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号,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可谓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那么,一说天福号,您老的第一反应会是什
么?
对了,没错儿,就是酱肘子!天福号的酱肘子!
天福号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738年,屈指一
算,都有278年了,绝对的北京老字号。可它的创
始人却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而是一个名叫刘
凤翔的山东人。
和今天带身手艺来京打工的外地人差不多,
当年,这个刘师傅也是带着一身酱肉手艺从山东
掖县来北京闯天下的!刚来北京那会儿,他还租不
起店铺,只能每天酱锅酱肉,当街叫卖,就这么风
里来雨里去的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几十年,总
算是攒下了一些钱,这才在西单牌楼附近租了一
个小门脸儿,开了个前店后厂(其实也不是什么厂
啦,就是一个小作坊)的铺子。
不过,他家这个铺子可不是一开起来就叫“天
福号”,估计也就是个“刘记酱肉铺”什么的。那这
“天福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据传有天刘老板外出进货,经过一个旧货摊
儿,一眼就从一堆旧货中看到了一块上面写有“天
福号”三个大字的牌匾。刘老板顿觉眼前一亮,心
想,如果咱家的铺子用了这块牌匾的话,岂不预示
着咱家的生意能够“天福永享”?于是,刘老板当机
立断买下了这块牌匾,拿回家后,又情人重新上了
一遍漆,然后又选择了一个吉日,放了几挂鞭炮,
郑重其事地将它挂在了自家铺子的门口。从此,
“刘记酱肉铺”就摇身一变,变成了“天福号”了。
其实话说回来,那个时候的天福号,也就是个
生意还不错的酱肉铺子,远没有后来称雄北京成
百上千家酱肉铺子的那么大的名气。那它又是靠
什么上位的呢?
话说北京老早的酱肉铺子都是夜间制作,白
天出售的。有一天,刘老板让他的一个小孙子帮忙
照看炉火,不料小孩子熬不起夜,看着看着就睡着
了,等他醒来的时候,一锅肘子都煮过了头,全塌在
锅里了,爷孙俩费了老半天的劲儿,才将一锅肘子
囫囵个儿地从锅里起出,晾在案板上!说来也巧,刚
好有个宦官路过此地,买了一个他家的肘子。
只见那宦官撕了一块肘子肉,放进嘴里咂吧
了几下,“嗯,今儿这味道,可是大不同以往,又香
又嫩,还不腻口,好吃!”孙老板一听,一颗刚还悬
在嗓子眼儿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那宦宫有大夸了
一通好吃之后,这才去了。
宦官去后,孙老板回味着他刚才说的那些话,
不由得灵机一动,又按照这次“失误”的做法,反复
实验了多次,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做酱肘子的独门
绝活儿。有了这个绝活儿,天福号的酱肘子可就开
始供不应求了!
终于有一天,慈禧老佛爷吃到了天福号的酱
肘子,也是赞不绝口。于是,宫里专门派人给天福号
送来了一块出入宫禁的腰牌,让他们随时可以送肘
子进宫。
再后来,慈禧过六十大寿,书上有讲:寿宴之
上,各种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唯独缺了这天福号的
酱肘子。当御膳房的总管发现了这一问题后,立刻
派人从颐和园一路陕马加鞭地跑回城里,来买了
天福号的酱肘子。
久而久之,不仅老佛爷,宫里其他一些妃子也
喜欢上了天福号的酱肘子。比如光绪帝的妃子瑾
妃,原本是个以素食为主的人,但在吃过一次天福
号的酱肘子后,竟也传令御膳房要随时备有天福
号的酱肘子,啥时想吃了,就让人送上餐桌,后来
居然发展到一日一食的地步。
由于宫里的人都爱吃这天福号的酱肘子,引
领得许多达官贵人也都成了天福号的老主顾。
如今早已没了皇上,新中国也都成立好几十年
了,多少老字号都已随着时代的变迁,灰飞烟灭了,
能够留下来的,几百年屹立不倒的,虽不能说绝无仅
有,但也是凤毛麟角了,天福号幸在此列!凭啥?无
他,一凭选材精良,二凭加工细致,三凭童叟无欺。
据天福号的老师傅回忆说,天福号的酱肘子
选材只认京东八县的黑毛猪,这些猪都是天然喂
养的,个个皮薄肉实;加工工艺,也有相当的讲究
(因涉及商业机密,恕不奉告),倘非如此,天福号
这块金字招牌不可能流传至今仍烁烁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