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强大的内心”,才能造就一个互联网企业的真正强大。
从2007年到2012年初,万通公司的老总冯仑陆续写了两本书,以己所见、所为、所感,详细诉说了民营房地产商20年的心路历程、创业和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他把前一本书冠名曰《野蛮生长》,后一本冠名为《理想丰满》。
在冯仑看来,房地产业一开始就有“必须暴利”的压力,因为大部分企业的自有资本金都来源于高利贷,借钱的利息在25%以上,没有“暴利”,不可能还得了本、付得了利息,加上环境的不确定等因素,由此造成野蛮性生长,一些企业越赌风险越大。
实际上,冯仑所描述的这种现象,在中国互联网界――依托于风险投资迅速做大的商业性网站和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困扰的新闻类网站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最近一些肆意传播网络谣言、放任网络谣言存在而疏于管理的这两类、十几家网站被整顿直至被关停即为最新案例,这和当年在地产圈不停地豪赌、最终在多重压力之下轰然坍塌的“德隆系”的命运何其相似。
撇开以上触犯法律法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极端的例子不谈。在日常中,那些不那么极端却也极不负责任的现象数不胜数。我注意到,最近广电总局再次重申1月1日起生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禁止有丑闻劣迹的网络红人上电视。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解释说:“现在出现了邀请网络上很有争议的人物、炫丑的人物到电视媒体上而且是黄金时间做节目的情况。我们要及时纠正、扭转问题,一种错误不能一犯再犯。”
我看,这一纠偏的做法固然很有必要,但仅靠行***手段的“他律”收效到底多大值得怀疑。因为毕竟广电总局的规定在先却屡禁不止,相信其他介质的媒体包括互联网企业也自有相关规定,但为什么网络“审丑”会演变成一种社会“审丑”?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行***的“他律”手段也是无能为力的。以4月1日山东省***府系统调研工作会议的新闻为例,省长姜大明在发言中指出,官员去基层调研要做到“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大众网以《调研永不过时,文稿起草不好不开会》为题刊发了消息,而同样是这一会议报道,有的媒体却将姜大明谈笑风生的几句话割裂语境放了进去,而就是这几句话又被一些网络媒体转载冠之以《山东省长:官员下基层调研勿暴露身份可自称记者》、《山东省长:开座谈会一半是真的,只能听一半》,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也难怪现在很多干部、包括企业家对媒体包括网络敬而远之,毕竟失实的传播在误导受众的同时也对被报道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一件事”的全貌,需要从宏观到微观全程的真实叙述,只有在事实的总体和相互联系上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才是宏观真实,而宏观真实才是新闻事实的“生命主体”。面对新闻事实时的采写的主观随意性,以及网络标题***以感官刺激为目的的主观故意性,都会造成看似“微观真实”的宏观失实。一家连“生命主体”都可以不顾的媒体,在伤害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自身的一种“自残行为”――点击量不等于影响力,赚来眼球的同时会失去“安身立命”的美誉度和公信力。
这些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出在价值观上,是“是非的判断”和“道德的裁量”出了问题,是“舍义取利”的财富观出了问题。
无论是人抑或法人,都是欲望和理想、行动和情感、理性和本能等矛盾的交织体。冯仑说:“如果没有欲望,而仅仅只有伦理道德的规范,经济就不可能有任何活力,反之,如果只有追求财富和金钱的欲望,没有责任和法律规范的约束,金钱的欲望也会成为社会的一大灾难”。他认为,由野蛮生长到理想丰满的内因,即自我完善的历程。
这实际上也是个人自律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养成。其背后是文化建设的力量。
正如龙应台把文化看成“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实践中”的过日子方法一样。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无论是现实多么骨感,但心中的理想必须丰满。只有这种文化的力量、价值观的指向,才能造就一个人乃至一个团队“内心的强大”。只有“强大的内心”,才能造就一个互联网企业的真正强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野蛮生长到理想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