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香港、澳门、广东,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泛珠区域合作的前程;
2005年,四川,第二届泛珠盛会被誉为“开启了一扇门”,开启了泛珠深入合作之“门”;
2006年,云南,第三届泛珠盛会,主办方“架起一座桥”,即搭建起“9+2”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科技文化、友好交往的金“桥”。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三年前发轫于珠江口,三年后回溯到珠江源,无论在象征层面还是在实际层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从第一届的“点亮一盏灯”,第二届的“开启一扇门”,到第三届的“搭建一座桥”,泛珠三角正在探索一条国内区域合作与国际区域合作结合的新路子,必将在构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极的同时,成为一个世界的区域合作品牌。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向纵深迈进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中国迄今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机制。泛珠三角的九省区区域面积200.5万平方公里,生产总值接近4万亿人民币,约占全国的1/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区,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从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到东盟,区域合作的领域一步步扩大,视野一片片开阔。
看三年的实绩,历历可数。
参与各方一开始就显露出参照国际区域合作经验的开阔视野和勃勃雄心。第一年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在不触及“9+2”当前行***区划和各自权限的前提下,为泛珠合作定下了“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长期愿景。
第二届泛珠江合作与发展论坛其标志性成果是签署了《泛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该文件对第一届论坛所确定的合作领域进行了细化,使合作项目更加具体。
在常设机构及制度上也一一落实。搭建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经贸洽谈会两个合作的平台,确立了泛珠三角“9+2”的各***府行******的联席会议制度、“9+2”***府的秘书长协调会议制度、“9+2”***府的部门跟踪落实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机制。
合作蓝***愈加清晰。 “十一五”期间,各方将全面实施交通运输、能源、科技、环保、信息化五大专项规划。
重点合作项目、领域和重点合作项目进展顺利,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据初步估算,“十一五”期间泛珠三角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约为9200亿元,其中铁路建设投资为3500亿元,高速公路建设投资4500亿元,航道码头建设投资500亿元,机场建设投资500亿元,管道建设投资200亿元。
交通合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七射、六纵、五横”中的相关铁路和公路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港珠澳大桥、五大机场整合等大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沿海主要港口、内河水运和民航建设。
区域的经贸交流日益频繁、成效突出。首届洽谈会上共签订了800多个项目,涉及合同总额29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综合履约率达七成以上。第二届洽谈会签订合作项目4473个、投资金额4535亿元。第三届洽谈会签订投资贸易合作项目1000多项,金额1980亿元。
令人可喜的是,第三届签约项目中,联手开拓东盟市场已成为投资者之间的重要合作内容。
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宏观规划,到经贸成果,泛珠合作之路更加稳健。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意义和影响
在泛珠合作启动三年以后,我们有必要对中国这个最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行动有一个更深和更新的认识。
从三年多来的理论创新和现实运行来看,泛珠合作发掘出异质合作共赢的精髓,致力于市场文明在“9+2”范围内的普及,日渐清晰地勾勒出了南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景,堪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大胆探索和实践。
种种事实表明,泛珠合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具有***治意义;它不仅仅面对的是区域经济的问题,更触碰到了中国发展的命题;它不仅仅以中国经济“超级引擎”的形态引人注目,更对亚太乃至国际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泛珠合作是对“中国改革”这一伟大历史命题的自觉求解
泛珠合作表面上是经济行为,实际上求解的却是中国改革的历史命题。
按照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设想,中国的改革是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即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由富裕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共同发展。更明确的说法是***提出的“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这两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要顾全这个大局;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从广东先行一步开始,东部沿海,从南到北,形成了包括广东在内的3个“发展极”,刻画了中国发展的标高,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并从中获益的伟大成就,***擘划的改革第一步或者说“第一个大局”已经基本实现。从此,摆在人们面前的是更为艰难的第二步或“第二个大局”。
如何进一步落实***的伟大战略构想?如何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完成共同富裕、振兴中华的宏伟蓝***?
由中央***府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宏伟举措,是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战略选择;而囊括东中西部及港澳地区的泛珠合作,则是整个区域对改革新阶段的主动探索,是对发展新课题的自觉承担。
从泛珠合作启动一年多来看,他们的实践将可能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而合作本身也将是“科学发展观”实践成果的组成部分。
泛珠合作是对“中国发展模式”这个饱受赞誉概念的大胆刷新
“9+2”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既有广东、福建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也有江西、湖南、贵州、广西这样的中西部发展中省份,再加上香港、澳门这样的国际性城市,形成一个包含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体,这在国内独一无二。
对于这个体系来说,最关键的是“无障碍”的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9+2”合作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市场条件下互惠互利,没有省界的区域概念,市场是统一的,产品是统一的,对外竞争是统一的,这就形成了区位的竞争优势。
从这点来说,包含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泛珠合作,完全有可能创造出实现“两个大局”战略的新模式。泛珠合作则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它把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捆绑”在一起,在一体化的经济互动中寻求共同发展的可能途径。
这种混合型的区域发展形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在区域内外实行自由贸易,势将突破“东部-中部-西部”梯度依次发展的模式,使那些有资源禀赋和市场优势的地区克服区位劣势,水涨船高,乃至后来居上。泛珠合作,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发展模式”的深刻内涵。
泛珠合作是对“中国和平崛起”这一宏大构想的有益探索
泛珠合作的影响不仅仅在国内,还体现在国际经济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年启动,泛珠三角恰好处在核心区域,地缘优势突出,这给泛珠三角内外双向开放拓展提供了机遇。
在“9+2”体系中,这个“2”代表的是香港、澳门,这两个极之自由的经济体,使得泛珠合作一开始就具有了国际视野。而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泛珠合作的实践,还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生动注脚。
基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中国向世界宣布了走和平崛起的道路。有人质疑和平崛起,是因为从历史来看,许多国家都是靠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方式获取资源、抢占市场而成为强国的,比如殖民地时代的英国、二战之前的日本等。这些人会问:对于经济飞速发展的庞大的中国,靠什么获得崛起所需的足够资源呢?
泛珠合作的实践,也许可以缩影似的回答这个问题。当初香港经济在高速发展后遇到发展空间小、生产成本高时,制造业就转向广东,本地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和服务业。现在广东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同时在能源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受到了比较大的制约。泛珠合作以市场为纽带,这就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间平等互利地实现了产业转移和资源互补,彼此扩展了发展空间和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源。
这表明,如果有一个比较完备的自由流通的市场存在,当一个地方的崛起遇到瓶颈时,完全可以通过和平的、互利的方式获得解决。香港特区与广东是如此,一个省和另一个省也可以如此,国与国何尝不能如此?
因此,泛珠合作的探索,不仅对于中国的崛起,而且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和发展,都可能提供值得重视的宝贵经验。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了时展的要求。人们欣喜地看到,经过3年多的“磨合”,“9+2”的机制正在发挥作用,新的合作领域、新的合作方式在社会、经济各个层面上都有创新和探索,形成了基于实际寻求合作,立足特色加快发展的健康局面。这正是“泛珠”合作实现共赢的生机所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泛珠三角”构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