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很少敢在大庭广众下谈论性,不光印度的圣人和苦行僧是以禁欲为主,印度电影也是爱多性少,点到为止,但印度宗教中自古有生殖崇拜的情结,所以印度人视为崇高和神圣,对湿婆的男根林伽的朝拜就是例子。
印度教徒认为,“爱”是与生俱来,可以无师自通,但“性”必须经由学习方可掌握,所以先人们研究了五花八门的爱经,而婆罗门教及耆那教在克久拉霍寺庙内留下的雕刻群更让人感叹印度性文化的源远流长。
性文化,
禁欲和的文化传统的交织
克久拉霍这个偏僻安静的小镇独居一隅,之所以吸引大家由世界各地聚集此地,除了因为这里有大量精美的寺庙和雕刻外,最重要的是寺庙里大胆张扬姿势独特的主题雕刻。
据记载,“克久拉”一词是椰子的意思,一千多年前,这里盛产椰子。昌德拉王朝被称为“月亮王朝”,是因为流传着一个月神的传说。传说克久拉霍有个叫拿勒斯的祭司,生了个容貌美丽的女儿,惊动了月神。月神放弃神仙的身份来人间与姑娘相爱,告诉姑娘她将生一个勇敢英武的儿子,并繁衍成一个伟大的民族。后来姑娘真的生了个儿子,还繁衍了许多子孙。所以,今日的克久拉霍居民都称自己为月神的后代。
昌德拉王朝时,克久拉霍流行着印度秘教,也是坦多罗教的传播中心,主要宣扬与性有关的一些宗教思想,克久拉霍神庙便是举行坦多罗崇拜的狂欢仪式的场所。寺庙分为西群、南群和东群,西群最为庞大壮丽,有名的雕刻也是集中在这里。
在那些雕刻精美的神像前,你最原始的羞涩感觉会荡然无存。对性的崇拜,对生殖器的崇拜在很多民族都存在着,越是所谓的发达地区越是给性和生殖器缝合上一块遮羞布,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裸的,我们今天却要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到难以言说的羞耻,谈性而觉得难堪,看见的身体而面红耳赤,这是文明还是倒退,我不敢下断言,但是当你在这些雕像面前,你却感觉不到丝毫的与放纵,你有的就是对雕刻艺术的由衷的赞叹和对性文化的欣赏与崇拜。
在千年之前,印度人就把这些各种姿态的雕像坦然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所有的人对于性这个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所认知,女人和性在这里达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些雕刻不仅仅体现了印度古代高超的雕刻艺术,更体现了印度人对美的追求。印度人把性做为了哲学,更是做为了宗教予以崇拜,在他们看来,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爱,也因此就有了印度著名的《爱经》。据说未婚的印度女孩是要受《爱经》熏陶的,印度人对于性既保守又大胆,游走其间,却丝毫没有任何的不和谐。一切仿佛是那么的自然,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性观念,
粗鄙野蛮与精美文雅同在
在一些古老的印度小雕塑中,你经常可以看见有一个雕刻着三个脸的半人半兽半植物的有角人,整个身子地在那里做着瑜伽姿势,他的生殖器,坚挺而有力,这代表的就是生育与创造,印度人认为这极有可能就是后来印度教中传说的湿婆神。而另一些动物的雄性生殖器也经常被雕刻在各种古老的建筑或者雕塑中。与“林伽”相对应的还有“瑜尼”。瑜尼是佩戴腰带、项链和漂亮头饰的女人,她们健壮而丰腴,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有怀孕的也有抱着婴儿的,但是无论怎样的形态,这些早期的女性雕像,都象征着人类的繁衍,也是代表掌管生殖的湿婆神之妻——帕威蒂女神。这可能就是最早的“林伽”崇拜。
印度几乎所有的宗教,文化和艺术都起源于《吠陀经》,在吠陀教传统中,性是永无终结的。人们将对性的信奉和拒绝当作决定灵魂存亡的措施,无论是印度教教徒还是佛教教徒都信仰“投胎转世”的人生轮回说,认为人死后灵魂可变成人或动物继续存在。而性就是人类这种人生轮回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编辑 黄小仙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克久拉霍:谈谈情 说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