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浙江嘉兴桐乡市的乌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也是一代文豪茅盾的故乡,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曾在此驻兵以防越国,故有“乌戍”之名。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当地置有镇遏使的官职。乌镇称“镇”若从此时开始,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如今,乌镇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乌镇,至今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河网在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形成亦路亦水的结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连接京杭大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洼,成功地解决了灌溉、饮用、观赏、运输等问题。老街大都沿河,每隔一段,总有一个河埠连通河道,方便居民上下船和洗涤。沿河道用石块整齐砌筑的河岸,乌镇人叫它“帮岸”。帮岸上有廊棚,廊棚下面道路由一块块石板铺成,绵延不断,形成独特的地方性景观。
“水阁枕河”是乌镇独特的魅力。古镇沿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即是“水阁”。水阁枕河而筑,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乌镇的居民,就这样世代随水而生,伴水而眠,乌镇也由此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茅盾在他的《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
小桥流水是乌镇的又一魅力所在。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的时候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它们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时期,最早的建于南宋。仅西栅景区就有72座石桥,将12个小岛串联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其中通济桥和仁济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有“桥里桥”之称,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三里塘河上的7座石桥,每60米处一座,纵横交错,各具形态,宛如“桥博物馆”。逢源双桥是东栅景区一座别具风味的古廊桥,桥下有水栅栏,是古时水路进出的关卡。传说过桥时,有男左女右的习俗,各行其道,因此又演绎出走过此桥便可左右逢源。
石板小巷也是乌镇的一大特色。观前街、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等老街,差不多都有2000来米的长度,全由青石板铺成,已被岁月打磨得锃亮。串联老街的,是众多的石板小巷、长弄,其中以染店弄最幽长窄小,因其旧时两边俱开设染坊得名。
历史文化名镇遗胜拾萃
在历史上,乌镇钟灵毓秀,文人荟萃,人才辈出。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曾在乌镇筑馆读书,编撰了在古代文坛可与《诗经》、《楚辞》齐名的《昭明文选》。从宋代到清朝,乌镇出贡生160人,举人161人,进士及第64人。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齐梁文坛领袖沈约、书画大家唐宰相裴休、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孝宗等,都曾在这里游学或寓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昭明书院得名于南北朝时期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的老师是乌镇人沈约。沈约每年清明都要回乡扫墓并守墓数月,梁武帝命昭明太子跟随沈约到乌镇读书,昭明太子在乌镇造起一座书馆。明万历年间,驻乌镇同知在白莲寺前建了一个石坊,题额“六朝遗胜”,里人沈士茂题书“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
晚清兵部右侍郎夏同善的翰林第,原是夏同善继母的娘家居所,称肖家厅。夏同善25岁考取进士,次年被钦点为翰林,与翁同 同为光绪皇帝侍读。为报答肖家的养育之恩,夏同善把翰林第匾额挂在了肖家厅,并做些许扩建。1867年,夏同善与27名官员共同为杨乃武与小白菜翻案。二人得以昭雪之后,杨乃武以悬壶济世了却余生;小白菜先到乌镇夏同善的外祖母家侍奉3个月后削发为尼。乌镇乡绅非常敬重夏同善,出资在肖家厅隔壁造翰林第,其中有一间小白菜曾经住过的“白菜楼”。
文学巨匠、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茅盾,出生后在乌镇生活了13年。他的文学创作屡屡以乌镇作故事,在《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中,都可看到乌镇的影子,读到乌镇的方言。始建于19世纪中叶的茅盾故居,坐落在观前街17号,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茅盾回乡时,决定用《子夜》的稿费翻建3间濒临坍毁的小屋,还亲自画了新房草***。第二年秋建成时,他专程从上海赶回来,亲手种植了一棵棕榈树和一丛南天竹。此后,茅盾每次回乡都住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茅盾故居东侧的立志书院,现辟为茅盾纪念馆。
乌镇的千年道观修真观,始建于北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历史上几度毁建,与苏州的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汇源当铺,成为旧中国金融业的一个缩影。晚清时期,乌镇是周围地区的商业中心,典当行甚为发达。据镇志记载,乌镇典当行最多时达13家,太平天国前还有7家,到1931年仅存汇源当铺1家。日寇入侵时,汇源当铺关门,乌镇典当行的历史从此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