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尸食性蝇类对动物隐性血迹趋性观察,为刑事案件(命案)线索获取提供依据。方法:对布块、木棍、菜刀等载体上的血迹采取洗除(清水)或擦除,对地表面血迹采取覆土或反置(着血面朝下),形成几种隐性血迹类型,并在夏季观察测定它们对尸食性蝇类的诱集作用。结果:布块、木棍、菜刀、地面等载体上的隐性血迹均能诱集到一定数量的蝇类成虫,诱获量在1.0~3.7头/血迹之间,以布块和木棍上隐性血迹诱获量最大,达到3.0~3.7头/血迹。从时间段看,动物隐性血迹在白天各时段均可诱集到蝇类,以中午13:00时诱获量最大,可达3.7头/血迹;从天气状况看,动物隐性血迹除在雨天不能诱到蝇类外,其它天气状况下均可诱集到蝇类,以晴好天气诱获量最大,可达3.3头/血迹。结论:尸食性蝇类对动物隐性血迹具有较强的正趋性,刑事案件特别是命案侦破中可利用尸食性蝇类的这种习性寻找和再现隐性血迹。
关键词:法医昆虫学 尸食性蝇类 动物隐性血迹 趋性 案件信息
昆虫是地球上生存量最大的动物类群,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层、空气、水体、生物体等介质中,对其周围环境的改变常有敏感和独到的反应,如尸食性昆虫对动物尸体有强烈的正向趋性,常常会第一时间光顾尸体,并在其上繁衍生息,现代侦查学已将其广泛地运用到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在命案发生时间即死后间隔时间推断[1]、死亡原因分析、案发现场确认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产生和完善了新型的交叉性学科即法医昆虫学 [2]。尸食性蝇类是法医昆虫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由于其对动物尸体及血迹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强烈的趋向性,如何利用尸食性蝇类的这种习性准 确、及时获取案件信息,是目前刑事侦查学亟待深化研究的问题之一。笔者就尸食性蝇类对隐性血迹的趋性进行了观察,旨在为刑事案件(命案)线索获取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黑色棉质布块(10cm×20cm)9条,木棍(直径3cm、长1m)3根,洁净不锈钢菜刀6把,新鲜鸡血100ml左右。
1.2 实验方法
(1)不同载体材料上隐性血迹诱蝇效果比较
设置6个处理(表1),每处理3次重复,选晴好天气(2011年6月10日至11日),于首日13:00时将各处理实施于室外空旷处,次日13:00时观察统计各处理诱获到的蝇类数量,并采取新复极差测验法即SSR测验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3]。
表1 实验处理设计
(2)不同时间段上隐性血迹诱蝇效果比较
试验实施于2011年6月10日至12日,外界天气晴好。6月10日,室内将鲜鸡血(每种载体2ml)滴于布块上形成直径2cm的血迹,6月11日清水洗除外观血迹,阴干后于13:00时置室外开阔地面上,放置3处,间距2m,每处1块布条;6月12日依次在8:00、13:00和19:00时观察统计各布块上诱获到的蝇类数量,并采取新复极差测验法即SSR测验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3)不同天气状况下隐性血迹诱蝇效果比较
试验实施于2011年7月上旬,室内将鲜鸡血(每种载体2ml)滴于布块上形成直径2cm的血迹,次日清水洗除外观血迹。之后,分别于晴天、阴天和雨天(小到中雨)将其置室外开阔地面上,每种天气状况放置3处,间距2m,每处1条布块,均在13:00时放置,第二天13:00时观察统计各布块上诱获到的蝇类数量,并采取新复极差测验法即SSR测验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2.结果
2.1 不同载体材料上隐性血迹诱蝇效果
观察结果(表2)表明,不同载体材料上的隐性血迹均能诱到一定数量的蝇类成虫,但相互间有明显差异性。以布块和木棍上的隐性血迹诱蝇量最大,为3.0~3.7头/血迹,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带血迹地皮反置处理诱获较大,为2.7头/血迹,显著高于洗除菜刀外观血迹和带血迹地面覆土2个处理;洗除菜刀外观血迹处理诱获量最小,为1.0头/血迹,极显著低于洗除布块外观血迹和洗除木棍外观血迹2个处理;檫除菜刀外观血迹和带血迹地面覆土2个处理诱获量较小,为1.3~1.7头/血迹,显著低于洗除布块外观血迹和洗除木棍外观血迹2个处理。
2.2 不同时间段上隐性血迹诱蝇效果
观察结果(表3)表明,隐性血迹在不同时间段上均能诱到一定数量的蝇类成虫,以13:00时诱蝇量最大,为3.7头/血迹,极显著高于8:00时和显著高于19:00时诱蝇量;8:00时诱蝇量最低,为0.7头/血迹,极显著低于13:00时和19:00时的诱蝇量;19:00时诱蝇量介于其间,为1.7头/血迹,极显著高于8:00时诱蝇量,显著低于13:00时诱蝇量。
表2 不同载体材料上隐性血迹诱蝇数量(头/血迹)
①两处理间没有相同小写字母的,则相互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处理间没有相同大写字母的,则相互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下同。
表3 不同时间段上隐性血迹诱蝇数量(头/血迹)
2.3 不同天气状况下隐性血迹诱蝇效果比较
观察结果(表4)表明,隐性血迹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诱蝇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性。以晴好天气诱蝇量最大,达到3.3头/血迹;阴天次之,为1.7头/血迹;雨天则诱不到蝇类。
表4 不同天气状况下隐性血迹诱蝇数量(头/血迹)
3.讨论
尸食性蝇类对动物血迹有强烈的正趋性,本文依该习性采取人工模拟试验的方法观察测定了几种动物隐性血迹类型对尸食性蝇类的诱集作用。结果表明,布块、木棍、菜刀等载体上的血迹经水洗、擦除后形成的隐性血迹和地面血迹经覆土、铲起反置(血迹面朝下)后形成的隐性血迹均能诱集到一定的蝇类成虫,诱获量在1.0~3.7头/血迹之间,以布块和木棍上隐性血迹诱获量最大,达到3.0~3.7头/血迹。从时间段看,动物隐性血迹在白天各时段均可诱集到蝇类,以中午13:00时诱获量最大,可达3.7头/血迹;从天气状况看,动物隐性血迹除在雨天不能诱到蝇类外,其它天气状况下均可诱集到蝇类,以晴好天气诱获量最大可达3.3头/血迹。可见,尸食性蝇类对动物隐性血迹具有较强的正趋性,刑事案件特别是命案侦破中可利用尸食性蝇类的这种习性寻找和再现隐性血迹,为案件信息获取提供帮助。
命案发生季节、血迹残存量等均对隐性血迹的诱蝇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季节不同尸食性蝇类发生量不同,一般以夏、秋两季发生量最大,春季较小,冬季最小或不发生[4], 尸食性蝇类发生量越大,隐性血迹诱蝇数量则越多;隐性血迹残存量除直接受尸体出血量多少影响外,还与凶犯销毁血迹时的心理状态、可供销毁血迹的时间长短、销毁手段等息息相关。本文对布块、木棍、菜刀等载体上的血迹采取洗除(清水)或擦除,对地表面血迹采取覆土或反置(着血面朝下),形成了几种隐性血迹类型,并在夏季观察测定了它们对尸食性蝇类的诱集作用,但对其它类型隐性血迹(如采用不同洗涤剂洗除形成的各类隐性血迹等)和其它季节隐性血迹的诱蝇效果缺乏观察,有待将后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金菊,廖志钢. 死亡时间的推断研究与进展[J]. 医药论坛杂志, 2006 ,27(1):93-95.
[2]胡萃,马玉堃.法医昆虫学的历史、现状及今后展望[J].昆虫知识,1995,32(3):184-185.
[3]马玉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97-99.
[4]王晓节,郭鹏. 2008年西宁地区常见蝇种季节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08,18(3):8-1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法医昆虫(蝇类)对动物隐性血迹趋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