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戈》这部影片好像是一部戏中戏,感情上失意的马里奥,在创作新剧本的时候与年轻的舞者埃琳娜相爱。探戈这种阿根廷国宝级的歌舞,就像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影片的两大焦点,一个是马里奥的爱情,另一个是对历史伤痛的更深层次的审视,但实际上两者有着相近内涵的主题。
[关键词] 《探戈》 阿根廷 舞台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26
电影《探戈》曾入围1999年奥斯卡、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荣获1998年坎城影展最佳摄影奖,荣获1999年西班牙哥雅奖最佳音效奖,荣获1999年圣地牙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在众多荣誉的背后,如此一部剧情简单、台词少之甚少的电影,是如何打动人心的呢?
《探戈》的剧情十分简单老套,讲述了知名导演马里奥的妻子劳拉寻到新欢并离开了他,为了暂时忘却悲伤,马里奥专心负责编导了一部舞剧,在创作中受到方方面面的压力,但他坚持自己的创作想法,在创作新剧本的一个很偶然机会,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埃琳娜闯入了整个剧组和马里奥的生活中,这个女孩是投资者安杰罗推荐的,且是安杰罗的情妇。马里奥和埃琳娜在排演过程中日久生情,卷进了一场大胆激情的爱情游戏,在一个凌晨三点钟,女主角来到排练场,深情地用歌声对马里奥诉说衷肠。马里奥爱情好像复苏了,事业好像也重新开始成功了。
“我们听到一个女人在唱一首探戈的前几句”,伴随着这句台词影片开始了。合上剧本,戏中的剧本是一部关于阿根廷历史的沉重过去的。马里奥上床独自在歌声中慢慢地陷入沉思。画面转到如同黑白剪影的镜头前,男女两个舞者从两个方向越走越近,女舞者正是劳拉,而马里奥很夸张的大身影在俩舞者中间冷冷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此时两名舞者仿佛丝毫无视一旁马里奥的存在,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此时探戈音乐自我而又任性,内敛而又张扬,极具矛盾个性化,摄魄般的音乐旋律,熏陶和渲染着舞者。探戈的节奏带着一种特有的黏性,附点与切分被熔化搅合在一起,时而从容时而急切,一张一弛,亦步亦趋。舞台上三个人的角度位置已经非常清晰地映射出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情敌、新欢和旧情。画面中充斥着红黑两种颜色,不协和的音响出现,矛盾越来越突出,男女舞者热辣辣地对视、步步紧逼地张扬,充满了诱惑。在幻想中马里奥最终受逼迫掏出了匕首,猛地刺向妻子。一切又回到了现实中,劳拉来到他们曾经一起居住的卧室取东西,马里奥乞求她能回到自己身边,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在早期的探戈中就经常表现男子为争夺女子而决斗,在阿根廷人眼中,探戈就是爱的定义,是男人与女人之间永恒的战场。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探戈本身的特征非常相似,男性主宰着错综复杂的探戈舞步,女性是被驯服的生灵,躲闪进退的舞步就像是一把匕首在对方身上插出,这分明是情场的较量和厮杀。
这部影片好像是一部戏中戏,在感情上失意的马里奥,身心疲惫的他又刚刚出了车祸,下肢受伤需要拄着拐棍。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搬出了自己与爱人曾经熟悉的公寓。他来到在排练场上,钢琴手在古老的钢琴上弹出了探戈悠扬的曲调,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地跳起了熟悉的探戈。人声和谐,舞者间配合默契,时间一下子凝固了,仿佛委婉地叙述着他们曾经走过的路。
阿根廷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热情洋溢的探戈歌舞,深受本国男女老幼的喜爱。探戈的起源也有着不同的说法,有西班牙、古巴、非洲三种起源之说,不管怎样都有一定依据。探戈音乐中摇曳的节奏起初和2∕4拍子的哈巴涅拉舞曲十分相似,这是一种受到非洲音乐影响的古巴舞曲,可能是来来往往的水手将这种舞曲从加勒比海地区传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1915年后有些探戈采用了4∕4或4∕8拍,1955年后发展为更复杂的节拍。探戈原来是属于港湾下层劳动者的歌舞,逐渐往音乐方面发展,添加了精炼优雅的风格,通常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二段采用的常为主调的关系小调或属调。在探戈音乐中,经常是伤感与欢乐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探戈音乐悠扬深沉、节奏强烈,结束时常从属和弦到主和弦。
在一次盛大聚会中,一对舞者娴熟的舞姿使在座观众为之痴迷,好像男女舞者在共同讲述着一个故事,将观众带入美妙的意境。舞者轻盈地滑行拖拽和突兀地停顿让观众眼花缭乱。舞台上四个班多钮手风琴淋漓尽致地诉说着探戈的百年历史,班多钮手风琴是探戈的灵魂,是一种按钮式小六角手风琴,约在1860年,由德国人班德发明,有着忧郁及戏剧性的音色,它那暗哑的音色很适合探戈哀伤的情调,锐利的音响与挺拔的舞步相对应,令人心醉。班多钮手风琴上71个奇特排列的键钮在风箱开合的状态下,每个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高,这便要求演奏者掌握四种音位的指法。探戈舞曲中快速的节奏与悠扬的旋律,始终是无法调和的对比,而这也象征了男性与女性之间、外来者与本地者之间强烈而永恒的对立。
追溯探戈的起源和发展,回到20世纪初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现了一个由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非洲人和南美白人组成的舞蹈团,创造了这种有着忧郁和***情调的探戈。它融合了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黑人音乐的节奏、安达卢西亚音乐、意大利的曲调以及阿根廷高乔人的帕亚达歌曲,探戈一般是男女对舞,早年也有男子对舞的。舞步包括交叉、跳跃、蹬腿、踏步、跨栏、猫步等。回到在影片的合练中,老师带领大家练习双16拍的桑塔达舞步,在里面出现了:钩步、双钩步、16拍的帕达拉、8拍的威里奥,在这次大排练中马里奥第一次见到了埃琳娜,影片中出现了阿根廷老歌手的身影,还有1932年的同名老影片《探戈》中的四人组合:蒂达·马瑞罗、雷博特·拉马克、阿瑟拉和西莫。突然在梦境中马里奥的前情人又与她的新欢出现了,此时此刻旋律没了,只剩下急促的、反复出现的枯燥的节奏,忽强忽弱的出现,暧昧的玫瑰色与绝望的黑色充斥着整个画面。现实中马里奥与妻子劳拉尴尬地见面了,马里奥为上次的粗暴而道歉,以“你做的很出色”而结束两人关系,仿佛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新恋情。
在排练场马里奥第二次见到了埃琳娜,风琴和钢琴二重奏衬托出她的舞姿,整个场景是多年流亡的难民。几个老艺人在钢琴、吉他、手风琴、提琴等乐器上默契地演奏着,此大段音乐为没有舞蹈的纯探戈音乐。音乐中意外的和声进行、不协和和弦、半音化和声、不解决的终止、变幻莫测的节奏重音,都使得观众屏住了呼吸。最初的探戈乐队由吉他、小提琴、曼陀林等乐器组成,后来逐渐确立了以钢琴、班多钮手风琴和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为主的形式,而班多钮手风琴以其独特沉着的音色以及略带乡愁的气质,逐渐成为探戈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古典名曲有《拉昆帕尔西塔》、《尔卢却库罗》等。
马里奥第三次看到埃琳娜跳舞,深深地凝视她的舞姿,伴奏只有钢琴和吉他,动作没有过大幅度的扭摆,并不夸张。空旷的排练场、大量的玻璃框架将大空间隔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空间,而无数的镜子与反光灯、幻灯机又让人很难分清戏里戏外的两种情感。
在影片中排练时,出现了马里奥给演员讲戏的场面,而这场戏正是情敌之间的较量,两男子用匕首模拟情敌间的打斗。早期的探戈经常会有模仿打架或决斗的场面出现,有进攻和防守的动作,这也就是两个男人也可以跳探戈的原因之一。据说,早期的探戈男子身上佩戴短剑,以防范莽撞情敌的进攻。因此,舞者的面部表情冷漠严肃,充满了戒备。探戈最早的形态源于高乔人,也就是南美洲大草原区的流浪牧人,他们有些像吉普赛人,骑在马背上弹着吉他,成群结队地到处流浪,以表演歌舞而谋生。他们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寻找工作,他们典型的形象是留着两鬓,头发梳理得油亮,并穿着俗丽的服装。为了生存,他们用尽各种欺骗的伎俩,个性好勇斗狠,行为像是地痞流氓。在阿根廷人民看来,阿根廷有两个国歌:一个是本国专属的国歌,另一个就是泛指探戈。
当马里奥坠入情网不能自拔时,走在排练场里,他幻觉四面全是探戈舞者,简单风琴伴奏下,舞者紧紧相拥,在背景是一轮红日映衬下的翩翩起舞,似乎预示着他们俩未来的爱情。在重奏时,音乐在低音区反复进行,在持续低音伴奏下,尖锐矛盾出现,炉火纯青的成熟舞者和无畏的年轻舞者的对比和较量。音乐中复杂的情绪不断涌现,给观众带入剪不断理还乱中。虽然探戈产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声名狼藉的区域,但它很快就进入了中产阶级的沙龙和剧院,并且从阿根廷经由美国传到了巴黎和伦敦。在欧洲,探戈舞被认为太过***,因此做了改变。男舞者的手原本紧紧搂着女舞者现在稍微放松了一些。索然不断有人批评探戈具有猥琐的成分,但它却在世界各地广受喜爱,这是因为探戈没有固定的程序,可以即兴发挥,创造出不同的花样,舞蹈也变化多端,引人入胜。探戈的节拍多位2∕4拍或者4∕4拍,切分节奏非常突出,能够配合眼花缭乱的舞蹈动作。在探戈的百年历史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它的黄金时期,后来受到******府的歧视和压制。1946年总统贝隆提倡民族主义和大众文化,探戈又得到复兴。
而在接下来的一段为马里奥的旧情人劳拉和新情人埃琳娜俩人的双人舞,两人如金蛇般的步和腿脚的穿梭勾转、甩荡屈伸让观众应接不暇。恍惚中俩人深情相拥,两个人的表演就像一个人的呼吸,不禁让人联想翩翩。在很久以前,探戈舞曲通常都是在妓院中演出,属于和不良分子的音乐,而其内容大都是关于背叛及不正当的爱情故事。最开始时,探戈就像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暴力斗殴的恐怖情节、低俗的***和中产阶层的矫揉造作与失恋结合到了一起。
“施刑者跳探戈的声音很大是为了掩盖惨叫声(剧中对白)”。马里奥不甘于随波逐流,大胆创新,而反对者则要求马里奥别搞得太复杂,观众要简单的事物,他们习惯看电视,他们要纯粹的娱乐,愈简单愈快乐。给观众优美的舞蹈,美女,动听的探戈,而不是只有恐惧和焦虑。然而而马里奥不为所动,在投资者的压力之下,不顾投资方的反对,坚定自己的风格和信念。
在影片的最后一段,剧幕开场,逃荒难民齐唱着古老的民谣,向观众缓缓地走来,歌声平静悠扬,听不出一丝应有的哀愁,反而更多的是希望与和谐,男女老幼们一个个站起来,与舞伴翩翩起舞。要知道,探戈舞曲本身就旨在表现出移民的乡愁,包括对家园的强烈思念,以及在异乡生活所遭遇的种种挫折。音乐逐渐在平复难民的情绪。怀抱着婴儿的母亲紧缩的眉头开始展开,笑容在老人们的脸上出现,小孩们在梦中露出微笑。一对舞姿娴熟的中年舞者在熟悉的音乐主题下起舞。一曲舞罢推向高潮,周围难民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大家纷纷走向圆心,凝聚在一起。影片的两大焦点,一个是马里奥的爱情,另一个是对历史伤痛的剥视,但实际上有着相近内涵的主题。
影片的最后是亮点,也非常具有戏剧性。在一场全体演员参与的重要排演中,一名安杰罗手下的杀手,从舞者群中慢慢走向埃琳娜,究竟是戏里的情节,还是戏外的危机?在众人的惊呼声中,虽然此次安然无羔,却在看完电影之后,有着不知下次是否依然无羔的焦虑。
参考文献
[1]陈自明.世界民族音乐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198-199.
[1]杜亚雄.世界音乐地***[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421-422.
[1]饶文心.世界民族音乐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189-190.
作者简介
姚聪燕,女,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教育系副教授,硕士,从事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和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探戈》影片中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