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利桑那被称为美国地质学家的天堂,砂岩地貌色彩鲜明,巨大的红色岩石,张牙舞爪的仙人掌,低矮的灌木丛抵挡不住大风扬起的沙尘。这里是印第安人的家园,就像沙海中隐藏的绿洲。佩奇的羚羊峡谷就深藏在这茫茫的旷野中。
佩奇小镇依着格伦峡谷大坝和鲍威尔湖,简单的街道上旅游设施齐全,来这儿的人们都有一个目的——附近的羚羊峡谷。历史上这里是纳瓦霍人的属地,他们是北美洲印第安人的最大部落。据纳瓦霍族的历史传述,野羚羊曾在这里神出鬼没,老一辈的纳瓦霍人将这里视为静思的栖息地。
北美大峡谷的形成不仅仅是科罗拉多河的功劳,更是由于高原暴雨带来的山洪暴发,迅猛的速度,剧烈的切割力量,日新月异,地貌天翻地覆。羚羊峡谷的形成同其他狭缝型峡谷一样,柔软的砂岩历经千百万年考验,古壁被磨蚀成一条条坚硬光滑、流畅的线条。
羚羊谷被誉为北美最美丽的峡谷,然而从外面看去,只是山岩中长不过数百米的一道水蚀裂隙,很难想象这里竟是全美著名摄影师的必经之路。峡谷外面遍地沙砾,洪水留下的痕迹从四面而来,里面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风啸沙鸣又在耳边回响,眼前的景色却已焕然一新,幽幽的小径将人带入一个浮想联翩、变幻莫测的所在。
峡谷细长狭小,只有一人多宽,谷顶到谷底的距离有数十米,沿着山的走势斧劈般深深切入地下,十分幽深。峡谷的地质为红砂岩,红色主要是由铁和锰的氧化而产生,随着沉积矿物质的含量不同而产生颜色的深浅差异。山洪的激流将峡谷冲刷得十分光滑,漫长的风蚀、水蚀,使得砂岩的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边缘薄的地方只有几厘米厚。岩石上布满了精美的纹理与抽象的***案,细细的水纹像波浪流淌在岩壁之上,犹如水流波动,创造了一种令人目眩的三维立体效果。峡谷上部是狭缝型,位于河的上游,成为“上羚羊谷”。人可以从岩缝间的小道进入,峡谷内乾坤方现,光线穿透层层石缝,如瀑布流泻而下,洒一把沙粒,金色的沙粒如金如水,目眩神迷。
下羚羊峡谷在地底下,要通过楼梯蜿蜒而下,最窄的地方只能走过一个人。光线通过不同深浅的红色岩石折射近来,夏天偏橘红色,冬天偏蓝紫色。每时每刻,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峡谷颜色和形状都在发生着变化,一步一景并不足以形容这万千变化,站在同样的地方,一抬头,一回眸间所见也是完全不同,置身其中,如走进梦幻世界。
峡谷静静地矗立在阳光下变幻着它的魔法,正午时分阳光通过几道缝隙照进谷底,光线透过20米高的岩洞直射下来,在红砂岩的照映和折射下形成一束奇幻的光柱,红如火,螺旋腾飞。整个谷底霎时流动起来,砂岩居然变幻出橘黄、红、白、橙、灰等色彩,非常绚丽,仿佛这坚硬沉默的石头活了过来,具有了让人不可思议的柔美曲线,婀娜地扭动着肢体,上演一场千年的舞蹈,幻美的奇景令人如同走进科幻世界。
然而峡谷并非一直都是宁静友好的,对于不熟悉当地气候变化擅自进入峡谷的游客是很危险的。假若风暴雨来临,汹涌的山洪会挤入狭窄的谷缝,激流奔腾,速度迅猛,天堂顷刻之间变成绝无逃生可能的地狱。1997年,来自法、英等国的12名游客在没有当地导游带领的情况下进入峡谷,被突如其来的洪暴卷走,仅一人侥幸生还。
出了峡谷,那道小小的裂缝像门关上了谷内的美景。惨淡的高原上,风拍打着干燥的土地,远方有纳瓦霍人骑马而过,耳边传来苍凉的号子,他们在峡谷的北面吹起了印第安人的木笛,笛声如萧音,飘渺无常,凉凉地落在风中。聆听的人仿佛又看见了那些随光影舞动的石头,时而明艳,时而阴暗,一切倾诉与聆听都在心中漫延。
那传说中的羚羊始终没有出现。也许在那流动变幻的光影里,野羚羊已经匆匆跑过,无迹可寻。但对于那些行者们,羚羊峡谷始终都是绝不可错过的地方,虽地处荒漠一隅,依然美得神秘而绚烂,美景中暗藏的玄机,让人在走过短短的数百米深谷后恍如隔世。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 编著:《***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羚羊峡谷,北美最美丽的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