶”就可以概括的。苏童说:“《米》主人公五龙是一个理念的化身。我尝试写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它对抗贫穷、自卑、奴役、暴力、孤独,在对抗中他的生命沉浮着,发出了我喜欢的、喘息、狂喜或痛苦的叫声。”③这种声音在电影中消失了。
三、改编的得失
总体来讲,电影所要表达的人性恶的主题没有流于概念,但是对于改编中“创造性背离”和“消解性背离”的问题,编者没有很好的处理。“创造性背离”是指既没有违背原著的精神风格,又使电影获得了成功,“消解性背离”是指以牺牲小说的文学性为代价迎合电影的市场需求,降低了电影的思想深度和审美价值。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忠实原著的内容或对原著内容利用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抓住了小说的灵魂,并“把自己的血肉填进去”。《大鸿米店》的改编是下了一番苦心的,但终究没有抓住原著的“魂”,消解了《米》所要表达的丰厚的历史寓言意蕴,仅停留在对人性恶的批判层面,从而失去了使人反复咀嚼的悲剧意味。“米”成为“大鸿米店”里的“米”。
注释:
①③ 苏童:《米》,台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第3页。
② 吴义勤:《在乡村与都市的对峙中构筑神话——苏童长篇小说〈米〉的故事拆解》, 《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 曹顺庆,等.比较文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 [挪威]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 张文红.与文学同行:从文学叙事到影视叙事[J].甘肃社会科学,2003(06).
[作者简介] 王博(1986— ),女,辽宁铁岭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文艺学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米》到《大鸿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