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孩子普遍成熟早,性机能的早熟、外界性信息的刺激及小学生的好奇模仿心理,导致小学生“过早恋”现象的产生。“过早恋”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危害很大,社会、学校和家庭要给予正确的对待和疏导。
关键词:过早恋;危害;正确对待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性的信息大量增加,人们的性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这一切,频繁刺激少女们的大脑和生殖腺体,提早催开了性生理的芽蕾,青少年性成熟出现提前的倾向,性成熟的前倾带来了性心理的提前出现。“早恋”已从高中、初中向小学蔓延,“早恋”对象越来越低龄化。小学生写情书,谈恋爱已呈愈演愈烈之势。权切把小学生的“早恋”现象称作“过早恋”吧。
一、“过早恋”现象出现的成因
(一)性早熟。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孩子普遍成熟早,比十年前的孩子要早一两年,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孩子意识到两性的区别,在心理上存在一种潜在的欲念,对异性产生吸引力,这是一种原始本能。
(二)外界性信息的刺激。
1 多种传媒技术的广泛传播。书刊、电视、电影等众多媒体渲染爱情或***的内容,特别是许多不法分子为达到赢利的目的不择手段,印刷传播黄色书刊,制造或放映黄色录像、影碟等,以迎合青少年猎奇、求刺激的欲望。2 网络的吸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了很多家庭的必备电器。小学生很容易在家中上网查资料、聊天,而且,网吧也成了很多学生的新爱。于是“网恋”也应运而生。
(三)好奇模仿心理。
性意识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会产生对异性身体、生活、心理和对自己态度的好奇,这是青春期青少年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青少年容易产生性冲动,从而对异性保持一种敏感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而结交异性朋友。这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然过程。善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和生理经验有限,从众心理和模仿性极强。大众传媒和现实生活中的恋爱“榜样”,使他们产生了也要尝试一下的心理。
二、“过早恋”现象造成的危害
(一)阻碍了纯洁的友谊,影响正常的交往。
原来的小学生男生女生手拉手做游戏,头碰头做练习,一个糖果,你一半我一半。在学校玩儿的不过瘾,放学还到家里去串门。可现在的小学生呢,哪个男生女生关系好点就被大家说成“小两口”、“谈恋爱”,更不要说手拉手了。吓得孩子们坚决划清男女生界限,不敢一块儿说话、一块儿玩耍,甚至不敢有任何肢体的接触,生怕被同学们取笑。校园里,男女生之间纯洁的友谊被蒙上了一层阴霾,严重影响了男女生正常的交往。
(二)“过早恋”对学习的影响。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出现“早恋”现象后,常处于担心因违纪被学校处罚和感情的发展不能自控的矛盾冲突中,行为也总是偷偷摸摸、躲躲闪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造成心不在焉,学习退步,这也正是老师和家长反对“过早恋”最重要的理由。
(三)缺乏性知识,过早性体验,酿成恶果。
随着小学生的性早熟,性心理自发的发展,可能出现不良倾向:受性本能、性心理的驱使,出于无知和好奇,过早地进行性体验和性尝试。经调查,在北京宣武区某医院妇产科接受人流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而且几乎每天都有背着书包来做人工流产的女学生,她们基本上是不敢让家长知道的,有的周末来做人流,下周一就得去上学,由于身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恢复,一些女孩子很小就患上了妇科疾病。
(四)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对于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孩子,自己稚嫩的心灵都常因风云突变而不堪重负,怎有余力承受感情的悲欢离合。恋爱中的风吹草动就会让他们心事重重,愁眉难展,欲罢不能,越陷越深,严重者甚至出现人格障碍。“是否能掌握好对待异性的尺度,是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大多数过早发生的孩子在人格上是不健全的。”在青春期性萌发的初期发生性关系,它可以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受封建观的影响,认为自己已是不贞不洁的人,从此背上沉重的悔恨包袱,形成闭锁心理,孤僻、自卑、内向、抬不起头来,或者破罐破摔,糟贱自己;二是过早的启动,形成的猛烈递增,出现性亢奋,陷入追求性享乐的状态。这是一些女孩子从性体验发展到性罪错所走过的路。四川的调查表明,早期性生活是妇女的一个重要特征,她们有的人在12、13岁就发生性关系。
三、如何正确对待“过早恋”现象
(一)教育者要端正态度。
老师、家长应首先有一种端正的态度,改变传统的以性为丑恶、以性为神秘的观念,力求将真实的科学的信息告诉孩子。同时,性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它不仅是性知识,还应包括性伦理和性安全教育。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受到异性之间“磁场”效应的影响,必然表现出喜欢和异往的倾向。这也正是他们开始学习怎样和异性打交道,为将来走入社会、开始真正的恋爱做准备。老师、家长不要随随便便就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因为这段经历将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很重要一部分。
(二)学校开展性教育课堂,传道解惑,普及性知识。
中国的性教育及其落后,我们总是“谈性色变”,遮着掩着,学生无法系统的得到正确的、健康的性知识,再加上受到书刊、网络、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往往以身试“性”,付出沉重的代价。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性疑问,给予他们相应的性知识、性伦理和性安全教育。这一点,我们可以向性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借鉴。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性教育的国家,国家规定:从一年级(7岁)开始,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性教育。在低年级性教育课中就讲授有关基本情况的内容。从主张性的耻辱感到宣传性生理卫生知识,从正确和系统的性知识教育阶段到开放的性观念教育阶段,从宣传性病预防知识到讲性道德教育,迄今为止,瑞典的性教育已取得了比较全面的、稳步的发展。
(三)营造宽松的交往空间,为两往减压。
作为学校和家长,对待有早恋倾向的最好以提醒、交流、建议的方式告诉孩子,而不要以命令、惩罚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学校和家长主要是“疏导”而不是“堵”,鼓励男女生的正常交往。在青少年性教育的问题上,要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释放“性压力”的机会,老师、家长除了从正面增强孩子的思想免***力外,也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接触异性的机会,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异往空间。
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德国孩子的“爱情”》:一个德国男孩爱上了同班一个9岁的中国女孩,因为她生病未到校就放声大哭,告诉母亲要和女孩结婚。小男孩的母亲并未斥责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说:“那好啊,但结婚要有礼服、婚纱、戒指,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园,还要花许多钱。可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连玩具都是妈妈买的。你要和这位可爱的中国女孩结婚,从现在起就得努力学习,将来拿上博士文凭,才有希望得到这一切。”那位男孩听后,擦干眼泪非常认真地读起书来。看来,对性教育,我们不能一味地“堵”,而要正确“疏导”才行。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最恰当的教育方法的过程,只有找到了最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才能取得成功。性教育亦如此。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等.试论学校心理学的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01(7)。
[2]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3]《可以真实感受的爱》――瑞典。
[4]孙云晓、张引墨《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生“过早恋”现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