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中低段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也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而阅读是一个积极地认识与思维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段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下面我就谈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策略的指导
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读一些短篇读物、英语杂志、英语作品等,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报纸,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中了解语言的变化以及当今世界***治、经济和文化等动态,还可以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英语知识。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而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能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训练学生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
在养成正确阅读习惯的同时,教师更应该教给学生猜测、概括或推理的策略。在阅读过程中许多单词学生并不能够见词知义,需要借助于字典,但是过多的利用字典一方面阻碍了阅读的速度,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发展。学生在多次查阅之后便无法使上下文紧密的联系起来,因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一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二要根据语法结构猜测;三要根据构词法猜测;四要根据定义、解释猜测;五要通过对比关系来猜测。可以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追求故事意义,并且寻求阅读的乐趣。
二、优化阅读课的课堂结构,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首先是进行阅读准备。这一部分可被视为新课的“导人”。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利用***片、幻灯片、摄影片、简笔画、实物、多媒体等的直观导人法,利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时间或故事导人法,利用自由交谈,问答或讨论引人本课话题的导人法等。旨在激活学生永久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指导他们了解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梗概,让其构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语义***象,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
其次是设置阅读中的活动。本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生疏的词汇、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在简短的第一次阅读以及检测和讨论其答案之后,学生已了解全文的梗概。教师可使用快捷问题适度的讲解、讨论来梳理全文的信息和语言。例如:在教学Go for it! Grade 8 Do you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时,在观看完一段有关机器人的影片及讨论影片中机器人的形状和用途后,教师可提出这些问题,如:Do you think you willhave your own robot in the future? What will your robotlook like? What will they do?通过设置细节性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第二次阅读,然后讨论、讲解,帮助学生梳理全文的信息和语言。值得注意的是讨论和讲解只涉及关键点和理解的阻塞点,而不应是逐词逐句式的。然后设置阅读后的活动。此阶段侧重于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的第二层次即意***层次的理解。教师可利用对比、***表等手段再现文章的整体结构;可设计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如涉及课文内容的记者采访,课文情景下的角色扮演,围绕作者观点的正、反方辩论等;同时可以结合听、说、写来加强阅读训练,如阅读材料可以作为听力材料,改为完形填空,作为讨论的话题,还可以当作书面表达要求学生进行改写、续写等。
三、改进阅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 的问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2)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片开展说写等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