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傀儡戏是我国民间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在历史上有着较为久远的辉煌期,深受社会各阶层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自古以来,随着傀儡戏的发展,出现了多种风格、流派的傀儡造型艺术。发掘傀儡造型艺术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和研究民间对现实审美关系都有着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傀儡;人物造型;艺术探究
傀儡戏亦称木偶戏,古代叫傀儡、魁W子或窟子等。中国傀儡艺术, 是我国民间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在历史上有着较为久远的辉煌期,深受社会各阶层和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正在逐渐走向萧条,有些戏种、剧目和制作工艺濒临失传的境地。发掘、研究、抢救我国古老的傀儡艺术,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传统傀儡戏中音乐、美术、工艺制作等方面的精华,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仅就传统傀儡戏中的人物造型艺术进行阐述与探究。
一、 傀儡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傀儡的形成起源,众说不一,迄今尚无定论。不过笔者认为,傀儡戏应源于傀儡,先有傀儡后有傀儡戏,先有其造型后有其戏曲,这应是常理。我国的傀儡应起源于古代先民的石俑、陶俑、木俑等原始的造型艺术。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俑人为新石器时期早期裴李岗文化的捏塑,距今已7000余年。以后相继出现武士俑、女俑、官吏俑、俳优俑、杂技俑等多种多样的俑人造型,制作材料也由泥、石等发展到玉、木、竹、青铜、金银等诸多材质。最早的俑人主要用于祭祀和陪葬,以后演变为饰品和器玩。俑人功能的改变引发了制作工艺的创新,由不可活动俑发展为可活动的“机关木俑”。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列子・汤问》:“偃师造神奇木偶。”“神奇木偶”亦即能活动的傀儡。1978年山东莱西县汉墓的发掘,使我们看到了汉代制作的可坐、可立、可跪、可灵活操纵的木偶实物。而到了三国时,马钧所制木偶就已经能表演各种技艺了。唐代《封氏见闻》载:唐大历年间有人“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多种史料证明,木偶、傀儡戏到唐代已进入成熟期。据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画及诗词歌赋推断,当时提线、杖头、布袋、“盘铃傀儡”等傀儡表演类型,皆已出现。由此可见,傀儡的发展与完善是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进步的。
宋元时期是傀儡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开封瓦舍很多,其中最大的有“大小勾栏(百戏杂剧演出场所)50余座”,“可容数千人”。在瓦舍里,“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勾栏也有以棚为名的),在这种戏棚里,自然少不了傀儡戏的表演。当时木偶戏的繁荣还表现在它品种的繁多,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云:“杂手艺皆有巧名……药发傀儡……悬丝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肉傀儡。”到了元明清,木偶艺术继续发展,形成了多种支派和具有多种地域特色的木偶剧种,这时期的史料也更为详实。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伯虎)曾赋诗描写傀儡:“纸做衣裳线做筋,悲欢离合假成真。分明是个花光鬼,却在人前人弄人。”明代现实主义小说《水浒传》(第33回)、《***》(第55、80回)也都有傀儡戏演出的精彩描写。
二、 传统傀儡的分类与造型艺术轨迹
我国传统的傀儡艺术具有造型和表演双重属性,傀儡的造型、结构装置同表演需要相适应。傀儡戏由繁到简的每个阶段和类型,都产生了具有时代、地域和民族特征的造型风格与结构装置。大量史料记载,傀儡可以证实及记载详细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杖头傀儡。
杖头傀儡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进行表演,有的为三根杆,依手杆位置还有内、外操纵之分。“内操纵”者多演传统戏曲剧目,宽袍大袖,便于表演戏曲程式,动作灵活,栩栩如生。“外操纵”多弯把式命杆,轻巧方便,表现力增加。杖头傀儡由于转向灵巧,便于控制,机关多样,动作丰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广泛性。
2.悬丝傀儡。
亦称“悬系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体态生动;手有文、武之分,舞***弄棒,把盏挥毫,妙趣横生;脚分赤、靴、旦3种, 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3尺的提线,演来细腻传神,技巧高超。自古及今,倍受称赞。悬丝傀儡也是较为普及的主要类型之一。
3.水傀儡。
水傀儡主要指在船上演出的傀儡戏,它巧妙利用水景特点,表演出一些更为特殊的效果。据《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赐宴》载:宋时东京(开封)金明池开池时,“又有一小船,上结小彩楼,下有三小门,如傀儡棚,正对水中。……彩棚中门开,出小木偶人,……继有木偶筑球、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作乐而已,谓之水傀儡”。此外,水傀儡又指在水上表演的傀儡戏,也称“浮泛傀儡”。
自古以来,随着傀儡戏的发展,出现了多种风格、流派的傀儡造型艺术和多种多样的造型特色。由于傀儡戏的繁荣与发展,傀儡的艺术造型也由民间走向专业化,雕绘工艺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就整体而言,中国傀儡造型艺术的水平,是与时代同步的。据《宋史》290卷《杨崇勋传》载:“在藩镇日尝役兵工作木偶戏人,涂以丹白,舟载鬻于京师。”可见当时已出现批量加工生产,运到市场销售的盛况。中国傀儡造型艺术的轨迹,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是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
二是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偶头艺人和作坊。明清以前均属这两个阶段。
三是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如近、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根据时代审美趋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于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这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且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
三、传统傀儡造型艺术的渊源与个性化特征
戏曲艺术诞生之前,我国傀儡造型是简洁、古朴和以写实为主的,当时以模仿、模拟为主要目标。戏曲诞生之后,傀儡戏的造型艺术,从戏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相仿。传统傀儡的头,主要由木质材料雕刻,头颅由前后两瓣合成,内部挖空,眼睛大多安装弦轴,或上下闪动,或左右顾盼,嘴部能张合,舌能伸缩,面部均由油漆彩绘。这些头像大都制作奇巧,雕刻精湛生动,无论是雕刻还是塑造,都有相当高的技巧。而且,制作者有把握人物典型特征的创造能力,他们并非照搬自然生活中的人物,而是用理想化的审美观念和标准,塑造出了各种具有典型性的戏剧人物形象,充分体现出了近代民间乡土艺术的情愫。而彩绘部分,也十分的精美。受传统戏剧脸谱的影响,根据不同身份、不同性格把脸部某一部分加以夸张定型,为脸谱更加突出人物特征和性格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然后通过规范化、程式化的装饰、变形,甚至大写意式的彩绘,使它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民间戏剧脸谱,从而更加充分地彰显出了脸谱的美丑、善恶与忠奸。在色彩的选用上,傀儡脸谱也同样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塑造舞台形象通用的特殊化妆手法,脸谱的色彩是有严格要求的,如忠义豪侠的角色用红色、庄严神武的角色用黄色、谦明爽朗的角色用粉色、勇猛刚直的角色用黑色、奸诈阴险的角色用白色等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传统傀儡戏与传统地方戏剧的渊源及影响。
虽然傀儡的造型与色彩汲取了戏剧人物的很多艺术精华,但依据不同的剧种、不同的地域和不同民族,傀儡戏人物在风格和形式上又不那么统一,变化丰富,有同有异,形成了丰富多彩、个性突出的多种流派。例如:甘肃傀儡人物三教主的形象,他是封神榜中的人物,灵保大法师,通天教主。他所使用法宝“火风扇”能发出万道光芒,而额上的五彩霞光就表示他所使用的武器,眉间的太极***形及两腮八卦纹表示他是道家教主。而甘肃耿派戏曲脸谱在眉间不画太极***,而画芭蕉扇,这就与木偶有了明显的不同。敬德,即尉迟恭,唐代大将。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成为唐代的***元勋。他的形象威猛雄伟,在传统戏剧里常有表现。而傀儡中这件木偶头像,传统工匠们没有以传统的威猛、暴烈形象来表面化塑造他,而是以传神的手法,将其刻画得平静、冷漠,似对眼前的敌人或鬼怪不屑一顾,使其有一种森肃之威。
当然这些栩栩如生的木偶头像,还需配上他们各自的服装,戴上各自的盔冠,有的还需戴上假须,才算一个完整的傀儡形象。组装木偶人物,不能张冠李戴,服装也要求“宁可穿破,不能穿错”。 傀儡的服装实物,从现在仅存的一些清代服装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制作的华丽、精美。清以后的服装,虽有复制痕迹,但我们仍能看到民间艺人个性的发挥。如蟒衣“龙”的***案塑造,早期因受明清宫廷文化影响,严谨、规范、雷同,成为一种程式的符号。但在民间,特别是经广大妇女的创造性发挥,将龙大胆变形,变成她们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具有明显的“民间意味”。
民俗体现着民间社会流行的、约定俗成的一些观念,傀儡人物造型的特征则是对民俗观念的表达与传承。在长期处于环境闭塞和勤劳节俭的生活中,劳动人民形成了一种单纯、质朴、简约、本色、朴素、无华等那样一些审美观念和乡土气息。他们喜欢单纯而厌恶复杂,喜欢简洁而忌讳沉繁,喜欢直白而排斥做作等等。这些特点,使得乡民们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心理,在质朴中结合着一种粗犷和嫩拙。例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纯正无私、正气昂然,不屈膝,不献媚,和宫廷中的金盔金甲式漂亮将***有着很大的区别。傀儡戏属于视觉和听觉兼有的综合艺术,因此它要比其它民间艺术复杂得多。
[参考文献]
[1] 孟元老.东京梦华[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 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3] 伊水文.宋代市民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4]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徐刚,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民间傀儡戏造型艺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