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五四”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和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问题与主义”进行了一场规模不大但影响深远的争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审视“问题与主义”之争,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把握论争的真相。这次论争不仅切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而且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并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胡适 “问题与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分类号:K2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24-02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起因与经过

“五四”运动前后,西方各种思潮和主义纷纷传入中国,兴起了一股“主义热”。时人张口主义,闭口主义,而对现实存在的关于国计民生和民族生死存亡的“火烧眉毛”的问题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尤其令胡适看不顺眼的是当时安福系首领、众议院议长王揖唐也悬起了研究社会主义的招牌,大谈民生主义和社会主义。

胡适忧于舆论界“空谈主义”的偏向,也急于中国的很多“火烧眉毛”的问题鲜为人谈。于是在1919年7月20日出版的《每周评论》第31号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胡适在引言中说:“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文中提到在宣传“主义”时,不要满足于“纸上的学说”,而要“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懂得现时社会的需要”等等。而且把“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作为“舆论家的第一天职”。

胡适的文章发表后,时任《国民公报》编辑的蓝公武(志先)发表了《问题与主义》一文。蓝公武没有细读胡适的文章,虽然提出了反驳,但偏离论题,缺乏必要的说服力。他在文章的结尾说:“要研究种种主义,主义的研究和鼓吹,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最切实的第一步。”尽管如此,胡适仍在《每周评论》第33号予以转载,并在文章前写道:“知非先生的议论,很有许多地方可以补正我的原作。”后来还收入《胡适文存》1集第2卷。

是在出京的时候读的胡文,并以《再论问题与主义》为题整理了他的感想,发表在《每周评论》第35号上。他提出:我觉得“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分离的关系,解决问题就离不开主义,而有了主义,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且“也承认我们最近发表的言论,偏于纸上空谈的多,涉及实际问题的少,以后誓向实际的方面去作。这是读先生那篇论文后发生的觉悟。”

为了回应蓝公武的观点,胡适先后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8月24日)和《四论问题与主义》(8月31日)以及《新思潮的意义》(11月1日)。在这3篇文章中,胡适全面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因《每周评论》被当局查封,“问题与主义”之争也就结束。

二、切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

任何“主义”都产生于特定的情境,外来的“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必须本土化,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是由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决定的。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中,胡适一开头就引述了他此前的议论,并再次强调:“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因此,若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空谈“主义”,特别是空谈“外来进口的”和“偏向纸上的”主义,不仅无济于事,且有弊端。“现在的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

在《三论问题与主义》中,胡适强调“先从研究中国社会上、***治上种种具体问题下手”,在后来的讨论中也坚持要先认识某种主义“发生的时势情形和社会***治的状态是个什么样子”,通过比较,然后可以判断那种主义“在何国何时是适用的,在何国何时是不适用的”。“这样输入的主义对于活问题的解释与解决,一个个都有来历可考,都有效果可寻,……也许可以免去现在许多一知半解、半生不熟、生吞活剥的主义的弊害”。

认为解决中国问题不能脱离对中国实际问题的考察和研究,要通过对主义的不同“运用”来解决,即“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般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当时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主义”的一种,同样存在着文化传播中遇到的一般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马克思主义就面临着如何转化为中国形式,如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问题与主义”之争有意或无意地切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三、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就是要处理好主义与问题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实际的关系。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那些东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怎样结合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

胡适和都肯定了主义与问题是不可分的。“主义”要解决社会问题就必须联系社会现实,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也少不了学习主义。胡适认为“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而且“都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他还希望中国的舆论家,把一切“主义”摆在脑背后,做参考资料,不要挂在嘴上做招牌。胡适在呼吁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也肯定“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同时主义和学理“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用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主义本来都是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法,但是一种问题的解决法,在大同小异的别国、别时代,往往可以借来作参考材料”,但反对下什么药都可以“参考西洋先进国的历史和学说”。

认为“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分离的关系,任何“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方面”。他说:“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必然靠着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运动。”“我们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应设法使他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所以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交相为用的,这是并行不悖的。”“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际两方面。”“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所以现代的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把他的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

蓝公武认为“问题”和“主义”二者“不能截然区别”,不过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即“问题有一贯的中心,是问题之中有主义;主义常待研究解决,是主义之中有问题”。但他又说:“主义是一件事,实行的方法,又是一件事,其间虽有联属的关系,却不是必然不可分离的”。“方法与主义不过是目标与路径的关系”。蓝公武的观点基本与一致,但其论述不严谨,有的甚至自相矛盾。

四、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问题与主义”之争中,双方的观点都得到了彼此的善意回应,特别是胡适的观点得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善意回应,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争论中吸收了胡适的部分观点,关注中国实际问题,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最初探索。

***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起手之一,虽然没有直接参加“问题与主义”之争,但其后他也发表了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见解,在他的字里行间可以清晰地看到胡适的痕迹。***指出“与其高谈无***府主义、社会主义,不如去做劳动者教育和***底实际运动;与其空谈女子***,不如切切实实谋女子底教育和职业”。又在《敬告广州青年》一文中说:“我希望诸君切切实实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底解决方法,勿藏在空空的什么主义什么理想里面造逋逃薮安乐窝”。而“我们改造社会,是要在实际上把他的弊病一点一滴、一椿一件、一层一层渐渐的消灭去,不是用一个根本改造底方法,能够叫他立时消灭的”。

“问题与主义”之争对青年时期的深有影响。他曾不止一次地说,***与胡适在他心目中是取代康、梁的人物,***对他的影响“超过任何其他人”。1919年9月1日,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在这个《章程》中,列出问题研究会首批研究的71个问题。在问题研究会的章程中,不仅列出了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而且还特别提出:“问题之研究,须以学理为根据。因此在各种问题研究之先,须为各种主义之研究”,“问题之研究,有须实地调查者,须实地调查之”,[13]这个章程明显受到“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影响。还在接编的《新湖南》周刊上,贯彻上述“研究问题”的精神。

中中共早期领导人也意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如早期理论家瞿秋白在为自编论文集写的自序中说,自1923年回国之后,一直在***通知领导之下,致力于“应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情境的工作”。“***的理论永不能和***的实践相离。然而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此论断是将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与实践的全面总结。

虽然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主义因素远远大于对中国***具体道路的探索,尚不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明确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要性的认识还很模糊,但通过“问题与主义”这场论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考虑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并开始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耿云志.胡适论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艾丹.“问题与主义”之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6).

[5]胡适.三论问题与主义.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再论问题与主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蓝公武.问题与主义.国民公报.1919-07-24.

[8]三联书店.***文章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9]任建树.***著作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早期文稿》编辑室.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习

道教文化旅游与和谐社会建设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道教文化旅游与和谐社会建设,内容包括道教有促进内部和谐的科仪,道教讲究和谐英语。道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道教文化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体现出的正能量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所用。我们应

学习

和胃止痛片薄层鉴别论文

阅读(23)

【摘要】目的建立和胃止痛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黄连药材中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的含量。并同时对黄连、延胡索、木香进行薄层鉴别。结果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进样量在0.085~0.850μg有良好的线性,r=0.9999,平均

学习

钱涛:但求无愧我心

阅读(20)

提起钱涛,所有人仍会回味起八年前的那部庐剧大戏——《李清照》。在这部六幕庐剧中,钱涛丝丝入扣的表演将一个气质如兰、君子风骨的女词人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己众多观众心目中李清照的经典版本。其实,钱涛并非学庐剧出身,而是专业黄梅戏

学习

超声波技术制备微晶壳聚糖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超声波技术制备微晶壳聚糖,内容包括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壳聚糖实验报告,微晶抗结皮材料。利用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微晶壳聚糖,以特性粘度为主要性能指标,研究了壳聚糖浓度、降解时间、NaOH的浓度等对壳聚糖特性粘度的影

学习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成功秘诀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成功秘诀,内容包括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钢铁大王卡耐基励志故事。AndrewCarnegiehadarrivedinAmerica,atwelve-year-oldScottishimmigrant.Withbarelyapennyandonlyfiveyearsofformaleducation,Carne

学习

警惕银行“抽贷”引发“踩踏”效应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警惕银行“抽贷”引发“踩踏”效应,内容包括银行抽贷是致命的风险,企业如何规避银行抽贷。在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还款意愿和能力必然有所降低,极易发生银行“抽贷”行为,继而形成“踩踏”效应,导致大批企业陷入

学习

从《全球通史》看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从《全球通史》看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内容包括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感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难度。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奠基之作。斯塔夫里阿诺斯通过描述各大洲的

学习

5步帮你选购户外手套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5步帮你选购户外手套,内容包括儿童户外骑行手套6-12岁,冬季户外手套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很多人并不关注手套的重要性,其实它的作用并不亚于你的鞋,在冬季那些大众户外运动更加需要手套,例如滑雪和徒步,滑雪手套如果选购不当,不仅

学习

非常诚实,但有点毒

阅读(22)

一位太太戴着先生刚刚送的钻石耳环礼物去银行,柜台小姐一眼就看出那钻石是真的,太太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是真的?”没想到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不是真的,哪有人买那么小的石头?”一句话令人错愕、老实说很伤感情,但有点幽默。王尔德说他的幽默全

学习

8月 数字家装季

阅读(23)

装修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门技术活。这首先就体现在装修时间的选择上。太冷、太热的时候都不太好,_是对装修建材的_大考验,j也是对你体力的考验,所以,对于下半年来说9~11月,一是装修旺季。但是装修有个筹备期,这个筹备期甚至比装修时间还长。筹备

学习

90°的换位思考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90°的换位思考,内容包括换位思考最精辟的话,换位思考的经典故事。前不久,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上车的时候,不小心踩了一位女士的脚,把女士疼得叫了起来。小伙子非但不道歉,反而像没事人一样视而不见。

学习

中西方三种生态自然观比较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中西方三种生态自然观比较,内容包括中西方自然观的比较,如何理解中西传统自然观的差异。林奈生态思想、天人合一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都是中西方思想家关于人、自然、社会关系的理解与诠释,三种生态自然观具有明显差

学习

《文化之约》主持人邱晓雨的N个偶然

阅读(21)

偶然让她进了体校,偶然使她从学打篮球成为专业的手球运动员,又是偶然迫使她只能告别赛场;偶然学起摄影专业,偶然从拍摄者成为被拍摄的模特,又是偶然让她所学的摄影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偶然成了节目嘉宾,又从嘉宾变为主持人……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

学习

传统经典教学“五法”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经典教学“五法”,内容包括传统教学法五步骤,历史五步教学法。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论语》学习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更大意义还在于促成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满足其未来发展

学习

中国化妆品.行业版.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化妆品.行业版.,内容包括化妆品行业质量标准有哪些,中国化妆品行业。1.资讯2.全球护肤品市场五大驱动力Euromonitor3.新兴市场的崛起英国Mintel公司4.2008:风雪前行吴志刚5.2008中国日化行业十大营销事件郭俊6."危""机"

学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中的指导作用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中的指导作用,内容包括马克思乡村建设思想,乡村振兴战略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摘要】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并且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

学习

中原大佛之争

阅读(1122)

本文为您介绍中原大佛之争,内容包括大佛之争,李留法与中原大佛。7月20日,河南鲁山县佛泉寺僧人释恒君在黑板上写下:“(谈判)如无进展,即着手接管景区直接行使管理权。”面对冲突,他打算“从少林寺请两百名武僧前来助阵”。释恒君的师父释廷佛

学习

中国经济学界的“正统”与“主流”之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经济学界的“正统”与“主流”之争,内容包括中国经济思想演进逻辑,中国经济之辩。中国经济学界的争端从来不是“主流”与“边缘”的争端,而是“世界正统”与“中国主流”的争端。所谓“正统经济学家”,其实是那些真正接受

学习

“张三丰太极拳论”真伪之争辨析(下)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张三丰太极拳论”真伪之争辨析(下),内容包括张三丰太极拳论原文及白话文详解,张三丰太极拳真伪。四、陈微明忠实传播杨氏拳谱唐顾诬蔑陈微明“窜改拳谱”,其言是不堪一驳的。查吴公藻(吴鉴泉次子)1935年著《太极拳讲义》已将

学习

从是非之争和鱼乐之辩浅谈庄子的认识论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从是非之争和鱼乐之辩浅谈庄子的认识论,内容包括庄子天下篇解读,庄子论得失。人与物皆因源于蔽障而有是非争论。在庄子看来,宇宙万物皆起于“无”,客观事物实质都是齐同的,本无是非可言。因此,要以道观物,做到万物齐一。具体的体

学习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现实意义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现实意义,内容包括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关系。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课题,也是一个持续发生和发展着的课题。从古希腊的实体论与非实体论的分野到中世纪的唯名

学习

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内容包括大学生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摘编。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重大课题。几年来,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