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墓,又称岩墓、蛮子洞、仙人涧,是古代墓葬的一种构造形式,在行岩上穿凿洞穴作为墓室。西汉后期在四川开始出现,后迅速发展,到东汉风行一时,经过蜀汉两晋南北朝,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续到明清,成为近2000年来四川一种独特盛行的墓葬形式。有资料显示,四川现存的崖墓总数有3万多座(包括今重庆中),最早的崖墓出现在成都平原以南新津和彭山一带,时间约在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公元前后),阿坝州新发现的杂谷河下游崖墓如果确能断定为西汉中晚期的话,那当是四川最早的崖墓。最具代表性的是乐山“麻浩崖墓”和彭山崖墓,除乐彭崖墓外,四川境内绝大多数的市、州和今重庆市的涪州、万州等均普遍流行崖墓。
崖墓的数量
川东北达县地区(1997年分治达州、巴中两市)在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中发现登记的崖墓有2670座(如果加上漏查的和近20年来新发现的,崖墓实际数量在4000座以上),当时的13个县、市、区中,12个县、市、区都有发现,其中渠县435座、宣汉185座、大竹664座、开江508座、通江43座、南江59座、巴中617座、邻水118座、万源11座、达县9座、通川区21座。
在川东北现存的古代墓葬中,崖墓占有相当人的比例,并且多为东汉时期崖墓,与东汉时期的砖石墓一样,成为当时和现存数量最多的两大重要葬式,从侧面反映了东汉时期川东北社会经济有了很人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崇尚厚葬之风盛行,“忠孝仁信孝义”之类的家族观念更加受到重视,生时孝养,死后厚葬,不惜耗费巨额资财修造墓穴,厚葬自然应运而生,同时也为崖墓的开凿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
崖墓的盛行
崖墓均于山腰或山脚的崖石上钻凿墓穴,墓口距地面有一定高度,视野开阔,崖面宽长,接近水源,交通便捷。墓口横向排列,单座、多座或几十座、甚至上白座不等,如:渠县渠北乡前锋村崖墓45座,分布在南北长200米,东西宽30米的范围内。开江县靖安乡蛮洞子利崖墓108座,分布在尔西长500米、南北宽4米的范围内。崖墓不论时间先后,一般排列有序,再则受崖石朝向的限制,墓的朝向因地制宜。
川东北现存的崖盛行于东汉后期至蜀汉两晋南北朝,后逐渐淡出,但一直到明清仍有少量沿袭,有的是新凿,有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改建,还有的可能不是作为墓室而是作为人居。随葬器物可能都被盗掘或本身就很少有陪葬器,现存的崖墓几乎全无墓门,且十室九空,所以只能主要从墓室结构、雕刻和极少数随葬器物残件来鉴别时代,但明清时期的崖墓一般都有钻凿或补修年代。如:渠县双龙乡蔡家庵村崖墓M1发现有汉代陶俑、盘、豆的残件。宣汉马家乡盐井村崖墓发现有几何纹饰的汉砖垫砌石棺,巴中九镇乡石洞寺村崖墓石壁刻题“大明成化九年十月廿六日(1473你啊你)”,邻水县高石乡汉口村崖墓门楣题刻“咸丰元年补修”。
川东北现存的崖墓有许多共同之处:规模较小,构造比较简单,以小型、单室墓为主。此类墓一般由墓门和墓室组成,少数的有墓道,钻凿比较粗糙,当然在形制结构上也有许多差异,可能与主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以及不同的时代有关系。多数墓门是正方形,个别的为长方形或弧形、直门广肩,此以通(江)、南(汀)、巴(中)一带的两宋崖墓为多。墓口均用石块垒砌封堵,墓室一般长2~6米、宽1~3米、高1~2米,多数为平顶,少数为弧形、人字形顶。墓室多数在后壁有龛,少数的在左、右壁亦有龛。墓室一般是内高外低,可能与凿造时考虑到便于排水有关。墓室因为都被盗掘,残存随墓器物很少,现保留下较多的是石棺和石棺台,石棺台是在凿造崖墓时就石打凿而成,一般单棺台在墓室后部正中,双棺台在墓室后部左右,如通汀县杨柏乡五星村崖墓M1棺台长1.6米、宽0.5米、高0.24米。
川东北崖墓多数没有雕刻,少数有雕刻的可分为3种形式:一是建筑雕刻,如门楣的雕凿,这是比较普遍的。巴中午凤乡宝石村牛角寨宋代墓M15的门楣上雕刻有枋木建筑高浮雕斗拱4朵,简行瓦9沟。二是画像石刻,内容比较丰富,这可能反映了造墓人的意愿和再现了墓主人生前所喜爱或拥有并企***在死后继续占有享用的,如:大竹县川主乡普乐寨崖墓MB的第2层门楣上有虎雕。四合乡柏村湾崖墓M2的左右壁龛上雕有几何纹、人物、花草、动物***案。巴中和平场乡新文村新庙山崖墓M7的四层门楣上雕有跪羊、鸟兽、人浮雕。三是文字题刻,较少且时间较晚。如通江县杨柏乡五星村崖墓M1的门内侧有楹联:字为至宝人人用,心作福田代代耕。巴中九镇乡石洞寺村崖墓的墓室壁刻:人明成化九年十月廿六日(1473年)。另外,在巴中的围子坪崖墓、赖家河崖墓、胡子山崖墓、星斗寨崖墓、岳王村崖墓、匡家湾崖墓、北山寺崖墓和通江、渠县、宣汉等地一些崖墓均有或建筑或画像或文字的雕刻。
崖墓的族姓探讨
崖墓在叫川及其湘、鄂、黔邻界地区的古代墓葬中盛行且延续时间漫长,所以不能说它是某地某民族所独有的丧葬形式,综合学者对四川崖墓文化族属的观点,大致有4点。1.中国最早的崖墓是河南水城保安山西汉景帝时期的梁孝士墓,横穴式岩圹墓,即崖墓,亦称关东崖墓。四川崖墓晚于关东崖墓,是受到其影响而产生的。因为在汉代巴蜀文化已汉化,汉民族因多种原因进入四川,带来关东文化包括关东葬俗是易理解的。2.崖墓是僚族的墓葬。四川在汉晋时期同时盛行砖石墓和崖墓,横穴式砖石墓(还有石室墓)广汉族,崖墓自然应属于非汉少数民族,崖墓凿石为葬,葬具以石棺为主,是石棺葬民族的传统葬俗,石棺葬民族的族属为僚族,崖墓亦应是如此。3.崖墓是新兴汉族人的葬俗,这里面分两个大同小异之观点,一是上著巴蜀民族从秦汉以后缓慢地吸收汉文化,在漫长的汉化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新巴蜀文化葬俗。二是土著巴人文化与汉文化融合而形成的新兴汉入葬俗。理由是崖墓受悬棺,船棺葬俗的直接影响而形成,悬棺、船棺葬是巴人早期的葬俗,也是早期濮人即后期的僚人的葬俗,因此崖墓是外来汉文化与士著巴人文化和濮、僚文化结合而形成的新兴汉人葬丧文化。这几种观点,本人认为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的研究推测也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要作为定论,当然是还很不够的。笔者在这里与之共同的一点认识,即四川古代崖墓是巴蜀文化(这翠应强调包括蜀文化和巴文化)在与汉文化相互影响融合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墓葬形式,它不同程度地代表和保持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特色,它的高峰朋是东汉晚期,其后仍在延续,但逐渐淡出不再盛行,它反映广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现象。
川东北的嘉陵汗流域和渠江流域在古代是人(巴人的一支)的后裔也实行崖墓的葬俗。理由大致有3点:1.在川东北人遗存遗迹比较集中的渠县、宣汉、巴中等地,现存的崖墓数量也最多。2.《通江县志》记载:人***治家、西晋成都王李雄的祖父李慕,魏武市时将车,死后凿洞穴为墓室,安葬于今通江县以西2千米的千佛崖,又即巴王庙(为李雄回乡祭祖时始创),该崖墓现在虽已毁,但千佛崖仍存,可作为人岸葬的证据。3.前述观点中有崖墓是濮僚人的葬俗之说,人(包括板蛮以及部分巴人和濮人)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称僚人,有巴僚、僚、峦僚之称,在唐代称南干僚,宋代称渝州蛮,亦可推川尔北入的后裔(板蛮)也有实行崖墓的葬俗,这是一种汉化的民族葬式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