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性损伤是由于各种致伤物以机械作用导致人身组织结构受到影响。为了做好后续处理工作,要及时进行法医鉴定,对损伤进行周密的检查和记录,根据检查结果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法医鉴定的目的是判断损伤类型和轻重程度的重要标准,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能对过程进行判断。文章对机械性损伤的法医鉴定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机械性损伤;法医鉴定;鉴定结果;损伤类型;损伤轻重程度 文献标识码:A
中***分类号:D91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95
基于机械性损伤的特殊性,在后续鉴定阶段需要考虑到鉴定形式和控制格局的具体化要求,考虑到影响因素,对作用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机械性损伤的法医鉴定主要是针对机械性损伤的时间、凶器推断和认定形式进行分析,经过有效的分析后会对致伤过程、致伤条件及伤后的行为能力进行分析。法医鉴定能为案件的审理提供线索,其应用意义比较明显。
1 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理
基于机械性损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后续控制阶段,要及时对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情况,考虑到基本因素的影响,明确应用机理。以下将对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1.1 作用力
作用的大小直接会对损伤程度造成影响,产生作用力的原因有很多,在能量转换阶段,必须按照已有的原理要求,考虑到作用力和能量的具体变化,对各个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影响作用力和能量的因素比较多,速度越快,时间越短,则损伤更为严重。由于作用力的大小不同,如果缺少有效的鉴定形式和控制力,必然会影响鉴定结果。
1.2 物体损害
法医学将机械性损伤的致伤物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以钝器、锐器为主。通常来说,损伤的形态比较重要。损伤形态、特征及不同的物体都直接对鉴定结果造成影响。由于种类比较多,致伤物主要是以刀伤为主的,致伤物和机体的接触面和致伤方式也是影响损伤特征的重要因素。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考虑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及时对其进行控制。
1.3 受伤机体
除了机体的年龄、性别及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工作人员必须对损伤的形成条件及损伤机体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到不同部位的解剖要点,要了解变化和运动状态,及时对结果进行处理。
2 死亡方式分析
机械性损伤的死因方式判断是法医鉴定的重要内容,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各类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下将对死亡方式进行分析:
2.1 他杀
他杀是机械性损伤的重要方式,他杀指的是故意损伤,提前具有杀人动机。现场可以分为紊乱、搏斗或者翻动的现象。笨重且杀伤性比较强的凶器多数不在现场,多数是为砍伤、刺伤或者***杀等。损伤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创伤口走向也不一致,多数是以重伤为主。针对致命伤的特殊性,如果存在抵抗的现象,现场的血痕到处飞溅,死者衣服破烂。同时也会存在伪装杀人现场的情况,混淆视听,造成严重的视觉障碍。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对现场进行勘察,认清现实,及时确定损伤行为。
2.2 自杀
自杀指的是自己对自己施加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导致死亡的现象。多数自杀者的精神状态都存在异常情况,甚至在自杀的过程中存在内在动机或者外界诱因的情况。现场多是在自己住所或者比较偏僻的地区。致伤物多是留在现场,损伤处也大多数为患者手能及的部位。损伤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多处。
2.3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的死亡多数是指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损伤部位也是不确定的。由于创伤严重程度不同,灾害情况也很容易进行判断。
3 死亡时间判断
死亡时间的判断对鉴定结果有重要的影响,在整体评估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众多因素,及时对各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
3.1 伤势鉴定
人体在生前受到暴力或者外在因素的影响属于生前伤,死后在患者身上形成的伤痕被称为是死后伤,不同伤势对鉴定结果的判断影响不同。生前伤鉴定比较容易,死后伤鉴定比较困难,分为故意和无意两种,前者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暴力后留下的痕迹,伤势比较明显,分为刀伤及勒伤两种。部分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责任,存在肆意造假的行为,将其伪装成肇事事故,相关检查人员必须对其引起重视。
3.2 组织学显微镜观察
组织炎症的反应比较特殊,针对局部组织的特殊性,只有对急性炎症进行分析,才能在短时间内对伤势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患者局部淋巴边缘存在红细胞,生前伤后局部会出现淋巴结的现象,则说明存在循环功能。如果组织异物栓塞生前伤后的部分物质流入到脑和肺部中,则会由于栓塞引起其他病变。生前伤后局部组织会由于新陈代谢的情况增加酶活性,采用特殊的组织化学染色形式能检测到周围组织中的各种酶的变化。
3.3 生物学检查方式
生物学检查方式的准确性比较高,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在实践阶段,要考虑到炎症介质的相关变化,及时对其他介质进行辨别。纤维蛋白网的形成过程比较特殊,要结合生前伤及检测结果的变化,考虑到不同反应的变化,对其进行检测。血浆渗出物的检查很重要,只有对部分介质成分进行检查,才能明确组织胺的变化。
4 伤后存活时间的判断
伤后存活时间是当前法医鉴定比较重要的方式,分为全身损伤和局部损伤,针对炎症反应的特殊性,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时间变化,对其进行有效的鉴定。以下将对伤后存活时间的判断进行分析:
4.1 组织和组织化学的变化
组织炎症反应比较明显,在伤后4小时内,小血管会存在充血、淤血纤维蛋白离析的现象。伤后4小时后创伤会存在中性白细胞,直接对身体造成影响。伤后24小时后,巨噬细胞的总量会达到最高峰。伤后4天后,表面会存在皮质再生的现象。
4.2 肉眼观察
伤后2小时内,皮肤处于正常状态,并且比较湿润。受伤3小时后,真皮渗出黄色液体,并且身体趋于干燥。伤后12小时后,痂皮逐渐形成,甚至存在边缘脱落的情况。根据受伤情况,要及时挫伤现象进行分析。受伤当天,尸体本身会存在肿胀或者暗红色的情况,受伤一天内身体呈现出深红或者蓝色的现象。相关检测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检查,最终确定有效的鉴定结果。
5 结语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鉴定结果对损伤类型的判断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基础性检查工作,才能在第一时间对伤害类型、受伤时间及伤势进行了解。法医鉴定对案件的后续进展有重要的作用,能及时为侦查和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其意义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 黄万麒,李利华,曾晓峰,李桢.交通事故中机械性损伤与自身疾病关系的法医学鉴定1例报道[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1).
[2] 王怀勇,罗斌,石河,黄京璐,李明,张凯.205例高坠案件局部机械性损伤与死亡性质关系分析[J].法医学杂志,2015,(1).
[3] 杜宇,周兴斌.颅脑损伤对骨折愈合时间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东公安科技,2012,(2).
[4] 郑剑,刘宁国,邹冬华,万雷,赵辉林,许建荣,陈忆九.三维螺旋CT在机械性损伤尸体检验中的价值
[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3).
[5] 刘东明,张建中,马永强.腐败尸体检出呼吸道粘膜下点状出血2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