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于”好连用吗?

《语文学习》2006年第12期刊登了《“诸于”连用有语病吗?》一文,认为“诸”一直都有“之”的意思,因为“诸”有“之”义,所以“诸于”可以连用,不存在赘余语病,是符合语法规范的。笔者以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诸于”不好连用理由更充分:

一、从语法和语义分析看,“诸于”连用是重复。

“诸”是个多义词,其中有“之”和“之于”义。当它是代词、作宾语时,相当于“之”;当它是兼词,前后组成复杂短语时,相当于“之于”。语法功能和语法结构不同,其意义也不同。我们先来看看一些辞书上的有关条目的解释和例句――

1954年中华书局《古书虚字集释》:①“之”也。《孟子・公孙丑》:“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②“之于”也。《国语・齐语》:“轻过而移诸甲兵。”1983年商务印书馆《辞源》:①指代人或事、物。通“之”。《左传・僖公十三年》:“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法言・学行》:“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②“之于”合音。《左传・襄公二六年》:“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2000年上海辞书出版《古汉语大词典》:①犹“之”。《左传・文公元年》:“能事诸乎?”②“之于”的合音。《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

从上可知,这两种意义的“诸”用法是两种情况:(1)作“之”解的,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与语气词一起处于句尾,或用于陈述句句尾,代词,多作动词宾语。其格式为“动词+诸(宾)”。(2)作“之于”解的, 用于句中,兼词,要拆开理解。“之”字是前面动词的宾语,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字常介绍出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等。其格式为“动词+诸+名词等”。像《愚公移山》中的“投诸渤海之尾”,《兰亭集序》中的“或取诸怀抱”,《促织》中的“献诸抚***”,都是这种格式的用法。

我们再来看看《“诸于”连用有语病吗?》一文所引的例句――

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 盍求诸乎?|他可是没有把得意形诸于色|余泽红把自己的誓言付诸于日常行动中

不难看出,前两句是第一种情况,“诸”解“之”,用语正确;后两句属第二种情况,“诸”当解“之于”,用语有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诸”等于“之于”,但“之于”义不等于“之”义,即“诸”义不等于“之”义。我们不能将“于”义忽略不计,切不可以“诸”有“之”义而断“诸于”连用无语病。既然“诸”兼有“于”义,其后何必再连多余的“于”字呢?这正如“俩”后不需再加“个”,“甭”后不需再添“用”一样。如果把“付诸东流”,说成“付诸于东流”,画蛇添足,岂不谬哉!因此,像上面第三例句的“形诸于色”,或者不用“于”,如“女闻其死,哀痛弥极,但不能形诸颜颊”(《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或者不用“诸”,如“赵王不悦,形于颜色”(《战国策・赵策》);也可以说成“形之于色”(如下面例11)。这样,才会避免重复累赘,符合语言规范。

二、从著名语言学家的学说和权威性的工具书看,“诸于”连用判为错。

关于“诸于”能否连用,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说得一清二楚。他说:“‘诸’字等于说‘之于’,它是‘之’‘于’二字的合音。”并举“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书之于绅;把它写在衣带上)”等例为证。他还进一步说:“后代有人把‘诸于’二字连用,那是谬误的仿古,因为‘诸’字已经代表了‘之于’,自然不能再加‘于’字了。”(《古代汉语》第二册457页,中华书局,1981年)吕叔湘顾问,李行健主编,语文出版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是目前语文界一部颇具权威性的工具书。该书除了立“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意义等于‘之于’”的条目外,还特别作了醒目的提示:“诸,本身已包含‘于’,后面不能再加‘于’,如不能说‘诉诸于武力’。”(1702页)正因为“诸于”是“容易产生分歧、出现差错和造成不规范的地方”(词典前言),所以才作专门的提示,以讲清某些规范性情况。

“诸”是至今仍用的文言词,我们理应吸纳语言学界和辞书学界著名专家的研究成果,遵从语言专业类著作和百科全书。

三、从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看,“诸于”连用当病医。

2002年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编有《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到了2004年教材改编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时,专家们将这句话改成了“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这说明“诸于”连用的毛病已被发觉,它不符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做到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和“课文要具有典范性”等规定,所以作了相应的修改。教材历来最讲科学讲典范,没有毛病,做如此小小“手术”有何意义?

依笔者所见,好多公开出版发行的复习资料,是把“诸于”句作为病句来拟题训练考生的;一些报刊的文章,也是把它作为病例来讲解指导教学的;2006年第6期《语文世界》曾登过笔者《重复语病现象及其修改》一文,也提到这个问题。事实上,广大教师是把它作为“有语病”来教学的,说“诸于”连用“无语病”,显然与实际教学相左。

四、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倾向“诸于”不连用。

许许多多作家、学者的作品,供教学用的书籍以及各地报刊,或用“诸”或用“之于”(有时介词“于”省略),基本是二选一。例如:

1.皆所身历,非托诸空言也。(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

2.我……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眇的遐想。(夏 尊《白马湖之冬》)

3.我愿以绵绵的情丝,挂之于树梢;我愿以热烈的一颗赤心,浮之于太空!(谢冰莹《爱晚亭》)

4.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之于听觉。(吕叔湘《人类的语言》)

5.凡心有所感,就可以形之于文。(曹靖华《谈散文》)

6.水在这里……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余秋雨《都江堰》)

7.怎么能要求诗人把所到之处的一切都付诸笔墨呢?(《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83页,人教社版,2004,6)

8.一般说来,诗人内在之意总是诉诸外在之象,鉴赏时则应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还原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才能得之言外。(《高考古代诗文阅读与欣赏》25页,崇文书局,2006,10)

9.大凡学问中人,对于自己的思想观点见诸文字、晓之世人,一向是十分看重的。(《人民日报》2006年5月12日)

10.文人雅士大多是羞于谈钱的,这虽非形诸文字的戒律,却成为延续了很长时间的文人传统。(《衢州日报》2006年12月24日)

11.白羽、汪琦欢悦幸福的心情形之于色。(丁宁《战士风骨书卷气浓》,《人民文学》2006年第8期)

当然,“诸于”连用现象在某些地方也有所见,但是它从未得到语言学家的认可,在社会上也没有产生较大影响而约定俗成。少数混用,不可当真。

综上所述,“诸于”不好连用,我们应当分清是非,正本清源,规范用语。

(作者单位:衢州高级中学)

“诸于”好连用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诸于”好连用吗?

学习

绿色畅想作文500字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畅想作文500字,内容包括畅想绿色未来作文,向往绿色500字作文。美妙的风铃声,那不是我美好的畅想;动听的鸟叫声,那不是我美好的畅想;绿色的春天,那才是我美好的畅想。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我希望人们会为迎接春天而做好环保工

学习

浅议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内容包括伦理学中怎样塑造道德人格,与道德有关的论文理论。摘要:从我国高校现阶段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缺陷入手,提出了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大学生符合时展的道德

学习

小男孩.小女孩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小男孩.小女孩,内容包括小男孩小女孩的故事,小女孩救了小男孩。小男孩

学习

浅析关于网络伦理的几个重要问题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关于网络伦理的几个重要问题,内容包括网络信息污染的伦理问题主要有,网络伦理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的对策。论文关键词:网络伦理伦理挑战伦理原则伦理建设

学习

分析土石方计算的几种方法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分析土石方计算的几种方法,内容包括南方cass软件怎样计算土石方,南方cass土石方计算方法。【摘要】工程建设项目中土石方工程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程总投资的多少,掌握土石方计算的方法、熟悉各自的适用条件并准确运用就起着

学习

剖析中国人才浪费现象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剖析中国人才浪费现象,内容包括不珍惜人才浪费资源怎么形容,清北博士当老师是人才浪费吗。中国人才浪费的深层原因是体制性浪费,所有的人才浪费现象都可以从体制性因素中找到根源

学习

等待下一个春天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等待下一个春天,内容包括等待春天的现代小诗,等待春天的诗词原文。有句话说得好:“放弃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就像掐掉一盆美丽的花,只保留其根茎,是为了让它在下一个春天开得更美丽。

学习

中国园林史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园林史,内容包括中国园林史,中国园林史重点归纳。内容摘要我国古典园林建造的历史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

学习

怀旧作文700字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怀旧作文700字,内容包括怀旧类作文800字,怀旧作文800字文档。我始终都相信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只是我怀旧的原因是不是你,我不确定。我们两是一对姐妹花。其实从小到大,就是因为我是姐姐,所以没少受委屈。小时候,什么事我都得让

学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阅读(405)

屈指算来,前前后后我已经去过6次武夷山了。虽然远隔千里,但总是还有再去一次的冲动,这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就连大文豪郭沫若也曾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学习

去个体化心理分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去个体化心理分析,内容包括去个体化心理,心理学上的个体分离化。摘要:去个体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而且会造成很多严重的社会影响,本文在详细生动的介绍什么是去个体化心理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去个体化的原因和对它的防控。

学习

窗边的小豆豆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窗边的小豆豆,内容包括窗边的小豆豆全文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全文原版。“不行呀!”检票员叔叔说着就从小豆豆手里把车票拿走了。

学习

浅谈艺术趣味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艺术趣味,内容包括艺术趣味,艺术的奥秘论文。摘要:艺术趣味是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情趣、爱好与追求。在艺术熏陶、艺术实践、艺术教育中形成与发展,受生活情趣、生活理想、艺术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制约

学习

请记住我的名字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请记住我的名字,内容包括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原子弹,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原子弹原。记得一次分发作业,其中一个叫曾的男生,站在我的面前,我却一脸认真地问他:你们班的曾在哪儿呢?这一句,让他即刻脸红,似乎怕人听到一样,低声道:老师,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