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庆会方正酣,浪涛奔涌又一年。盘点往岁,人们欣喜地看到,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奔竞中,一块块“坚冰”打破,一只只“靴子”落地,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脉络已显端倪。展望新年,我们有理由相信,“破冰”会成新常态,“试脚”当为每日事,改革的“高铁”将风驰电掣,一路长鸣,为整个教育体系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使之焕发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三十多年,改革一浪接一浪。要说新一波改革与以往的改革相比有什么特别的不同的话,那就是它要求建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治基础之上。最近发生在贵州省的一件事,发人深省。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建立全覆盖的课堂教学视频监控系统、教师授课全程跟踪系统”。有4名律师提出质疑,认为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行***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做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就此向贵州省教育厅申请公开相关法律依据和权力来源。省教育厅作出回应,拟对文件有关内容作进一步调解论证、修改完善。这一事件昭示人们,改革也要依法而行。有人提出,要对改革本身进行改革,意即在此。依法推进改革才能坚持民主和理性,保证少走弯路,而且可避免为改革而改革、为***绩而改革,防止乱出招、瞎折腾。盲目的改革有时其实比不改革更糟糕。
人们常说,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步入“深水区”,这也就意味着矛盾越来越复杂,困难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大。不久前,与一位同仁聊起新一波改革。他感觉到,十多年来,改来改去,花样不断翻新,但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并没有什么大改观。有类似看法的人并不鲜见。这一方面说明,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攻坚很难;另一方面也说明,改革综合疲劳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求稳怕乱,敷衍了事,不***有功,但求无过,致使一些深层次改革原地踏步。笔者曾经与一些高校领导交流对大学章程建设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章程只具有象征意义,也有的人根本没有把它当回事。可以感受得到,所谓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有的人那儿不过是个***治标签而已,他们所习惯的、所认同的还是旧的一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必然动筋骨、联经脉、触心灵,能不能“破题”,敢不敢碰硬,是检验真假改革的试金石。
著名国际比较教育专家、中国教育研究学者许美德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未来世界高等教育的新模式或许能够在中国诞生。2011年她在新著中又提出,中国大学具有大学自主与思想自由的巨大潜力,放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去盲目模仿和追赶西方大学,是一条代价不菲的崎岖弯路。中国特色也好,中国模式也好,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需要我们在深入改革中去探索,在学术文化传统的反省和继承中去铸造。中国大学的脱胎换骨取决于制度创新,取决于组织文化的重塑。清华、北大、上海“两校一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已经获批并付诸实施,新的改革举措在一项项出台,更多高校的方案已经或将要启动。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能否真正建立,最终表现在高校是否真正激发出自主办学的活力,能否满足民生、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求。
冬去且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行笔至此,不由浮现1930年1月所写《如梦令・元旦》中佳句:“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祈教育改革之旗更加火红,愿教育发展之画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