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了解学生掌握外语的基本心理规律,正确地、合理地处理教材和教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重点讨论言语的特点及其对外语教学的作用等有关问题。
外语教学言语特点一、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外语教学是使学生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和运用的,也就是培养学生表达和理解的实际言语能力。如果说语言是符号系统,是思想信息的代码,而交际就是通过语言符号互相传递信息的话,那么说和写就是把信息编码成为语言,通过语言符号表达思想信息。而听和读,则是把语言解码成为信息,对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理解。不论是表达性言语活动,还是理解性言语活动,都大致可划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真正的外语言语能力同样也是这样。
内部言语是指人在思维时将思想纳入无声的语言模式的心理活动。它是全然无声的,因此和外部言语不同;它有语法和修辞结构,因此和思维活动也不同。它的特点是简略扼要,与口语中的省略结构较为接近,而和书面语中的扩展结构相距较远。
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活动都有内部言语。内部言语的最为紧凑的形式之一,就是人们在快速阅读时的内部言语。
外部言语也就是普通的有声言语活动。它的最大特色是具有由各种语调手段、姿态、手势、动作、表情等结合而表达的复杂感彩。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外部言语转变为内部言语;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内部言语转变为外部言语。由此可见,内部言语乃是介乎思想和有声言语之间的一种特殊言语形式。思想的活动和发展并不是径直地、简单地和言语的发展完全一致的。思想的单位和言语的单位也不是绝对一致的。在口语教学中鼓励学生尽量使用简略结构,甚至单词句,给出一些关键词或提示词让学生口头造句和作文,或者让学生划出课文中的关键词等练习,都是有助于外语内部言语和外语思维的发展的。
二、表达性言语活动的基本过程
不论是用本族语,还是用外语进行交际,表达性言语的发生过程大致都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大脑里出现说或写的动机、意向和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纲要,并通过形象和概念初步固定下来。在第二阶段,这种要表达的纲要转变为压缩式的内部言语。到第三阶段时,发展成型的内部言语就通过语音或文字形式而转变为外部言语。
书面言语(笔语)和口头言语的产生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还要附加上相应的视觉和手部运动觉的控制活动。因此,书面言语是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更加紧张的思维活动,它和意识及意志的联系尤为密切。
除了一些和某些情景固定联系的语套,如Thank you.Don’t mention it.之类而外,一般说来,人们并不是用现成的语句说话和写文章的。在上述的第一阶段,言语只是萌芽状态或雏形,语法结构是粗糙的,只有句子的大致轮廓,所要使用的词也同样只是在形象和概念的基础上有了一个草案。在第二阶段时,语法结构基本上成型,句子的各个成分基本上按照语法规则联接组织起来。词汇经过寻觅和选择也基本上固定下来,并被赋予应有的语法形式。直到第三阶段,句子和词才确定不移地表现出来。
为了培养灵活的言语能力,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进行一些“突然袭击”式的提问和制造新的转折。最主要的是,切不可认为机械性的言语反应技巧就等于真正的表达能力,不要忘掉***思考和***表达是外语教学的灵魂。
三、理解性言语活动的基本过程
理解口头或书面言语的过程大致也分3个基本阶段。在第一阶段,由语音或文字在大脑中引起听觉或视觉形象,经过分析,综合为词,并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组织成句。在第二阶段,词义转变为相应的概念,并在句子范围开始建立联系。到第三阶段时,听到的话语或看到的文句所包涵的判断、推理的逻辑内容和喜怒哀乐等情感内容在意识里明晰地显现出来,从而弄清说话人或写话人的思想意***,达到交际目的。这一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听者或读者的言语能力的发展而趋于简化。在言语能力较为发达的情况,一个人可以依靠对所听或所读的概括性的感知和上文的提示,而迅速地把握住话语的大致内容。这说明,理解性言语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其综合性。例如,一人在正常阅读时,并不需要理解书面文字所发出的全部单个信息,只要抓住关键部分,就可理解所读的实质内容。人在正常阅读时,常常对错字视而不见,这也是一个有趣的例证。由于理解是综合性为主,所以对整句的理解反而往往先于对孤立的单词和词组的认知。这些都要求教学力求引导学生集中注意于内容,注意上下文言语的连贯,避免过分注意语言形式,离开上下文去寻求词语的意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克服有声语言对阅读速度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听和读时,实际上有两个系统在起作用。一个是刺激和反应系统,即一系列的词或句之间的关系是连续性的、顺序性的刺激与反应关系、联想关系。这一系统一般在基本句型和常见固定词搭配范围之内的作用比较明显。另一个系统是灵活选择系统,即由听者或读者根据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上下文联系,以及对说话人和作者的真实意***的全面把握而确定词和句的真实含义。外语教学法对两种系统的理解力都须予以重视。
人的心理过程是很复杂的。思维、记忆、知觉、感觉等都是相互联系的。不但概念的内容是概括化的,感知的形象同样也有概括因素在内。比如,音位本身就是概括化的。理解性言语能力的灵活程度与大脑的听觉和视觉中枢对语音和文字形象的概括程度密切相关。而感知形象的概括,则又是通过语言实践来实现的。所以,从听的训练来说,应该尽量使学生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说话特点、语音特点。就读的训练而言,应该使学生全面接触各种形体和型号字母排印或书写的文字。这样,大脑里储存的语音和文字形象就是既稳定而又灵活的,能够与本质相同、表现相异的新形象对上号,也能把本质相异、表面相似的区分开。
领会言语的词、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所包涵的意义,是积极的心理过程,它是由许多具体细致的心理活动组成的,需要听者和读者所付出的力量绝不少于说和写。因为在听和读的过程中,一个人在大脑里也要形成语句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他在构造这些语句时,却又不能随便选择语言材料,而必须使用他人已经选择和规定好了的材料。听者和读者要使自己记忆中保存的形象积极活动起来,与正在感知的形象对照和印证,而且这样的活动要瞬时完成,听或读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总之,为了达到培养理解性言语能力的目的,首先需要大脑储存超过说和写所需要的更大量的句子模式、话语模式;同时也需要大脑具有灵活的言语再创造机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脑所储存的词素、词、词组和句型的数量决定着听和读的效果。因此,为了使理解进行得迅速、准确,首先要重视记忆的作用,要求和引导学生熟记大量的单词、短语、句型、课文,使他们在自己的记忆中保存丰富的现成的听觉和视觉形象。可见,熟记和背诵不但是表达的基础,也是理解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言语的特点及其对外语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