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12日,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在鸟巢举行。这是由中国马术协会、国家体育场主办,北京多美马术文化有限公司携手世界顶级马术赛事“亚琛世界马术大会”主办方及拥有“德国马术之父”之称的鲁德格・比尔鲍姆联合运作的目前亚洲最高水平的马术比赛。
马术运动在欧洲有数百年历史,如今已发展成较为完善的马术产业。有先进的技术、完整的产业链、专门的严谨而系统的组织架构、保证其正常运行的法律法规,并有和民众对其高认知度的支撑。
然而在中国,“现代马产业才刚刚起步,它的发展潜力很大,但就现在来看,产业化、职业化还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市场有待规范,群众认知度有待提升。” 中国马术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差的不是条件,是理念
在一家马术俱乐部,记者见到一位年轻的驯马师,他家在河南,“北漂”来京,驯马5年。对于未来,他一脸迷茫:“这一行,我先做着看吧!”
“在国内,人们对现代马产业的理解还停留在炒概念阶段。”“马文化网”主编赵立新告诉记者,“人员素质、经营理念以及配套设施都没有达到西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水平。”
十几年来,内地也一直在尝试培育自己的良种马,从品种引进、繁殖到训练,不惜花费重金,可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一直在退化。“其实内地经营者拥有不错的先决条件,如资金充足,在内蒙古有优质的天然草场,也有一些条件不错的种马。但经营者用的是原始牧民式的饲养和繁殖方式,胡乱配种,认为把马养活就行没有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所以培育不出良种马。”在北京经营马场近20年的香港驯马师冼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北京这几年就开了60多家马术俱乐部。但内地俱乐部赚钱的不多,能维持就已经不错。”冼说,“很多俱乐部认为随便圈块地,牵几匹马来就可以开门做生意了,但效果不理想。做得最好的应该是一家叫天星调良的国际马术俱乐部,他们的会员以外国人居多,会费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但其他俱乐部达不到这个水平,收入不敷场地、买马、养马以及人手的费用,所以只能赔钱,或者回报比较缓慢。”
“在北京很多俱乐部,环境卫生情况很差,诚信有问题,即使是这样,骑乘一次的价格也不便宜。”冼说,“在国内的俱乐部,骑乘按鞍时收费,一鞍时是45分钟,每个鞍时大概二三百元,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接受的。即使有能力消费的中产阶层来了,花钱不少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和享受,所以这些俱乐部很难招来回头客。”
本末倒置的俱乐部经营
发展马术俱乐部是发展马产业的一条不错途径,但是经营的重点在于俱乐部如何吸引人。冼说:“俱乐部如果单纯为收钱,是留不住人的,一定要做到人性化,要把会员当成上帝。香港的俱乐部连会员家人的生日都会送一份礼物过去,可见其关怀有多细致。如果我们的后续服务跟不上,连洗澡、喝水或吃饭的地方都要客人自己找,服务理念缺失,户客群再大再高端,俱乐部经营也很难长久。”
“国内俱乐部重视硬件,有些会所建得比欧美还要好。但软件,比如马的质量、驯马师的素质,这些核心的要素被忽略,相关的配套服务跟不上,会所再漂亮也只是个空架子。建门面之前,必须要把组织架构建好。马房部、市场部、推广部,这三个职能部门很重要。”冼告诉记者,“正确的顺序是先建马房,然后是员工宿舍,搞好基础再建马场,最后是会所。在马房建设过程中就要开始挑马,决定在哪儿买、买什么样的马,人员招募也要同步――不光是管理层,服务人员也要及时到位。然而在国内将这个过程本末倒置:将会所装潢得特别豪华,而忽视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马房的建设。”
“中国发展马产业,不能好高骛远,而是应该踏实一点,一步步,慢慢学,打好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相关的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职责认真尽一份力。”冼说。
以生活方式代替赛事推广
“国人对于马文化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赵立新告诉记者。
正如刚结束的这次国际马术大师赛,它更像是一场业内人士的自娱自乐。相对于场地里人声鼎沸的景象,观众席上的冷清与之形成了巨大反差:观众三三两两、稀稀落落;有的扇着扇子、有的穿着短裤、凉拖;还有的带着零食进入场地边吃边观看。障碍赛比赛过程中,一匹赛马撞掉栏杆,观众席上传来一阵嘘声,导致这匹马受到惊吓而在下一个栏杆面前止步不前。“这是和西方马术比赛的观赛礼仪背道而驰的。”一位前来观战的马术爱好者对记者说,“在国内,人们观看马术比赛仅仅是看热闹,其实坐在那里的人大多不了解其中的门道。”
“国内的马术市场很广阔,但行业经营缺乏自律,没有一个机构能将各地的马行业发展整合起来,凝聚力不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身份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马行业市场不开放,国外的先进理念进不来,我们的技术跟不上,得不到国际马术联合会的认证,所以距离世界水平还很远。”
“马术如果仅作为一项竞技赛事在中国的发展可能不会太顺利,应该将它作为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来推广。”此次马术大师赛的赛事运营方,华夏博睿国际体育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赛事推广总监陈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可以通过俱乐部和马术相关机构或企业,多开展相关活动,比如以体验营和沙龙的形式,让人们在互动和参与的过程中了解马文化,了解其文化内涵才能产生兴趣,有需求才是推动发展的前提。”
马术运动溯源
近代马术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后有了很大发展。18世纪初,由于英国女王的支持,争夺奖金的赛马活动更为盛行。1751年英国出现的“骑手俱乐部”,拟定了赛马管理章程和比赛规则,并开始对英国纯种马进行登记。
19世纪后半叶,赛马运动进一步发展,以致有赛马的专业杂志《英国赛马年鉴》问世。这时期出版的《英国养马指南》,对纯种马的认定和检测作了更严格的规定。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5届奥运会时,马术进入奥林匹克赛场。1921年,比利时、丹麦、意大利、挪威、美国、法国、瑞典和日本等10个国家在洛桑成立了国际马术联合会,全球制定了统一的马术规则。中国于1983年6月加入国际马术联合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马术“跑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