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B症是英文Shrink back behavior(退缩行为)的简称。正常的孩子,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或遇到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但如果平时一直表现为孤独、退缩、胆小、害怕,从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沉默寡言,宁愿一个人在家中与布娃娃为伴,你就要引起注意了;或者,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会赶快躲藏起来,怕见外人,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还是能高高兴兴地谈笑与玩耍,并无任何精神异常的表现,也是一种退缩倾向。
这类孩子年龄较小时,父母除发现他们性格比较安静、老实,常常不易发现其退缩行为;而入幼儿园或小学时,退缩行为就会明显暴露出来,表现为紧张、害怕、拒绝上学;不过逐渐熟悉环境以后,孩子退缩行为的症状又会逐渐减轻。
孩子的退缩表现是儿童期较常见的心理障碍,是孩子严重的行为问题之一,它导致孩子在自身的社会化方面采取消极的态度,在社会交往场合因感到陌生、害怕而极力回避。通常,这类孩子多数在三四岁就有明显认生、胆小的迹象,这其实是退缩行为的“前兆”,但有些爸爸妈妈以为自己的孩子老实、听话;也有的觉得这种状况等孩子大一点自然会好的。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其中一些孩子在5〜7岁阶段,退缩行为会逐渐加重,到上学以后,问题就明显地暴露出来,如果不及时纠正,它将会持久地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自我定位以及性格的健康发展。
孩子SBB症的诱因
纽约康复医学院院长克里丝蒂娜认为,诱发孩子SBB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适应能力差。这类孩子气质上大多属于黏液质和抑郁质,平时反应缓慢、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呆板,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从小适应能力差,遇到陌生的人或环境,内心不由自主地感到拘谨、不知所措,缺乏迅速调整自己心态的能力,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表现出退缩。
2.后天抚养教育不当。家人的过度保护,是培养孩子勇敢的大敌。有的爸爸妈妈、特别是爷爷奶奶害怕孩子被小朋友欺负,整天把他圈在家里,剥夺了他和小伙伴游戏和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独处,对群体生活很不适应。而成人的过分溺爱和事事包办代替,也使孩子失去了尝试和锻炼的机会,等到需要他***做一件事时,很容易导致失败。这会导致孩子的自卑,自然也就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了。
3.爸妈的“高要求”。有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其本身的能力,使他可望而不可及,又对孩子时时指责、批评、惩罚,或用孩子害怕的语言吓唬他,使其失去安全感;也有的爸爸妈妈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做,客观上为孩子创造了退缩的环境。
你应该这样做
举办家庭演出。表演式游戏是改善孩子退缩行为的好帮手。最初做这项游戏单纯由家庭成员参与,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内容可以是讲一段故事、唱一首歌或演一段木偶戏。当然,把说话最多的角色和机会给孩子。因为是和朝夕相处的亲人在一起,孩子没有精神上的顾虑,表演起来会比较放松。这时,全家人应以掌声鼓励孩子,给他自信。当孩子爱上了这种游戏方式之后,征得孩子的同意,请一两位他熟识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来当观众,爸爸妈妈事先要和他们说好:“一定要夸奖孩子。”有了这个成功的经历,爸爸妈妈再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在更多的外人面前“演出”。
偶尔离别分居。有退缩行为的孩子缺乏交友的主动性。这就特别需要爸爸妈妈伸出援助之手。比如约一两个邻居家的孩子或幼儿园班上的小朋友到家里来,或一起在户外玩,前提是他们最好能天天见面。开始时可能需要爸爸妈妈偶尔参与其中,指导自己的孩子如何与小朋友游戏、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提一些好的建议;但多数时候,爸爸妈妈做旁观者。坚持一段时间,等孩子对与同龄人交往有了一定的兴趣,他交友的圈子会逐渐扩大。这时爸爸妈妈不妨提示孩子请小朋友单独在自己家里住几天,再鼓励自己的孩子单独到小朋友家住一两天。别小看这么短的时间,一两天不见,你或许会发现孩子有了许多新的变化,退缩行为也会有所减退。
参与陌生社交。对有退缩行为的孩子,爸爸妈妈可有意为孩子安排一些“陌生社交”活动,尽量不强化他的胆小怯懦,而是鼓励他参与其中。比如约上几个有差不多大孩子的同事或邻居一起到郊外玩上一天,大人和孩子共同爬山、游戏或在草地上追逐;也可以一起约着到游乐场玩。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退缩的孩子渐渐也能融入其中。当然,最初爸爸妈妈要花点心思,甚至要一点一点地教孩子如何进入小朋友的游戏中,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别忘了夸他。如果小伙伴中有比退缩孩子年龄大一些的就更好了,这时爸爸妈妈可托付小哥哥小姐姐领着弟弟妹妹玩。
多见社交世面。有些爸爸妈妈的应酬比较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上孩子一起去。这可是让孩子多见世面的好机会。也许前几次孩子会很不情愿参与,甚至会哭闹,弄得爸爸妈妈不得不中途退场。这时爸爸妈妈首先考虑的可不应该是自己“很没面子”,而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考虑,锲而不舍地想办法让孩子喜欢“凑热闹”。有了你的坚持,孩子会慢慢习惯在不同的场合接触不同的人,退缩行为有可能最终消失。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忽视一点:一旦孩子有了合群现象或表现出社交的主动性,及时的夸奖和小奖励是绝不能吝啬的。
一起分享失败。对孩子来说,体验失败也是一笔财富。所以,在孩子对外界新鲜事物有尝试和探索欲望的时候,爸爸妈妈该做的是助他一臂之力,拉后腿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当他遭受挫折和失败时,要主动帮他分析原因,共同找到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如果粗暴地训斥、指责,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以致从此对没有做过的事情或曾经做不好的事情采取逃避的态度。还有一点,就是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一定的自和机会,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SBB症的***提示
在2001〜2010年的10年间,纽约康复医学院经过对25000例孩子SBB症的临床***考察后,院长克里丝蒂娜明确了孩子SBB症的***提示:
和动物交朋友。从孩子一两岁起,最好经常带他去动物园,亲近小动物,喂小羊、鸽子或长颈鹿,和动物照张相。在家里,爸爸妈妈也和孩子共同养些安全、可爱的小宠物,比如鹦鹉、乌龟、观赏鱼、小兔子,每天观察它们、和它们玩,有助于孩子锻炼胆量。
接触大自然。最好是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见多识广,自信心会有所提升,遇事遇人也就不往后躲了。
培养***自主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丢掉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拐杖”,学会***“行走”。
进退有“度”。不要溺爱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依赖;也不可强扭孩子的退缩行为,避免使孩子恐惧不安,更加害怕与人接触。父母的信心和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塑造其开朗的性格。
重视医药指导。对于经过上述***效果仍不理想的孩子,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左洛复、赛乐特、麦普替林等;也可服用中枢兴奋剂,如利他林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是“乖宝宝”,还是“SBB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