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对油田产出水主要的腐蚀因素:溶解氧,二氧化碳,SRB,pH值等的腐蚀机理研究现状做了综述。
关键词:油田产出水 腐蚀
对油田采出水回注系统来说,注水管材、设备的腐蚀、堵塞、结垢三大问题作为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回注系统三个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学者,对特定注水水质对管线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腐蚀因素的机理研究现状。
一、溶解氧的腐蚀
溶解氧是造成采油污水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采出水中溶解氧含量高时,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而减弱采出水对管线腐蚀;含量较低时,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比较困难,此时溶解氧的存在,会促进金属的腐蚀。
研究表明,碳钢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溶解氧腐蚀电极过程为:
阳极反应: 2Fe2Fe2++4e-
阴极反应: O2+2H2O+4e-4OH-
总反应为: 2Fe+2H2O+O22Fe2++4OH- 2Fe(OH)2
二、二氧化碳的腐蚀
CO2溶于水后对钢铁有很强的腐蚀性,在相同的pH值下,它对钢铁的腐蚀速率比盐酸厉害。CO2最典型的腐蚀特征是点蚀、台面状腐蚀和癣状腐蚀,其面状腐蚀最为严重。CO2对低碳钢的腐蚀速率有时可达7mm/a,腐蚀速率在厌氧条件下可高达20mm/a,可导致油井管寿命大幅度下降。
钢铁在CO2水溶液中腐蚀的基本过程为:当CO2遇水时,部分CO2溶解形成一定浓度的CO2溶液,溶液中的CO2浓度和分压成比例,溶解在水中的CO2和水反应形成碳酸。溶液中的碳酸和铁反应促使铁的腐蚀:
Fe+ H2CO3 FeCO3 + H2
溶液中的H2CO3大都以H+和HCO3-离子形式存在,因此,生成物以Fe(HCO3)2为主。Fe(HCO3)2在高温下可分解为:
Fe(HCO3)2 FeCO3 + H2O + CO2
腐蚀产物在钢铁表面不同区域的覆盖程度不同,且不同覆盖度的区域之间形成腐蚀电偶,在腐蚀电偶的作用下形成金属的局部腐蚀。虽然CO2腐蚀的基本特征是局部腐蚀,均匀腐蚀现象也经常发生。CO2腐蚀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电化学过程,影响的腐蚀因素较多,主要是CO2分压、介质组成、pH值、温度、流速、管材的性质等。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已经进行了长期和大量的研究工作。Dugstad和Videm认为腐蚀速度与CO2分压的0.5~0.8次幂成正比;Dugstad,etal认为二氧化碳分压小于0.5MPa时,腐蚀速度与流速、温度和pH值的适当增加无关;Ikeda和Veda研究了温度对FeCO3膜的形成有一定影响;Boris和Crolet认为pH大于5.5时,腐蚀轻微。
三、pH值的影响
有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氧浓度为lmg/L的纯水中,当pH≤4时,碳钢表面发生的腐蚀为均匀腐蚀,相当于酸洗过程;当4
但是,在含有溶解盐类的水中,碳钢的腐蚀速率与pH值的关系与此差别明显。其腐蚀速率以pH值等于7为分界线,碳钢在碱性水中的腐蚀速率低于酸性水,常温下,pH值在4~10范围内同样存在pH对腐蚀速率的影响,水温较高时将导致严重的局部腐蚀。
赵景茂研究表明:污水的pH值的升高,虽然能降低碳钢的均匀腐蚀速率,但是,pH值过高容易引起缝隙腐蚀。油田产出水的pH值以不超过8.5为宜。
综上所述,关于pH值的研究,不同的污水体系得出的结论差别较大。
四、SRB的腐蚀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硫酸盐还原菌(简称SRB)对腐蚀也有较严重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针对SRB的腐蚀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不少腐蚀机理,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种:
1)阴极去极化理论
阴极去极化理论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腐蚀机理,其实质是SRB从阴极上除去氢后,有利于铁转变成Fe2+转入溶液中,然后Fe2+与S2-和OH-反应生成FeS和Fe(OH)2,在铁表面形成较松软的腐蚀瘤,进而形成浓差电池加速腐蚀。
2)局部腐蚀机理
微生物在金属表面所形成的生物膜覆盖层以菌落形式出现,并不是完整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成为点蚀的驱动力。MIC引起的腐蚀90%以上都具有局部腐蚀特征。
3)代谢产物作用机理
细菌代谢产生的硫化物促进了腐蚀。
虽然人们对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机理看法不一,但为了抑制其生长却采取了一致方法。目前,在各油田注水系统中投加杀菌剂,仍然是控制SRB繁殖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国内外学者对油田产出水腐蚀机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结论,依据研究成果采取的腐蚀防护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腐蚀本身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也较多,再加上各个油田污水水质情况不同,而且同一地区不同区块的水质差别各异,产出水腐蚀问题的研究也一直在继续,为选择合适腐蚀防护措施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兰廷.中原油田含油污水水质处理技术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28
[2]Videm K, Dugstad A. Effect of Flow Velocity, pH, Fe2+ Concentration and Steel Quality on the CO2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s. Corrosion 1999, Paper NO.42( Houston, NACE, International)
[3]卢会霞.中原油田采油污水腐蚀因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04
[4]赵景茂,左禹,熊金平.pH值对低碳钢在高含盐污水中的腐蚀影响[J].材料保护,2001.34
作者简介:
赵淑楠(1983- ),女,河南漯河人,硕士,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油田产出水腐蚀机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