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笔者备课时发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中的“暗香盈袖”情意丰富,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思考之后,教学《醉花阴》时,笔者抓住时机抛出问题:“初读‘暗香盈袖’,好似清淡的香气给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的感觉,但是如此解释与下文的‘莫道不销魂’矛盾。大家探讨探讨,看看如何理解才正确?这可是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啊!”听说还没人解决,大家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几分钟之后,司旭说:“的香气较淡,可作者说‘暗香盈袖’,意思是她在东篱把酒时间较长,独自一人的时间也较长。她这里是用‘暗香盈袖’强调自己黄昏独自赏菊的寂寥之长、忧愁之多。”
我肯定了他的解释,示意学生继续。
王悦站起来陈述:“能够‘暗香盈袖’,说明开得肯定很旺盛。李清照在黄昏时,面对满眼金黄的美好景象,只有一人把酒欣赏,未免感到孤单。我认为作者是用美景来写哀情,更见她内心的哀伤。”
“你的意思是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这种理解是合乎情理的。”我强调之后说,“同学们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来理解,只要把‘暗香盈袖’和词作主体情思联系起来即可。”
语文课代表许晶晶解释道:“东篱赏菊归来,易安居士仍然是了无意绪。她闻到襟袖间的淡淡清香,心内感到唯有暗香做伴,除此之外,别无他人。词人这里是用暗香萦身来写自己的孤独之苦。”
“暗香为伴,孤寂之极,落寞之极。嗯,解读很新颖。请大家接着发言!”我边点头边高兴地大声说道。
“我以为暗香萦绕衣袖还可以这样理解:那萦绕在衣袖间久久不去的黄花淡香,就是萦绕在词人心头的思念愁苦。”李梓莘颇具匠心地解释。
“你是说作者用暗香比喻忧愁,心中愁苦就像如影相随、难以遽去的暗香一样。蛮好的理解!”我稍做解说之后提示道:“大家想想,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才能嗅到清淡之极的花香?可以从这方面尝试解读。”
思维敏捷的陈辰很快站起来阐述:“人在快乐兴奋的时候,对外部世界通常反应迟钝,一般难以感知到细微的东西。人在无聊或愁苦的时候,倒有着较强的感知力,俗话不是说‘多愁善感’嘛!李清照能够感知到衣袖间萦绕不去的香气,足以说明她细微敏感,不只形体孤单,而且心内孤寂凄楚。”
“我也曾这样理解过,并认为它同样合乎人之情性。其实,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暗香盈袖’这句词倒是可以看成对前人作品的化用。《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有这样四句:‘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其中的‘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意思是,主人公手拿香气充满衣袖的花枝,却无法赠送给所思念的亲人手中,因为天遥地远,不可送达。”我边板书四句古诗,边解析句子的意思和含蕴的情感,“女主人公这种情不自禁的折花思念之浓烈情怀和无法赠送的失望怅惘之悲苦表达得淋漓尽致。易安居士这里就暗用此意,用‘暗香盈袖’来表达美好之景不能与赵明诚共同欣赏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怅惘凄苦。所以,她在《醉花阴》中接着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莫道不销魂’就是针对‘暗香盈袖’所蕴涵的情感内涵而言的,后三句之所以脍炙人口,和‘暗香盈袖’这一句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了‘暗香盈袖’的丰富意蕴,才有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的新颖奇崛。”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2367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暗香盈袖”的探讨