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发展的今天,尽早阅读对学好各门课程,对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教学操作上,就是把“识字教学重点放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小学语文课改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问题,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识字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年来使用的新教材,识字课程占语文教学的比例更大了。的确,识字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识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本人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生字谈几点体会:
一、巧妙设计情景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周围其他事物一样,都充满了好奇心。于是,我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每一堂识字课,把生字出现在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中,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入学教育中,我就这样向学生介绍:“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崔老师,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的名字吗?”同学们都很乐意的说:“我叫某某某”。然后又叫孩子们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名片,把它分给自己的伙伴,拿到名片的小朋友认认名片上的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小朋友或老师,然后找小朋友说说名片上是谁的名字。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孩子们更快的认识自己班中的同学,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孩子进行了第一次识字练习。最后,我还让孩子把自己的名片贴在桌子的左上角,让每一个小朋友去认一认,读一读,让孩子们都能积极的参与识字,看谁认识的“小朋友”多。在教学中将汉字与***片巧妙结合,在看***片的同时记住了汉字,这样孩子们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二、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识字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教师们要想办法把一些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如果孩子们一味的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孩子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在教学“口、耳、目”这几个字时,我在开课初,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象形字,通过画面和文字的演变,使孩子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相联系,从而激发孩子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还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对子等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活泼的气氛理有趣有效的识字。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阅读做准备。当孩子识字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欲望和冲动,这时老师应及时的抓住机遇,机智有效的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指导怎样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有利时机,把课本和课外读物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有效的去诱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诱发阅读兴趣。在课上,我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美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每到这时,孩子们的眼睛都会睁的大大的,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这时教师可以抓住孩子好奇探究的心理特点,指导他们去阅读带有拼音的童话故事。像《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书。告诉他们有更多的故事在里面。为了让阅读的兴趣持续下去,教师可定期利用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不求形式统一,尽可能让学生展示阅读后的收获并与大家分享,激发读书的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无论是阅读流畅还是结结巴巴,只要他有兴趣就好。要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我们必须在汉字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丰富孩子识字的方法,让孩子不觉得汉字枯燥无味,让他们快快乐乐的学习中国的汉字。
三、引导孩子寻找规律 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如“早、星、晨、春、日、晚”时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他们的秘密,发现他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日”有关的,揭示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教学象形字,如“火、山、石、木”等时,引导孩子把***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就是象形字,让孩子在学习与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字规律,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我借助会意字的结构特点,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像“不正歪,三人众,三木森……”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使孩子自己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则组织孩子进行比较,区分,辨认,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