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摄影是摄影者比较喜爱运用的一种光位,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应用较多。本文从逆光分类和特征出发, 分析了自然光源不同时段中逆光的把握,对风光摄影中运用逆光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逆光拍摄是摄影用光中的一个手段,逆光一种是由于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的状况,这种状况极易造成使被摄主体曝光不充分。在一般情况下摄影者应尽量避免在逆光条件下拍摄物体,但是有时候逆光产生的特殊效果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摄影的技法。
逆光的分类
逆光拍摄在摄影中较为常见, 根据逆光和拍摄的角度,可划分为:
1.正逆光:正逆光位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光位,根据轮廓来细致调整光位和光量。
2.侧逆光:来自摄像机的斜前方,与镜头光轴构成大约120°-150°夹角的照明光线。在在人像摄影中,一般采用侧逆光照明。
3.高逆光:高逆光的角度比较高,光线是从摄像机的对面照射过来,可以在每一个景物背后勾勒出一条精美的轮廓光,产生强烈的空间距离和透视效果。
逆光的特征
在远景和全景拍摄中,逆光是表现气氛和地形的光源。通过逆光可有效地对画面亮暗程度进行调配,形成较为真实的视觉效果,逆光还可渲染大场面的各景物的轮廓,使景物的层次感更为强烈。根据摄影者的拍摄意***,在大自然中这种光线可突出某一特定的画面,体现其艺术的魅力。
自然光源不同时段中逆光的把握
风光摄影大多数是用自然光源,在明朗天气使用逆光会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为了更好地熟悉了解逆光在自然光源不同时段的运用,可使自然光源分为以下几个时段。
第一时段为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是很有利的,尤其是拍摄较矮小的物体时。色温低,能较好的烘托气氛和意境,使作品形成一种暖色调。需注意一点,在日出日落时,光线的变化很快,壮丽景色瞬间就从眼前溜走了。要充分加强前期的准备工作。
第二时段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两个小时,此时阳光与地面约成30°-80°角。如果天气正常,光线较强烈,进行逆光拍摄会遇到强烈的晕化,不利于表现事物形态。应尽量避免直接面对光源来拍摄,多采用其它物体的反射光束拍摄,即可减弱光的强度。
第三时段是正午时分,这时光线与地面基本处在垂直状态,光线十分强烈,对逆光拍摄极为不利。可以利用前景或被摄物作自身进行遮挡,使阳光形成强烈的放射效果。曾经有一幅拍摄自由女神的佳作,就是在正午时间,作者适当的遮挡,巧妙使强烈的太阳刚好处在自由女神高举的火炬后面,形成强烈的放射效果,犹如火炬发出的耀眼光芒。这样既较好的调节了光强度,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风光摄影中运用逆光应注意的问题
1.加用辅助光
逆光的特点比较明显,若想拍摄近景画面,需要加用辅助光,使辅助光符合自然光效,亮度不要超过轮廓光,以缩小亮暗差距和反差,亮暗的光调之间富有层次。如果辅助光过亮,会导致被摄体过亮,背景过暗,轮廓光效果降低,失去真实效果,与人们的视觉效果不符,如果辅助光造成投影,会破坏整个逆光的效果,给人们带来不好的印象。
2.妥善处理亮暗光比,明确表现重点
轮廓光同辅助光的亮暗光比控制,主要是通过提高和降低辅助光的亮度来实现的。根据创作要求和创作者的想法进行光比的控制,明确所要表现的重点,保证被摄体的主要部分有层次的表现出来。
3.注意光、形、线的造型
运用逆光的最终目的是借助光线进行线条的提炼和形态的表达,突出自身的优势,以线形取胜。在实际用光和造型中,应从两方面进行处理:(1)从局部角度出发,准确突出人或物的特征线条轮廓,发挥逆光轮廓线条的表达优势,更好的为主要内容服务。(2)从宏观角度出发,把握线形的特点,巧妙地运用逆光光线,突出景观的线条。对于近景而言,逆光造型的要求更为细致,把光、线、形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人或物的形态,进行形象生动的塑造,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
4.形成较暗的背景及环境
背景的选择和处理对画面中所要呈现的整体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背景过亮,逆光造型的所有优点表现不出来,损害画面呈现的效果;暗色调的背景可衬托被摄体边缘的明亮部分,使其亮的轮廓线条鲜明而醒目。因此,应不断努力克服和缩小人眼与画面之间的视觉差别,选择单一的、暗色调背景,给人们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5.选择理想的时间
选择理想的时间,对光线进行有效的控制,可缩短亮暗差距、增加暗色调的背景,保证被摄体边缘有单一、柔和、醒目的轮廓光。
6.防止不良的镜头眩光,提高画面的清晰度
在拍摄的过程中,由于摄影者不注意、没有察觉镜头进光的情况,对逆光处理不当,就会产生镜头眩光,影响画面的清晰度和质量。因此,为了防止不良的镜头眩光,可对画面的亮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缩短亮度差距,在逆光中为灯光套筒、镜头加遮光罩,为主题与内容服务。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拍出好的逆光作品,摄影师应熟练了解逆光的特性和拍摄的技巧,把握好光线,合理运用,使得逆光在风光摄影中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人们带来一种视觉的享受。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