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意思,这种语言现象就是一词多义。绝大多数实词是一词多义的。
二、义项辨析
一词多义是由词的基本义引申而形成的,从理解词的基本义入手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能够辨析清楚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基本义指一个字的最早词义,如“向”的最早词义是“朝北的窗户”,“走”的最早词义是“跑”等。一般来说,古汉语字典里面一个字的第一个义项就是它的基本义。词义从基本义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面延伸而产生一系列新义,叫做引申义。因此,基本义与引申义、引申义与引申义之间,彼此都有联系。下面以“间”字为例,说一下各义项之间的联系。“间”字有以下一些解释:
1.缝隙。如“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吕氏春秋・长利》)2.一定的空间内。如“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说》)3.一定的时间内。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4.中间。如“两山之间有川焉。”(《周礼・冬宫・考工记》)5.隔断。如“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6.夹杂。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7.参加。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8.间或。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9.隔阂。如“故君多间。”(《左传・哀公二十七年》)10.离间。如“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11.秘密地,悄悄地。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间”的基本义是“缝隙”,缝隙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它介于两物之间,二是它使两物隔离。介于两物间,所以有“中间”之义,直接发展出“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的意思。在中间,有空隙,就可以介入,“夹杂”“羼入”“参加”都是介入,只是前二者说物,后者说人,这是一个引申方向。使两物隔离,就有“断”之义,人的关系远了、断了、有空隙了,就是“隔阂”,就是“离间”,跟大家都隔开,就是“秘密地”,隔断几次,就发生断断续续的状态,大房子用墙隔断一次,就隔出一间,所以又发展出计算房屋的量词,这是另一个引申方向。
三、一词多义的判断方法
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一个意义呢?一是需要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词语的常用义项。二是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语境对其进行合理引申,猜测词在语句中的含义。下面介绍几种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1.温故知新法。对于一些不理解的词义,学生可联系课文进行相应迁移。先回忆它在哪些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然后思考哪种意思与现在语境最切近,由此推求它现在的含义。如“远与恢素善”一句中的“善”可以联系司马迁的《鸿门宴》一文中的“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善”是“友善、交好”的意思。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一词多义问题。
2.互文见义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采用互文形式,在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因此,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从句式结构看,“忠”与“贤”相对,“用”与“以”相对,所以“以”的含义就是“任用、重用”。
3.成分分析法。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功能、作用来推断词语的词性,根据词性而推知它的含义。如同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作谓语,而且带有宾语,解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寺”中,它作状语,修饰“行”,解释为“暗暗地、隐蔽地”。
4.随文断义法。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有不同的意思,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放到句子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究。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与“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两句同出《石钟山记》,前一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义,后一句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言”为“记载”之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古代汉语常识之一词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