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潘文胜教授拍摄“封面大片”,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几乎没休过假的他,好不容易才抽出半天时间来上海接受我们的采访和拍照。本以为会见到一个满脸倦容的专家,不曾想,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潘文胜教授不仅精神抖擞、仪表堂堂,还非常健谈,且知识面很广,各个领域都有涉猎,谈话风趣,平易近人。
事实上,潘文胜的平易近人是出了名的,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消化科,人尽皆知。
何为“无苦痛肠镜”
好的口碑永远是用实力说话的。以潘文胜教授的拿手绝活“无苦痛肠镜”为例。他的“无苦痛肠镜”跟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痛肠镜”不同,“无痛肠镜”是通过注射,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而潘教授的“无苦痛肠镜”则是完全不使用任何品,仅仅凭借一双灵巧的手,让肠镜在大肠里“游走”,以达到患者无苦痛的至高“境界”。一次无苦痛肠镜平均10分钟可完成,患者无须麻醉,还可全程清楚地观看到肠镜检查过程。当然,完全无苦痛是“至高境界”,因人而异,有的人会有轻微的疼痛,但只是非常短暂的几秒钟,完全可以承受。
如何实现“游走”状态
要理解这个“游走”状态,首先要清楚肠镜检查是如何操作的。肠镜检查是先将空气充进大肠,使之呈空心管状。再将一根1.2~1.4厘米粗、130~160厘米长的纤维管深入到大肠里。纤维管一头装有微型“摄像机”和电刀,另一头则由医生操控。医生将这个带有微型“摄像机”的管子患者大肠后,就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肠内的情况,并做进一步的检查和***。
潘文胜教授说,肠镜在大肠里边“走”边拍边***很容易,难点在于怎么让肠镜在肠子里“游走”而不碰到肠壁,这就相当考验医生的“功力”。因为肠壁一般只有5毫米厚,肠壁发炎处有的只有2毫米厚,而肠镜是有一定硬度的管子,进到弯弯曲曲的肠道里,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戳破肠壁,造成出血或穿孔。同时,就像指纹,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肠道完全一样,虽然大体走向相同,但细微处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要做到肠镜在肠道中“游走”自如,绝非易事。“这需要医生的手足够灵巧,大脑足够机敏,眼睛足够犀利,手、脑、眼精确配合,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完成一次真正无苦痛的肠镜。”潘文胜笑着形容说,医生也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需要高超的武艺。
手指可随时定格
读者可以想象一下,做肠镜时,医生就相当于手拿一根一米多长的“绳子”,“绳子”的尽头是肠镜,医生要指挥一米开外的肠镜钻进曲折的肠道,并同时观察肠道里的情况,有时还要“顺带”做割息肉、取组织、止血等***,并尽量不碰到肠壁,难度可想而知。医生手中仅有的就是一个操作盘,通过操作盘控制肠镜在肠道中的走向。手指在操作盘上每移动1毫米,肠镜在肠道里就要前进1厘米。也就是说,医生在操作盘上的动作要精确到毫米,有时甚至连0.1毫米都不能差。比如做止血操作的时候,血管直径常常连1毫米都达不到,那手指移动就不能超过0.1毫米。“医生的手在操作盘上就是个无档位限制的开关,开关可以有10档、20档,医生的手需要有无限多的档,要随时能定格在某一个位置。这也像‘大侠’练功一样,要勤加苦练。先天条件固然重要,比如我的老师就拥有一双钢琴家的手,手指比常人长一截,他操作起来就更自如,可以把握操作盘上任何一个方位和角度。我的手跟常人差不多,只能靠后天的练习。”除了大量的临床练习,潘教授还有一个“秘诀”就是练健身球,只要有时间就把球拿在手里“转”,保持手指的灵活。
最自豪的“武器”
潘教授的一双手是他最自豪的“武器”,就是这样一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有一个大肠癌患者,曾做过4次开腹手术切除肿瘤。这个患者本身是疤痕体质,结果开了4刀以后,腹腔严重粘连,肠子都粘在一起。给这样的患者做肠镜相当困难,往往肠镜进去就像进了迷宫,根本转不出去。这样的患者是不能用的,因为麻醉以后感觉不到疼痛很容易发生穿孔。这就相当考验医生的技术和耐心,要采取特殊的手法,让肠镜尽量少绕圈,就像开车一样,弯道、弧度都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在极微小的空隙中“游走”。这个患者做下来,潘教授已是满头大汗,他形容说,“像走钢丝一样惊险。”这样的患者其他医生都不敢做,风险太大,一旦穿孔,就可能引发医疗纠纷,“但是患者信任我,找到我,我不能把患者推出去,减轻患者的痛苦是医生的天职。”所谓“艺高人胆大”,潘教授这样“大胆”行医,想必也是“艺高”带来的底气,当然也离不开他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
还有一个PJ综合征(黑斑息肉病)患者,是个20岁的女大学生。她的整个消化道布满息肉,多达上千个。对于如此密集的息肉,有的医生会直接采取一劳永逸的措施――切除一段肠子。可是这个患者的息肉布满胃、小肠、大肠整个消化道,根本无法实施切除。胃和大肠的息肉相对好处理,潘教授在将近2年的时间里为她实施了7次手术,摘除了患者的胃和大肠里的数百个息肉。
可是小肠里的息肉却非常棘手。一般人的小肠都有5~7米长,层层套叠在肚子里,迂回曲折非常多,如何全面安全深入小肠内,至今还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要在小肠内进行手术就更加困难。小肠镜在国外刚发明不久,目前拥有的医院为数不多,至今浙江省还没有一家医院购买过小肠镜专用电刀。潘文胜就用大肠镜的电刀,再借用了某公司的小肠镜及外套管,进入患者体内,借助小肠镜的外套管,把小肠一段一段地拉到大肠镜电刀下,经过数次手术,顺利实施了息肉摘除手术。
潘文胜的“无苦痛肠镜”由于免去了麻醉环节,因而省去了品、麻醉人员和监护仪器的费用,手术成本大幅降低,一个无苦痛肠镜手术只要几百元,为患者和国家节省了巨大的医疗费用,同时还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更加安全。
潘文胜不需麻醉的“无苦痛肠镜”成全了患者、社会和国家,独独辛苦了医生本人。他却并不以为意,始终以高度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位患者,实践着他的人生理想――倾尽人生的每一天,造福广大病家。
这样的人生,何其丰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无需麻醉,肠镜也可无“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