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中雅乐与俗乐的关系

从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看,雅乐与俗乐是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只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出现了雅与俗的争奇斗艳的音乐现象。原始氏族社会没有雅乐与俗乐之分,两者共同存在于原始音乐活动中。

一、雅乐、俗乐的涵义

雅乐一词最早初出于《论语阳货第十七》: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雅乐的出现是以俗乐郑卫之音相排斥而出现的。雅乐一般泛指宫廷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所用的音乐,在五礼中用于吉礼,也包括宫廷中不带或少带礼仪性质的燕乐,主要有房中乐、诗乐及四夷之乐。

狭义的雅乐具体指的是“六代乐舞”包括:黄帝的《云门》、尧帝的《咸池》、舜的《大韶》、夏的《大夏》、商的《大》、周的《大武》。也包括宫廷中不带或少带礼仪性质的燕乐,主要有房中乐、诗乐及四夷之乐。据《周礼》记载,周代用为宗庙之乐的乐舞称为六代乐舞。最早见于《地官大司徒》:“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以和”。“六乐”是古代雅乐的最高典范,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巩固宗法社会的***治。传统的乐舞有“文舞”和”武舞”之分。雅乐具体的演奏形态为堂上登歌、堂下乐悬、文武佾舞。

俗乐就是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总称,它用于宫廷宴享时称为燕乐。俗乐是一种由粗糙到精细,有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民间音乐。由于它反映了广大人们的真切情感,深深扎根于文化土壤之中,所以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它在古代音乐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俗乐的典型代表为郑卫之音,从音乐史料可以看出人们对郑卫之音的描述总是带有偏见的、片面的、贬意的意味。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俗乐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逐渐有取代雅乐的趋势。

二、雅乐与俗乐的区别

西周时期雅俗之争开始确立,伴随而来的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性。首先,从音乐风格方面看,雅乐具有贵族化的特性。如《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以乐德教国子……;以乐语教国子……;以乐舞教国子……”。俗乐具有世俗化的特性。如《礼记・曲礼》记载:“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从侧面反映出俗乐在民间生活的普及程度。其次,从社会功能方面看,雅乐是维护统治阶级的辅助手段,以达到维护国家安定的目的。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提倡“礼乐并重”的教育观。俗乐是一种下层平民百姓自然表达真切情感的至性至情的热情奔放的民间音乐。杨晦的《拊缶歌》载:“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再次,从礼与俗雅的关系看,雅乐是以礼为衡量标准的,俗乐是没有用礼去规范和约束的。

通过音乐史料的阅读,可以认识到雅乐与俗乐本是没有区别的,只是为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求,在西周时期雅俗之争开始确立,才出现了雅乐与俗乐的区别。

三、雅乐与俗乐的斗争、融合的发展过程

从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发展角度看雅乐与俗乐的关系,总体处于融合、斗争、再融合、再分离的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它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两者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的两座大厦,共同推动着中国古代民族音乐不断发展,同时也对当代音乐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总体来看,从上古原始氏族社会至西周时期,雅乐与俗乐是相互融合的,没有雅、俗之分;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雅乐与俗乐总体上处于斗争时期;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雅乐与俗乐总体处于相互交融的过程;从宋元至明清,是雅乐与俗乐相互分离的时期,具体雅乐与俗乐的发展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中。

第一个阶段为上古原始氏族时期至西周时期,雅乐与俗乐总体上处于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由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比较落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大,所以乐舞大多与自然环境有关。这一时期的音乐主要有五种类型。第一种是***腾之乐,主要有云***腾。例如,相传黄帝氏族就以云为***腾,乐舞名叫《云门》。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昔者黄帝以云为记,故为云师而云名。”这说明黄帝氏族以云做为***腾而崇拜;第二种乐舞为典礼之乐,这主要体现在以尊崇、祭祀祖先为核心的礼仪活动中。例如,舜帝时期的乐舞《韶》就是祭祀祖先的乐舞。《尚书・益稷》中记载:“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实在位,群后德让……。”这一乐舞活动就体现祭祀礼仪活动在原始社会的重要性;第三种乐舞是农事之乐,这一乐舞与先民的农耕活动有关。据《礼记。郊特性》中记载:“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第四种是战争之乐。据《吕氏春秋・召类》记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第五种是生息之乐。在原始社会中,种族的生息繁殖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据传说,笙的制作就是人类为了繁衍后代而制作的乐器。从以上五种乐舞活动来看,在原始社会中没有雅乐与俗乐之分,这一时期的乐舞活动都与先民的社会活动时间有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国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这一时期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代。这三代乐舞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对奴隶制王权意识和对君主英雄事迹的歌颂。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是为其基本特点,夏代宫廷礼仪乐舞具有代表性的是《大夏》,其内容是歌颂夏王朝***君主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商代具有代表性的乐舞是《大》,他是歌颂商***君主汤战争功绩,反映的是“功成作乐”的王权意识。西周时期是我国礼乐制度发展较繁盛的时期,周公的礼乐制度被后世沿袭,受到后人的重视。西周时期的音乐作为礼的辅助工具用来维护、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并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其中由专职乐官大司乐负责音乐活动中行***、教育、表演的管理。西周时期雅乐与俗乐的斗争开始确立。雅乐在周代礼乐制度中占主导地位,西周的礼乐之中最典型的就是音乐等级制度。例如:“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土二”,都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与此相对,西周时期统治阶级为视察民情而设有“采风制度”,这对民间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诗经》中的《风》就是采集下来的包括15国的民歌,其首篇是《关雎》,是一首求偶情歌,情绪欢快,感情真挚。孔子曾两次加以评论:“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从前面论述的周代礼乐制度的音乐等级制度的礼不下庶人可以看出,在西周时期,由于需要维护周朝的统治,需要对其礼的辅助手段―音乐进行规范,使其一部分乐舞开始专为宫廷的祭祀礼仪所用,这就出现了雅乐和俗乐的分离。

第二个阶段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这一时期雅乐与俗乐总体上处于相互争斗的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处于重要的转型期,社会制度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文化音乐表现较为活跃,出现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末期,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周代的礼乐制度受到了挑战,大多数宫廷乐官流落民间,与民间音乐相互融合,这从客观上促进了民间音乐的发展。新声的出现使宫廷雅乐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雅乐还是沿承周代的礼乐制度,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但是,俗乐在这一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更加重视“人道”精神,成为人们内在情感表达交流的方式,“人道精神”冲击了三代礼乐制度及其音乐观念,以“郑卫之声”为代表的俗乐曾受到了支持礼乐制度统治者的批判,被认为是***声。如孔子“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其实郑卫之声表达的是一种典型的至性流露、热情奔放的民间音乐,当然其中也有部分民歌是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但是不能对“郑卫之声”全盘否定。通过以上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雅乐与俗乐的斗争比较激烈。

第三阶段是从秦汉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雅乐与俗乐的关系总体是互相交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人们对音乐的审美性和愉悦性有所提高,俗乐迅速发展起来,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贵族阶级还是平民百姓都喜爱民间俗乐。与此相对,雅乐在这一时期慢慢衰落,统治阶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出“重雅轻俗“的***策并对雅乐加以改变,融合俗乐的音乐成分,但是没能改变俗乐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秦朝建立了“乐府”音乐机构进行采集民间音乐,汉代沿袭了这种“乐府”音乐机构并扩大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俗乐的发展。俗乐迅速发展有几方面的原因:(1)与统治阶级领导人有关。在汉代,汉高祖刘邦喜欢楚声,例如《汉书・礼乐志》载:“凡乐,乐其所生,礼不忘本,高祖乐楚声也。”(2)至汉代,先秦雅乐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了,但雅乐作为统治阶级维护礼的辅助工具,为了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就必须通过俗乐来改造雅乐,这从侧面促进了俗乐的发展。例如汉代音乐家李延年是新乐的代表,是汉乐府的领导者,他为宫廷创作的祭祀音乐《十九章》之歌也是以俗乐的音律加以改变而成的。据记载:“延年善歌,为新变声。是时上方兴天地诸词,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之新声曲。”隋唐时期,雅俗交融现象更加明晰。随着路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外族少数民族音乐传入中原,宫廷雅乐吸收外来音乐的营养成分,促进了雅乐的发展。隋朝统治者创立“教坊“机构,并建立起”七部乐”、“九部乐”的宫廷音乐体制。《隋书・音乐志》载:”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隋炀帝时期,又增加康国,疏勤两个乐部,构成“九部乐”。;至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将“高昌乐”专立乐部,形成“十部乐”;晚唐成立了“坐部伎”和“立部伎”的宫廷燕乐,促进了宫廷音乐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创立“梨园”,教授弟子音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宫廷音乐的发展;安史之乱后,盛唐一去不复返,宫廷乐人开始流落民间,与民间音乐有了一定的交流。用一句话总结这一时期音乐概况就是雅中有俗,俗中有雅。

第四个阶段是宋元至明清时期,雅乐与俗乐相互分离,民间俗乐成为主流音乐。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镇出现了大量的民间音乐表演场所(如勾栏、瓦舍)、音乐表演形式(如曲子、唱赚、鼓子词)和民间艺人等,音乐文化重心已经由隋唐的宫廷雅乐活动转向世俗、民间的音乐生活。在元代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是元曲,它凝聚和汇聚着当时所有曲乐的艺术精华和创作成果。相对的宫廷雅乐在这时期没有什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戏曲音乐得到发展,它是由地方市镇的民俗音乐活动中兴起并流播全国的,促进了明清时期的古代音乐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宫廷雅乐的恢复,吸收外来少数民族的音乐和俗乐,但是音乐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雅乐统治地位已经过去,民间俗乐成为势不可的音乐潮流。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国古代音乐的两大支柱雅乐与俗乐经历了融合、斗争、再融合的发展过程,两者在矛盾斗争统一体中不断的发展,“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乐以俗乐为基础,俗乐以雅乐为发展动力,共同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繁荣与发展。

四、对雅乐与俗乐关系的认识

雅乐与俗乐构成了古代音乐的文化大厦,两者的关系贯穿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始终,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关系,总体上处于融合、斗争、再融合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各个时期雅乐与俗乐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音乐是以民间俗乐为基础而发展的。尽管俗乐受到统治者的排斥、压制,但是他以强大的生命力发展起来并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基础,这给了我们很大启示,那就是音乐不能脱离人们的劳动生活、表达人们最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促进音乐不断的发展。

从秦汉至隋唐时期的音乐发展史看,雅乐与俗乐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的。雅乐以俗乐为基础,俗乐以雅乐为发展动力,形成了宫廷燕乐音乐体制,创造了历史上的“盛唐之音”。面对今天的流行音乐(大众音乐)与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两种音乐呢?我们应该努力将这两种音乐融合,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原因在于流行音乐有广范的群众参与,蕴含着丰富的生活体验与创造潜能,能为专业音乐提供生动新颖的养料。反过来专业音乐能够将流行音乐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元素提炼集中起来得到高度强有力的体现,使两者雅中求俗、俗中求雅,实现雅俗共赏,共同推进我国音乐的发展。

五、结语

本文以中国古代音乐史为线索,从四个部分论述雅乐与俗乐的关系。第一部分介绍了雅乐与俗乐的涵义;第二部分总结了雅乐与俗乐的区别;第三部分介绍了雅乐与俗乐的斗争、融合的发展过程,其中从四个阶段来论证两者的关系;第四部分总结了对雅乐与俗乐关系的认识,并从当今音乐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雅乐与俗乐只有在相互交融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只有正确把握住雅乐与俗乐的关系才能实现雅俗共赏的目标,才能推动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在全世界音乐文化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修海林.古月的沉浮[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

[2]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孙继南、周柱铨.中古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G].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10.

[5]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6]戈丽珠.论音乐中的雅与俗历史上雅乐与俗乐之争作感[J].淮阴工学学报.2002(4).

[7]刘顺.民间俗乐的发展对雅乐更迭的影响[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7(2).

[8]郜积德.论西汉雅乐与俗乐的互动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9]张耀.雅乐含义及先周雅乐的表现形态[J].中国音乐.2006(2).

[10]冯光钰.音乐雅俗之我见[J].大众文艺出版社.1995(10).

浅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中雅乐与俗乐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中雅乐与俗乐的关系

学习

浅析四川凉山桑树稻田免耕种植技术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四川凉山桑树稻田免耕种植技术,内容包括大叶桑树种子的种植,桑树免耕技术。在四川凉山对于桑树的种植方法主要是采用稻田免耕种植技术,这种种植方法是根据他们当地土质、气候以及环境的特点而研究出来,通过不停的栽培实验

学习

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探究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探究,内容包括水利渠道防渗措施,水利防渗防水毯优质服务。【摘要】渠道是我国灌溉节水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工程上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但是,目前我国的水利渠道工程渗漏状况极其严重,为了

学习

什么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什么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内容包括家庭承包经营,农村实行什么承包经营为基础。家庭承包经营是指由农民承包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等生产资料,自行经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

学习

天然公园大广坝

阅读(28)

大广坝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位于海南省西部东方市境内的昌化江中游,距海口市255公里,距八所港48公里,是海南第二大水库。水库湖面100平方公里,库区风景秀丽,湖光山色,碧波万顷。大广坝风景区因大广坝水库和水电站而闻名,大广坝水电站横断昌

学习

呼拉圈:一圈的“呼啦”

阅读(34)

从2005年开始,韩国呼拉圈仿佛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在中国家庭健身器材市场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韩流”。人们惊呼,曾经的呼拉圈热卷土重来。然而,进入2006年,曾经炙手可热的韩国呼拉圈却迅速归于沉寂,其兴衰背后的原因何在?2005年中国家庭健

学习

研究世界民族音乐 共享世界音乐资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研究世界民族音乐 共享世界音乐资源,内容包括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一、世界民族音乐――新时代的新潮流中国的文化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

学习

《少年与海》:“齐东野语”不老书

阅读(29)

好作家大概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不管他有多大年岁,无论写实还是虚构,总能在文字里涵养一脉真气,从而和读者相濡以沫,其作品才会流传久远,以至生生不息。这样,也才有了脍炙人口的经典。我喜欢一些具有童年气质的作家,他们像世事洞明、举重若轻的老

学习

除盐水系统混床周期制水量下降原因研究

阅读(32)

指出了混床离子交换系统是除盐水常用程序的最后一环,是整套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混床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周期产水量下降的问题,以临涣水务公司二期除盐水生产系统为例,从设备、树脂性能、进出水水质及再生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学习

安徽卫视“剧行天下”定位浅析

阅读(31)

【摘要】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改变着人的生活态度,可以说电视在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下,各省级卫视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安徽卫视的“剧行天下”的定位,为其提升了品牌形象,其经验值得借鉴。【关键词】安

学习

湘西苗族舞蹈地域特征的文化内涵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湘西苗族舞蹈地域特征的文化内涵,内容包括湖南湘西苗族舞蹈赏析,湘西苗族鼓舞的文化特征。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农耕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人民将舞蹈、音乐、表演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湘

学习

玉山“台湾屋脊”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玉山“台湾屋脊”,内容包括玉山是台湾屋脊吗,台湾玉山峰顶。玉山位居台湾岛中部,主峰海拔3952米,为台湾地区第一高峰,号称“台湾屋脊”。玉山,含括了台湾地区的南投、嘉义、高雄及花莲等4个县(市),从海拔300米的拉库拉库溪谷,上达海

学习

泰兴印达:魅力不夜村 休闲慢生活

阅读(36)

印达村是苏北滨江小城―――泰兴县的一个美丽乡村,2013年获得“江苏最美乡村”、“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等一系列殊荣。近年来,印达村围绕“吃老灶头、品家乡菜、尝蟹

学习

表土在边坡生态恢复的运用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表土在边坡生态恢复的运用,内容包括挖方边坡植被恢复,边坡植被恢复技术规程。表土层包括自然土壤中的腐殖质层、含枯枝落叶层以及耕作土壤中的耕作层(孙向阳,2005)。在中国公路建设项目占用土地后,普遍把表土层作为一般土料来

学习

香港出版界的实幹家

阅读(62)

陈万雄博士是香港的著名出版人、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他进入出版业几十年,参与和见证了出版业从起步到腾飞的全过程,在这几十年内,他在出版界主要做了三件大事:推动华文出版业发展,促进华文世界的交流;推动两岸四地的业界联合,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

学习

谈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谈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特点是,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的总结。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极其珍贵的历史传承和记忆。本文从中国古建筑的重要地位、大屋顶的建

学习

中国古代财产继承制度的变化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财产继承制度的变化,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度的历史影响,古代继承制度。中国古代财产继承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的一部分,由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以刑为主的法律体系的影响,民事法律制度相对比较薄弱,财产私有制得不到法

学习

从《琵琶记》中看中国古代戏曲的中和美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从《琵琶记》中看中国古代戏曲的中和美,内容包括琵琶记是什么戏曲剧种,戏曲琵琶记剧情解析。【摘要】《琵琶记》作为中国古代戏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者高明以一种中和的审美情怀重新审视剧本中的人物,开辟出一种和合相善的审

学习

略说中国古代的爱情观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略说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内容包括谈中国古代爱情观,原创关于古代爱情观。传统中国文化因深受儒家思想中“礼”的影响,在抒发感情上,包括爱情,均比较含蓄,因此较之现代而言,它忠贞、内敛含蓄、不自由不自主,但又淡泊隽永。受古代社会

学习

中国古代冤案略议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冤案略议,内容包括中国历代冤案书籍,古代冤案电视剧。冤案,没有罪而按有罪进行判决的案件。我们翻开《二十四史》,虽不像鲁迅说的,满页都写着“吃人”二字,却也可以发现大量的冤假错案被史学家所记录。在民间,也有许多类

学习

中国古代帅哥排行榜(1)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帅哥排行榜(1),内容包括中国历代美男籍贯全单,古代帅哥排行榜前十名。帅哥的定义很模糊,帅哥的范围很广大,帅哥的成分很复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空有美貌不成帅哥,五官之外还要求身材,这样才具备了基本的参赛资格。更重要

学习

浅析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影壁

阅读(32)

【摘要】本文简述了影壁的渊源和功能,通过分析古代建筑中影壁的演化、分类以及影壁的基本装饰形式,体现出影壁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遗产。【关键词】影壁;演化;分类;装饰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建造在院落大门里面或外面具有屏障作

学习

中国古代“博士”之探考

阅读(40)

【摘要】博士,现在是学位的名称,但在中国古代是个官名。本文拟从博士及其制度的产生入手,探考其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设置情况及其在中国封建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关键词】博士;官制;教育博士,现在是学位的名称,但在中国古代是个官名。它究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