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7日,中国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如期而至。
这一天,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罗坊乡的客家山村,锣鼓喧天,万人空巷。记者刚到这个山村小乡,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燃放烟花的声音,村里的人们都在自家的门口摆放着供品、香烛、烟花……
原来,当地百姓正以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方式来庆祝元宵佳节,那就是当地最为出名的客家风俗――“走古事”。
今年62岁的村民罗大宝向记者介绍说,“走古事”是一种传统的客家风俗,就是将十岁左右、体壮胆大的小孩装扮成古代的官员,然后站在一个木栏上,人们抬着游行的一种客家仪式。幼年时期的罗大宝就曾连续三年在古事里扮过“武将”。
连城罗坊的“走古事”独具特色,除了在岸上走,还在水里“游”,这是为了纪念祖先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由中原迁徙而来。而拾夫更要奋勇争先,展现先祖勤劳拼搏、力争上游的创业精神,以此激励后人。
水中争先
元宵节当天,罗坊乡春雨潇潇,寒风刺骨。中午一点左右,几名小伙突然从人群中蹿出,跳入福建省级文物“云龙桥”前冰冷的清岩河中。这时,河的两岸和桥上已经站满了围观的人。小伙们将身子泼湿,并向两岸的围观民众泼水。不少围观者来不及躲闪,衣鞋被河水泼湿,却仍笑逐颜开,还不时向小伙们呐喊助威。
“嗵!嗵!嗵!”随着三声神铳的巨响,几百号人抬着七棚“古事”(棚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紧跟开道小伙们身后,往刺骨的河水中奔去。顿时,河岸两边吆喝声、呼喊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不断有人因冲撞而跌倒。
古事棚逆水而上,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后棚若能超过前棚,则视为吉利。于是抬夫们拼力而为,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来,勇往直前,情绪异常高昂。雨越下越大,抬夫们在当地民众和海内外游客的围观中,一个个精神振奋,呼喊着,奔跑着,开始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竞走。
“古事”所到之处,河水四溅,每个古事棚上的2个男童在奔跑中左右摇晃,惊险万分,却也摇曳多姿,胆大的飘飘欲仙,胆小的花容失色。河两岸、桥上下的数万人撑着各式雨伞,队伍极其壮观,他们的呐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此情此景,堪称“山村的万人狂欢节”。
从云龙桥桥墩下下水,一直走到乡里面的一所寺庙――莲章寺门口,七棚古事从这里上岸,一年一度的“走古事”到此告终。
戏曲装扮 穿街走巷
抬着古事棚在水里面赛跑,是走古事的最后一个竞赛项目,也是最精彩最激烈的项目。而在下水前,400多名村民已经扛着七个古事棚穿街走巷,到太始祖宗祠里――祭拜过。紧随“古事”其后的有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鼓乐队,一路鸣铳。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烟花。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古事棚内的两名男童都在10岁左右,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护官的武将。“天官”直立在一条铁杆上,腰身用铁圈固定,“武将”坐立在轿台上,成两个层次。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装饰上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杠,每棚约四百多斤,须用二十人抬。
一年一度的元宵盛会“走古事”,人们在欢娱中取乐,在竞赛中健身。实际上,“走古事”虽名为走,却俨然就是一种接力赛跑,粗犷剽悍,演绎了中原的古老民风。人们热热闹闹地欢庆这一客家人乡村狂欢节,在庆祝过去一年丰收的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