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体化心理分析

摘要:去个体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而且会造成很多严重的社会影响,本文在详细生动的介绍什么是去个体化心理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去个体化的原因和对它的防控。

关键词:去个体化;匿名性;自我意识

一、去个体化的内涵和社会心理学解读

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比如说,卢旺达大屠杀,因为种族的仇恨,胡***族对***西族进行种族灭绝,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进行的种族清洗。死亡人数高达600万人,以及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法忘却的南京大屠杀。当我们看到横尸遍野,满目疮痍的画面的时候,我们除了感觉到了震撼,更多的是心理有这样的疑问,就是这些实行大屠杀的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在他们杀人的那一瞬间,他们内心的道德感一点都没有起到阻止他们行为的作用吗?到底这种邪恶的力量是根深蒂固的与生俱来的还是有什么原因引发的呢?

希腊有个神化,天使路西法本是上帝宠爱的天使,是光之守护者,直到他挑战了上帝的权威,带领了一群堕落天使投身地狱,最终变成了恶魔撒旦。在心理学家引用这个希腊神话,用来说明人类人性中善良和邪恶的两重性,也叫路西法效应,大家看这幅***,我们可以同时看到纯白的天使在黑暗的天堂飞舞,和许多长角的黑魔鬼在地狱亮白的天空。它寓意着天使会转化成魔鬼,同样魔鬼会转化为天使。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人们大多数会假定是内在恒定的因素所导致,比如人们本性的残暴。可是我们也往往的忽略了外在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是社会情景下的人。当人在某种情景的影响下会去驱使他做出某种行为。有很多报道采访,那些参与大屠杀的人在事后都非常的悔恨,甚至一辈子都走不出来内疚自责的情绪,而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人让他做出可能他在一个人的时候并不会做出的事情呢?心理学家认为引发这样的行为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条件就是去个体化。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1]

二、去个体化心理的原因分析

首先去个性化是由群体引发的。群体能使人产生一种兴奋感,那是一种比自己更加强大的力量,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摇滚迷会在一个私人的摇滚音乐会上摇摆着疯狂的喊叫,那个跳塔的大学生会被单独的一个学生怂恿跳下去。单独的一个警察会暴打一个手无寸铁的乘客。当具有群体规模的时候,紧接着会有两个心里条件的发生。

首先匿名性,当身份被隐藏,心里会产生一种感觉,就是别人不知道我是谁,这个时候责任感会弱化,甚至是丧失,就会做出一些正常情况下不会做的事情。

在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苍蝇王》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荒岛上,一群男孩吃光了他们的食物,他们在叫杰克的男孩的领导下决定去山上猎猪,但是确总是没有成功,因为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杀戮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接着杰克准备在脸上画一个面具,当他画好后,他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倒影突然间出现了惊人的变形。我们来看这一段的描写:

他惊讶的看着水面,看见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令人畏惧的陌生人,他兴奋的站起身子,跳起来了舞,笑声变成了嗜血的平校其他的男孩看着他,不寒而栗。他蹦跳着朝比尔走去,面具变成有***生命的东西,面具背后隐藏的杰克,已经完全摆脱了羞耻和自觉。[2]这段的描写非常生动的说明了匿名性引起的心理的变化。当我们被人群淹没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所以我们做了什么也不用担负责任。

有时候,当人们被赋予某种角色的时候也同样会出现匿名性。1971年心理学家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个监狱实验,他首先把心理学系的地下一楼改装成一个监狱,然后招募一批大学生来参加这个实验,他首先要通过测试筛选,目的的是保证来进行实验的大学生在心理和身体都是健康的。最后剩下了24个大学生。随后,这24名大学生就被分成了两组,把每一组都赋予了一个角色,其中一组担任狱警的角色,另外一组担任囚徒。为了使得实验更加的逼真,真实,津巴多团队的心理学家开着警车,穿着警察的制服把担任囚徒的学生带走,面对呼啸而去的警车,他们周围的邻居真的以后他们被警察抓走了,之后,给他们穿上了带数字的囚衣,带上了手铐和脚链。甚至还带上了牛皮纸做的头套。担任警察的大学生穿着了警服,配备了警棍,为了看起来更威严每个人还发了墨镜,为了真正的使他们感觉到权利感,在囚徒入狱之后,就让他们对囚徒进行搜身,这一切都代表努力使他们进入角色而忘记之前的那个身份。在一切精心设计的实验中,他们都逐渐的进入新的角色。当囚徒出现反抗的情绪或者是行为,比如说用手撕自己囚服的号码牌,或者不遵守命令。预警就会出面制止镇压,从一开始的关几个小时,做俯卧撑,脱囚犯的衣服,到后来的剥夺他们的睡眠,让他们喝马桶里的水甚至还采取了心理上的分化策略,服从的囚犯会提供更好的饭菜住更好的牢房。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一名囚犯因受到极度精神压力而出现哭泣、咒骂等各种各样的歇斯底里症状而退出了实验。接着囚犯和预警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原本定为15天的实验在第六天的时候被迫终止了。这个实验的结果也出乎了津巴多的意外,因为被选定的被试都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人,他们也都被认为都是善良的人,多数还有虔诚的。为什么好人会变成坏人呢?这个实验充分的说明了这就是因为制服提供了匿名性的心理感受,加上角色的要求,会把人性中恶的那一面激发出来。

莎士比亚在冬天的故事说过,当然了,我的衣装确实改变了我的性格。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掩耳盗铃,所谓掩耳就是一种匿名性,因为他认为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所以对于自我的管控就会少了,就会产生在个体化心理中除了匿名性,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情绪的唤起。当情绪被唤起的时候,在人群中我们会做很多疯狂的事情。比如说球赛中球迷之间的冲突,开始可能只是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最后因为球迷群体的情绪成几何级升级,很容易升级成大型的。像比较有名的1985年的海瑟尔惨案,刚开始只是因为意见的不合,后来就大打出手,再到后来导致六百多人的丧生。比如说当我们对着裁判大喊大叫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自己冷静思考后的结果,更多的因为看到周围的球迷都在大喊大叫,我们是对情景做出的一种即时的反应。当情绪被唤起之后,只要有一点点的小事件,比如往球场上,或者是裁判身上扔小石块,就会成为强有力的导火索,一些群体性的恶性事件会马上爆发,在短时间内迅速升级。因为当我们看到别人跟我们做出同样的行为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冲动型的行为有种自我强化的愉悦感。而且当我们发现他们跟我们作为一样的时候,也会更加印证了他们跟我们想的一样。这会更加肯定了自己所作所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的削弱。人们一旦自我意识被弱化,就会产生态度和行为分离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自我意识弱化的时候会做一些违背自己固有价值观的事情。我们现在一起来梳理一下去个性化心理的形成,首先是在群体的情境下引发的,接着体验到匿名性,在匿名性的错觉下责任分散,也同样体验到了情绪的唤醒,进而自我意识的削弱,最终形成了放弃了自己的道德约束和个性的去个性化心理。

三、去个体化心理的激发与防控

我们把去个性化心理剖析完了后,怎么去防止去个性化导致的负性事件也很容易找到。

防控的宗旨就是在群体混乱中,让参与者认为自己能被识别,提高自我约束。首先进行曝光。

如果让一个人在镜子或者是摄像机面前,他就能够表现的更加自控,在的混乱场面中,可以通过广泛搜集参加人的信息并适当公开, 可以激发对方的自我意识, 将自己的道德理智系统恢复, 对整个人群也会起到一种震动效应。也可以采取公开拍照、录像等方法,通过对骚乱事件进行现场直播, 尤其是对某些肇事分子的名字和行为的特写镜头,会减少匿名效应, 从而激发群体对规范的自我控制意识。另一方面,当冲突升级、情绪失控的时候,就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 当机立断,采用一定惩罚手段, 适时加以控制对少数分子的惩罚,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进行宣传, 达到震慑大多数人得效果。

总之去个体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而且会造成很严重的社会影响,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他的成因和规律就能很好的预防和阻止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出版社 第11版 2014年.

[2] 津巴多《路西法效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作者单位: 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去个体化心理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去个体化心理分析

学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阅读(405)

屈指算来,前前后后我已经去过6次武夷山了。虽然远隔千里,但总是还有再去一次的冲动,这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就连大文豪郭沫若也曾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学习

怀旧作文700字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怀旧作文700字,内容包括怀旧类作文800字,怀旧作文800字文档。我始终都相信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只是我怀旧的原因是不是你,我不确定。我们两是一对姐妹花。其实从小到大,就是因为我是姐姐,所以没少受委屈。小时候,什么事我都得让

学习

中国园林史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园林史,内容包括中国园林史,中国园林史重点归纳。内容摘要我国古典园林建造的历史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

学习

绿色畅想作文500字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畅想作文500字,内容包括畅想绿色未来作文,向往绿色500字作文。美妙的风铃声,那不是我美好的畅想;动听的鸟叫声,那不是我美好的畅想;绿色的春天,那才是我美好的畅想。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我希望人们会为迎接春天而做好环保工

学习

浅议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内容包括伦理学中怎样塑造道德人格,与道德有关的论文理论。摘要:从我国高校现阶段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缺陷入手,提出了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大学生符合时展的道德

学习

小男孩.小女孩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小男孩.小女孩,内容包括小男孩小女孩的故事,小女孩救了小男孩。小男孩

学习

窗边的小豆豆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窗边的小豆豆,内容包括窗边的小豆豆全文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全文原版。“不行呀!”检票员叔叔说着就从小豆豆手里把车票拿走了。

学习

浅谈艺术趣味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艺术趣味,内容包括艺术趣味,艺术的奥秘论文。摘要:艺术趣味是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情趣、爱好与追求。在艺术熏陶、艺术实践、艺术教育中形成与发展,受生活情趣、生活理想、艺术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制约

学习

请记住我的名字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请记住我的名字,内容包括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原子弹,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原子弹原。记得一次分发作业,其中一个叫曾的男生,站在我的面前,我却一脸认真地问他:你们班的曾在哪儿呢?这一句,让他即刻脸红,似乎怕人听到一样,低声道:老师,我就

学习

中国国家天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国家天文,内容包括国家天文局,中国国家天文。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早期报名截止日期延长至2012年3月17日

学习

围观“92派”

阅读(19)

无论未来他们还将走多远,这一代的崛起者,已经用自己的激情与智慧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命运,并伴随着那个空前的时代在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经验。

学习

天才的陨落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天才的陨落,内容包括陨落的天才小说,天才的陨落原文。基斯・范・霍恩

学习

欢腾的“走古事”

阅读(24)

这一天,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罗坊乡的客家山村,锣鼓喧天,万人空巷。记者刚到这个山村小乡,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燃放烟花的声音,村里的人们都在自家的门口摆放着供品、香烛、烟花……

学习

社会心理学之父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心理学之父,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最新版本,实证社会心理学之父。一、班杜拉的生平

学习

心理技术与应用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技术与应用,内容包括心理学基础与应用教材,心理学基础与应用论文。心跳知觉任务及相关研究

学习

新闻受众常见心理分析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受众常见心理分析,内容包括分析新闻受众心理的实质,受众对新闻心理的数据分析。摘要:新闻传播的对象是受众,如果新闻传播离开了受众,新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要做好新闻传播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让受众快速、真切

学习

“五自”心理可养生

阅读(26)

所谓“五自”,指的是自言自语、自作多情、自我解嘲、自得其乐、自我暗示。“五自”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医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帮助,也是对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学习

浅议属人法及其发展历程

阅读(24)

摘要:属人法肇始于14世纪意大利学者巴托鲁斯的法则区别说之“人法”。在国际私法属人法的问题上,历来有本国法主义与住所原则的分歧,二者分庭抗礼的格局构成了国际私法统一进程的一大障碍,但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统一实体法的制定及惯常居所原则

学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曲线图,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思维导。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学习

心理测试 11期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测试 11期,内容包括日字加一笔心理测试,心理测试11题。测试看看你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请仅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不必做任何思考。

学习

心理素质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素质,内容包括心理素质完整版,心理素质文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