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之美,正如作家本人在文章里所说的:朴素、淡雅,又持久、深沉。震动之余,不免疑惑:这个以纪念为旨的文本,为何要以“肖邦故园”为题?如文本所述,肖邦“故居”不过是“伶仃孤苦”的“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子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这样的小屋与纪念爱国音乐家这个宏大主题之间的关联着实令人费解。
然而这正是作家书写的张力所在。
文本首段中的文字张扬到“热闹”:
它曾经是个相当热闹的处所,斯卡尔贝克家族在这儿修建了一座宫殿式的府第,院子里和花园里想必到处是人,热热闹闹,充满生机:有大人,有小孩,有宾客,有主人,有贵族,有下人,还有家庭教师一这个贵族府第同邻近的村庄往来甚密,而且还经营一部分田地,这儿原先也该有牛栏、马厩,有牛,有马,有犁,有耙,有谷仓,还有干草垛:
这些文字相对于文本的书写意***来说,几无存在的必要,但作家竟然就敢于这样的铺张扬厉!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种肆意理解为一种对比的蓄势,以与后文小屋的“清寒”“隐蔽”形成反差。但这种理解显然更其荒谬:为什么要对比?对比需要得出什么样的结果?
问题到了这里似乎有些游离,但正是这种游离产生的错综复杂,使我们摸索到了作家有意而为的书写错乱——这正是作家勾引读者目光的地方。 这个错乱中的关键词恰是“热闹”!谜底的解开正如罗兰·巴尔特所言:“语言会说话——言语的能指与所指都已然公布在语言符号本身的序列里。”…
从‘‘热闹”起步,作家欲想抵达何处?
否定了逻辑的反面——与后文小屋的“清寒”“隐蔽”形成反差,那么结论是否存在于逻辑的正面?循着“热闹”而行如何?——肖邦故居现在还有“热闹”存在吗?如有,热闹在何处?
“热闹”之一:
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这是高山仰止的热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日的朝圣者的追随而形成的热闹,与昔时贵族府第简陋侧屋的“没有招摇的俏丽”构成的反差,显而易见。
“热闹”之二:
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春天,丁香怒放……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这是自然生命的热闹。作家对小屋周边景物的细节铺陈,正是对小屋“没有招摇的俏丽”却充满生机的景象的呈现。
但疑问随之而生:为什么“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而不是“生机蓬勃“之类?
理由似乎在这里:“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这序曲的味道如何?——朴素淡雅持久深沉。给你来个类比:欧根·德拉克洛瓦所谓的蔚蓝的色调,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这种色调常用于表达幽远而深邃、宁静而安详的自然之景。
但非常“中国”的表达方式应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景、情同位关系,而这“热闹”的景与朴素淡雅持久深沉的肖邦音乐间显然存在反差。
要解决这个矛盾,不可忽略的一句在第8小节:“谁若真想探究肖邦音乐的精神,理解肖邦音乐跟波兰有着何等密切的联系……”这里有两个微妙变化:一是前文只是提及肖邦音乐,而在这里提出了“肖邦音乐的精神”;二是前文提及的是肖邦音乐与其故居之间的联系,这里扩大到了跟“波兰”的“密切联系”。这当然不可能是作家的失误,从后文就可以得到印证,文本第9小节即提到:“在他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肖邦“对这出生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他“热爱这茅舍、小桥、流水”。从这里我们恍然大悟:“爱的深沉”,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热闹”?——种奔腾在内心的不可抑止的强烈的热爱,一种以艺术的名义表达出来的内心的喷薄的激情:这是精神世界的“热闹”,不是物质的眼所能抵达,须以灵魂去靠近。
因而,这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热爱,与自然“所蕴藏着的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之间,构成了一个所指与能指间的隐喻关系:这是另一种形态的生机,是“不竭的源泉”,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
“热闹”之三:文章剩余的大半文字大致可以梳理出三个“精神热闹”的层次:一是呈示了肖邦对其出生地的眷恋:二是世界各地的人涌向肖邦故居,与肖邦音乐促膝谈心:三是花园的四季之景欲与肖邦音乐相酉己。
肖邦对其出生地的眷恋可以从文本不断重复的这几句强烈地感受到:“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凡是他那些直接留下了这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马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深切的眷恋,也许因为文本只是呈现了一个结果,却没有道明因由,令读者费解,但文本里隐约闪现的语流“流亡生活”“痛苦的心境”“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远征”还是能够使读者摸索到肖邦境遇的不祥及由之而生的对祖国的眷恋。而后文“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舒曼把它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更是将肖邦音乐的战斗精神与爱国内核指露无遗。
肖邦的爱国大致可以从这些材料里得到一些明证:
1.这个七岁便写下《G小调波兰舞曲》的音乐天才,在他二十九岁那年,俄***攻占波兰,他怀揣着朋友装有祖国土的银杯来到法国,之后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
2.沙***官在入侵波兰后要求肖邦为他们演奏,遭到肖邦拒绝。恼羞成怒的沙***官要暗杀他。
3.长期的流亡生活及对祖国、对家人的牵挂与忧虑,使得肖邦身体状况急剧下降,1849年10月17日,肖邦肺结核恶化,在他的巴黎寓所中逝世,享年39岁。临终前,他嘱托亲人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肖邦始终认为,音乐是绝对的民族音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肖邦故园》:精神家园的艺术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