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心理辅导中积极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基础
1.家庭教育指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心理辅导以发展性辅导为主,以预防性辅导为辅,以学生的人格、身心发展以及认知、学习、适应等为主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根据学校教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对教师、家长进行适当的心理援助和咨询。徐光兴的《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论述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特性及其资格培训、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各类理论与技术、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多种方法、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适应和精神卫生与咨询,最后谈到了家庭心理咨询与教师心理保健问题,包括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学校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家庭心理咨询、家庭疗法的流派与理论,开展家庭心理辅导,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吴增强的《学校心理辅导通论:原理·方法·实务》从普及的角度提出了教师全员参与,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开展家庭心理辅导,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特定的学生而言,家庭和学校是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支持系统。家庭、社区与学校形成合力,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土壤,才能更好地发展潜能,培养心智。学校心理辅导的三预机制(预防、预警、干预)必须往家庭延伸,得到家长的配合。因此,家长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要善于调动和组织家庭的力量。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家长接待日、家长工作坊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家庭心理教育进行指导,为学生的心理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提高家庭心理教育实效,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依赖于学校、家庭与社会相关联的教育,形成学校与家庭纵向一体的心理教育体系,从这一层面来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是学校心理辅导任务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积极学校和积极家庭的形成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之一
积极心理学是当前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塞里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依2000年1月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而兴起的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利用目前心理学界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使一切生命更富有意义。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分别是研究积极情感体验,主要是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研究人针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特征和产生机制;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二是积极人格,对积极人格进行分类和界定,进行积极人格的评定,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研究如何使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的人格,并产生积极情感,促使每一个作为社会人的个体产生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这与学校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是紧密一致的。因此,建立积极学校和积极家庭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当前国内很多研究者非常重视积极学校教育和积极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任俊、叶浩生教授认为,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组织系统等主题,特别指出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这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孟万金教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员(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心理潜能的全面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基本内容之一是基本支持系统和运用(包括社会大系和积极的小系统,如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心理工作者钱兵则从实践运用方面提出,积极心理学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善于整合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资源。
二、学校心理辅导中积极家庭教育指导的作用
在学校心理辅导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背后往往有其家庭问题的根源,与其等到出现问题再进行***,不如从以补救性(***)为主转变为以发展性(预防)为主。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竞争与合作、对物质的渴望和获取物质的挫折并存,人的孤独感和内心的冲突增强,这样的一个时期对人的心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更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以及对冲突的调节能力,不然就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问题,使个体具有很好的心理弹性、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良好的应对方式。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开展积极家庭教育指导能起到预防胜于***的作用,在心理上免***的儿童更有利地抗拒精神以及生理方面的疾病,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学校心理辅导中积极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开展积极家庭教育指导要深入挖掘,开发家庭的积极力量,实现家庭和儿童积极健康成长。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每一个人具有的积极力量,受其影响产生的积极教育运动从原来过分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而转向关心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体验,强调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既是教育目标达成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追求的核心价值。对家庭教育来说,很多家长也想促进孩子的发展,但家长的做法是通过关注孩子身上的问题来入手的,认为没有问题就是积极,但消极心理学已有实践证明,仅依靠对问题的修补并不能带来积极和幸福,就像不抑郁不等于就快乐,积极和消极是两个完全***的、有各自定义的变量,积极并不是消极解除后的附属结果,并不是伴随着消极紧张的解除而自然产生。通过积极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意识到孩子身上的问题消除并不能随之带来积极的发展。
2.家庭教育内容的变革
在传统心理学主导的时代,家庭教育指导也多以问题为靶子,侧重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极少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个体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动力。这种研究取向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习惯养成、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际交往等。在积极情绪体验方面,今天,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良好的情绪具有扩展和建构的功能,积极情绪能扩展人的思维,拓宽人的视野,增加创造力,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增加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等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就可以帮助孩子创造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积极的家庭教育内容应从减少孩子的消极情绪向增加各种积极情绪的方向转变。在积极人格方面,过去家庭教育中家长老是盯着自己孩子的不足,不注意孩子具有的优势,有时即使注意到了,也会觉得这无足轻重,继续羡慕其他孩子身上他们认为含金量更高的优势,并徒劳无功地要求孩子通过各种努力变成“他们”,而不是他们自己。积极心理学理论列出了人类的六大美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卓越)和24种积极人格特质(好奇、爱学习、创造力、勇敢、坚持、爱的能力、公正、审慎、领导力、谦虚、感恩、希望、乐观等),许多时候每个孩子具备的积极力量是不一样的,用刻板的、单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不仅于事无补,还扼杀了孩子身上那些闪光的积极力量。通过意识到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其最强的优势领域,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是培养,而是发现,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美德和积极人格特质,发挥其优势。
3.家庭教育方式的更新
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种重要本性,但仍然依赖于后天的人生活的环境。孩子内心积极的本性能否得到充分发展,就象种子一样,有内在的生命力量,但仍然需要适宜的环境气候和精心照料,孩子心灵中的积极种子也依赖生活的环境和精心培育。作为人成长中最早生活、时间最长、关系最紧密的环境———家庭,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还包括家长对子女施加的影响。在教育方式上,家长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的家庭系统,对孩子的积极情绪、人格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首先,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对家庭各成员的幸福感体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夫妻关系。对教育来讲,夫妻间稳定的亲密关系直接影响家庭的氛围,家庭的稳定、安全和秩序感,影响着心理上的安全感、幸福感,对孩子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生活在具有良好婚姻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和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只有其他孩子的1/4和1/2,对待两性关系更严肃,对待婚姻的态度更积极。家庭成员之间维系亲密关系的相互了解、接纳、尊重、关心等表现本身也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有利于孩子的模仿学习。相反,父母之间的不和谐或矛盾就会引起孩子内心的冲突、焦虑、紧张、担忧、不幸福甚至是无意义感等。家庭可以通过一定的家庭仪式、家庭故事等家庭活动对孩子施加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和家庭教育家最近开始关注家庭仪式,认为家庭仪式为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交往提供明确的意义,并对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的保护,在家庭庆典活动、家庭传统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中,孩子产生愉悦感、强烈的归属感、家庭成员之间的亲近感,对生活产生满意感等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家长通过讲述家庭故事对孩子进行积极影响,一般认为家庭故事是一个家庭价值体系中最具生命力的精神,是家庭价值观传递和家庭角色教导的重要途径,家庭成员通过经常性的家庭故事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或体验,从而影响现在的生活。运用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学生健康心理发展搭建了更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只有家长和学校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求,密切合作,才能使得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的积极发展,共同成长。
作者:王丽 单位:四川内江师范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心理辅导中教育指导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