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中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导致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处事方式,东方强调个人服从整体、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际伦理关系,强调先社会后个人的价值观,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较大,主要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强调理性、科学,崇尚自由、民主、,推崇个人奋斗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
关键词:社会价值 人本主义 集体无意识
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导致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引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主流教育思想,注重对道德的培养,通过道德教育来改善人性,使人人都能按照伦理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懂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强调个人服从整体、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际伦理关系,强调先社会后个人的价值观,认为只有实现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而西方的教育比起中国来说起步较晚,受基督教的影响较大,主要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强调理性、科学,崇尚自由、民主、,推崇个人奋斗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利益是最重要的,不实现个人利益,就谈不上实现集体利益、就谈不上个实现人的社会价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衣、食、住、行,少不了说话办事,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感情的交流,那么礼节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其环境下,人们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就很大,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在参观一个社区时,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有组织地用英文高声欢呼“热烈欢迎克林顿爷爷”,克林顿当时表情有一点儿迟疑,但还是用微笑示谢,就在此刻,一个小男孩大声直呼“克林顿、克林顿”。 克林顿当时备感亲切的抱起了这个孩子。”领导和老师们看到这一幕感到十分诧异,那个三岁的男孩竟敢直呼总统克林顿的名字,按照中国的礼仪,这显然是大不礼貌的行为,在中国人看来,要尊老爱幼,一般只有熟悉的同辈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有时为了显得亲近,还要把姓氏去掉,称呼后面的名字或者小名, 在大多数西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讲究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在家庭观念中,西方国家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都直呼其名,在中国则恰恰相反,见面时必须要尊重长辈,礼貌待人,不可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没教养,西方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孩子一旦过了18岁就要自力更生,父母也再不会给他们任何经济上的支持,可在中国却存在很多“啃老族”,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父母也认为钱就是给孩子留的,结果造成了很多中国孩子没有西方国家孩子的***生存、创造事物的能力强,造成东西方礼节差异的主要愿意是因为道德体系和价值观不一样。
在西方文化中注重的是自我的表达和发展,自我是西方人思维的中心点,在他们的心目中,只要不违法,不伤害他人,都应当是受到尊重的,注重自我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的伦理道德一样平常,比如说:一部在2005年的美国爱情电影,描述的内容是美国西部二个男人之间情爱与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在西方人看来是合乎常理的、是可以接收的,在《断背山》这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中,导演的拍摄角度并不是批判和对立,而是在义正言辞的赞美爱情,在风景如画的山脉上面演绎出了两个同性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爱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力,社会对他们应该包容和理解,给他们予以支持,这在西方人本主义精神的基础上,是应该受到所有人尊重的。但是在中国人们受传统观念、儒家思想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颇深,人伦的压力让大都分人会选择继续维持没有爱情的家庭婚姻,更不要谈同性之间所发生的爱情,同情是要受到社会和道德谴责的、谩骂的,这就意味着在东方国家并不是所有人的个人欲望都能得到满足,得到释放,在一定的情况下,要受到社会秩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制约,如张元的电影《东宫西宫》中,铁链的寒冷、残雪的污损,整体气氛有种黑暗、潮湿的感觉,墨黑的夜晚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些种种为影片添上了神秘色彩的因素,也在无意识中向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既同性恋者的生活是荒诞且奇怪的,这部同性恋电影的真正价值远远超越了电影本身,由于中国的中庸处事哲学,同性恋永远躲在阴影中,受到主流社会的藐视和不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因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的不同,道德标准、伦理观念也就发生了改变。
曾记得林语堂有一段话讲述了中西方艺术表现对象的差别“中国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山水;西洋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女人,西人知人体曲线之美,而不知自然曲线之美;中国人知自然曲线之美,而不知人体曲线之美。[1]”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艺术方式是主观的,寄情于山水之间,西方艺术方式是客观的,重写实再现。从技巧上来说,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和明暗关系,绘画注重理性,而中国画讲究线条的贯气和神韵,虽然也通过技巧去达到目的,但是更注重感性。从效果上讲,西方绘画重写实,追求细节上的逼真,以细节的逼真去反映对象的神韵,达到普遍人们认可的美,比如说达荷兰绘画大师杨-维梅尔的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女孩》,通过写实的技巧表现了一个少女转身的刹那,回眸欲语的姿态。艺术作品之所以创作出来,不是为着一些渊博的学者,而是为一般听众[2]。中国画注重精神,在形似和神似之间更注重神似,来反映对象的神韵,以达到气韵生动的目的,意境可以说是中国画的精髓,比如说看范宽的《溪山行旅***》,就可以感受到画面上山峰的用笔潇洒到位、气韵生动,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飞流的瀑布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得全幅作品行云流水,由此可见,绘画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心灵的物态存在方式,它不仅仅体现了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内在的精神世界,还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虽然绘画是属于一种“个人化”的行为,但是更受到了“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就中西方文化比较而言,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审美的差异,西方的文化沉淀较弱,现代感、前卫性较强,注重现实,中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比较传统,不是很现代,还在不断的演变、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天晶.当代时装摄影解析[M].河南大学,2011年版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