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的艺术观主要包括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和审美活动的理论两个方面,本文以此两个方面作为重点,探讨和理解马克思的艺术观,并联系现代社会艺术现象进行总结和反思。本文并不是要针对某个问题得出某个理论或者推论出某个可能性,只是单纯的就一些现象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艺术生产;审美活动
“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一诗中,“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不同的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以这样一句禅宗的语录作为开端,是为了表达笔者在了解了马克思的艺术观后自己的感悟和期待。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马克思把艺术活动理解为生产活动的一种,即说明艺术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从属于精神领域。在精神生产中,艺术生产又是精神生产的特殊方式。由此形成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三重内涵,即:物质生产制约下的精神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自由的精神生产。
(一)物质生产制约下的精神生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作为意识精神的艺术创造会受到物质生产条件的制约。在物质条件丰富的现代社会,艺术生产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人作为艺术生产审美的主体,在物质条件的影响下对艺术的发展起到非凡的作用。例如,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有了相机的产生,我们不管相机作为一种工具是缘何被生产出来,但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有了相机的出现,人类多了一种记录现实的方式。相机在现代生活中除了作为一种记录仪器,成为了摄影者的思考体现,摄影者在选择拍摄对象的同时就表现了自己关于对象的思考。另一方面,正是因为物质条件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权利后,人们通过各种艺术成果去实现自己的精神满足,在艺术世界里找到生活的乐趣。物质条件的丰富使得社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扩大,允许人们可以拥有独特的审美观。
(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生产
既然作为一种生产,马克思把艺术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艺术和商品一样要经历生产和消费。艺术家在作为艺术生产者进行艺术创作时,他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但当他的艺术作品被人们欣赏时,他就成为了一个“被雇佣的劳动者”。艺术家必须要出让自己的艺术品让自己获得生活所需的资料,这是一种在自由市场下的正常生产和消费。但当资产阶级看到某一类艺术商品的巨大利益时,艺术生产者就有可能会沦为利益的“奴隶”,去创造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东西。这时,艺术品就真的不再是艺术品,而是“赚钱工具”和“商品”。马克思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认为“艺术成为生产是资本逻辑发展的必然表现”也是资本竞争的内在本性和对剩余价值追求的必然结果。[1]
(三)自由的精神生产
自由的精神生产才是艺术的真谛,虽然他有可能不被当时社会认可,但是这才是艺术该有的态度。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说:“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做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无论对作家或其他人来说,作品根本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作家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而牺牲个人的生存。[2]
真正的艺术生产应该是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思考,通过某种形式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生产。艺术生产不同于其他生产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性”,也就是他能满足艺术受众的某个精神需求。所以,并不是一切表达都是艺术,要成为艺术必须要有欣赏者,并且欣赏者愿意为之付出价值。但这种表达和接受是自由的,不受利益因素影响,创造者创造那个东西是因为他真的想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而欣赏者是因为这个东西能够满足自己精神需求,能够在这样的一个艺术欣赏中感受到愉悦。当自由的表达和自由的接受达成一致,那么自由的艺术创作也就实现。这就是马克思的理想的艺术生产范式。
二、马克思的审美观点
审美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关键,只有当作品满足审美时,它的艺术价值才被肯定,因此成为艺术。马克思曾经指出,“具有不朽的艺术作品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审美愉悦作用、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对人产生的效果就是一种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能给人“强烈的感动”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兴趣,而这种兴趣带给人的就是精神上的愉悦作用。[3]
审美活动实质是一种生命价值体验和评判。马克思认为在美的欣赏过程中,对于社会存在和人的本质的揭示比欣赏具体的作品更为重要,这就是马克思美学对于伟大的艺术品的深刻理解。但审美毕竟是一个自我的主观过程,每个人能够看到的东西和理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梵高不喜欢毕加索;有的人喜欢摇滚音乐而不喜欢古典音乐。这个时候作为艺术评论家群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可以把艺术品的精髓和主要表达的思想介绍给大众,使更多的人能够更好的理解艺术作品,从而更好的找到艺术品和自己内心的契合,实现自己的精神需要。
马克思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艺术审美评论家,有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认为应该从三种角度来看待艺术。一是现实主义方法,马克思认为审美的的突出特点应该是:关心现实社会生活中工人阶级的处境和地位,关注社会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的生活状况。这样一种现实主义的审美具有极关键的意义,这是一切虚假美学所缺少的理论根基,也因此成为了马克思审美的特别之处;二是历史主义方法,马克思总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认识现实社会,重视人类历史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三是辩证法的方法,没有一种艺术史***的,他只有和其他的事物相联系起来才能体现出其作为艺术品的价值,马克思的哲学观看到了存在与意识、自由与必然、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辩证联系,运用哲学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才能充分看到了生命存在与精神超越之间的审美意义,而且,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正是以此与一切唯心主义美学划清了界限。马克思始终关注的是人,他认为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一定是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只有体现出人的主题,才能成为经典永世流传。
三、马克思艺术观的独特之处
在马克思的著述中,“艺术生产”具有几方面的含义:艺术生产既是一种社会的生产,也是一种艺术家个体的微观的具体的文体创作过程;艺术生产既是人类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表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人性的一种提升;艺术生产既是一种生产制作,和劳动者的生产实践、体能技艺息息相关,又是一种用艺术精神掌握世界的独特创造活动;艺术生产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既常常被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普遍性的范畴使用,又常表现为具体的历史的形式,作为与特定时代语境对应的断代范畴出现。[4]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马克思艺术观的独特之处,有以下三点:
第一,将艺术的思考与社会的公平正义关联在一起。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关注作品本身的美,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够成为艺术作品其实相对容易,并且只要有观众能够欣赏就没有好坏之分,顾城有句话大概能解释吴宇森的暴力美学:有一回我手割破了,没想到疼,因为那个血呀,像红宝石一样,特别漂亮。他不会感觉痛,并因此可能写一首诗。但这些美都是审美的一种形式而已,伟大的艺术品应该要在这当中体现人性。
第二,实践的态度,而非理论的态度。马克思认为艺术作为一种实践,他的价值体现在实践中。不是说作为一个艺术创造者在冥思苦想什么才是所谓的艺术,或者在思考中寻找灵感。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才能有新的体会和感悟,才能有更好的作品表现出来。
第三,大众的态度,而非精英的态度。大众的态度而非精英的态度是指艺术创作应是符合大众审美的,而不是只符合个别人的口味。这里不是对大众或精英文化的批判,也不是认为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我们承认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且都有接受群体,而只是指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不要以自己认为是好的艺术品的东西就推崇而对别人认同的艺术品嗤之以鼻,我们要有一种大众的态度即愿意去欣赏那些可能自己不感性的东西。所以这里的大众和精英不是指具体的人或群体,而是一种关于认知的态度和角度。
马克思还预言,艺术还将不断地发展繁荣下去,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可以自由地安排时间***们自己想干的事,这时的艺术就已完全从先前的哲学牢笼里解脱出来,而成为真正含义上的艺术。因此,艺术是不会终结的,必将繁荣地向前发展。[5]
马克思说艺术的产生有三种内涵,我们认识到这三种内涵,但不去压制某一种,我们要相信大众的选择,不管包装是否正确,只要有观众从中能找到自己精神上的满足感,那么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所以不要去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只关注你能够收获的,选择你喜欢的即可。
不过度去解读某种艺术,只要你能在艺术作品里找到能够跟自己的想法共鸣的东西就好,艺术也是一个客观存在,意义在于你怎样去理解,就像一首好诗,你能从中感觉一种呼吸和生命,你觉得他可以显示你,那么他就是你的诗。谁写的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是谁写的,那个作者,那个写诗时候的精神是没有区别的,那个精神也就是那个作者了。这才是艺术的美妙之处。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一种和谐状态,不去区别好坏,不去理论对错,只看作为欣赏者的你是否有收获,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客观存在的一种。(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亚南.从“艺术生产”到“文化工业”理论演变的辩证逻辑[N].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2)40―44.
[2] 汪正龙.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多重内涵、当展及面临的挑战[J].江西社会科学,2009(7)109―114.
[3] 魏清花,王雄刚.马克思实践美学中的艺术观[N].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38―41.
[4] 何志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从西方到中国[J].Social Sciences,2008(6)72―77.
[5] 魏清花,王雄刚.马克思实践美学中的艺术观[N].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